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構建高效課堂的幾點體會
高效課堂的本質就是:採用最適合教師和學生的課堂組織形式,把學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課堂教學上來,使學生最大限度的學到知識、提高個體能力。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分享一下高效課堂的如何構建,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在這裡,就如何打造新課程標準下的“高效課堂”,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膚淺的體會。
一、首先,弄清楚什麼是“高效課堂”?
專家們在談“高效課堂”時,有的說:“高效課堂”就是教師在相對短的時間裡,讓學生得到更多更深的知識與能力,獲得更豐富的經驗;又有的說:“高效課堂就是在有效的空裡,採取恰當的形成,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獲取有效的知識與能力”;還有的說:“高效課堂就是在堅守人類基本價值取向的基礎上,同時充分利用本節課的資源,讓學生明白醜與美,惡與善的客觀真實,”等等,而我的理解就是:“教師在單位時間空裡裡,將教學目標最大化和最優化。”也就是將新課程標準中的“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最大化,最優化。
二、重點談談怎樣打造“高效課堂”?
我認為“打造高效課堂”,教師應具備以下三個條件:1、要有充分的課前準備。2、要有較強的課堂駛?能力。3、要有真摯的情感。這三點是打造高效課堂的保證。
第一點:
教師為什麼要有充分的課前準備?因為這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前提基礎。我非常認同史紹典主任上次說的一個觀點,“教學目標要有預設性”。沒有充分準備的課,肯定是低效或無效的。上課就好比打仗,備課就好比戰前的備戰。《孔子兵法》說得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備課之關鍵在於備知識、備方法、備學生,三者缺一不可。備知識就是“知己”,備學生就是“知彼”,而備方法就是研究戰略戰本。古人說高效方能為師“,故教師備課時,不能僅限於將課本上已有的知識備好,還應該閱讀大量的相關資料,將本節課的知識背景掌握充分,將區域性的知識放到整體的知識大背景來研究,只有這樣,學生對知識的把握才能有“會當凌絕頂,一纜眾山小”的感受,而不象是走進了一片大森林,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暈頭轉向,如果教師一味的照本宣科,學生就會覺得枯燥乏味。萬是歷史知識,絕不是一個個孤立的點,或者單純的線,它應該是網路式的,主體式的十分豐富。關於教學方法的設計,應與學生的個體情況結合起來,孔子說:因材而施教,所以方法應是靈活多樣的,它是根據知識的難易度和學生的認知水平來確定的。
第二點:
教師為什麼必須要有很強的課堂駛?能力?因為這是課堂高效執行的必要條件。要做到這點,我認為教師必須具備三種過硬的基本功:1、語言。2、板書。3、嚴密的邏輯思維。課堂是師生互動的場所,教師怎樣才能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試想教師沒有抑揚頓挫,幽默風趣的語言,怎麼吸引學生的聽覺?沒有一手漂亮的板書,又怎能吸引學生的視覺?沒有對知識嚴密的邏輯分析,又怎能給學生的智慧的光芒,給學生以心智的啟迪?學生的能力又從何而來?所以我認為教師具備了這三點,學生才會欣賞你,佩服你,才會對你的課興趣濃厚。我相信,舉是最好的老師。
初中三年級學生寒假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