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的藥用價值與功效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0日

  黃芪是豆科植物,它是一味常用的中藥。論補氣良藥,黃芪當屬第一。下面給大家介紹黃芪的藥用價值和功效,希望能幫到大家。

  黃芪的藥用價值

  1、表虛自汗:多用於體虛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氣不固,而汗出,用黃芪配白朮、防風治之,久服必效。方如玉屏風散;也可配浮小麥、麻黃根等。

  2、陰虛盜汗:可與生地、麥冬等滋陰藥同用。

  3、急性腎炎水腫:用於陽氣不足所致的虛性水腫,並常與防已、茯苓、白朮等合而用,方如防己黃芪湯。

  4、慢性腎炎水腫、脾腎虛:常與黨參、白朮、茯苓同用。

  5、陽氣虛弱:用於瘡瘍久不潰破而內陷,有促進潰破及侷限作用。癰疽久不穿頭,常與穿山甲、皁角刺、當歸、川芎同用。

  6、瘡瘍潰破: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常配銀花、皁刺、地丁等。膿液清洗,與黨參、肉桂等同用。

  7、肺氣虛證:咳喘日久,氣短神疲,痰雍於肺無力咯出。常配伍紫菀、款冬等,溫肺定喘,健肺氣之品。脾生痰,肺儲痰,所以健太陰以祛痰,黃芪補氣所以尤善治氣虛。

  8、氣虛衰弱:倦怠乏力,或中氣下陷、脫肛、子宮脫垂。補氣健脾,常與黨參、白朮等配伍;用於益氣昇陽而舉陷,常與黨參、升麻、柴胡、炙甘草等合用。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

  黃芪的藥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其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延緩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實邪盛,氣滯溼阻,食積停滯,癰疽初起或潰後熱毒尚盛等實證,以及陰虛陽亢者,均須禁服。

  中氣不足的人,身體比較虛弱,一動就出汗,肺活量比較小甚至內臟下垂,最適宜用黃芪進補。黃芪又稱小人蔘,它的作用與人蔘相似,都是補氣的。但人蔘是大補元氣,作用十分迅猛,一般的人不可輕易使用。而黃芪是補中氣,相對溫和,效果卻不遜色,而且比人蔘固表的作用更強,所以成為最常用的補氣藥。

  中醫講黃芪性溫,味甘,入脾、肺二經,因此它提升脾肺之氣的功效是最強的。脾肺之氣增強,就是增強人體的運化功能,因此黃芪可以強健三焦、補益五臟,可以解脾溼、升肺氣、強心、益腎氣、補肝虛。

  黃芪有擴張血管的作用,又能降血壓,老年日常養生吃黃芪,可以防治中風和高血壓。年輕人日常保健吃黃芪,可以增強抵抗力,預防感冒。黃芪還有利尿消腫和託毒生肌的作用,不僅適合腎炎、水腫病人做食療,對於虛胖的人,還有減肥的作用。

  面板長瘡或有潰瘍的人,吃黃芪能使膿毒排出,促進傷口癒合。

  黃芪有如此強大的功效,所以中醫治療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炎等以及對於大病初癒的調養、促進手術後傷口癒合,都會用到黃芪。

黃芪的食用方法與功效
菊花茶的泡法
相關知識
黃芪的藥用價值與功效
麻黃根的藥用價值與功效
麻黃根的藥用價值與功效
小黃姜的藥用價值和功效與作用
小黃姜的藥用價值和功效與作用
積雪草的藥用價值與功效
蜈蚣的藥用價值與功效
蓖麻子的藥用價值與功效
黃芩的藥用價值及功效作用
西瓜皮的藥用價值與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