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症大腦的改變
老年痴呆學名叫阿爾茨海默病,是老年人的常見病症。老年痴呆症到底對人的改變有多大?下面就讓小編告訴你,歡迎參閱
老年痴呆症對人的改變
老張今年60歲,退休不久,自覺記憶力減退許多。有時剛想起一句話,轉過身想對妻子說,竟然記不起來。明明要到廚房裡拿湯勺,卻拿了雙筷子。家人說他“健忘”,對他有意見。老張怕自己得了老年痴呆,每天都很緊張。後來去醫院檢查,發現有腦動脈硬化,服藥後自覺記憶力改善了不少。
經常有人懷疑自己或抱怨家人患了老年痴呆,然而醫生說,很多人把老年性健忘當做是老年痴呆。
人到老年,記憶力減退不可避免,問題是:您的記憶減退是處在正常的退變範圍內,還是患了老年痴呆?
一般的老年性健忘者,不記得的事一經人提醒就會想起,而腦退化症***即老年痴呆***患者對發生過的事情,即使經過反覆提醒也記不起來。比如有些老同志剛給兒女打過電話,隔一會兒又打,但他自己根本記不得曾打過。
一般的老年性健忘者應對記憶力下降,為了不誤事,他們常會記個備忘錄。而老年痴呆者常把東西放在不恰當的地方,比如他們會將熨斗機放進洗衣機裡,將電吹風放進冰箱,把手錶放進飯碗。為了安心起見,建議老年人去醫院神經內科查詢記憶減退原因。因為有的病如腦動脈硬化會引起記憶減退,一旦治好了,好記性又回來了。
早期老年痴呆往往有個表現是,近期的事情記不住,遠期記憶卻相當好,十多年甚至幾十年前的事都記得清清楚楚;記得老朋友,但記不住新朋友和新事情,這樣也就很難引起家人和照料者的關注,導致延誤最佳治療時機。
以下4點可延緩大腦老化:
勤做大腦訓練:可以利用簡單的填字遊戲、拼圖遊戲來進行腦部訓練。持之以恆的效果是記憶力水平得到提升。
勤體育鍛煉:肥胖人群患痴呆症的風險則會比正常人群高四倍。堅持體育鍛煉除了能讓人看上去精力充沛,還可以提升記憶力和注意力,延緩衰老。
學會釋放壓力:壓力越大,負責記憶的海馬體就越易受傷。壓力有時會導致憂鬱症的發生,而憂鬱症患者得老年痴呆症的概率更高。
給大腦均衡營養:在日常膳食中應增加Ω-3脂肪酸***魚、橄欖油、山茶油裡含量大***及蔬果的攝入量。老年人及生活不規律的人可適當服用維生素D和B類產品。***於峰***
英國《每日郵報》10月21日報道,瑞典一項新研究發現,脣皰疹會導致罹患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危險翻倍。
由單純皰疹病毒1型***herpes simplex virus 1,簡稱HSV-1***引起脣皰疹***也叫“感冒瘡”、“熱水泡”***是嘴脣上或嘴脣周圍長出的小水皰,可單個或成片出現。研究發現,首次感染HSV-1病毒而發生脣皰疹之後,該病毒就會永久存在於人體內,並隨時可以發作,導致脣皰疹復發。多達90%的成年人體內潛伏著HSV-1病毒,但頻繁發病的只佔1/4。
新研究中,瑞典于默奧大學雨果·羅夫西姆教授及其團隊完成的兩項實驗研究證實,HSV-1病毒會增加老年痴呆症風險。第一項實驗研究中,3432名參試者接受了平均11.3年的隨訪調查。結果發現,活化皰疹感染會導致罹患阿爾茨海默氏病的風險加倍。第二項實驗研究中,研?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倍願麼笱?a href='' target='_blank'>醫學生物樣本庫中涉及的360名老年痴呆症患者確診前平均9.6年的跟蹤調查資料進行了梳理分析。研究人員同時分析了沒有罹患老年痴呆症的等量人群的相關資料。結果發現,攜帶HSV-1病毒者罹患老年痴呆症的危險增加一倍。
羅夫西姆教授分析指出,由於老年人免疫系統削弱,皰疹病毒進入大腦的風險加大,導致阿爾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危險進一步增加。其具體機理是,大腦中噬菌斑形成,最終導致大腦細胞凋亡,腦細胞之間的聯絡中斷,因而導致記憶喪失和思考能力下降***老年痴呆症的典型症狀***。
羅夫西姆教授表示,這項新研究結果對老年痴呆症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比如,針對皰疹病毒的抗病毒治療對防止老年痴呆症具有積極意義。***陳宗倫***
日前,2014北京國際馬拉松賽在全民健身戰略的推動下順利舉行,盛況空前。參加者之踴躍超過以往,報名者甚至需要通過搖號才能佔有一席,可謂史無前例。然而,凡事無不具有兩重性,此次賽事最為遺憾的是,參賽者無一不是在霧霾天氣中奔跑,贏了腿,卻輸了肺。
眾所周知,陽光、水和空氣是生命賴以生存的基本物質,如果說缺少陽光和水還能維持維持生命的話,空氣則是時刻不能缺少的。人通過肺無時不在進行吐故納新運動,以此維持機體生理平衡。長跑是增強人體心肺功能最有效的鍛鍊,尤其是其中的慢跑,是一項全世界擁有最多愛好者的運動,被譽為“心臟健康之路”,慢跑時吸進體內的氧氣比坐著時要多8~12倍,肺通氣量約增10倍。但是,無論何種運動,大凡在室外,對環境都有一個基本要求,即是空氣要清新,否則就會適得其反,不但提高不了心肺功能,反而會傷害它,若是在霧霾中跑步,人的肺會叫苦不迭,大大受到損害,對健康來講,是得不償失的。
當然,為了避免此弊端,不少人戴起了口罩,本屆馬拉松賽也堪稱口罩大賽,其實這只是權宜之計,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從另一方面講,對身體也是不利的。因為人吸進的是氧氣,撥出的是二氧化碳,戴上口罩後,會有大量二氧化碳被吸入,久之則可造成呼吸性酸中毒。還有,慢跑是一項有氧運動,在戴口罩呼吸困難的情況下,即會變為無氧運動,導致機體的損耗。另外,戴口罩跑步,鼻子將失去對冷空氣調節和加溫作用,會降低呼吸道抵抗力。
時已入深秋,正是開展跑步等健身活動的大好時機。然而,戶外運動一定要講究科學,要“天人合一”,“看天行事”。在有霧霾時,切莫“聞雞起舞”,特別是十面“霾”伏時,切不可“霾”腿外出,“霾”頭苦練,要退避三舍,在室內進行適當鍛鍊。這樣才不違天時和運動的科學原則,才有益於健康。
年逾六旬的鄭大媽十分喜歡食用新疆和田地區生產的大棗,每天都要吃個五六枚。上月底的一天,大媽邊和家人說話邊嚼大棗,不慎將整個棗核嚥了進去。為了將卡在喉嚨裡的棗核儘早弄下去,老人吞飯糰、吃韭菜、大量喝米醋,折騰了兩三天才到哈醫大二院消化科看醫生。接診專家劉冰熔主任發現,那枚棗核的尖角已將大媽的食管刺破,不時有膿液流出。劉主任迅即為老人施行了內鏡下食管異物取出術,這才成功地將“刺客”除掉了。
異物卡喉危險大
劉冰熔說,食管異物是臨床最常見的急症之一,經常因當事人飲食不慎、誤咽異物或食管本身疾病所致的動物性、植物性、金屬及其他類異物嵌於食管腔內,若處理不當,會引起食管穿孔、頸部皮下氣腫或縱隔氣腫、食管周圍炎、縱隔炎與膿腫以及氣管食管瘻等併發症。嚴重者可造成膿胸,若破潰至主動脈可致大出血而死亡。
據劉冰熔介紹,人的食管共有上、中、下3個生理狹窄部位,其中食管第一狹窄處位於食道的起端,即咽與食道的交接處,此處食管附近神經、血管和肌肉群集,並有氣管通過,在胸腔***的制約下,致使各種組織排列緊密,使食管在該位置最為狹窄,同時食管黏膜皺襞增多、變大,尖形和不規則的異物在這裡很難被“放行”,且最容易被卡住。其次,異物易停留於食管中段第二狹窄處,這個地方緊靠主動脈,一旦尖銳異物刺破黏膜,食管區域性可迅速出現炎症腫脹,繼而發生潰瘍或穿孔,形成食管周圍炎、縱隔炎和膿腫,若炎症腐蝕穿破血管壁,可引發致命性的大出血,且非常凶險。臨床中,異物嵌頓於食管下段者較為少見。
四大原因最常見
日常生活中,為什麼常常有食管異物的病例發生呢?劉冰熔指出,一是成人進食大多匆忙或精神不集中,食物未經仔細咀嚼而嚥下,導致食物團塊阻塞食管腔或棗核、魚刺、雞骨等誤嚥到食管裡;二是老年人常因牙齒脫落或使用義齒,咀嚼功能差,口腔內感覺減退,吞嚥功能失調,食管口較鬆弛,而易於誤吞異物;三是兒童咽部保護性反射尚未發育完善,而且磨牙不全,不易排出食物中異物,若進食時嘻笑哭鬧,則易將大塊食物囫圇吞下。且小兒喜歡在口內含硬幣、筆帽或小玩具,稍有不慎即會嚥下去;四是食管本身若存在病變,如食管狹窄或食管癌所致管腔變窄,使異物較難通過和移動,也易造成異物滯留,引起損害。
哈醫大二院消化科2004年至2014年間,累計進行了700餘例食管異物取出術,第一種原因導致的異物阻塞食管比例最高。
自行處理有風險
從劉冰熔20多年來內鏡下食管異物取出的經驗來看,食管異物的種類多種多樣、五花八門。其中,動物性異物最為常見,如魚刺、雞骨、肉塊等。其次為金屬類物品,如硬幣、針釘、曲別針、金屬碎片等。此外,還有化學合成類及植物類,如義齒、塑料瓶蓋、木條等。一個特別的現象時,我國北方地區為大棗產區,本地區棗核兩端尖銳,誤咽後極容易紮在食管中。僅在今年端午節前後幾天,就有四五位誤吞棗核的患者到哈醫大二院消化內鏡室接受消化道異物取出術。
劉冰熔告誡說,當異物嵌頓於食管後,可使人吞嚥困難、吞嚥疼痛,伴有異物梗阻感,若異物較大壓迫氣管或喉部,尤其在幼小兒童,可致呼吸困難,甚至有窒息而死的可能。一旦發生上述情況,應立即就診,切忌強行用吞嚥飯糰、饅頭、韭菜等家常方法企圖將異物推下,以免加重損傷,出現併發症,增加治療難度。
小心防範講要領
那麼,公眾應如何預防食管異物的窘況呢?劉冰熔提醒廣大市民,吃東西時宜細嚼慢嚥,切忌匆忙,尤其是進食帶有魚刺或骨頭的食物時,應小心剔除細刺、碎骨,切忌將這類食物與米、面混合煮食。老年人須嚴防義齒脫落,少吃黏性大的食物,如切糕、黏豆包等。用餐前要留心,睡眠前、全麻前應取下假牙,對鬆動的義齒要及時修復。而對於兒童來說,更要避免將各類物體放***中玩耍,如發現後,應婉言勸說,讓孩子抓緊吐出,絕不能用手指強行掏取,以免引起哭鬧使異物吸入氣道。
記者手記
現代食物加工越來越精細,蛋糕唯恐不鬆軟,蔬菜水果“喝”就好了。一口食物最多咀嚼七八次,少則四五次,在嘴裡蠕動幾下便嚥了下去。有專家統計,現代人已從40多年前每餐咀嚼900~1100次、用時20~30分鐘,下降為目前的每餐咀嚼500~600次、用時5~10分鐘。
理想的狀況是,一口食物在嘴裡至少咀嚼20次,才能得到唾液給我們帶來的恩惠,30次則更為科學合理。若是從健康飲食角度出發,公眾均要改變“風捲殘雲”的進餐陋習。無論男女老幼,吃飯都應該從容不迫,淡定而優雅,因為放慢吃喝的節奏,既能有效地防範異物阻塞食管,又能充分地品味美食帶給我們的快樂和愉悅感。
讓人感慨的是,古人對細嚼慢嚥也有著深刻見解和獨到體會——唐代名醫孫思邈《每日自詠歌》曾雲:“美食須熟嚼,生食不粗吞”。明朝《昨非庵日籑》雲:“吃飯須細嚼慢嚥,以津液送之,然後精味散於脾,華色充於肌,粗快則只為糟粕填塞腸胃耳”。《老老恆言》雲:“入胃有三化,一火化,爛煮也;二口化,細嚼也;三腹化,入胃自化也”。《養病庸言》雲:“不論粥飯點心,皆宜嚼得極細嚥下”。
男人吃什麼容易腎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