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散文選讀後感五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6日

  汪曾祺的作品中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他的語言文風。汪曾祺的作品是可以讀出生活的。這是源於作家對生活的真誠吧。他所寫的都是自己熟悉的生活:舊時代的高郵小城、西南邊城昆明、文化界的故舊師友、西南聯大的師生、北京京劇團的戲曲演員;故鄉的大淖、荸薺庵,昆明的白馬廟等。他的作品中總有他自己過去生活的影子,所以寫起來有真切的認知,有感情。下面是的小編為你們整理的文章,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汪曾祺作品選讀後感

  最近看完了汪曾祺的兩本書《打漁殺家》和《孤蒲深處》。汪是沈叢文的子弟,所以文字多有受其影響。《打漁殺家》主要是他的文論,書評,最吸引我的是他如何談寫作的一些資料。

  《孤蒲深處》是他的短篇小說集,都是比較有名的一些作品如《受戒》《大淖記事》《八千歲》《歲寒三友》《徙》等,他的小說確切地說更像是散文,是有一點兒故事性的散文。這也很像沈叢文的風格。此外他的書並不是個性流行的那種。

  讀起來呢,很有生活滋味,讓你覺得不陌生,反而很親切。此外,能夠看得出汪氏的做人處世之淡泊態度,很有才華但是缺十分地內斂謙恭自省。他是江蘇高郵人,秦少游的同鄉,我也能夠攀上老鄉的江南之地。水鄉之地的人文歷史故事,不比高原北方的粗放豪爽,但是卻很耐人尋味。

  其實,南方多才子佳人,也是我們大家都明白的事情。汪之後大多年是在北京居住,也寫了許多的京派文學作品,但是他影響深遠的還是他對於故鄉的那些描述和回憶。所以有人也稱他的文章為鄉土文學,但是他卻並不認同。我以為汪最看重的文學品質是平淡自然,他的文章裡也多次提到寫作的最高境界是平淡自然,也是他的文章最主要的特徵。

  我常常會想,本是南方人的我卻長在北方,這樣的歷史對我會有多大的影響。如果我一向就在南方或是北方,我可能走的是完全不同的道路。

  對於我的父母來說,他們是讀大學的時候才從南方到了北方,之後就再沒有能回去,他們不也是一向在流浪嗎人類命運有必須的重複性,沒有根的人,這樣才能夠四處漂泊,並不覺得有什麼難過,或者說是一種自然的選取。倒是那些祖宗多代一向固守一方水土的人,他們不能忍心離開的多。

  現代許多人,不再有那麼多故土的觀念,是因為生活的質量決定一切其他,故鄉的觀念務必淡化。但是還是有一些人他們的不願意離開,是出於一種本能,倒不是他們意識到多麼地熱愛家鄉。

  然而我又不得不承認,只有在離開了故鄉的時候,故鄉才有它極其不可抗拒的魅力。就像汪曾祺,沈從文這些大作家的作品所反映出來的。

  沒有失去的人是不明白其寶貴的地方和好處的。我們從離鄉之人的視覺處發覺一個自己沒有體會過的故鄉,也只有從離鄉人的情懷裡體會出自己溫暖幸福的真諦。

  所以,故鄉的人就應感謝離鄉的人,因為如果沒有他們的時時提醒,他們並不明白他們的故鄉是多麼地美麗。汪的書所表達的對故鄉的懷念,其實是人類的一個普遍情懷,對於我來說,是勾起我的思鄉之心,引無限共鳴之意的好書。

  汪曾祺作品選讀後感

  這篇文章整體來說是一片瀰漫著鄉土氣息的文章。作者汪曾祺分了三個部分來描述他故鄉。這次,我分析的是第一部分——“打魚的”

  鄉村中的人們是淳樸的。儘管漁船的船主是小財主,但他們也隨船下湖,駕船拉網,而且他們的勇敢麻利之處不必僱來的水性極好的夥計差到哪裡。這就應是從側面體現了鄉村的人們的淳樸。不像是城市中的有錢人,只會僱傭一些人,然而自己卻既什麼也不會,也從不體貼手下的人。而像鄉村的財主卻不會。他們會跟著自己手下的人一齊下湖,這也是他們能和睦相處的一個原因吧。

  鄉村中的人們又是悲傷的。

  一對夫婦在一條小學校葦塘後的臭水河裡打魚。看得出來,他們就應是生活很窘困的。他們沒資格也沒條件去像船主一樣,在大湖中捕魚,他們只能在臭水河中,打點小魚,也就想填飽肚子吧。再看看作者描述他們夫妻二人的神態:他們的臉上及看不出高興,也看不出失望憂愁,總是那樣平平淡淡的,平淡的幾乎木然。這就應是典型的貧苦人民的神情。生活就像是一個巨大的包袱,壓得他們喘但是來氣,想必,他們就應剛開始是很悲哀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麻木了,沒有了情感。這讓我不禁想起了魯迅筆下的閏土。應對日漸窘困的生活,他反抗過,他努力過,但最終,還是屈服在了生活面前,麻木的生活,彷彿他沒有了情感般,如同行屍走肉地活著。

  然而,無聲無息的,女子因為在水中的時間太長,得傷寒死去了。然而這也映出了一句話: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她十五六歲的女兒,代替了她,跟著父親一齊捕魚了。最令人看著心寒的,就是對女兒外貌的描述。那臃腫的大衣,那不合身的皮罩衣,那不貼合她年齡的捕魚的動作,看出了日子的淒涼。她按著梯形竹架,一戳一戳的戳著,那動作,彷彿是戳在了我們讀者的心上。

  而最後一段,更是顯得淒涼。那一身溼了的皮罩衣,那已經變涼的秋天的河水,壓在了女兒身上,也彷彿是壓在了讀者心上。明明還是就應無憂無慮的與同齡人一齊上學玩耍的時候,明明這麼沉重地生活還不是她該承受的,但只因為社會的壓迫,擔子全都壓在了她和她父親身上。本身就沉默寡言的父親,因為生活和情感的雙重壓迫,也變得更加沉默了。對於他來說,可能生活早已不是為了自己,只是期望能養活自己的女兒就行了吧,而對於自己,卻早已失去了活下去的期望。

  農村人民的生活是快樂與悲慘交織在一齊的。因為遠離城市,身上生活的擔子也變的更重了。但悲慘的生活卻壓不倒某些人對生活的渴望與期望。我想作者在後文就是提到了那些對生活充滿期望和善良的人民。

  汪曾祺散文選讀後感

  汪曾祺的作品,我看得較多的是散文。下面我將從他的散文中舉幾個例子,分析一下語言,表達我的感受和觀點。

  那棵龍爪槐是我一個人的。我熟悉他的一切好處,知道那個枝子適合哪種姿勢。雲從樹葉中間過去。壁虎在葡萄上爬。杏子熟了。何首烏的藤爬上石筍了,石筍那麼黑。蜘蛛網上一隻蒼蠅。蜘蛛呢?花天牛半天吃了一片葉子,這葉子有點甜麼,那麼嫩。金雀花哪兒好熱鬧,多少蜜蜂!波——金魚吐出一個泡,破了,下午我們去撈金魚蟲。香櫞花蒂的黃色彷彿有點猶豫,別的是花飄下,香櫞花時掉下的,花落在草葉上,草稍微低頭又彈起。 ——《花園》

  《花園》這篇散文讀起來頗有趣味,語言十分的生動活潑。對景物的刻畫很好,文字雖是印在紙上,紙雖是平面的,但眼前看到的是立體的,是鮮活的,是有生命的。感覺手是可以觸控到它們的,《花園》中所塑造的景物那樣真實地出現在我眼前,喚起了心靈最柔軟的那部分,好像又回到了小時候。汪曾祺的作品是有生命的,在於他的語言平實、生活,它所描寫的東西也是如此,平凡渺小,但卻凝聚著巨大的能夠打動人心靈的力量。汪曾祺用心感受生活中的快樂和溫馨,貼近的觀察生活。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

  衚衕是貫穿大街的網路。它居鬧市很近,大哥醬油,約二斤雞蛋什麼的,很方便但似有很遠。這裡沒有車水馬龍,總是安安靜靜的。偶爾有剃頭挑子的“喚頭”像一個大鑷子,用鐵棒從當中擦過,便發出噌的一聲;磨剪子磨刀的“驚閨”十幾個鐵片穿成一片,搖動做聲;算命的盲人現在早沒有了吹的短笛的聲音。這些聲音不但不顯得喧鬧,倒顯得衚衕裡更加安靜了。——《衚衕文化》

  汪曾祺描寫的衚衕中的場景很生活、真切。人物的特點很鮮明,雖描寫每個人物只有簡短的一句話,但他抓住了人物的細節,抓住了人物的魂。汪曾祺對風俗的關注體現了他對民族集體生活和文化的喜愛。汪曾祺在《鹹菜和文化》說:我們要在小說裡表現的文化,首先是現在的,活著的;其次是昨天的,消逝不久的。理由很簡單,因為我們看得見,摸得著,嘗得出,想得透。汪曾祺寫的《衚衕文化》語言平實,貼近生活,也是希望把這種文化以最簡單真實的方式傳遞給更多人,讓這文化更好的延續下去。

  正如汪曾祺所說的:他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諧。他用樸素著實的語言記錄生活。歸有光的“以清淡的文筆寫平常的人事”也尤其受他推崇。汪曾的文學作品展示了現代漢語寫作的另一種可能,那就是從活的傳統和活的生活中汲取營養。

  汪曾祺短篇小說讀後感

  平凡的人物,從中又折射出不平凡。作者以樸實清新的筆觸寫那些平凡實在的人,寫他們的生活,寫他們的生,寫他們的死,寫他們的所想,寫他們的所做,寫他們的歡樂,寫他們的悲傷……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作者都寫,天大的事兒,芝麻綠豆的小事兒。詹大胖子,連老大,八千歲,高閻王,王四海,陳四,陳小手……嫁娶,生孩子,賣椒鹽餅子西洋糕,賣米,唱戲,求雨,買獎券,賣藝……作者寫了許多“小人物”,寫了許多彷彿並“不值一提”、“微乎其微”的“小事兒”,但從中卻透露出生活的酸甜苦辣,人世的悲歡離合。作者正是以這樣的人和這樣的事去闡釋生活,闡釋人生。到底什麼是真正的生活?這就是。什麼是真正的人生?這就是。

  第一次讀汪曾祺的小說,我就被吸引住了,深深地。我只感覺他的小說中充滿了無窮的生活的樂趣。我為小說中的人物而哭而笑,而喜而悲。平凡的百姓永遠是生活的主題,平凡的百姓永遠是歷史的主題。

  我很欣賞作者在《小說三篇》之一《賣蚯蚓的人》中所說的幾句話:“我對所有的人都有興趣,包括站在時代前列的人和這個漢俑一樣的賣蚯蚓的人”“我要了解他們吃什麼和想什麼”“我是個寫小說的人,對於人,我只想了解、欣賞,並對他們進行描繪,我不想對任何人作出論斷”“我對人,更多地注意的是他的審美意義”。正如此說,作者在他的每篇小說中幾乎不作議論,只是很自然地展示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的原型,讓讀者去感受那種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美。

  生活中處處都有美,我想這正是源於它的瑣細,它的親暱,它的真實。

  汪曾祺小說讀後:汪曾祺小說《受戒》讀後感

  汪曾祺的《受戒》是我非常喜歡的一篇小說。

  汪曾祺是沈從文的學生,《受戒》一篇和沈從文的《邊城》,都是飽含詩情的小說,歌頌了人性之美。秋水般的文字,纖塵不然的意境,汪曾祺的《受戒》一篇與沈從文一脈相承。都是讓人感動的名篇。

  小說描寫的內容包括和尚們的宗教生活和民間的世俗生活兩部分。和尚們的宗教生活是充滿著人間煙火氣或者說世俗性的。聰明漂亮的主人公明海在家叫小明子,是從小就確定要出家的。他的家鄉出和尚。當和尚對當地人來說是一種謀生的職業,因為當和尚有很多好處,可以吃現成飯,可以攢錢,將來還可以還俗娶親。不僅出家的目的是世俗的,寺廟裡的生活方式也如此,充滿了塵世的氣氛。荸薺庵的小和尚過著很清閒的日子,連早課、晚課也不做,只是敲幾聲磐,然後挑水、餵豬。在為數不多的幾個和尚中,大概只有一個老和尚最守規矩,他是吃齋的,但過年時也破戒。明子的舅舅仁山是“當家的”,掌管寺廟裡裡外外的俗務。二師父仁海是有老婆的,夫妻倆在廟裡過起了逍遙自在的小日子。三師父精明能幹,風流倜儻,能玩牌,會“飛鐃”,還長於唱山歌小調。這個廟裡無所謂清規,連這兩個字也沒有人提起。他們吃肉不瞞人,年下也殺豬。他們也舉行宗教儀式,可那歡快的場面更像是人生的舞蹈。有時,“一場大焰口過後,也像一個好戲班子過後一樣,會有一個兩個大姑娘、小媳婦失蹤,——跟和尚跑了”。

  在對和尚們的生活習俗作了充分的鋪敘後,作品又以小英子家為中心,展開了明麗的田園牧歌式的水鄉世俗生活畫卷。這是一個自給自足的農業文明社會,人與環境自然和諧。小英子一家4口人,儘管性格不同,但都稟承了勞動人民的優秀品格。小英子熱情潑辣,心靈手巧,熱愛勞動。她和常往她家跑的明海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明海會畫花,小英子就把它們繡出來。他們共同勞動,一起薅草,車水,“扌歪”荸薺隨著歲月流逝,春去秋來,他們的心田裡漸漸長出了愛情的苗子。《受戒》這個題目是帶有反諷性的,“受戒”本來是和尚表明接受佛門戒律的儀式,而就在明海受戒的同時,兩個小主人公的愛情也走向成熟。明海在受完戒與小英子划船回家時,兩人表白愛情,把船划進了蘆葦蕩。小說結尾處以寫景暗示了性的成熟。

  作品中兩個部分的內容是相通的,具體的聯結就是明海的行動;不僅如此,兩個部分還互相印證,流貫著共通的精神--中國人的求生意志。《受戒》有著一種內在的歡樂,浸潤著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現世主義精神,令人想起《詩經》和古代樂府中那些歡快的民歌。這是一首人生的讚歌,讚頌了純樸健康的人性之美。


談美讀書筆記範文精選
汪曾祺作品選讀後感五篇
相關知識
汪曾祺散文選讀後感五篇
汪曾祺散文選讀後感6篇
汪曾祺散文選讀後感6篇
汪曾祺散文選讀後感
汪曾祺散文選讀後感
汪曾祺作品選讀後感五篇
汪曾祺散文集讀後感
沈從文散文選讀後感3篇
豐子愷散文選讀後感3篇
汪曾祺經典散文選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