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婚嫁禮儀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4日

  最近是不是頻頻被那些土豪婚禮搶了頭條,你知道每個地方的婚嫁禮儀都是怎麼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小編的家鄉,歡迎閱讀收藏哦!

  潮汕結婚習俗有什麼禮節

  潮汕婚嫁習俗禮儀

  1.合婚 經過會面談話,互相瞭解,雙方認為可作伴侶,媒人取女方生辰八字送到男方,叫送庚帖。男方將庚帖放於司命君神位前,如果三天內家庭無發生不吉祥的兆頭如碰破飯碗、鍋等加三日好。接著就相互交換庚帖。各自請算命先生占卦合婚,認為相生相合,即可進行下一步工作。

  2.看家風 經過會面談話,互相瞭解,雙方認為可作伴侶,媒人取女方生辰八字送到男方,叫送庚帖。男方將庚帖放於司命君神位前,如果三天內家庭無發生不吉祥的兆頭如碰破飯碗、鍋等加三日好。接著就相互交換庚帖。各自請算命先生占卦合婚,認為相生相合,即可進行下一步工作。

  3.開聘、回聘 婚事初步決定後,便由女方開聘,聘單要用紅紙折成十二版書寫。聘禮包括現金、糖料、首飾、衣服等物。男方接聘單後,可酌情議減,但一般不減糖料。因糖料是女方準備送與親友用的。聘金可減,叫“減聘”。現在大體寫聘金隨送。男方在回覆的聘單中也可寫明要女方什麼禮物,即在聘禮後面加回左木右盛二字,下面寫物品,如發包X雙,福餅X雙。媒人將聘單送回女方,直至雙方無意見出入。聘金不用X百為整數,因方言“百債”不吉利。要在百後面加上零星數字。潮汕人尾數要雙,如四、八。因四與世同音,叫世世好。客家人用九,九與久同音,叫長長久久。

  4.摜定文定 聘儀議定後,由男方根據男女雙方日辰,擇吉確定日子,行定親禮節,叫摜定。摜定當日,男方用紅糖做成一個圓錐形球體,叫糖母。因糖與傳同音,意思是糖母傳孫。也有不用糖母,改用白砂糖。糖上面插上石榴花意即榴開百子。外加紅糖、現金、首飾等湊足四樣其中現金、首飾可抵去送聘數量。女方則回以兩個糖包,一般用酒餅糖。取其象徵酵母,發酵昌榮。女方接糖後,分發給親人及鄰居,向他們報喜。文定之後,男方擇日決定修容、開剪、迎娶日辰,送往女家,叫送日。

  5.送聘、復聘 送聘當天,男方派人送聘禮到女方,包括聘金、錦茶含念包、首飾、三牲、鴨蛋、麵條等,而且少不了要一個酒瓶。數量要一個吉數,也可加大吉等物品。女方則回以香蕉、發包、豬心、豆球、五種籽、埔蝦草、春草一對、芋種,一個兜帕上面放十二料紅卵,酒壺中則裝進米泔水,以及念包的回禮款。男方接到禮物將豬心切成兩畔,一畔送回女方,夫妻合吃一個豬心,叫肝肺同心。將春草種在花盆裡,精心養護,香蕉、發包分給親戚。送聘距離迎娶十天左右,在傳送香蕉、發包時送去請帖。女方當晚還要請本族房親。新娘的嫁妝,一般是面盆、腳桶,椅子以及房內嫁妝,如梳妝檯、長衫櫥等物。二十一世紀前半葉,有錢人家有一種叫全廳面的,嫁妝包括臥室、廳堂上所必需的一切用品。如炕床、圓桌、鼓椅、成對靠椅、皮箱、五桶飯桶、碗桶、腳桶、腰桶、馬桶梳妝檯、金銀首飾,直至廚房的抹桌布,個別地方甚至還有壽板棺材、田契等。這樣聘金當然也高得多。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前後,客家聘禮叫“酒水”。什麼酒水配什麼嫁妝。酒水高低不等,最低階叫“公雞”,男方送女方只需二斤豬肉,二壺酒和幾對雞蛋。再高一級叫食“籮格”,第三種叫食“籮”。第四種叫食“些”,最高一級叫食“左木右盛”。按等級聘金不同,當然女方嫁妝也有簡繁差異。這已成歷史話題,現已逐漸簡化。

  6.出嫁、迎娶 迎娶當天,男方派人到女方迎娶,以前用花轎,繼而用單車,現在用汽車。男方迎娶時,要寫一個請新娘上轎的十二版帖,叫“上轎帖”,並寫幾個拜帖,如親家拜親家,女婿拜岳父等,視雙方親屬具體情況,連同上轎帖湊足四個,起碼也得有兩個。上轎帖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女方認為有了請上轎之帖,往後不管婆媳、夫妻口角,可作鬥氣本錢,她可說:“是十二版帖請我來的。”事實上確有一些沒有送上轎帖,女方不肯上車,只好回家補寫。此外還要送上轎粿,肚痛肉豬肉二塊,入門茶糖料包二個及兄弟分酒錢。這些物品也有在迎娶前一天先送到的。女方出嫁前要請一位子孫滿堂的老年嬸母挽面修容。出嫁前夕邀請同寅姐妹食七樣菜,其中必須有厚合。過門之後便會合人。當晚在灶前墊上稻草,上披草蓆,在草蓆上睡覺。傳說古時候有個繼母虐待前氏女兒,安排這種睡法,前氏女兒出家後竟發達興旺。後人仿效這種做法而成此俗。客家人女兒出嫁前夕則與母親同睡。女兒出嫁,由父親牽上轎,將一碗水潑上轎,並做四句。因俗話說:“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意思是女兒嫁出去就像潑出去的水,難以復收。雖然人的觀念已不是這一套,但舊例仍延續至今。女兒出嫁時還要由媒人挑兩個紅布袋,裡面放大吉生柑、谷種、錢幣、衣服一套等物。記得有一句童謠:“水雞擔布袋,田蟹來相賀”,就是說這事的。以前伴新娘同行的是“青娘婆”,青娘婆好多是專職的,一般是長相過得去的中年婦女,她必須口齒伶俐,聰慧過人。因為從食出嫁桌,男方開箱,拜司命君等,她都能說會道,出口成詩,吉語不絕於口。又有一箇中年婦女伴行叫伴房。有的地方,新娘上轎,還要哭嫁,以表示長安雖樂,不如古居。出嫁當天早晨與家裡人同寅姐妹共進早餐,叫食“姐妹飯”,飯後分姐妹錢。就是把銅錢撒在米篩上,然後兄弟姐妹從大到小一次摸取。男方迎娶的前一天,要在紅紙上用硃砂寫“麒麟到此”四個字。眠床、房門、整個院子各間,直至新娘經過的寨門,都要貼上。男方迎娶新娘上車,途中不能下車,要一直載到夫家,路上如與另一出嫁娘相遇,兩人應互相交換手帕或面巾。新娘將到家門時,要先有人報訊,新娘剛進門,全家老少都要回避,待新娘進廳後才出來。以免與新娘相沖撞。新娘將進家門時,要跨越火煙。即用稻草捆成團點上火,新娘跨過,並由好命人做四句。新娘進門後要與新郎雙雙拜司命君有的地方是拜天地,再拜祖宗。中午宴請親朋,編位時,母舅要坐首位。新郎父母也要入席,按每桌四個主位,四個伴位,起碼要坐主位。此日新娘也要坐大位。可在新娘房專設一席,讓新娘坐東一位。開席時,坐首位的母舅要支援全場,致祝酒詞,做四句,要掌握全場進餐情況。大家吃足了,就向大家道謝祝頌,請大家飲工夫茶,主桌未有離席,從桌不能離席。主桌離席,從桌也應離席,不能逗留。午餐過後,由新娘向親戚及家族來賓從長輩到晚輩逐一敬茶。敬茶時對長輩要跪敬。被敬者馬上將新娘扶起現在只作下跪姿勢。飲茶二杯。贈新娘紅包或金銀首飾。叫“食新娘茶”。晚上左鄰右舍男女老少都來看新娘,食喜糖,有的地方還分送炒熟花生果。鬧洞房時,既歡樂又熱鬧,伴房既可增加新娘場膽,又可為新郎新娘解圍。特別是以前青娘婆,如果說以前的若干四句有書可讀,但在鬧洞房時,有時是專取鬧逗趣,採用對歌的形式,青娘婆一人對付眾人,隨機應變,確是奇才。現舉一例,看客說:新娘目瞄瞄,擔水撞著牆,煮飯三結義,炊粿著火燒,這時青娘婆隨口反擊:杜伯昆蟲跟人來鬥水、田螺跟人來跳罾,麻雀飛來嘰喳叫,田赤一種飛鳥飛來鬧新房。看客即時回對:杜伯個個會挖洞,田螺含水能過冬。麻雀飛來能唱歌,田赤飛來勝狀元。這時又有觀眾唱:會作青娘上不下會做詩,會做母豬上不下會橇籬,帶個布袋來裝米,帶個肚兜來裝錢。青娘婆即時回擊:飼著母豬好到奇,一肚都是好男兒,一胎生你這一隻,飼大上市好賣錢。還有奇巧的四句,如客人先念:新娘生來面紅紅,在家最會交摻人。青娘婆以為是嫌新娘有不正當行為,正準備回擊,忽然聽到接唱:所摻同寅共姐妹,學文學武學工針……第二天新娘還要攪渀米泔水缸,及打井水。

  潮汕傳統婚禮習俗禮節的介紹

  1.提親,亦稱求婚。即由媒人到男方提親,或由媒人先到男方介紹女方情況,男方認可再到女方提親。

  合婚。這裡有兩個環節,雙方提親認可後,即由媒人把女方姓名、生辰八字、籍貫、祖宗三代寫成庚貼送交男方。三天內若男方家裡沒有發生意外不吉祥的事,如碰破碗、鍋等,這叫做“三日好”。有這個好兆頭,男方才答應互換庚帖。換了庚帖再各自請人占卜合婚,確認男女雙方是相生還是相剋。

  2.合婚之後,就進入了定親階段,即由男方備禮物到女方定下親事。禮物通常是一對金耳環或一枚金戒指,也有送金項鍊的,還有白糖、麵條,這是表示訂婚的信物。女方在定親禮時,要給親朋鄰里分送糖果餅食,告知親事已定,定親後便行聘禮。

  3.行聘,亦稱送聘。過去的聘禮,富有人家是金銀、綵緞、豬羊酒果;貧者則是檳榔、雞酒而已。潮州人把檳榔當作吉祥如意的象徵,是甚有特色的行聘禮物。現代的聘禮包括實物和現金。實物必各四式以上:白糖、麵條、大吉潮州柑、金銀首飾、布料、餅食等,但不能為奇數,務必偶數。現金也稱為聘金,分一份、二份、四份不等,但都是成倍數的。在送聘中,女方要有回禮,即把聘禮中的餅食部分退還,並回贈“鴛鴦蕉”、桔、豬心等。鴛鴦蕉即兩個並生的香蕉,象徵百年偕老;桔諧音“吉”,象徵大吉;豬心一半留在女方象徵同心。雙方這時還要用對方禮物中的餅食鄭重其事地分贈給親朋鄰里,報告結婚喜期。親朋鄰里也要回贈禮物表示祝賀。請期,行聘禮後,就要選擇結婚的日期,並轉告女方,包括通知女方什麼時候剪裁結婚禮服,什麼時候“挽面”,什麼時辰沐浴,什麼時辰迎娶等。請期所請的時辰大多在黑夜裡,潮俗保持黑夜迎親的婚俗,實是遠古的遺風。

  4.迎親,這是新郎到女家迎娶新娘的儀式,也是婚禮中最主要的程式。迎親有兩種:一種是新郎迎親,另一種是男方請“好命人”代迎。這時,新娘往往放聲大哭,這叫“哭嫁”。一方面是為遠別父母親而哭,另一方面據說只有流淚,才能使孃家富裕。

  5.彩轎來到夫家門口,夫家要放鞭炮迎接。新郎用腳踢轎,卷轎簾,拔下新娘頭上的如意,往新娘額上作勢欲扎。踢轎、扎如意,意在給新娘下馬威:今後一切須如夫意。這是夫權的暗示。接著新娘在伴娘攙扶下跨過門檻底下一堆燃著的“火煙”。新娘進門之後,要在婆家請來的“青娘母”陪伴下,與新郎吃“合房圓”,進洞房,上廳堂給長輩、平輩端茶行禮等。這時,青娘母應在旁誦祝頌歌辭。孃家在新娘迎娶當天,要派小舅子送百合湯贈與男方,願新娘在婆家人人合意。第二天要給新娘送木耳豬心湯,期望新娘不要忘了孃家親人。只有第三次才能在孃家住上幾天,好好傾吐思念父母之情。

  6.這裡的姑娘出嫁時還有分贈“姐妹錢”的習俗。“姐妹錢”是由前來迎娶的新郎分贈給送新娘上路的弟妹們,一般是4元4角8分。分贈姐妹錢一對男女代送,含意“好”。448分,寓“世世好”和“世世不分離”之意。新郎在佈置新房時,要舉行莊嚴的“安床”儀式。安床之時宴請算命先生擇日,床頭朝向也有個講究。在安床時,要做“四句”以圖吉利。當新娘豔妝濃抹、將上花轎的時候,新娘孃家的人,便要端一盆清水,向花轎潑灑,邊潑邊念:“缽水潑上轎,新娘變新樣。”寄寓對出嫁新娘的祝願。不過,現在潑灑的當然不再是花轎,而是自行車或是摩托車、小轎車了。新娘的嫁妝中,過去還必須備有兩雙木履,除方便日常生活外,也取“同偕老”或“亦步亦趨”之意。新娘過門後,隔一天清早就要起床下廚,親自做一碗甜米飯,待家翁、家婆及丈夫的兄弟姐妹起床後,請他們各嘗一點。據說,這碗甜飯,糖要從孃家帶來,做飯時還必須將一口自己的唾液摻進米湯中。當然,唾液摻米湯得悄悄進行,吃的人也不必多問。這一習俗意味著夫家的人吃了含有新娘唾液的甜米飯,新娘和全家大小就能融洽相處,生活和睦。

  7.新婚三夭內,新娘子與公婆應避免相見。第四天一早,新娘要到新居所在地的公共井汲水。汲水前先將一小撮紅糖和一小撮由孃家帶來的泥土投入井中。這是為使新娘此後不致“水土不服”,且能和鄰里和諧相處。鬧洞房:近年來興起的一項民俗活動,就是在子夜時分拜財神。無論是哪一個地區,婚禮的最高潮是“鬧洞房”。潮汕也如此。香包是新娘出嫁前躲在閨房裡刺繡的,人們要從這些刺繡工藝品的手藝高低、數量多寡來品評新娘的靈巧與笨拙、勤勞與懶惰。

  8.你如果想一睹新娘的芳容,必須說出吉祥如意的“四句”,新娘才肯放下遮面的扇。也有一些生性詼諧的鬧客,運用先抑後揚或先揚後抑的手法,把個新娘弄得不知如何回答。 特殊婚俗 過去,潮汕地區還存在許多特殊的婚姻習俗,隨著社會的進步,這形形式式的婚姻習俗,有的已被淘汰,有的雖然尚存其名,但形式已經完全改觀。

  指婚也稱娃娃親:舊交或要好親友,由雙方父母作主,指定懷胎的二家嬰孩出世後若是一男一女即作未來夫妻,稱指腹婚。男女雙方長大後不管中意與否,由雙方父母擇日完婚,謂之‘轉屋”。

  潮汕地區結婚有什麼禮節

  1.潮汕媳婦的禮法嫁娶時傳授家規:女子出嫁時,除父母長輩教以當媳婦的一般道理和知識外,有個儀式是要女兒坐在水缸上,然後才上花轎。此俗寓示女兒要像水缸一樣要“大器量”,心胸豁達,勿斤斤計較。

  2.認米缸:聽翁姑介紹米缸位置、家中大小人口煮飯燒粥數量等。

  3.採水缸:聽翁姑告知到什麼地方打水,水桶、桶擔鉤掛在什麼地方以及飲水如何保持衛生等。

  4.攪米泔缸:用木棒攪拌,讓媳婦看看裡面沒有生米熟飯,示意不能浪費。

  5.生火:教媳婦生火煮飯。習俗新娘進門要頂替翁姑或妯娌做飯。即使富戶人家有女傭煮飯,也要十二天,或一月或四個月參加做飯。

  6.站著吃飯:新娘初到要尊老惜幼,開始站著吃飯,且要為長輩添飯。待四天,十二天,父母勸兒媳坐著吃或不必為長輩添飯時才免此禮。還有,如不可站門檻,不可坐正堂;捧茶要按賓主排輩。

  7.洗衣服:須先洗男服後洗女服,先洗長輩衣服,後洗小輩衣服,先洗深色衣服,後洗淺色衣服等。

  8.送聘與回禮西縣潮語區送聘禮俗,大體與潮屬各地相同。送聘也叫聘傳時,即在男女雙方協商嫁娶日期之後,由男方託媒送去聘金禮物。送古禮者具寫迎娶貼式和婚書門符,一般人家僅是送聘金禮物。聘金禮物和女方的嫁妝多少都是事先商定的。聘金是送給女言父母的;禮物如金銀首飾、服裝、布疋、則是送給兒媳的;錦糖、餅食、發粿是送給女方贈送親鄰的。如女方有祖父母健在者,須專敬送豬腿;父母健在者,則敬送豬肉俗稱洗屎肉,表示報謝父母養育之恩。女方回禮從簡,僅以糖餅回贈,讓男方贈送親鄰,告知迎娶日期。男方有送貼式、婚書者,則回帖,並交換婚書。今送聘則除紙幣金銀首飾服裝布匹外,尚有電器、縫衣車、鐘錶等物,皆據男方經濟力量不同而定,女方回禮也同。

  9.提親,亦稱求婚。即由媒人到男方提親,或由媒人先到男方介紹女方情況,男方認可再到女方提親。

  10.合婚:這裡有兩個環節,雙方提親認可後,即由媒人把女方姓名、生辰八字、籍貫、祖宗三代寫成庚貼送交男方。三天內若男方家裡沒有發生意外不吉祥的事,如碰破碗、鍋等,這叫做“三日好”。有這個好兆頭,男方才答應互換庚帖.換了庚帖再各自請人占卜合婚,確認男女雙方是相生還是相剋。

  11.定親: 合婚之後,就進入了定親階段,即由男方備禮物到女方定下親事.禮物通常是一對金耳環或一枚金戒指,也有送金項鍊的,還有白糖、麵條,這是表示訂婚的信物。女方在定親禮時,要給親朋鄰里分送糖果餅食,告知親事已定,定親後便行聘禮。

  12.行聘,亦稱送聘。過去的聘禮,富有人家是金銀、綵緞、豬羊酒果;貧者則是檳榔、雞酒而已。潮州人把檳榔當作吉祥如意的象徵,是甚有特色的行聘禮物。 現代的聘禮包括實物和現金。 實物必各四式以上:白糖、麵條、大吉潮州柑、金銀首飾、布料、餅食等,但不能為奇數,務必偶數。 現金也稱為聘金,分一份、二份、四份不等,但都是成倍數的。在送聘中,女方要有回禮,即把聘禮中的餅食部分退還,並回贈“鴛鴦蕉”、桔、豬心等。鴛鴦蕉即兩個並生的香蕉,象徵百年偕老;桔諧音“吉”,象徵大吉;豬心一半留在女方象徵同心。雙方這時還要用對方禮物中的餅食鄭重其事地分贈給親朋鄰里,報告結婚喜期。 親朋鄰里也要回贈禮物表示祝賀。請期,行聘禮後,就要選擇結婚的日期,並轉告女方,包括通知女方什麼時候剪裁結婚禮服,什麼時候“挽面”,什麼時辰沐浴,什麼時辰迎娶等。 請期所請的時辰大多在黑夜裡,潮俗保持黑夜迎親的婚俗,實是遠古的遺風。

  13.迎親,這是新郎到女家迎娶新娘的儀式,也是婚禮中最主要的程式。 迎親有兩種:一種是新郎迎親,另一種是男方請“好命人”代迎。 這時,新娘往往放聲大哭,這叫“哭嫁”。 一方面是為遠別父母親而哭,另一方面據說只有流淚,才能使孃家富裕。彩轎來到夫家門口,夫家要放鞭炮迎接。 新郎用腳踢轎,卷轎簾,拔下新娘頭上的如意,往新娘額上作勢欲扎。 踢轎、扎如意,意在給新娘下馬威:今後一切須如夫意。 這是夫權的暗示。 接著新娘在伴娘攙扶下跨過門檻底下一堆燃著的“火煙”。 新娘進門之後,要在婆家請來的“青娘母”陪伴下,與新郎吃“合房圓”,進洞房,上廳堂給長輩、平輩端茶行禮等。 這時,青娘母應在旁誦祝頌歌辭。孃家在新娘迎娶當天,要派小舅子送百合湯贈與男方,願新娘在婆家人人合意。第二天要給新娘送木耳豬心湯,期望新娘不要忘了孃家親人。 只有第三次才能在孃家住上幾天,好好傾吐思念父母之情。 這裡的姑娘出嫁時還有分贈“姐妹錢”的習俗。“姐妹錢”是由前來迎娶的新郎分贈給送新娘上路的弟妹們,一般是4元4角8分。 分贈姐妹錢一對男女代送,含意“好”。 448分,寓“世世好”和“世世不分離”之意。新郎在佈置新房時,要舉行莊嚴的“安床”儀式。 安床之時宴請算命先生擇日,床頭朝向也有個講究。 在安床時,要做“四句”以圖吉利。當新娘豔妝濃抹、將上花轎的時候,新娘孃家的人,便要端一盆清水,向花轎潑灑,邊潑邊念:“缽水潑上轎,新娘變新樣。 寄寓對出嫁新娘的祝願。不過,現在潑灑的當然不再是花轎,而是自行車或是摩托車、小轎車了。 新娘的嫁妝中,過去還必須備有兩雙木履,除方便日常生活外,也取“同偕老”或“亦步亦趨”之意。

  14.新娘過門後,隔一天清早就要起床下廚,親自做一碗甜米飯,待家翁、家婆及丈夫的兄弟姐妹起床後,請他們各嘗一點。 據說,這碗甜飯,糖要從孃家帶來,做飯時還必須將一口自己的唾液摻進米湯中。當然,唾液摻米湯得悄悄進行,吃的人也不必多問。 這一習俗意味著夫家的人吃了含有新娘唾液的甜米飯,新娘和全家大小就能融洽相處,生活和睦。新婚三夭內,新娘子與公婆應避免相見。 第四天一早,新娘要到新居所在地的公共井汲水。 汲水前先將一小撮紅糖和一小撮由孃家帶來的泥土投入井中。這是為使新娘此後不致“水土不服”,且能和鄰里和諧相處。

  15.鬧洞房:近年來興起的一項民俗活動,就是在子夜時分拜財神。 無論是哪一個地區,婚禮的最高潮是“鬧洞房”。 潮汕也如此。 香包是新娘出嫁前躲在閨房裡刺繡的,人們要從這些刺繡工藝品的手藝高低、數量多寡來品評新娘的靈巧與笨拙、勤勞與懶惰。 你如果想一睹新娘的芳容,必須說出吉祥如意的“四句”,新娘才肯放下遮面的扇。 也有一些生性詼諧的鬧客,運用先抑後揚或先揚後抑的手法,把個新娘弄得不知如何回答。 特殊婚俗 過去,潮汕地區還存在許多特殊的婚姻習俗,隨著社會的進步,這形形式式的婚姻習俗,有的已被淘汰,有的雖然尚存其名,但形式已經完全改觀。指婚也稱娃娃親:舊交或要好親友,由雙方父母作主,指定懷胎的二家嬰孩出世後若是一男一女即作未來夫妻,稱指腹婚。 男女雙方長大後不管中意與否,由雙方父母擇日完婚,謂之‘轉屋”。

藏族婚禮儀式
朝鮮族婚俗的流程
相關知識
潮汕婚嫁禮儀
潮汕婚宴禮儀
關於婚嫁禮儀
日本婚嫁禮儀
古代婚嫁禮儀
中國古代婚嫁禮儀
潮汕婚嫁習俗
潮汕茶道禮儀文化***2***
蒙古族婚嫁禮儀有哪些
結婚的禮儀和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