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孩子心理的有效方法
聰明的家長毫不費勁就可以知道孩子到底喜歡什麼,但是怎樣如何更瞭解孩子心理呢?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解。
是什麼
對策一:用擬人化的方法來回答孩子所提出的“棘手問題”
孩子是好奇的。從2歲末期開始,寶寶就會對我們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些問題的答案是這個時期的寶寶心理水平難以理解的,但是對孩子的提問我們又不能不回答,否則寶寶提問的次數就會減少,甚至會使他對事物失去應有的好奇心。
對於孩子的提問,我們可以根據他的心理特點,採用擬人化的方法間接地回答。
問題1:“月亮為什麼跟著我走?”
“大概是月亮喜歡你,所以跟著你走。”這樣的回答,總比你對孩子說“你還太小,爸爸告訴你,你也不懂”更能滿足孩子的求知慾望。
問題2:“魚為什麼會有魚鱗?”
“就像你在游泳時要穿游泳衣一樣,魚在水中游泳也要穿游泳衣——魚鱗就是魚的游泳衣。”
問題3:“太陽為什麼會落下去?”
對於這個問題,如果你是從太陽與地球的關係上回答,或者是用動力學原理來科學準確地回答孩子的上述問題,這個時期的孩子是不可能真正理解的,但是你可以這樣回答:“一到晚上,動物們回家睡覺了,太陽公公也到山的那邊去睡覺了。”這樣的回答同樣可以使得孩子得到相應的心理滿足。
對策二:培養寶寶的愛心與同情心
比如,父母可以將物“擬人化”以激發孩子的泛靈心理,使之產生移情心理,進而理解和形成相應的良好習慣。
提醒:
平時不要給孩子講有恐怖情節的故事或看恐怖的影視節目。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容易受泛靈心理影響,它們很難區分現實與虛構,他們往往把畫冊、影視、故事裡的鬼怪、猛獸、機器人的故事情節或形象和現實生活混淆,對恐怖的畫面內容尚缺乏分析能力,以為現實生活中真的存在影視節目或故事中的妖魔鬼怪,因而產生不該有的恐懼心理,有時甚至還會產生幻覺。因此,我們除了在語言、圖畫等方面應刪除會使孩子產生恐懼、被傷害的內容外,還應儘量避免讓孩子看帶有恐怖鏡頭的影視節目。這樣將有益於發展孩子勇敢、大膽、無畏的品質,進而有益於他們心理的健康發展。
注意:
不要有意無意地利用孩子的泛靈心理,來為其行為的過錯推卸責任。現實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形:孩子不小心被木條絆倒,帶孩子的成人往往會一邊撫慰孩子,一邊指使孩子或幫孩子去“打”或“罵”那將其絆倒的木條。由於受泛靈心理的影響,一般的孩子都會在“懲罰”木條而獲得“報仇”後,逐漸恢復內心的平衡。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妥的。因為這等於為孩子推卸責任,這不利於他們責任感的形成。
專家認為在幼兒期的孩子,特別是三四歲的孩子普遍存在一種獨特的心理現象——泛靈心理。泛靈心理,就是這個時期的孩子把所有的事物都視為有生命和有意向的東西的一種心理傾向。家長應當有所瞭解。
更瞭解孩子心理的方法
1、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徵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常有這樣的體會,我們不瞭解這件事情,我們就不知道怎麼做?所以,我們要對青少年的成長有個大概的瞭解。教育才能深入。
比如:上述一些青少年的表現,發生在我們成人身上就是不正常的,反而在青少年身上卻是正常的。所以,家長在與孩子交往過程中,不要輕易用成人的觀念來理解孩子的行為。
2、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
在一般人的觀念裡,把溝通就是你說一句我說一句。比如:他們講最近家裡母女之間的交流的一件事,母女之間你批評我,我指責你,後來終於孩子不說話了,家長又接著說,你說呀,你說呀,緊接著反過來對我說,你看看,就這樣,在家裡就這樣,要麼說就不好好說,要麼就不說。我當時的感受是家長的強勢,家庭關係張力大,正確的道理都在家長那裡,那麼孩子就會處在沒有道理的位置,這樣的溝通是無效的。家長為孩子好,希望他們能為自己的未來擔負起自己的責任。家長的教育沒有錯,但是如果家長的教育不能對孩子有積極的效果,也就是家長在做無用功,那麼這樣的教育就是不可取的。所以說,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強調的不是正確而是有效。孩子說,我感覺沒人能夠理解我。孩子在說的過程中眼淚流了下來,我感覺孩子內心是孤獨的。
這個時候我們做家長的怎麼辦?當孩子否定你的建議的時候,家長不妨用好奇的心態來了解孩子,為什麼在這個問題上,他不贊成你的做法。也就是學習傾聽孩子的心聲,傾聽孩子,也就能夠了解孩子是怎麼看待問題,怎麼處理問題,你才會知道孩子的心在哪裡?你才知道怎樣來幫助他。
比如:在上中學的時候,有一階段脾氣特別大,特別反常,當她提出的要求我感覺不合理時,我不想答應她的請求。這個時候她會說:“你隨便吧,”然後就氣呼呼地離開飯桌或者就不再跟我交流了,我女兒有午睡的習慣。我不讓她看電視。有一天,中午放學回來,進屋就把電視開啟。這是以前從沒有的情況。我當時很莫名其妙,但我內心會有一個疑問?這孩子是怎麼了?我把孩子對我的態度放在心裡,不說她,只是每天有時間的時候問她在學校是怎麼過的,有什麼好玩兒的事情發生嗎?在那段時間裡,女兒經常說,“沒什麼,還那樣”的話。在這期間,女兒跟我發脾氣的時候,我就不說話了,我轉移了矛盾的焦點,過了有半個多月,我在與女兒聊她在學校發生的事情的時候,她長出了一口氣說:“倒黴的日子終於過去了。”我假裝好奇地問她發生了什麼倒黴的事呢?這時候,她才原原本本把她不愉快的事情說出來,“老師誤解她了,不是她說話,老師批評了她,她無法解釋。還有,跟同學發生了矛盾,男同學罵她了,把她氣哭了,有的女生背後講究她,說她如何不好,另外一個女生告訴她的。”這些都是在這個時期青少年非常看重的事情,同時,在這個時期也是學習解決矛盾的關鍵時期。是成長必然經歷的階段。這些問題在她的心裡過去之後,她才能跟你講出來。後來孩子的問題解決了,她告訴我,媽媽我開學不看電視了,放寒暑假的時候看一會。
有的時候,家長的理解,會讓孩子更聽你講的話,家長的價值觀也就能夠影響到孩子。
家長是非常愛孩子的,只是我們的表達有問題。孩子遇到了困難,發生了錯誤,要給指出來,同時還要了解孩子有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在哪裡。這個過程就要運用溝通技巧,我簡單說一下溝通技巧。
良好的溝通首先要傾聽,聽孩子心裡是怎麼想的。上面我們講到,同樣的問題,成人的想法與孩子想法是不一樣的。所以,要先站在孩子的立場先理解孩子的想法和做法。然後再進一步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要求。也許父母不同意孩子的想法,但要表達接納他們的感受。
其次,情緒要平靜,不要帶有情緒色彩與孩子溝通,其實不論成年人之間的交往還是教育子女,態度很重要,假如你辦錯了一件事,你的領導不問青紅皁白,劈頭蓋臉地批評你,你的心情是什麼樣的?憤怒?緊張?以後,你再見到領導,你還敢跟他說你心裡話嗎?或者你再去找領導時,內心會不會是緊張的?在心理學裡,“領導”的象徵意義是“父母”。所以,我們成人都會產生憤怒恐懼緊張的心理,何況是心智發育不完善的孩子。帶有情緒的教育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家長最關注的就是孩子的學習,當看到孩子作業不是因為不會而是馬虎出現的錯誤時,家長一定會很氣憤。在與孩子交流時會帶有情緒。“這麼簡單的錯誤你也犯?會的錯!不會的還錯!你的腦袋想啥了?就你這樣幹啥能行呀?”一連串的指責都指向了孩子。大家想想,如果你是這個孩子,會有怎樣的反應?我在諮詢中感受到會有以下幾種情形,認為是自己不應該犯這樣的錯誤的人就會感覺到後悔,內疚,自責。認為錯了就錯了,這麼點小錯誤說說就行了唄,幹嘛還喊呀?下次記住就行了唄,這些人會感覺到很氣憤。認為我一定不讓這個錯誤再發生的人,內心就會感覺到緊張,害怕,因為他知道,自己在內心裡下了N次這樣的決心,而還是繼續犯類似的錯誤。孩子犯錯是一個成長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的,他經過這個犯錯過程,他才能夠知道怎樣改進。他的這個改變不是因為家長對他的指責,而是他對自己的責任,是成長的責任。
最後是提出建議,建議不是指導,指導帶有強制色彩,沒有哪個人願意被別人強迫,建議是在其原有的理解上又有一種新的理解含義。跟孩子交流時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感受, 比如:“你的理解很對,如果能補充我的建議就更好了”。或者“你考慮過這個方法嗎﹖”“如果使用這個方法,你認為如何呢?”只有和孩子站在一起,有效的溝通才能進行。要讓孩子在家裡做一個真正快樂的兒子女兒,在學校才能是個優秀的學生。
3、要有相信我們的孩子是好的信念
家長總是很容易發現自己孩子的缺點,而對孩子的優點卻視而不見。這在這點上,班主任老師做的最好,他能觀察到每位學生的優缺點,而對學生的優點及時提醒,學生在這個班級裡有被尊重的感覺,我在諮詢時經常有這樣的學生,他們告訴我,“老師,聽班主任老師的課,或者說,老師,我什麼也聽不進去,在科任課上我氣老師,可是在我們班主任老師的課堂上,我聽不進去課時,我就看其它書。”我問他們,為什麼只聽班主任老師的課呢?他說,班主任老師拿我們當人看,不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前批評我,批評我的時候把我叫到外面沒人的地方說。這就是說他們在班主任老師那裡獲得的是尊重,反過來他才聽班主任老師的話。心理學有個名詞叫正強化和負強化。正強化就是關注正面積極的資訊,那麼這個人就會朝向正面積極方向發展。負強化就是關注其負面的,不好的資訊,那麼這個人就會在他的關注下成為這樣的人。在孩子的生活中,如果只有批評,缺少表揚,會使孩子變得自卑,缺乏自信心,有時甚至自暴自棄,任何意見也聽不進去。當孩子有好的行為在家長那裡無反應,而做不好的事情卻能引起家長的注意,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經常做些“壞”事情,來讓家長注意。這也是上面我們講到的青少年需要情感關注。哪怕是被“罵”,至少他感覺到這個家裡還有他的存在。
那麼我們家長怎樣表揚孩子呢?
首先,表揚要具體。上面我提到的母女無法交流的諮詢,媽媽很委曲,她感覺她也經常鼓勵誇獎孩子,可是孩子卻感受不到,而批評孩子的時候,孩子卻記在心裡,我讓她們在諮詢室裡表演母親是怎樣誇獎女兒而女兒不接受的。媽媽說:“我女兒真棒,媽媽相信我女兒將來一定能行,你看她那個氣質,我相信我女兒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行。”當媽媽說到這裡時,女兒當時就皺眉了,沒等媽媽說完,女兒就說:“我最討厭你誇我了,努力就能行啊,多少人努力也沒有成功,你說話咋就那麼準呢。我告訴你,我不用你誇我,我自己啥樣我自己知道。不用你管!”媽媽也生氣了,對我說:“你看你看,就這樣,說好說壞都不行。”接著轉向孩子:“以後你別管我叫媽了,我與你沒關係。”孩子對我說:“老師,你看看,我怎麼跟她溝通啊?我什麼也不跟她說。”這個個案在以後的諮詢我瞭解到,孩子的學習成績並不好,在整個學校屬於下等生。當媽媽用籠統的語言來表揚孩子的時候,孩子感覺到不真實,這讓孩子感覺到的是羞辱。所以溝通無法繼續。在以後幾次的諮詢中,母女間達成共識,孩子要求媽媽具體誇獎自己哪裡好,哪裡不好。這樣,孩子也接受了媽媽的建議。親子關係形成了良性迴圈。
其次,要表揚孩子的每一個小的進步,家長朋友們常常關注孩子的期中考試,或者關注孩子參加什麼比賽得了幾等獎,卻忽視平時的每一個微小的進步,這樣做的結果會使孩子索性不去嘗試每一個微小的努力,因為他一下子看不到長遠的效果,又缺乏耐心和意志。要看到孩子的改變,把他的進步與他現有能力水平進行比較,要關注他眼前的小變化,小進步。設立長遠目標是必要的,但不要把自己現有的能力水平與最終的實現目標對立起來,那是不公正的比較,那樣會破壞孩子的自信,改變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要高興孩子有太大的變化,一個強烈的變化不會持續太久,只有漸進的變化才能是真正的改變,改變是有一個適應過程的。家長只要用持續的,溫和的力量來引導孩子,記住:一定是“持續的,溫和的”。因為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不是我們看到孩子有毛病了,我們再來管理,而是我們隨時瞭解孩子,瞭解孩子發生了哪些變化,要多觀察,少說話。對孩子的每一個進步都要鼓勵,使他們的正確行為得到強化。
4、正面鼓勵而不是指責打壓
哈爾濱師範大學教授在“百家講壇”講“慈禧”裡的這樣一段, 同治帝死時年僅二十歲,身後無子,慈禧為了能夠達到繼續垂簾聽政的目的,立醇親王的兒子,慈禧太后的外甥,載湉為皇帝,封號為“光緒”。此時載湉才五歲,光緒皇帝的童年成長是在一個缺少愛的環境中長大,慈禧經常不斷的嚴辭訓斥,她對光緒帝的做法是斷親情,立威嚴。經常給小載湉灌輸太后才是他的母親,同時,在載湉童年和少年時候,經常對載湉進行懲罰,或疾聲厲色,或長跪罰站。漸漸讓載湉知道,你即使是天子,你要聽我的。光緒帝見到慈禧就如同見了母老虎,光緒帝在聽到打雷聲,敲鼓聲,只要是聲音大的,這個孩子就嚇的哆嗦亂顫。太后這種威嚴在光緒帝以後的生活裡是如影相隨的。他在慈禧那裡是沒有說話的份,只有唯命適從,大家都知道這個皇帝他每日都是鬱鬱寡歡的,他是一個抑鬱的皇帝。
但是小載湉很有幸的是,在他四歲入宮以後,慈禧為了斷親情,給他身邊安插的人都是年紀大的人,其中一個人就是他的老師叫翁同龢,這個老師看到這個幼小的小皇帝很疼愛,對他的關愛特別多,這個兒皇帝在老師這裡得到了少有的疼愛,所以老師教他什麼他就學什麼,書讀的特別好。
指責打壓這種交流的方式會造成兩種情況,孩子要麼是極度反叛,我稱之為陽性逆返,就像我一開始講的那位高三學生。父子之爭一直持續到高三還沒有結束。要麼就是退縮,我稱之為陰性逆返這種孩子就是什麼也不跟你說,你問什麼,他都會回答,“沒什麼”,你批評他,他一聲都不吭,就像在跟一個木頭在說話。
有的人可能有這樣的感覺,說,老師,我們家的孩子就是打出來的,我把我的孩子硬是給打過來了。我說,你是對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一個人如果在他成長過程中,犯了錯誤,他心目中最重要的人就用“打”來管理,那麼這個人在他的心裡會認為自己是不好的,所以家長才打我,因而產生自卑心裡。同時在他的心裡還會有一個認知。認為“打”是最親近的人的採取最關心的行動。就是“打我是為我好”這個認知只能夠起到暫時的作用,可能他會因為自卑而努力學習,最後考上大學。但長期被打罵的孩子長大以後,人格上一定是有缺陷的。這個人在以後與親密的人相處的時候,當對方有缺點毛病的時候,他就會採取兩種方法來解決,一是內化了家長的行為,用“打”來解決,因為,他從小經歷的就是爸爸關心我,為我好,就打我。所以,我愛你,為你好,我也打你。二是,過度補償心理,過度補償是從小我的經歷是捱打,那麼,我再教育我的孩子的時候,我決不打,我要“慣著”,就是我們說的“溺愛”。棒棍底下出孝子,這是上個世紀的產物,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孩子由多變成少,如果還是一味地停留在上一輩的教育理念裡,是不會進步的。
猜您感興趣:
抑鬱症心理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