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創業創新的故事
成功的比例幸運佔一半,另一半要靠人的智慧,勤以創業,儉以聚財,誠以待人,遜以自處。看看那些女性創業的故事,學習她們,找到自己的創業之路。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一:
90後女大學生 創業1年“玩”出300萬
提起磁性剪紙的發明過程,90後大學生王子月笑著說:“純屬偶然”。山西各地的剪紙文化源遠流長。在王子月的童年記憶裡,逢年過節,很多老人都會用一把剪刀、幾張彩紙,瞬間剪出五彩斑斕的窗花。
看到大人們兩三分鐘就能剪出一個栩栩如生的形象,小子月感覺太神奇了。因為鏤空的剪紙比較脆,稍不注意就會撕爛,塗上糨糊之後就更加易碎,一次幫親人裝扮婚車時,王子月感覺這麼漂亮的剪紙用起來卻很不方便。正因為這些原因,人們越來越難見到很多起源於民間的剪紙藝術了。
在機關工作的父母業餘喜歡搞一些小發明,家庭的薰陶使90年出生的王子月也樂此不疲。於是,她就和父親商量,能不能找到一個既不破壞剪紙的藝術效果,又能易於收藏使用的好辦法。父女二人很快投入到發明中。
經過各種反覆選擇試驗,王子月終於找到了一種特殊的磁性材料來代替傳統的剪紙材料。使用這樣的材料剪出的藝術剪紙很容易就可以吸附、貼上在鐵質的物品上,用水及清潔劑噴在背面還可以輕易地粘在玻璃等光滑物品上,且不會破壞剪紙。磁性剪紙解決了長期以來傳統剪紙容易掉色、變色及收藏不方便的問題。
磁性剪紙發明之後,王子月的父親王龍很快申請了專利。2005年8月17日,國家專利局通過了磁性剪紙的專利技術。由磁性剪紙延伸,王子月又取得了磁貼畫和著色磁性剪紙兩項專利。磁貼畫主要針對學齡前兒童,讓孩子們拆分、拼貼,增強他們的動手能力。
專利的取得讓王子月很有成就感,她開始琢磨如何讓這一專利產品走向市場。為此,她和父母做了很多前期的摸索。王龍還專門跑到全國小商品集散地義烏尋找商機。但是,磁性剪紙真正開始運作是在2007年之後。
2007年10月,王子月和父親的磁性剪紙專利從海內外報名的近3000項專利中脫穎而出,進入中央電視臺《我愛發明》大賽的決賽現場,經過中國資產評估協會、中國發明協會等有關部門專家學者的嚴格評審,磁性剪紙專案因為其市場大、社會效益好及其良好的不可替 代性等方面的優勢,最終奪得了央視《我愛發明》大賽的首個最高獎——新金點子獎。這次得獎,再次鼓舞了王子月和父母將這項發明推向市場的信心。
2008年,參加完高考,剛剛拿到杭州師範大學錄取通知書的王子月,又驚喜地接到山西省文化廳的通知:因磁性剪紙將中國的傳統剪紙文化與現代的科技元素巧妙融合在一起,符合北京奧運會“科技奧運”的理念,故選其代表山西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國故事山西祥雲小屋展示。
奧運會期間,王子月和母親一起來到北京給世界各地的運動員和遊客展示磁性剪紙藝術。她們設計的獲奧運金牌的各國優秀運動員的磁性剪紙肖像,特別是菲爾普斯、梅西、楊威、廖輝、郭晶晶、張娟娟等偶像級的人物肖像剪紙成了搶手貨。
王子月和母親的出色表現獲得了奧組委和國家文化部的表彰。而最重要的是,王子月從中外遊客欣賞讚嘆的目光中再一次看到了磁性剪紙蘊涵著的巨大商機。她暗暗下決心,一定要把這一專利轉換成創意文化產業,做大做強。
在杭州師範大學在創業園裡,1990年出生的晉城女孩王子月,熱情地向記者介紹起她的磁性剪紙。“磁性剪紙是個創意產業,任何東西 都可以用剪紙表現出來,它提倡的是自己動手、自己創新,並在動手中獲得巨大的樂趣。操作簡單,任何人都可以輕鬆學會。而且成本低廉,便於使用和收藏,可以用作家居裝飾、禮品贈送、廣告促銷……無論是作為節慶用品,旅遊紀念品,還是藝術藏品等等,都有很大的市場前景。”
一段如同做廣告一樣的介紹之後,思路清晰,伶牙俐齒的王子月告訴記者,磁性剪紙是她在晉城一中上學時就發明的專利產品,它使用的是環保材料,可以迴圈利用再生產。只要有鐵的地方都能直接吸上去,靈巧便攜。因為不容易剪斷、撕破,它比普通剪紙上手快,能讓人們在十分鐘內就體驗到剪紙的樂趣。
讓王子月自豪的是,2009年6月,還在杭州師範大學讀一年級的她,在不遠的義烏,創辦了一家磁性剪紙文化創意公司。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她的公司已經發展了十餘家“飛點兒磁性剪紙”加盟商,光此一項的經濟收入就30餘萬。
二:
工藝美術大師曾映雪:每幅瓷畫都是一首詩
她是福建省唯一的瓷畫工藝美術大師,30年來從事瓷畫藝術如一日;她偏愛蘭花,喜歡將蘭花的樸實素潔和高雅印在瑩潤潔白的德化白瓷上,做陶瓷,是她一生的追求……她就是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員、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曾映雪。
曾映雪出生於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潯中鎮。潯中鎮是陶瓷的主產地,歷來享有“瓷鄉”的美譽,成長在這裡的曾映雪,從小深受陶瓷藝人的影響和陶瓷藝術的薰陶,與陶瓷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
1983年,年僅14歲的曾映雪進入德化職業中學讀書,開始了她的陶瓷繪畫之旅。1988年她又到景德鎮陶瓷學院學習深造,使理論水平和繪畫技藝更上一層樓。學成歸來,她成為德化陶瓷職業技術學院的陶瓷繪畫教師。
德化陶瓷自古就有“世界陶瓷看中國,中國白瓷看德化”的美譽,然而瓷畫卻長時間不為人所關注。早在學生時代接觸瓷畫時,曾映雪就暗下決心要傳承瓷畫藝術。她說:“倘若百分之九十九都在關注德化白瓷,那麼請你留下百分之一給我說說瓷畫。”
1996年,曾映雪向她所任教的學校申請開辦瓷畫專業。1998年,經教育部批准,德化陶瓷職業技術學校正式開辦陶瓷繪畫專業。從此,陶瓷繪畫正式成為陶瓷裝飾專業的必修課程。“這對於德化陶瓷繪畫來說,是一個全新的起點,對於我來說,也是我一生想要做的事。”曾映雪說。
作為一名瓷畫專業教師,她經常和學生一起探討陶瓷繪畫的技巧,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學生。二十多年來,曾映雪從不收取學徒的一分學費,就連學徒來畫室作畫所使用的原材料也由她免費提供。
目前在泉州各地從事陶瓷繪畫工作的人,有80%曾經是曾映雪的學生。畢業後,大部分都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或者是陶瓷小企業。學習陶瓷繪畫的大部分都是女性,拜她為師的徒弟中31人裡女性佔了二十幾個。她最欣慰的是,看到學徒為了這個專業在不懈努力,同時自己的作品也得到了認可。
過去的30年裡,對曾映雪來說,是一段孤獨而糾結的長途跋涉之旅,“堅持的過程是漫無目的而且心痠痛苦的”。除了白天上課,晚上還要作畫,她曾經連續47個晚上,每個晚上花費4個小時才完成了一幅純工筆畫——西施浣紗圖。在近10年的時間裡,她每個晚上幾乎都是關在房裡作畫,在她居住的那條街,晚上只要看到還有一盞燈亮著,鄰居們就知道一定是曾映雪還在畫畫。
曾映雪把每幅畫都當作一首詩來對待,花鳥蟲魚、飛禽走獸、山川林木、樓亭人物等,一花一草、一動一靜,線條優美、細膩入微、技巧嫻熟,她總能以小清新的色彩來展現女性情懷。“希望我的作品可以一眼就看出,這是女性的作品”,她說,“作品背後包含的藝術潛質以及意義更為深刻,這樣的作品才會更久遠。”
“學院派與民間工藝的融合”,是曾映雪對自己作品的定義,她認為瓷畫是“手的藝術,火的歷練”。“做陶瓷是一個頻頻失敗的過程,只能通過一次次嘗試並總結失敗的教訓來克服。”2011年,她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這也是德化縣第一個陶瓷繪畫工作室,後來她又成立了德化縣瓷畫院,真正做到了把瓷畫發揚光大。
曾映雪的格言是:“愛陶瓷,沒錯的!”未來她將在作品中融入更多時代氣息和藝術新元素,“讓更多的人更清晰地看到我的繪畫風格以及對藝術真誠的態度。”
女性創業成功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