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飲食養生常識
春天應該是一年四季中氣溫最為宜人的一個季節,當然也是最適宜人們養生的一個季節。那麼春季養生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1:重點護肝
立春後,天氣乍暖還寒,氣候變化仍較大。所謂“春捂秋凍”,春天適當捂一捂,可減少疾病,尤其是常見的呼吸系統傳染病。
按自然界屬性,春屬木,與肝相應,中醫認為肝主情致,因此,立春養生主要是護肝,調節心情,保持心情舒暢,防止“肝火上升”。心情舒暢,既可防止肝火上越,又有利於陽氣生長。要戒暴怒,忌心情憂鬱,做到心胸開闊,樂觀向上,保持心境恬愉好心態,都有利於疏肝理氣。中醫認為,春季應該特別注意保養肝臟,以順應天時。所以,飲食調養時要考慮春季屬於陽氣開始升發的特點,多吃些具有辛甘發散性質的食物如油菜、香菜、韭菜、洋蔥、芥菜、白蘿蔔、茼蒿、大頭菜、茴香、白菜、芹菜、菠菜等。
2:運動--節奏和緩
隨著氣溫回升,人們應逐漸增加戶外活動時間以加快血液迴圈,促進氣血執行。比較適合節奏和緩的運動,如春遊、放風箏、散步、慢跑、打太極及並不劇烈的球類運動。要注意,這時節運動不宜劇烈,不宜大汗淋漓、氣喘吁吁,否則可能耗陽氣,對養生不利。
漫步時,可以做做揉肺運動。肺經在手臂內側,經肩窩開始向下延伸到大拇指,所以取其上下兩端的穴位來按摩會有很好的效果,且這兩個穴位比較好找,一個在肩窩位置的中府,另一個是大拇指的少商穴,每天早晨起床用手半握拳各敲一百遍。
3:飲食--宜食辛甘發散之品
飲食調養方面要考慮春季陽氣初生,宜食辛甘發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素問·藏氣法時論》說:“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在五臟與五味的關係中,酸味入肝,具收斂之性,不利於陽氣生髮和肝氣疏洩,飲食調養要投其臟腑所好,即“違其性故苦,遂其性故欲。欲者,是本髒之神所好也,即補也。苦者是本髒之神所惡也,即瀉也。”明確這種關係,就能有目的地選擇一些柔肝養肝、疏肝理氣的草藥和食品,草藥如枸杞、鬱金、丹蔘、元胡等,食品選擇辛溫發散的大棗、豆豉、蔥、香菜、花生等配方選膳。
4:起居--衣著下厚上薄
春季氣候變化較大,天氣乍寒乍暖,由於人體腠理開始變得疏鬆,對寒邪抵抗能力有所減弱,所以,初春時節生活在北方的人不宜頓去棉服,年老體弱者換裝尤宜審慎,不可驟減。
《千金要方》主張春時衣著宜“下厚上薄”,《老老恆言》亦云:“春凍半泮,下體寧過於暖,上體無妨略減,所以養陽之生氣”。春天在起居方面,人體氣血亦如自然界一樣,需舒展暢達,要夜臥早起,免冠披髮,鬆緩衣帶,舒展形體,多參加室外活動,克服倦懶思眠狀態,使自己精神情志與大自然相適應,力求身心和諧,精力充沛。
5:防病--阻斷溫邪上犯之路
春季養生另一方面,就是要防病保健。特別是初春,天氣由寒轉暖,各種致病的細菌、病毒隨之生長繁殖。溫熱毒邪開始活動,現代醫學所說的流感、流腦、麻疹、猩紅熱、肺炎也多有發生和流行。為避免春季疾病發生,要常開窗,使室內空氣流通,保持空氣清新;加強鍛鍊,提高機體的防禦能力。注意口鼻保健,阻斷溫邪上受首先犯肺之路。
立春時節陽氣漸生。而陰寒未盡,正處於陰退陽長、寒去熱來的轉折期,是由寒向暖過渡時。人的抗病能力和氣候適應能力較弱,流行性傳染病又較多,稍不注意就可能被感染,特別是年老體弱者和少年兒童。除日常注意防範外,也應從飲食上調理。
春季飲食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