最健康的生活規律
生活規律是很重要的,那麼你知道是什麼?下面小編告訴你是什麼,一起來了解吧!
是什麼?
1、晚上9-11點為免疫系統***淋巴***排毒時間,此段時間應安靜或聽音樂
2、晚間11-凌晨1點,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進行,凌晨1-3點,膽的排毒,亦同;
3、凌晨3-5點,肺的排毒,此即為何咳嗽的人在這段時間咳得最劇烈, 因排毒動作已走到肺;不應用止咳藥,以免抑制廢積物的排除凌晨5-7點。此時間段內,適宜熟睡。
4、早上7-9點,小腸大量吸收營養的時段,應吃早餐。療病者最好早吃,在6點半前,養生者在7點半前,不吃早餐者應改變習慣,即使拖到9、10點吃都比不吃好。
5、12:00到1:00 是最佳子午覺時間
6、15:00之後工作能力開始恢復
7、半夜至凌晨4點為脊椎造血時段,必須熟睡,不宜熬夜。
健康生活規律的科學依據
強調人體生活必須有固定節律,這是由生物體自身的規律所決定的。現代生物醫學研究認為關。科學研究已經證實人體生命活動本身就很有規律,而且與時間有人腦記憶體在生物鐘。人體生物鐘是在生物進化過程中為適應環境,主要是太陽升落的光照變化,在生物體內部產生的同步關係的生命節律。科學家已經從新鮮的人腦組織解剖標本中發現視交叉上領區是生物鐘結構組織的惟一存在部位。它受腦部松果體分泌的一種名叫酶類吐檸的激素支配。生物鐘隱藏在腦內神經部,與眼睛相聯絡,這是生物鐘受明暗週期變化,有規律運動的關鍵。松果體定時產生酶類吐檸,支配視交叉上領區域,使人們的起床、人睡、鍛鍊、工作、洗漱、排便等活動形成一定的規律。
受生物鐘規律的影響,人體的一切生理活動都有周期性變化。例如,心跳、體溫在清晨時最慢、最低,以後逐漸增快、升高,一直到下午及傍晚達到高峰,然後又逐漸下降,天天如此;管理冠狀動脈的迷走神經,在夜間緊張度高些,因而夜間冠狀動脈管徑較白天細,容易產生心絞痛、心肌梗塞;婦女血液中引起子宮收縮的催產素,也是晚間高、白天低,因而產房裡夜間最忙,嬰兒多在夜間出世,這些都是日週期的表現。婦女的月經來潮,是最明顯不過的月週期。人體的體力、智力和情緒,也有一定的週期性節律,據研究,大約分別是每23天、33天和28天有一個週期,其中,每半週期的時間是體力充沛、智力聰敏、情緒高昂的時間,而另一半時間則處在相反的狀態。
人體規律性的生理變化,還與神經系統有關。“生物鐘”同樣也與神經中樞關係密切,受神經中樞的調節。神經中樞功能正常,則這種調節功能也是健全的。反過來,正常的週期性節律,也促進了神經中樞功能的正常化。神經中樞的活動方式是神經反射,規律的生活,有助於對神經中樞形成一系列的條件反射,形成所謂“動力定型”。比如,每天早晨用鬧鐘在6點整把你鬧醒,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就是沒有鬧鐘響,一到6點,你就會醒來。晚上10點鐘,工作完畢,或上廁所小便,或洗臉洗腳,再去睡覺。日久天長,這些習慣固定下來以後,人的排便、睡眠等生理活動就會形成規律,免受失眠之苦。生活規律對維護神經中樞正常的機能有重要意義,反過來,有正常健全的神經中樞的指揮,全身各個系統,各種生理功能才能有效地進行。
遵循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合理安排日常生活,使人體的生物鐘和客觀的自然鍾、社會鐘相適應,才能維護機體內外平衡,這也符合“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原理。如果生活缺乏規律,就會破壞人體生物鐘的運轉,使神經中樞系統功能失調,久而久之,勢必導致體內功能紊亂,加速衰老,甚至發生疾病。
一歲多寶寶吃什麼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