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舞臺美術設計的傳統美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1日

  傳統戲曲舞臺講究“虛擬性”。關於戲曲舞臺美術的設計,你瞭解多少呢?以下是有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戲曲行頭

  這是對戲曲服飾的一種通俗稱呼。戲曲服飾主要以明代服制為主要樣式,同時參照唐、宋、元、清的一些服飾特徵,變化而成。在穿戴上有較為嚴格的程式規範。有時“行頭”也泛指一切演出用具。

  戲曲化妝

  戲曲化妝,也俗稱“扮相”,指戲曲人物的面部化妝。可分為“俊扮”和“彩扮”兩種型別。一般的生行和旦行用“俊扮”,即只略施彩墨來達到美化效果,也稱“素面”。“彩扮”主要適用於淨、醜兩行,也稱“臉譜”,指以面部誇張的圖案來表現人物的性格、氣質和對人物不同的褒貶。

  面具

  面具,也稱“假面”,指戴於臉上的一種紙製或木製面殼,形狀誇張、色彩鮮豔。古代人歌舞、祭祀時大都戴面具,流傳下來的安徽、貴州等地的儺戲表演依然戴面具。面具可以看成是戲曲臉譜的雛形。

  臉譜

  臉譜,即戲曲淨醜兩行所用的面部化妝手法,以誇張的形式表現人物性格特徵及人物褒貶。因為在勾畫形式上形成了一定的規矩,所以稱“臉譜”。一般講,臉譜來源於南北朝時期北齊蘭陵王長恭作戰時所戴之面具,後由面具發展為直接在臉上勾畫,到明清時形成一定規矩,即成臉譜。

  旦角頭面

  旦角頭面,指戲曲旦角頭上所戴的裝飾物,一般包括髮髻、髮辮、珠花、耳環、簪子等。

  髯口

  髯口,指戲曲中各種假鬍鬚,一般由人發或玻璃絲製成,講究的用犛牛尾製成。其顏色包括:黑、黲、白三種;其樣式包括:老生行的三縷、五縷、二濤,淨行的滿、扎、虯髯,醜行的一字、二挑、丑三、四喜、夾嘴等。

  門簾臺帳

  門簾臺帳,舊稱“守舊”,指傳統戲曲舞臺上起裝飾作用的襯幕。門簾掛在上下場門位置,臺帳掛在上下場門之間。其作用一為分隔前後臺,一為裝飾。現在新式劇場中已不再出現,而換之以天幕、側幕。

  砌末

  砌末是對戲曲所有道具和簡單佈景的總稱,包括刀槍把子、一桌二椅、桌圍椅帔及各種戲曲演出中所用的小道具。

  1. 刀槍把子

  刀槍把子是對戲曲表演中各種武器的總稱,包括刀、槍、劍、戟、斧、棍、錘等。

  2. 一桌二椅

  一桌二椅,是對戲曲舞臺上所用桌椅的簡稱,桌椅為木製,漆紅色,上用桌圍椅帔,以區分於生活桌椅。桌椅在舞臺上的擺放形式多樣,根據不同的環境,可多可少、可分可合。它們有時作為桌椅使用,有時則可以指代其他的事物。

  3. 桌圍椅帔

  桌圍椅帔,指在戲曲舞臺上,加在桌椅上的裝飾物,多為綢制、繡花,顏色根據使用環境的不同而不同。其作用是使舞臺上的桌椅與生活中的桌椅相區別。

  戲曲舞臺

  中國戲曲的觀眾場所一直在變化。如果將戲曲的萌芽追溯到原始時期的民間歌舞,那時的表演地是藉助於自然地勢進行的。《詩經》所說的“坎其擊鼓,宛丘之下”中的“宛丘”即是當時的一個觀演地,它四方高而中間低,利於觀眾觀看錶演。此後一直到漢代,這種觀演方式一直存在。而將觀演場所建築化,是在漢代。當時搭建臨時的看棚,用以觀看“百戲”。這是為觀眾搭建的,而表演者則仍就自然地勢。將表演場所建築化,是在唐代,即“樂棚”,供下層百姓觀看錶演。除此之外,“看棚”在民間仍廣泛存在。上層貴族觀看演出則在“歌臺”、“舞臺”。

  到了宋代,在城市,各類表演技藝有了一個固定的場所棗瓦舍勾欄。這時,廣大觀眾所觀看的表演除了其他技藝之外,也包括了戲曲的雛形──宋雜劇。所以,瓦舍勾欄可以被看成是中國劇場的雛形,而且,當時的勾欄已經由原來的四面觀看錶演變成了三面觀看,有了前後臺的區分,有了上下場門。而在農村,各種表演技藝的表演場所是“舞亭”,即它是一個高出地面的,有頂蓋的固定建築。它是後來農村戲臺的雛形。

  元代時,城市瓦舍勾欄依然存在,農村則出現大量固定的戲臺。由於當時的戲曲表演大都與酬神有關,所以這些戲臺大都與廟宇相連,故稱“廟臺”。這些戲臺也已將前後臺區分開,演員由上下場門出入。觀眾看戲在三面圍觀。

  明、清時期,隨著戲曲的發展與成熟,出現了大量臨時的、固定的戲曲演出場所。在農村,多為臨時戲臺,稱“草臺”。有的搭建於陸上,有的搭建於水上,南方則有搭建於船上的,形成一個流動的戲班。明代,崑曲盛行時,江南官員富戶蓄優成風,時稱“家樂”或“家班”。戲曲演出多在這些官員富戶的廳堂中鋪的紅地毯上進行,戲曲舞臺又稱“氍毹”即於此時得名。但也有很多固定戲曲舞臺出現。典型的為宮廷大戲臺,以其裝飾豪華、規模巨大著稱。明清時期在城市中也出現了很多表演戲曲的茶園酒肆,此為宋元瓦舍勾欄的延續。這些地方設有戲臺,以戲曲表演為主,兼賣酒饌。與這些地方相類似的戲曲表演場所是各省的會館,那裡也建有戲臺。

  民國以後,新式劇場開始進駐城市。這些新式劇場同原來舊式的茶園相比,最大的變化,是將三面觀舞臺變為了鏡框式舞臺。以後,中國戲曲演出多在這類舞臺中進行,而農村依然沿襲著傳統的“草臺”樣式。近幾年來,那些早年的茶園會館又被開發出來,作為了戲曲演出場所,如北京的湖廣會館、正乙祠等。

  舞亭

  宋代農村出現的戲曲演出場所,它源於以前之“露臺”,只是在上面加了頂蓋。它高於地面,觀眾四面圍觀上面的表演。它是元代戲臺的前身。

  廟臺

  即元代農村的戲臺,因為它們多與神廟相連,故稱“廟臺”。而且,廟臺的臺口多與神廟的山門相對,取演戲為酬神之意。這類戲臺距臺口三分之一處有兩根柱子,兩側有短山牆,與後牆構成後臺,所以這類戲臺為三面觀。這類戲臺在山西儲存的最多,也最完整。另外陝西、河北、河南等省也有少量存世。

  草臺

  明清以降農村學戲搭建的臨時舞臺,現農村仍沿延此傳統。該類戲臺多用草蓆和竹杆或木杆搭建,將看棚、舞臺與後臺搭成要體。舞臺較之看棚要高出許多,觀眾看戲多為仰視。舞臺古時為三面觀,近世以後,隨著樂隊放到舞臺一側,則慢慢成為一面觀。後臺與前臺用草蓆或木板隔開,有上下場門。

  氍毹

  本指紅地毯,後來演變為對舞臺的習稱。它源於明清時的一種戲曲演出習慣。當時崑曲盛行,高官豪紳多蓄優伶,在家中習演崑曲。而演出多於廳堂中所鋪的紅地毯上進行,久之則成風俗。這類演出形式到清中葉後漸衰,但以“氍毹“稱舞臺則成定製。

  宮廷舞臺

  指清朝皇帝為觀看戲曲演出而建造的大型固定舞臺,是私家固定戲臺的典型。皇宮內有兩座,一為漱芳齋戲臺,供皇帝和太后宴會時娛樂所用***另有一“風雅存”小戲臺,用時不多***;一為暢音閣大戲臺;頤和園內有一座,名為德和園大戲臺;熱河***今承德***行宮內有一座,名為清音閣戲臺,是最大的一座,現已毀;圓明園內共有四處,均已被焚燬。這些戲臺中,凡大戲臺,均為上中下三層,規模巨集大,裝飾豪華。

  茶樓

  也稱“茶園”,也有稱之為“戲園”或“戲館”的,是在清代興起的一種戲曲演出場所,即在茶園酒肆中設戲臺唱戲。這類戲曲演出場所,早先是以茶酒為主,看戲為輔,慢慢的,變成了以看戲為主,茶酒為輔了,它們便成了專業的戲曲演出場所。這類戲曲演出場所較之原來的草臺、廟臺有很大的進步,它們將戲曲的演出地和觀演地都置於的室內,成為規模較大的室內劇場。觀從席在了等級劃分,一般觀眾坐樓下的“散坐”,也稱“池子”;有錢觀眾則坐在樓上戲臺兩側的“包廂”內。這類舞臺,觀眾看戲也是三面觀的。而且,由於戲臺放在了室內,所以演出所需光線同原來的自然光變為了人工光,舞臺用光開始有了講究。

  劇場

  在二十世紀初方在城市中出現,最早的新式劇場是1908年建於上海的“新舞臺”,以後則漸漸風行全國。其建築樣式主要受西方劇場的影響。與原來的戲曲園子的區別主要在於由原來的三面觀舞臺變成了現在的鏡框式舞臺,觀眾席也變成了半環形、緩坡式的座位。其照明裝置也隨電燈的出現而較之戲園有了很大提高。這類戲曲舞臺出現後,逐漸代替了舊式戲園,成為以後戲曲演出的主要場所。

舞臺美術的相關知識
舞美設計效果精選圖片欣賞
相關知識
戲曲舞臺美術設計的傳統美
中國戲曲舞臺燈光設計作品
我國戲曲舞臺燈光設計效果圖片
我國戲曲舞臺燈光設計效果圖片
戲曲舞臺美術設計的獨特性
戲曲舞臺美術設計的獨特性
戲曲舞臺美術設計的誤區與創新
探討舞臺美術設計的創造性論文
舞臺美術設計的相關知識
春晚舞臺美術設計的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