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爺爺的散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1日

  有的人是離開了你才懷念他的好,懷念他輕聲細語,懷念他的堅毅有情。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篇,歡迎大家閱讀。

  篇1:懷念爺爺

  爺爺離開我們已經十年了,每當想起他,不由我熱淚盈眶,浮想聯翩,爺爺的音容笑貌始終浮現在我的眼前。

  爺爺終年八十三歲。他個子不高,也就一米六多點,一直剃著光頭,是個典型的農民。從我記事起,就沒見他睡過一個懶覺,每天凌晨三四點鐘起床,手裡提著個圍燈,打掃庭院,餵豬餵羊,積肥墊圈,準備工具,下地幹活,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條。他要求全家也是這樣,他規矩大,家法嚴,最不能容忍的就是睡懶覺,用他的話說就是:早起三光,晚起三慌。在他的帶動和督促下,我們全家都沒有睡懶覺的習慣,記得小時候我和弟弟睡懶覺都有過被他從被窩裡赤條條拽出來放在地上醒盹的經歷。爺爺早晨起得早,晚上睡得晚,再幹一天活,自然就疲勞,我記得他每天吃完飯後,不知不覺就能睡上一覺,最多十分鐘,那時還覺得他挺能睡,現在想起來才明白他那是累的,太疲勞了。在農村,每逢陰天下雨是人們最清閒的時候,或睡覺,或娛樂,可我就沒見爺爺閒下過,他常說:晴天有晴天的活,陰天有陰天的活,玩能玩來啥?

  爺爺的農活在我們村首屈一指,是遠近聞名的莊稼把式,提耬把簸萁無所不能,打場趕車無所不會,什麼節氣種什麼莊稼無所不知,積肥打藥養家畜無所不通,栓繩係扣無所不行,為此全村誰家有處理不了的農活都愛找他,他也從不推脫,總是盡心盡力幫助別人,全村人也特別敬重他,因他兄弟排行老三,所以全村不管輩分大小都尊稱他為“三爺”。

  爺爺古道熱腸,扶貧幫困,他會廚師手藝,在世時村裡的一切紅白事都是以他為首操辦,一個事下來最少三五天,從來就沒要過一分錢報酬,不光不要報酬,還要往裡貼錢隨份子。他厲行節約,從不鋪張浪費,能省的則省,窮富一樣對待,再窮的戶他借錢給人家也能把事辦圓滿,在最後辦一件喜事時,因年歲已大,用刀切肉時不慎將手切破造成感染,住了半月的院才治好,從此家人就不再讓他出山了。爺爺在村裡群眾基礎特別好,人們都信任他,誰家有個磕磕絆絆,打架拌嘴,鄰里糾紛,都愛找他調解,我記得有好幾家因婆媳或夫妻矛盾將要解體的家庭,在他的調解下重歸於好。他給別人辦事時總是不計勞苦,從不在乎個人得失,特別是對村裡找不上媳婦的光棍家庭,他有時自己拿錢買著東西跑多少里路去給人家提親。爺爺的付出得到了人們的回報,聯產承包責任制後,因我家就爺爺和我娘幹活爸爸在外工作顧不上,有些力不從心,有很多活都是鄉鄰自發幫著幹完的。

  爺爺很善良,樂善好施,特別是對弱勢群體,他都能及時伸出援手,給人力所能及的幫助。記得小時候,經常有要飯的到我們村,每當要到我們家,在我們生活也特別艱苦的情況下,我爺爺總是多給人家點乾糧或鹹菜。有一年,寒冬臘月,一個老人帶著一個小姑娘來我們家要飯,兩個人凍得瑟瑟發抖,我爺爺見狀急忙把兩人讓到屋裡,點上火盆,拿出皮襖給小姑娘披上,又吩咐我娘趕緊熬粥,熱乾糧,炒菜,讓他們暖暖的吃了一頓,臨走又讓他們捎夠一頓飯的玉米餅子,爺倆感激不已,千恩萬謝,到後來他們又來過幾次,爺爺還是照常對待,爺爺還針對要飯的給我們家立了一個規矩:不準養狗。對待外人這樣,對待族人也是如此,我們家在村裡是個大家族,有很多出了門的族人和孃家沒有人的外嫁姑娘,回村來一直把我們家當成落腳地,爺爺總是噓寒問暖,熱情招待,住多少天算多少天,我們吃啥他們吃啥,甚至比我們吃的都好,逢年過節,爺爺總是派我和弟弟到這些人家拜年看望。我二爺爺一家我爺爺的二哥,膝下無子,且兩口子常年有病,不能勞動,爺爺就叫我爸爸把他們接到家來跟我們過,直至養老送終。我家後鄰住著一個精神病人,他發起瘋來見人就打,逢人就罵,但一見著我爺爺就特別老實,可能是我爺爺經常接濟他的緣故吧,記得有一年,他住的房子因雨大塌了房頂,他的親弟弟根本就不管,是爺爺請求生產隊派人給修好的,每到過年,爺爺總要吩咐給他留著餃子,並親自給他端過去,爺爺總說:瘋子也要過年呀。

  爺爺既聰明又精明,善研究,木工和瓦工活都難不倒他,他做的農具比買的都好用,他會綁笤帚,織葦箔,編花筐,還會一手祖傳的手藝:打石磨。那時沒有機磨,做豆腐,磨面都用石磨,我爺爺就是做石磨、改石磨、修石磨的行家裡手,十里八村的都來找他。那時生產隊是不允許幹副業的,爺爺就和我娘早晨早早把打磨用的鑿子用煤火燒過後再淬火,準備妥當以後,爺爺利用晚上的時間再去僱主家幹活,那時打一盤磨4塊錢,管一頓烙餅炒雞蛋,烙餅炒雞蛋他捨不得吃,總給我們捎回家來打牙祭,這樣,通過爺爺耍手藝掙來的錢補貼家用,我們家在全村家境是最好的。爺爺過日子很會打算,他常說:吃不窮,喝不窮,算計不到就受窮,並要求全家:吃飯穿衣亮家當,做什麼事都要量力而行,經過爺爺的精打細算,我們家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爺爺的慈愛和教誨是我終生難以忘懷的,我娘在七十年代末因做節育手術被庸醫割壞了膀胱,那幾年除了住院就是在爸爸單位養病,爺爺在家帶著我和弟弟、妹妹過日子,每天他除去繁重的農活以外,回到家來還得燒火做飯,洗衣服,餵豬餵羊,做家務,真是又當男來又當女,裡裡外外一把手,至今我還能感受到他做的暖袖的溫暖,感受到他做的母餃子、嘎嘎湯的香甜。爺爺對我們疼愛但不溺愛,他常教育我們的一句話就是:忠厚老實常常在。在行為舉止上,他要求我們: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不允許吹口哨,不允許翹二郎腿,不允許說髒話,不允許穿花裡胡哨的衣服,男孩不允許留長髮,吃飯不允許吧嗒嘴,吃菜不允許亂扒拉。他給我們講的狼來了,臥冰求鯉,割肉救母,羊羔跪乳,烏鴉反哺,鞭打蘆花的故事至今一直深深地影響著我們。爺爺家族觀念,親情觀念特別強,每年過年,他都要率領著全家族的男人和孩子到每個先人墳上放鞭炮,點香紙祭祀,並講述先人的歷史,教育後代莫忘先人的功德。

  爺爺的一生是勤勞、節儉、樸實,善良的一生,他老人家留下的寶貴精神遺產將影響我們一輩子。我祈願辛苦操勞一輩子的爺爺在天堂安息,祈禱爺爺保佑我們全家健康平安!

  篇2:懷念我的爺

  文/子嬿

  昨天晚上做了一個夢,夢裡的爺爺放著一群羊,揹著一捆柴,路過我們家的院子,一直往山的方向走去。我怎麼叫他都不理我,好像沒看見一樣。醒來發現是假的。我的爺爺離開我們已經七年了。我想我是想念他了,想念那個不多說話卻常微笑著的、駝著背戴著一頂白色小帽的慈祥的老人。

  我的爺爺是個苦命的人,經歷過戰亂,忍受過飢餓。也許那個年代的人多半都這樣,然而,他還要更不幸些,因為他那樣懦弱,常常懦弱得一聲不吭。如果要概括他的一生,那就是:種地,放羊,砍柴,編筐。

  爺爺作為一個農民,經常和土地打交道的人,他對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就好比那土地也是他的一個孩子。春種秋收,大部分的日子都是整天面朝黃土背朝天。有忙不完的農活,可是他從來沒喊累。他總是一聲不吭,樂呵呵地勞作著,早出晚歸。幾十年如一日,沒有怨言,沒有怠倦。靠著辛勤的汗水養活著一家人。

  隨著時間的推移,爸爸他們長大了,頂替爺爺成為家中的主勞力,爺爺的生活隨之發生了變化,從種地變成了放羊。農業合作社的時候,爺爺就給隊裡放過羊。那時候,爸爸他們還是半大的小夥子,已經開始幹農活了,直到合作社解體。我不知道爺爺給自家放羊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但肯定是我出生之前。

  爺爺放下了土地,羊兒成了他的寶貝。他關心羊,熟悉羊,以至於四五十隻羊的羊群,他能一個個叫出它們的名字。不錯,爺爺給每一隻羊都起了名字, “灰臉”“短角”“黑腿”“紅眼”……諸如此類。你隨便指一個,他都可以告訴你它是哪隻羊的母親或是哪隻羊的羔仔。春夏秋冬,他不耽誤一天,風雨無阻。有時候突然下起大雨,而他還在山裡,爸爸他們就著急地跑到山裡去找,等找到了一看,羊倒沒淋著,他自己卻淋得渾身溼透。

  爺爺愛他的羊,那是發自內心的,面對我們這些孫輩,他送給我們的禮物就是他認為最好的羊。我出生的時候,爺爺給了我一隻他羊群裡最好的母羊,作為我的出生禮物。但一切的飼養和照料還是爺爺自己管。我的羊跟著爺爺的羊群,到一九九九年的時候,已經從一隻變成了十二隻。而我的堂哥堂姐也有他們的羊。我不知道這些羊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屬於他們的,但一定也是爺爺送給他們的禮物,這些羊也在爺爺的羊群裡。直到一九九九年,母親因為生妹妹得了病,因為緊需錢,爺爺把他心愛的羊賣掉了!那段時間,爺爺沒了事幹,整天坐在院子裡向陽的石頭上,晒著太陽。偶爾從他身旁過,就能聽見他的哀嘆聲。有人也會問他“你哪不舒服嗎?”他只是笑著回答一句:“沒事,人老了!”在這笑容裡,時不時會流露出失落和哀傷。

  在爺爺放羊的那些年裡,砍柴也是他的一項勞動。每天下午,你看見有個老頭兒揹著整整齊齊的一捆柴,前面走著一群羊的時候,不用問,那肯定是我的爺爺。在他們家院子外的空地上,放著一排排整齊的柴捆,那都是爺爺一邊放羊一邊砍下的柴,後來不放羊之後他也會隔三差五的出去砍點。直到他去世,那兒還堆著爺爺生前砍下的柴。

下一頁更多等著你

思念母親的散文_懷念母親的散文
關於懷念青春的傷感散文
相關知識
懷念逝者的散文_思念逝者的散文
描寫懷念老師的散文
名人懷念故鄉的散文
悼念奶奶的散文_懷念奶奶的散文
關於懷念母校的散文_有關懷念母校的散文
思念母親的散文_懷念母親的散文
懷念友誼的散文
懷念父親的散文
懷念老同學的散文_關於懷念同學的散文
懷念青春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