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現代文閱讀答案
《我在》是臺灣女作家張曉風的作品,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只要能適應生活的需要,生命就有意義。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我在》現代文閱讀材料
記得是小學三年級,偶然生病,不能去上學,於是抱膝坐在床上,心裡竟有一份巨大幽沉至今猶不能忘的隱痛。為什麼痛呢?因為你知道,你的好朋友都在那裡,而你偏不在,於是你痴痴地想,他們此刻在操場上追追打打嗎?他們在教室裡捱罵嗎?他們到底在幹什麼啊?不管是好是歹,我想跟他們在一起啊!
於是,開始喜歡點名,大清早,大家都坐得好好的,老師叫:“XXX!”“在!”正經而清脆,彷彿不是回答老師,而是回答宇宙乾坤,告訴天地,告訴歷史,說,有一個孩子“在”這裡。
回答“在”字,對我而言總是一種飽滿的幸福。
人們心目中的神明,所以神明,也無非由於其“昔在、今在、恆在”,以及“無所不在”的特質。而身為一個人,我對自己“只能出現於這個時間和空間的侷限”感到另一種可貴,彷彿我是拼圖板上扭曲奇特的一塊小形狀,單獨看,毫無意義,及至恰恰嵌在適當的時空,卻也是不可缺少的一塊。
其實人與人之間,或為親情或為友情或為愛情,哪一種親密的情誼不是基於我在這裡、剛好你也在這裡的前提?一切的愛,不就是“同在”的緣分嗎?
有一年,和丈夫帶著一團的年輕人到美國和歐洲去表演,我堅持選崔顥的《長干曲》作為開幕曲,在一站復一站的陌生城市裡,舞臺上碧色綢子抖出來粼粼水波,唐人樂府悠然匯出:“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渺渺煙波裡,只因錯肩而過,只因你在清風我在明月,只因彼此皆在這地球而地球對於個體生命來說又實在太大,所以不免停舟問一句話,問一問彼此隸屬的籍貫,問一問昔日所生、他年所葬的故里,那年夏天,我們也是這樣一路去問海外中國人的隸屬所在的啊!
我喜歡讓自己是一個“緊急待命”的人,隨時能說:“我在,我在這裡!”
那是端午節的晚上,在澎湖的小離島。為了紀念屈原,漁人那一天不出海,小學校長陪著我們和家長會的漁民朋友吃飯,那些面對臺北人和讀書人自覺有一份卑抑的漁人,一喝了酒,竟人人急著說起話來,說他們沒有淡水的日子怎麼苦,說淡水管如何修好了又壞了,說他們寧可傾家蕩產,也不要天天開船到別的島上去搬運淡水……而他們嘴裡所說的淡水,在臺北人看來,也不過是鹹澀難嚥的怪味水罷了——只是於他們卻是遙不可及的美夢。
我們原來只是想去捐書,只是想為孩子們設定閱覽室,沒有料到他們紅著臉粗著脖子叫嚷的卻是水!我能為他們做什麼?在同盞共飲的黃昏,也許什麼都不能,但至少我在這裡,在傾聽,在思索我能做的事……
《舊約·創世紀》裡,墮落後的亞當①在涼風乍至的伊甸園把自己藏匿起來。上帝說:“亞當,你在哪裡?”他噤而不答。如果是我,我會走出,說:“上帝,我在,我在這裡,請你看著我,我在這裡。不比一個凡人好,也不比一個凡人壞,我有我的遜順祥和,也有我的叛逆凶戾,我在我無限的求真求美的夢裡,也在我脆弱不堪一擊的人性裡。上帝啊,俯察我,我在這裡。”
“我在”,意思是說我出席了,在生命的大教室裡。
幾年前,我在山裡說過的一句話容許我再說一遍,作為終響:
“樹在。山在。大地在。歲月在。我在。你還要怎樣更好的世界?”
【注】①亞當,《舊約》中人類的始祖,因違禁偷吃了智慧果,被逐出伊甸園。
《我在》現代文閱讀題目
1.***1***第4段中加線的“另一種可貴”指的是什麼?請用自己的話回答。***2分***
***2***引用《長干曲》一詩的作用是什麼?***2分***
2.從“端午節晚上”的片段,可以看出“我”怎樣的性格特點?文中提到“亞當”的故事,是為了表達什麼?***4分***
3.請指出文中倒數第3段畫線語句在文中的作用。***2分***
4.下列對文章的分析、鑑賞,正確的兩項是*********4分***
A.“我”三年級時曾因病不能上學,便體會到了“在”的重要,意識到了老師點名時的一聲應答,是對宇宙和歷史的宣告:“我在。”
B.“同在”是一種緣分,“同在”是產生各種愛的前提,如果不是同時同地的共在共處,就不可能產生相親相近的美好情感。
C.文章尾句直抒胸臆,是對自己,也是對讀者的叩問與警策。語句短小,而含意豐厚;語氣斬截,反覆點題,具有強烈的震撼作用。
D.本文以一個“在”字統領全篇,表達了對生命存在的珍視及強烈的責任意識;還有建立在對人性理性思考之上的自信與坦誠。
E.本文“形散神聚”,筆觸涉及古今中外,而不乏生動的細節描寫;語言樸素自然,行文層層深入,通篇充滿思辨色彩。
《我在》現代文閱讀答案
1.***1***答案: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只要能適應生活的需要***找到恰當的生活位置***,生命就有意義。
***2***答案:承上啟下,讓作者自然地將“我在”的可貴精神昇華到民族、國家的層面上。
2.答案:第一問,可以看出我極具責任感、悲天憫人的性格。第二問,舉亞當的例子表明作者意識到人無完人,人應該追求美好,也應敢於擔當自己的罪責。
3.答案:詮釋“我在”的內蘊,總括全篇。
4.CD
斜塔上的實驗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