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主題演講稿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6日

  端午節使中華民族有了傳奇的一面,更使中華人民的情操更高尚!這一切都來自於屈原。今天小編主要給大家分享,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老師、同學們:

  “彩旗夾岸照蛟室,羅襪凌波呈水嬉,終人散空愁暮, 招屈亭前水車注。” 劉禹錫這首《競渡曲》記敘的是沅江一次賽龍舟的活動。端午節,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酒,龍舟下水喜洋洋。這些,都是曾經端午節上最熱鬧的活動,傳統節日是民族智慧的結晶和文化遺產,是民族的精神家園。春節、端午、中秋節已經成為民族文化的象徵,彰顯著全民族的文化認同感和凝聚力,中華民族分佈如此廣泛,卻能保持強烈的民族認同感,相當程度上得益於節日民俗的存在。這些節日已經成為全社會、全民族的共同節日,體現著共同的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在"端午節"——到來之際,我們更應該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的節日.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節奏的加快,外來文化的大舉入侵,中國人不再眷顧流傳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而是將目光轉向了“聖誕節”“愚人節”這樣的節日。我們中華民族的許多優秀文化傳統在漫漫的消失或降低,我們的教育不僅要關注學生的語文,數學,英語等科目的學習,也要關注古老深厚的傳統文化。

  現在,許多旅居在海外的華人、華僑歷經幾十年甚至更長久的國外生活,但是依然保持著我們的傳統,他們雖然身在國外,依舊過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和重陽節等我們的民族節日.然而,現在我們國內的學生卻喜歡吃的是麥當勞、肯德基、巧克力;看的是日本的動畫片及韓國電視劇,過的是聖誕節等西方節日……我們的民族節日卻不能引起他們的關注,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思索。

  2004年,韓國將端午節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遺產;2005年,端午節被正式認定為韓國的非物質遺產。用駭人聽聞來形容這個訊息或許有些言過其實,但至少它發人深思。祖先遺留下來的傳統卻成了別國的珍寶,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內心又會作何感想?

  同學們,我們肩負著老師和家長的殷切期望,面對如此的現狀,我們不能無動於衷;復興中華文化,我們責無旁貸。我們或許無法改變端午節已被韓國申報的事實,但我們可以用中國傳統思想中的“仁義禮智信”來勉勵自己。當父親或母親勞累了一天回到家裡時,你能否為他遞上一杯熱茶?當你的朋友陷入困境的時候,你能否毫不猶豫地伸出援助之手?當你對別人許下承諾時,你能否言出必行、信守承諾?當你自己在考試中失利時,你能否不灰心不放棄,而是尋找原因,總結教訓?我們在做好這些平凡的小事的時候,不僅實現了自己的價值,也傳承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如果人人都做好這些平凡的小事,那將會是一件不平凡的大事。

  悠悠五千年的燦爛文明,就像一條歷史的長河,我們不能讓它斷流;祖祖輩輩沿襲下來的優良傳統,應在我們的手中發揚光大。讓我們一起努力,用實際行動挽救中華文化。

  

  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端午》。中國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一些地方又將端午節稱之為五月節、艾節、夏節。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主要有: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和紀念曹娥說;據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賽龍舟和吃粽子,都與紀念屈原聯絡在一起。

  今天我就給同學們介紹一下屈原說: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流放。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亡,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蛟龍水獸喝醉暈倒,就不會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今天的棕子。

  而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壓邪。

  端午節除了人們所共知的吃粽子外,各地還有豐富的食俗。吃黃鱔吃麵扇子吃茶蛋江西南昌地區,端午節要煮茶蛋和鹽水蛋吃。蛋有雞蛋、鴨蛋、鵝蛋。蛋殼塗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著,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謂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無事。吃打糕吃煎堆等等。我最喜歡吃粽子了,南北各地風俗習慣不同,粽子大小不一,有甜有鹹,大的有達二、三斤的巨型兜粽,而小的也有小巧玲瓏,長不及兩寸的甜粽。。我吃過咱們四川樂山產的肉粽子最好吃,黃澄澄的糯米里夾著臘肉,肥而不膩,吃起來一股花椒和竹葉的清香,口齒留香,味道悠長。

  

  老師們、同學們!

  端午節,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酒,龍舟下水喜洋洋。,曾經端午節上最熱鬧的活動,然而,時代的變遷,社會節奏的,外來文化的大舉入侵,人不再眷顧流傳幾千年的傳統文化,而是將目光轉向了“聖誕節”“愚人節”的節日,面對現狀,不感到悲哀,發出“端午節不再姓“中”的疑問。

  當還沉浸在西洋節日的歡聲笑語中時,據訊息說“亞洲某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端午節為本國的文化遺產,已將其列入遺產名錄。

  聽到訊息,人除了驚訝尷尬,這僅是傳統節日的得失,僅是少了幾項慶祝活動,更的是,這是的傳統節日,文化內涵,留存著華夏民族獨特的文化記憶,每過一次傳統節日,民族和向心力的一次和洗禮,如今,擁有2000多年曆史的傳統佳節眼瞅著即將他國的遺產,將有多麼尷尬?

  無庸諱言,年來,我國的傳統節日,似乎總離不開吃。端午節吃粽子,清明節吃青團,元宵節吃湯圓,中秋節吃月餅,春節更不在話下——大魚大肉讓你吃到不想吃。農耕社會對飢餓的恐懼,了我國傳統節日最鮮明的風俗——吃。如今,了溫飽需求的人們正在奔向小康,時候都吃,想吃多少都可以,傳統節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魅力。

  在繼承傳統文化,守著“聚寶盆”卻不善於保護和挖掘。比如文字,當代青年有幾個熟識並能運用繁體字?連文字都不認識又如何古代文化?再比如造紙,我國造紙工業化生產的結果是傳統手工業的流失,許多高質量的宣紙要到日本或韓國才能買到,不但繼承了的傳統造紙技術,還有新的發展。就拿端午節來說,它已融入各個臨近的文化中,了獨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節舉行的國際龍舟邀請賽聞名於世;在韓國,端午節被稱為車輪節,是插秧結束後祈求豐年的日子。在很長一段裡,人著眼於創新,卻往往容易對傳統的,文化的缺失精神斷層甚至扭曲,而精神文明的斷層又將帶來?有句話說的好: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面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該如何保護與繼承的傳統文化,顯然已是不容迴避的問題。而現時的洋節興盛與傳統節日衰弱間的反差,更凸顯了問題的迫切性。

  其實,不光是傳統節日,整個民族民間文化的生存環境如今都面臨著經濟全球化和現代化的挑戰。西方發達憑藉強大的綜合國力,先進的科技手段和發達的文化傳播手段,傳播西方的價值觀念和生活,對包括在內的發展中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生態了的衝擊。

  傳統節日五彩繽紛,文化內涵豐厚,留存著人類獨特的文化記憶,對祖先的歷史文化遺存,懷有敬畏之心,。是民族的棟樑之才,文明需要傳承。同學們,不要冷落了的傳統節日,讓華夏文明在徹徹底底的紅火起來吧。

  

  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如火的石榴點綴著初夏的陽光,淡霧瀰漫成朦朧的溫暖。順著時光的小路走向前去,我們觸到了五月——端午節。

  這個古老的節日流傳了幾千年,前輩們將端午節交到我們的手中。它依然保持著古樸的外表,被歷史沖淡的憂傷凝固成堅定的曲調。

  提起端午節,浮現在我們的腦海裡的,就是這樣一個屹立在浩浩蕩蕩的江中,他沉默地望著身後的山川,慢慢閉上眼睛,向蒼涼的世界告別,寫下了離騷的屈原,以這樣絕望的方式給自己的一生畫上了一個冷豔的句號。

  隨著屈原投江的悲壯,端午節來到了中國孩子們的生活中。後人為了端午節的淒涼漸漸注入了愉快的氣息,彷彿想為屈原抹去生命中的哀愁心酸,祭奠著,惜憐著屈原短暫的生命。

  然而,他的身軀落入汨羅江,變成了一泓至明至澈的水,他的靈魂,帶著對祖國的赤誠,對人民的責任,在中華的天空中閃耀。

  愛國、責任、忠誠、堅貞——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因為端午節代代相傳,銘刻在每一箇中華兒女的心中。

  今天,端午節的氣息正圍繞著我們,屈原的靈魂在明朗的天空中停佇,向我們宣讀著的誓言,抬起頭,望向天,對著他堅定地眼神,讓我們也大聲呼喊:屈原你的品格讓我們敬佩,我們的人生,是你指明瞭方向。

  我們對愛國和責任感並不陌生。

  在四川地震中,全體中國人民行動起來,慷慨地獻出了自己的鮮血,給災區人民送去了溫暖的關懷。這片滿目瘡痍的土地,因為我們的心手相連而風貌重現。

  北京奧運會,從曲折的火炬傳遞到精彩絕倫的開幕式表演,從國家領導到全體人民的參與,大家積極配合,為北京奧運會前絕後的精彩,鋪墊了一條奪目的階梯。

  這是愛國、是責任,是每個中國人都應該具備的精神。

  對祖國赤誠的心凝聚在一起,領導中國變得強大,責任使我們容光煥發!

  責任存在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不僅要對同學、朋友無微不至的關懷幫助,也是作為中學生的我們,對老師、家長殷切希望的答覆。

  考試即將來臨,燦爛的未來正等著我們去探索、學習、奮鬥,汗水將換來成功的喜悅。

  在端午節明媚的陽光下,伸出雙手,張開雙臂,深吸一口氣,向天空喊出自己的信心:不拋棄,不放棄!

  向你的夢想邁出第一步,對你的父母、老師和自己負責!

  端午節,是我們的節日,讓千古傳承的信仰,在我們花樣年華中永不凋零。

  謝謝大家!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端午節。在這古老的節日裡,人們包粽子、賽龍舟,處處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氣氛,我們家的端午節可是充實溫馨的呦!

  一大早,媽媽便對我們說:“孩子們,今天我們一起包粽子吧!”我和哥哥異口同聲的說:“好呀!好呀!”在奶奶做準備工作時,媽媽便嘰裡呱啦講了一大堆要點。終於包粽子的材料端上來了!有糯米、粽葉、粽繩。媽媽說:“一定要把粽子包紮的嚴嚴實實,這樣才好吃。”我拿起一片粽葉,把它折成一個角,再在角里放上糯米,再放幾個蜜棗。哇嘎嘎,真是天助我也!快大功告成了!這點小事怎麼能難道聰明的我呢?可是,當我想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淘氣的娃娃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的往外跳,這怎麼辦呢?我靈機一動,找奶奶幫忙嘛!在奶奶的幫助下終於把粽葉蓋好了!最後一步,扎粽繩,我把棕繩繞著粽子轉了幾圈,終於第一個粽子誕生了!我的心裡頓時樂開了花,但是和媽媽的一比,真是天壤之別呀!媽媽包的有角有楞,猶如凱旋歸來的大將軍,而我包的不僅是一個三角形,而且肚子也扁扁的,想打了敗仗的士兵——無精打采!哎……包粽子還真是一門手藝活呀!

  今年的端午節,我過的既開心又有意義,因為我不僅學會了包粽子,而且我再次感受到了媽媽對家人濃濃的愛!


七一建黨節國旗下小學老師講話稿
端午節活動優秀演講稿
相關知識
端午節主題演講稿
端午節主題演講稿精選
小學生端午節主題演講稿
端午節主題演講稿範文
集團企業婦女節主題演講稿
母親節主題演講稿
慶“七一”建黨節主題演講稿精選
父親節主題演講稿精選2017
學生關於父親節主題演講稿
有關感恩父親節主題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