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集序賞析
《蘭亭集序》堪稱中國古代散文中的精品,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以供大家閱讀。
一
關於王羲之書法的基本風格,歷來都有定評。雖說象《蘭亭序》這樣的劇跡其可靠程度尚有疑問,但對大王書風的繼往開來之功,卻是無人能予以否定的。《蘭亭序,在真偽方面的爭執,並不影響它是一本極優秀的學習範本,學習行書以它作為門徑頗可收便捷快速之效。
與漢、西晉的其他書法作品相比,《蘭亭序,書風的最明顯特徵即是它的用筆細膩和結構多變,大王以前的裡跡如陸機《平復帖,、吳皇象《急就章》古拙可愛、平和淡怡,頗見內斂之功,但無消雅之巧。存世漢簡中倒不乏筆畫跌宕縱肆、變化豐富的作品,但在結構上又相對以散而乏麗趣。王羲之的功勞即在於他把自然的書風引向一個較為精練但又注重技巧華美特徵的格局,從而確立了書法藝術強調對審美的主動把握這一時代的墓調。在他以前,人們對此是不夠重視的。
強調主動迫求,強調風格的個性,強調技巧的豐富性,使。蘭亭序》、《奉橘帖》、《得示帖》、《喪亂帖》等體現了一脈相承的魏晉式審美風度。對於學習行書的同志而言,努力注重在這方面的追索與體察是十分重要的。我們甚至不妨說;行書之學大王成功與否的標誌即看學習者能否淋漓盡致地、深入細緻地把宇帖中最細膩的用筆動作和線條效果表現出來。粗率的臨攀決然得不到真諦,而絲絲入扣的體察與反映,則是熟練掌握大王書風的第一個步驟。因為***蘭亭序,本身就是對以前書法作品的高層次發展—我稱之為是從粗到細、從疏到密、從大概到精密、從拙樸到華關的審關發展.在唐人的書論中,大王式的風格被冠以一個純摔爽義的詞:“巧媚”。《蘭亭序》等的成功之處是正在子它在當時達到人所不及的技巧境界***當然還有風格境界***,它對筆與紙的駕馭能力:那種運用自如、出神入化的技巧,在東晉以前是為人仰慕已久,而在當時也是同輩書家們所歎為觀止的,它標誌著書法從草路藍縷階段走向藝術的成熟。而我們正是要學習這種成熟,因為我們希望能由此而進入書法***行書***的技巧王國。
《蘭亭序》的“巧媚”與它的細膩特徵,在與被翻刻的《聖教序》相比時呈現得更為明顯。柔軟的毛筆與堅硬的刀石相比,後者畢竟會更趨向規範化的處理,而這對細膩而言卻是個大to害。由是,學《蘭亭序,者似乎更應該注意和了解這一特定現象,把握正常學習方式。說學《蘭亭》是囚為它被封為“天下第一行書’,這自然是毫無意義的空泛話,藝術是沒有“天下第一’的。但學
《蘭亭》是為了掌握它那種精巧的筆法,掌握儘可能多的技法語彙,這卻是每個學書者應該建立起的學習觀。
二
王羲之《蘭亭集序》,簡稱***蘭亭序***或《蘭亭***。晉代人稱之《臨河序》.取文中“流M曲水,列坐其次”之意。唐代人稱之《蘭亭詩序》,因為《蘭亭集》是詩集。這部詩集是蘭亭雅集的產物。晉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擔任會稽內史***太守***的王羲之,行“修楔”之俗。“群賢畢至,少長鹹集”,遊宴蘭亭,暢敘幽情,酒酣耳熱,賦詩詠懷。王羲之等II人,各成詩二首,嘟曇等15人,各成詩一首。王獻之等16人,未能成詩,各罰酒三大杯。26人的37首詩,編成***蘭亭集***。王羲之栩筆和墨,當場作序,寫下了‘.得其自然,而兼具眾美”的天下第一行書的書法至寶,留一F了清新流暢,情景交融的美文。《蘭亭集序》以書法和文學的雙重美譽流傳千古。可惜,《蘭亭集序》的書法真跡已經不傳,僅見摹本,而文章則永世長存。
《蘭亭集序》分兩部分,前為敘事,後為抒情。敘事的特點是簡練,抒情的特點是深沉。
先說簡練。這一次修楔,是42人的盛大集會,與會者大多是官員,餘者也屬名流,如後來登上宰相高位的謝安也參加了。王氏家族來的也比較多。作為雅集,以文會友,不是比賽官位、地位的高低,所以文中對人物的介紹只有八個字:“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摒棄了介紹官職的庸俗手法。這表現出王羲之清高的品性。景色描繪,只提山、水、林、竹。三月該是花季.蛇紫嫣紅,繁花似錦,可文中不見蹤影。這表明王羲之的美學情趣,排斥濃妝豔抹,追求清出淡雅。寫宴飲,曲水流筋,有別於鈴譽豪飲.這表示文人之雅。在風和日麗,天朗氣清之時,“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沉浸於大自然之中,面對宇宙遼廓,萬物踴動,既有襟懷的寬闊與開拓,又有勃勃生機之感悟。王羲之用簡練之美,寫出了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美皆備。簡練之中,體現了他的情懷。
這種簡練的筆致與魏晉清談風氣有關。魏晉文人清談成風,我們只要讀《世說新語》就知道了。清談的內容是玄學,主要以惕經》、《老子》、《莊子》為本而加以申論。清談講究儀容風度之美、論辯表達之美和言辭聲調之美,成為魏晉風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清談誤國”,後人都持批判態度,但它對各方面的影響是不能抹煞的。它對文學,至少培植了文學的簡練風格。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簡史》中說:“清談的藝術在於,將最精粹的思想,通常就是道家思想,用最精粹的語言,最簡潔的詞句表達出來。”簡練與清談的關係可見一斑。
當然,王羲之是反對清談的,他是一個務實的政治家。但生活在那樣的時代,必然受到制約。《世說新語·文學》有一段記載,王羲之剛到會稽任內史,孫綽***蘭亭修楔的參加者***向他推薦善於清談的支道林,王羲之拒絕接見。後來,孫綽帶支道林到王羲之處,王不理,支只好告退。但是,有一天王羲之準備外出,車已停在門門,支道林攔住說:“你不能走,我和你略說兒句。”“因論《莊子·逍遙遊》。支作數千言.才藻新奇.花爛映發。王遂披襟解帶,留連不能已。”支道林清談的妙言新語,滔滔不絕,連王羲之也被吸引,敞開胸懷,直抒己見,留連不止。清談影響了王羲之,有助於形成簡練的文學風格。
再說抒情的深沉。
良辰、美景、賞心、樂事,“信可樂也”。而後半抒情。卻是感嘆人生短促的生死之悲。似乎有點突兀,但作者娓娓道來,順理成章。他由眼前蘭亭相聚的歡樂,推想普天下友朋相處的情境:好靜的相聚一室,晤言清談,好動的山林遨遊,不拘形跡。不管何種方式,只要情投意合,便會心滿意足。但是,世上沒有不散的筵席,會短離長,情隨事遷,自然樂極而生悲。進而想到生命短促,盛會難再,死生大限,更令人痛心。由蘭亭一群到普天之下的人們,由生離到死別,特殊化為一般,悲痛的廣度大大擴充套件了。
不僅如此,作者更深一層,由現在回顧過去,古人從來就為生死而悲嘆,再由現在推向未來,“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將來的人也會悲嘆死生。生死之感貫穿於整個人類社會。“死生亦大矣”,深沉至極。
這種感傷,是古人對人生哲理的追索。其間有積極的一面存在。如果真是置生死於度外,無所作為,哪裡還會傷感?傷感蘊含著對生的執著,對生的迫求。王羲之文中高呼:“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瘍為妄作”,這就與虛無主義劃清了界限。莊子的“一死生”“齊彭瘍”將人生歸之於虛無,消極悲觀,無所作為。王羲之反對這種虛妄之言,將深沉的傷感託到了新的層面,不是單純的悲嘆,而是執著的追求。王羲之處於玄風甚熾的時代,敢於批判莊子,表現出他的膽識。
《蘭亭集序》在藝術上是一首散文詩,在思想方面又有獨樹一幟的卓識,千古風流,不亦宜乎。
三
文描繪了蘭亭的景緻和王羲之等人集會的樂趣,抒發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隨化,終期於盡”的感嘆。作者時喜時悲,喜極而悲,文章也隨其感情的變化由平靜而激盪,再由激盪而平靜,極盡波瀾起伏、抑揚頓挫之美,所以《蘭亭集序》才成為名篇佳作。全文共三段。
文章首段記敘蘭亭聚會盛況,並寫出與會者的深切感受。先點明聚會的時問、地點、緣由,後介紹與會的人數之多,範圍之廣,“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接著寫蘭亭周圍優美的環境。先寫高遠處:“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再寫近低處“清流激湍”;然後總寫一筆:“映帶左右”。用語簡潔。富有詩情畫意。在寫景的基礎上,由此順筆引出臨流賦詩,點出盛會的內容為“一觴一詠”,“暢敘幽情”,“雖無絲竹管絃之盛”,這是反面襯托之筆,以加張表達賞心悅目之情。最後指出盛會之日正逢爽心恰人的天時,“天朗氣清”為下文的“仰觀”、“俯察”提供了有利條件;“惠風和暢”又與“暮春之初”相呼應。此時此地良辰美景,使“仰觀”、“俯察”,“遊目騁懷”、“視聽之娛”完全可以擺脫世俗的苦惱,盡情地享受自然美景,抒發自己的胸臆。至此,作者把與會者的感受歸結到“樂”字上面。筆勢疏朗簡淨,毫無斧鑿痕跡。
文章第二段,闡明作者對人生的看法,感慨人生短哲,盛事不常,緊承土文的“樂”字,引發出種種感慨。先用兩個“或”字,從正反對比分別評說“人之相與,俯仰一世”的兩種不同的具體表現,一是“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一是“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然後指出這兩種表現儘管不同,但心情卻是一樣的。那就是“當其欣於所遇”時,都會“快然自足”,卻“不知老之將至”。這種感受,正是針對正文“遊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的聚會之樂而發,側重寫出樂而忘悲。接著由“欣於幾所遇”的樂引出“情隨事遷”的優,寫出樂而生憂,發出“修短隨化,終期於盡”的慨嘆、文章至此,推進到生死的大問題。最後引用孔了所說的“死生亦大矣”一句話來總結全段,道出了作者心中的“痛”之所在。
最後一段說明作序的緣由。文章緊承上文“死生亦大矣”感發議論,從親身感受談起,指出每每發現“昔人興感之由”和自己的興感之由完全一樣,所以“未嘗不臨文嗟悼”,可是又說不清其中原因。接著把筆鋒轉向了對老莊關於“一生死”,“齊彭祖”論調的批判,認為那完全是“虛誕”和“妄作”。東晉時代的文人士大夫崇尚老莊,喜好虛無土義的清談,莊子認為自然萬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莊子·齊物論》***,且把長壽的彭祖和夭折的兒童等同看待,認為“莫壽於殤子,而彭祖為夭”。作者能與時風為悖。對老莊這種思想的大膽否定,是難能可貴的,然後作者從由古到今的事實中做了進一步的推斷:“後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基於這種認識,所以才“列敘時人,錄其所述”,留於後人去閱讀。儘管將來“事殊事異”,但“所以興懷。其一致也”。這就從理論上說清了所以要編《蘭亭詩集》的原因。最後一句,交代了寫序的目的,引起後人的感懷。文字收束得直截了當,開發的情思卻綿綿不絕。
這篇序言疏朗簡淨而韻味深長,突出地代表了王羲之的散文風格。且其造語玲瓏剔透,琅琅上口。是古代駢文的精品。《蘭亭集序》在駢文的幾個方面都有所長。在句法上,對仗整齊,句意排比,如“群賢畢至,少長鹹集”,“仰觀宇廟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兩兩相對,音韻和諧,無斧鑿之痕,語言清新、樸素自然。屬於議論部分的文字也非常簡沽,富有表現力,在用典上也只用“齊彭蕩”和“修楔事”這樣淺顯易儲的典故,這樣樸素的行文與東晉對代雕章琢句,華而不實的文風形成鮮明對照。
這篇文章體現了王羲之積極入世的人生觀,和老莊學說主張的無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四
第一至第二自然段,記敘了集會的時間、地點、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嶺”引出四周環境及場面的鋪敘,最後由“是日也”領起描寫遊人的心境,抒發集會的心情。本文第一、二自然段作者對這次宴集環境的描述素淡雅緻,攝其神韻,天朗氣清,惠風和暢,這些都看出作者快樂的心情和對自然美的熱愛之情。
第三自然段,由蘭亭集會聯想到現今人們的相處往來,即便為人處世方法各異,靜躁不同,但從中提示了人生憂患的來源。首先來自生命本體永不滿足的內在慾望,“欣於所遇”便“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其次來自外在世界的流轉不定,難以依持,即“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第三來自個體生命的短暫有限,即“修短隨化,終期於盡”。最後以“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作結。第三自然段,雖然作者對時光飛逝,人生短暫大發感慨,但字裡行間暗含對人生的眷戀和熱愛之情。正因為作者對人生憂患有清醒的認識,才可揚長避短,在有限人生中進行無限的價值創造。
第四自然段:由讀古人“興感”之作時的體驗“若合一契”說明古人也有感於死生;然後轉入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寫,批判當前士大夫“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表現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虛幻的執著努力,隨之又發出“後之視今,亦由今視昔,悲乎”的慨嘆,可見作者對人生敏銳、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對人生特別的熱愛和執著,接著作者交代了《蘭亭集》的成因“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總結全文。第四自然段,作者在盡述古人、今人、後人慨嘆人生無常的同時,批判了莊周“一死生”“齊彭殤”的虛無主義,當然應該看作是積極的。
陳小康書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