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磨盤的散文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0日

  磨盤在以前的農村很常見,是很有農村味道的記憶。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篇,希望你們喜歡!

  篇1:石磨的記憶

  磨盤又叫做碾子,是上個世紀北方地區最常見的一種磨面工具。

  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吃飽飯對於農村人來說是個最基本的需求。農村的生活水平比較差,幾乎吃的東西除食鹽醬油等調味品外都是自家生產。對於北方以麵食為主的地區的人來說,面自然就成了家家戶戶的生活必需品。那個時期的面是不比現在的各種精細的小麥粉的。面的品種還是很多的,紅薯面、高粱面、豆麵等各種農作物似乎都能磨出面。磨面便成了農村家庭不可缺少的一項勞動。

  在那個時期磨面自然也就離不開磨盤,所謂磨盤是兩塊笨重的圓餅狀石頭做成的。上面的一塊石頭正中央有一個圓柱形的孔,是放各類五穀用的,上面的那塊石頭上捆上木架,人推著木棍轉動,家中養牲畜的人家也是可以用其代替人力來推磨的,上面的磨盤就會不停地轉動,下面的那塊磨盤是固定不動的,再將一些糧食放到中間的那個柱形孔中,一會兒就從兩塊圓形磨盤中間出來一些穀物的碎狀來。然後再把這些穀物的碎狀反覆研磨,最終就會生產出面來。而這個生產的過程就被稱作“磨面”。

  磨盤在那個時代是一個很受歡迎的生產工具,它並不是家家戶戶都有的。有時可能一兩個小村莊才有一架石磨,如果需要磨面,是需要提前和石磨的主人提前打好招呼的。磨面不是一個活,有時則需要全家一起來完成,婦女們早早地 把糧食洗淘乾淨,晾乾。男人們拉上板車帶著一家老小去磨面,有錢人家用牲畜套上車,拉上其他的東西去磨面,剛好還可以用牲畜去推磨。

  來到磨盤旁邊,男人去和石磨的主人打聲招呼,抽支菸,卸下車上的東西,套好石磨,磨面就開始了,男人負責好石磨的轉動,女人們負責往磨盤上面放糧食和接住所磨出的糧食,那孩子們呢?孩子們有的在旁邊玩耍,有的大人則將自己的孩子放到磨盤上的糧食旁邊,大人一邊幹活,一邊看著孩子在磨盤上隨著磨盤轉動,咯咯地笑著,一家人幸福的享受著這個磨面的過程。

  好面是需要磨三遍的,第一遍磨出的面看起來比較粗糙,但是處於當時物質匱乏時代,窮人家一般都是吃一些磨一至兩遍的面,而且平時還都是一些雜糧面,也許現在的人看來雜糧是多麼有營養啊。那個時期,雜糧被稱作粗糧,口感是很差的,而且長時間吃雜糧,也是很熬人的。他們只有在快過年的時候才能磨出一些第三遍的面,叫細面。用它來在過年的時候,蒸些白麵饅頭啊,包子等一些麵食和糕點。

  所以那個時期的孩子是很喜歡過年的。等啊盼啊,終於等到快過年了,而這個時候最後的一次磨面,孩子必須要跟去的。從去磨面的路上,碰到個賣糖葫蘆的老人,大人很慷慨地掏出一枚硬幣給孩子買上一串冰糖葫蘆。孩子手上拿著那串糖葫蘆,也捨不得吃,但又禁不住上面糖稀的誘惑,不住地用舌頭去舔上面的糖。大人看到孩子那可愛的模樣,也忍不住地笑了。然後把孩子放到石磨上,孩子手持著糖葫蘆,穿著新衣服,大人推著磨,兩塊磨盤碰撞發出的吱吱聲在這個時候伴隨著外面猴孩子們放的小炮仗聲音,告訴人們年要來了。

  然而時代總是要不斷地發展的,隆隆的機器聲替代了往日吱吱的石磨聲,人們再也不用花這麼大的功夫去磨面了,再也不用吃粗糧了,想吃麵各大超市商店都能購買得到,各種精粉琳琅滿目。石磨也就漸漸地被人放到了一個不起眼的角落,甚至在人們的腦海中漸漸淡忘。似乎那種磨面的場景很難再能夠見得到了,更重要的是,人們臉上在磨面事那種幸福的笑聲也漸漸消失了。

  去年春節帶著我8歲的兒子回老家陪父母過年,來到老家莊東頭,還能夠看到那架曾經為這個村莊奉獻了一生的老石磨已被主人放到一個不起眼的地方,不再是當年那個人人一眼就能望到的位置,。兒子一眼看到後,問我那是個什麼東西,我衝著那個老石磨會心地笑了笑,我想我該該怎樣向兒子解釋呢?也不知道我把石磨的故事講給兒子聽,兒子會不會像聽童話故事一樣,覺得這一切好像是我編出來的。最後,我還是覺得把老石磨的故事講給他聽,他聽得津津有味,覺得他爸爸生活的那個時代太幸福了。我想也許這就是他們眼中天真的幸福罷了……

  磨盤現在是很少能夠再見到了,也許若干年後在博物館裡可能還會有它的印記,但是那時的參觀者還能否瞭解它的故事呢?

  篇2:不朽的石磨

  鄉村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使我眷戀,嚮往,特別是鄉村的生活氣息,總吸引著我,今天,我步入闊別已久的家鄉,重溫土家風情,目睹這裡的山變綠了,溪水更清了,鳥兒在森林裡嘰嘰喳喳,有的鳥兒在唱歌,那條彎彎的溪河,依然安靜的流淌,溪水從木橋下面流過,家家戶戶的變了模樣,土家吊腳樓進行了改造裝修,有的土洋結合,洋房上面建造吊腳樓屋頂模樣,小水泥路通到各家各戶,房子錯落有致,別具一格,似乎看不到舊的破舊房屋,但又覺得缺了一點什麼東西,我邊走邊思索,不一會兒走到我的老屋下面,突然看見老屋模樣不見了,原來土家門楣上掛的辣椒串兒,也沒有了。只看見東邊古牆角邊堆放有兩扇石磨,那石磨上,已被塵土遮蓋,卻另一塊石磨,翻倒在泥土裡,只有半截石磨盤露在外面,可那磨盤之間是一圈圈的石齒,還能清晰可見,此時,我的心頗不寧靜,覺得石磨受委屈了,它為人類磨了幾千年,卻把她丟棄在露天的泥土裡,不管不問,太無情意了,當天晚上,我和親朋好友談起石磨的故事,石磨是先祖傳下來的重器,石磨是我們親族的歷史見證,現在唯獨只有石磨,最好把它擺放在室內,恢復原先的模樣,也許將來作為遊客參觀觀賞,外地人從來沒有看見過土家石磨,給他們講一講石磨的用途,我們要明白,昨天是歷史,今天是開始,輝煌肯定有,就看你們怎麼想,你們怎麼走旅遊發展之路,全靠你們的智慧。通過談心,幾天以後,石磨又安放在架子上,又重新恢復了石磨的尊嚴,也給祖先們有了一個滿意的交待。在我的心裡,石磨總是神聖的,使人敬仰,在我的心裡,石磨代表一個民族的興衰與堅強,石磨推開了光明和世界。此時此刻,我彷彿又看見了鄉里鄉親在吊腳樓,在石磨坊裡,推拉著石磨盤,石磨的那種特別的聲音,時刻打動了我的心聲。

  石磨是祖先匠人,千錘萬錘的敲打而成的,匠人有匠人的規矩和講究,也有信仰,石磨陰陽分明,上扇石盤為陽,下扇石盤為陰,陰陽相合,陰陽是中國文化的基石,估計最初石磨匠人設計者,依據了陰陽的理念,構成了石磨的兩扇,一扇像太陽,一扇像月亮,換言之,一扇像男人,一扇像女人。在土家族,石磨是有講究的,按照陰陽五行的學說,所謂“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石磨是“白虎”之神,獨尊“西方”。過年時候,還要在石磨上貼上“白虎大吉”的紅帖,以祈上蒼賜予豐收年景,也表露出土家人們對石磨的感激之心,敬畏之情。“白虎圖騰”又是土家人敬仰之神。石匠用鐵鑽將上扇石磨取孔,在孔裡鬥上一尺木方,木方有孔。尋找丁字形天然的樹木,做成木架,木架長約六尺,木架為純丁字形,把磨架丁字勾,掛到磨盤木方孔裡。又在丁字形的橫木槓上,吊上一根磨繩栓在磨架上,石磨是由有兩塊圓形的石盤組成,磨盤內有磨軸,而且上扇居中有一個孔,是送入穀物的進孔。石磨的外側也有孔,是安裝推拉磨架子用的。用木柱做成固定的磨盤架,將下扇磨盤安放在四方架子中間,磨盤內有磨軸,兩片磨盤之間是一圈一圈的石齒,磨盤一轉動,粉未紛紛而下,從磨盤裡面流出來。

  如今鄉村,迎來了黨的富民政策好時光,鄉里人和城市一樣,年年豐收,有了糧食,也不用石磨磨麵粉了,電磨子白天黑夜地轉個不停。過上了幸福日子。越是過上好日子,更要飲水思源,永遠不要遺忘祖傳下來的貴重的石磨,更不能忘記它的豐功偉績。

  篇3:推磨

  每當坐在車上暈車的時候,就會想起小時的推磨,越想吐得越厲害,彷彿車輪子變成了磨盤,一圈一圈地在飛舞旋轉。。。。。。

  在農村,推磨是常事,往往還是在睡夢中 ,母親就會把我和姐姐叫起來,我們極不情願地摸著黑,磨磨蹭蹭地穿著衣服,期盼著母親能讓我們再睡會兒,可是,藉著外屋昏暗的煤油燈,媽媽已經把泡好的玉米裝滿了兩大水桶,扁擔已經扛在了肩上,我和姐姐睡眼惺忪地跟在媽媽的身後,朝西院的老李家走去。

  老李家是個大戶人家,村子裡很多個人家都借用他家的石磨,他家有一個毛驢,每次看他家毛驢拉磨,就很羨慕,什麼時候,家裡也有這樣一頭驢。那頭驢很嬌小,毛褐色的,很亮,想必一定是營養很足,主人把毛驢的眼睛用黑布蒙上了,我就問媽媽為什麼?媽媽說,一來是驢看不到糧食不能偷吃,二來是驢 走直道,拉磨是轉圈 。很多年以後,我在想:驢蒙上了眼睛,是不是怕看不到希望?

  我和姐姐一前一後地推著磨,磨轉動的同時,我頭頂上的天也在轉動,心裡似有什麼東西在翻滾,姐姐說我是為了逃避推磨才耍的小把戲。推磨雖然在屋裡,不用受冷凍的苦,但需要花大力氣。推磨這活兒,肚子上扛著一根磨棍兒,生生地用力向前,那沉重的磨盤才會隨著你的步伐轉動,同時,左手要不斷地往磨眼裡撥拉糧食,撥拉的多少要隨著步伐的快慢而定。走的快倒是可以,但人的力量總是有限,快一會兒就會氣喘吁吁,不得不放慢腳步,甚至完全停下。所以推磨邁步要均勻,要隨著呼吸的節拍,悠著點兒走。圍著直徑兩米的磨道不斷轉圈兒。

  我的腳步越來越慢,姐姐越是快,我越是跟不上,好多次險些摔倒在磨道上。每一次推磨,就像得了一場大病,頭痛,嘔吐,渾身無力。我一圈又一圈地轉著,不知道要多久。眼看著媽媽的青絲變成白髮,眼看著出落得水靈靈的姐姐要嫁人了,我還是要推磨,我恨透了這活兒!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科學的進步,石磨漸漸淡出了我們的生活。不過,用石磨碾出的米麵特好吃,包穀的原滋原味完好地保留著,特別是磨出的小豆腐,淋上媽媽做的豆瓣醬,好吃極了。好多年過去了,我依舊嚮往著這淳樸的吃法。愛人在鄉下工作了15年,回城裡的時候,只拉回了一對磨盤,整齊地擺放在我家的倉房邊上,我知道,他和農民打了半輩子交道,小時候,也曾無處此地推碾子拉磨,他這是對那塊土地深深眷戀著啊!

  我用手摸著磨盤,彷彿村子裡的一草一木猶在眼前,老李家的毛驢又在拉磨,我又晃晃悠悠地轉起來,不過這一次,我感覺到是那樣的親切,自然;撫摸著磨盤,彷彿家鄉父老慈祥的臉。

  
猜你喜歡:

1.關於鄉愁的名家散文

2.關於歌頌家鄉的散文

3.有關美食的散文精選

4.懷舊情結散文

5.散文大家汪曾祺經典散文推薦

2017鋼琴六級考級曲目
關於墨香的散文
相關知識
關於磨盤的散文
關於勵志的散文精選
名家關於春天的散文
描寫樹林的散文關於樹林的散文
關於屈原的散文美文欣賞
關於落葉的散文詩
關於優美的散文隨筆精選
旅行優美散文_關於旅行的散文
關於親情的散文朗誦稿_很有感悟
關於父親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