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記者的素養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2日

  當一名記者,尤其是當一名好記者,除了在學校學到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以外,還需要具備什麼樣的素質? 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些記者的素養,希望對你有幫助。

  記者的素養:採訪情緒

  心理學認為,情緒是人對客觀現實的一種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們對於客觀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或者說,情緒是人在過去經驗中所形成的願望與渴求的系統對當前認識活動的影響。

  情緒產生的源泉是客觀現實,但又不是由客觀現實直接、機械地決定的,而是通過認知活動的“折射”而產生的。這種“折射”受到每個認識主體過去生活經驗的制約,從而對事物產生不同的判斷和評價。同一新聞事件,對不同的人或者在不同的時間、條件下發生,可能會被作出種種不同的評估或判斷或料想,從而在不同的人身上產生不同的情緒。比如一位司機違章駕駛發生車禍身亡,這一訊息傳到他的親人、朋友、同事以及原就讀中學的老師耳中,就會引發截然不同的情緒,原因是這些不同的群體都受到了過去不同經驗的制約。

  記者的情緒也脫不開這一範疇,都是對當前客觀事物的認識,通過“折射”而產生。他們都要受過去經驗的制約,各自不同的認識和願望系統對當前同一事物會產生或肯定或否定的、完全不同的情緒。記者在採訪活動中產生的種種情緒,我們稱之為採訪情緒。

  心理學又把情緒的種類分成心境、激情和應激。這裡也將採訪情緒相應地分為記者的心境、記者的激情和記者的應激三個部分。

  1記者的心境

  心境是一種使人的一切其他體驗和活動都感染上情緒色彩的、比較持久的情緒狀態,特點是彌散性。所以記者的心境好、壞、順、逆,就會以不同的情緒色彩去看待事物。

  當處於肯定情緒色彩時,在待人接物中會產生興趣,工作效率高、效果好;當處於否定情緒色彩時,心緒煩躁,接物待人不容易處理好關係,容易激怒,遇到困難也不易克服,會影響採訪工作的順利進行。比如,有些記者前一階段報道搞得順手,幾篇大稿子受到表揚,心境就特好;或者因報道失實,與同事鬧糾紛,有家庭矛盾,心境就不好,等等。順意或不順意,會明顯地影響到記者的下一步採訪工作。

  記者的工作突擊性強,時效要求高,平時要重視調整自己的情緒,經常保持一種良好的心境,不要讓無謂的瑣事幹擾自己的情緒,影響採訪效率。

  2記者的應激

  應激是突如其來的緊張情況引起的情緒狀態。在生活中並不是經常出現。但一旦遇上了,如果沒有一點應變能力,不能迅速調節緊張情緒,是很糟糕的,不僅會給採訪工作帶來損失,而且會使記者的身心受到嚴重的傷害。比如某次一位外國首腦來華訪問,得到我國群眾的夾道歡迎,一位攝影記者在主賓車旁抓拍特寫,拍完後轉身,肩上的攝影包一不小心把插在車頭的友國國旗勾到地上。因為情況太過突然,當時這位記者站在原地,呆若木雞,瀕於休克,根本作不出任何反應。迎賓車隊為此停頓了幾分鐘,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事後很長一段時間,這位記者一直走不出此事的陰影,一想起來就嘴巴發苦,太陽穴直跳。

  心理學告訴人們,應激狀態要求人在一瞬間作出決定,一點選擇的餘地也沒有,必須集中注意力,果斷地作出反應。因此,記者在日常工作中培養應變能力十分重要,要善於從心理上去戰勝各種突發事件帶來的巨大壓力。

  3記者的激情

  激情是一種強烈的短促的情緒狀態,通常由一個人生活中具有重要意義的事件所引起。對立意向的衝突或過度的抑制都容易引發激情。比如,狂喜、暴怒、恐懼、劇痛、絕望,都是激情的表現。

  記者在採訪過程中引發激情,一般有新聞活動和新聞內容兩方面的原因。如一位年輕的女記者採訪人大、政協“兩會”,一天接到通知說晚餐提前,飯後黨和國家領導人要接見大會全體工作人員,這位記者激動得連晚餐也不想吃了;又如另一記者採訪某領導人追悼會,走入追悼大廳,緬懷先輩業績,追憶他對新聞工作者的厚愛,記者悲上心頭幾乎泣不成聲。這樣的激情,難能可貴。激情是一種強烈、短促的情緒狀態,很容易消逝,但只要及時抓住它,反覆體驗它,就能夠將激情變成一股巨大的積極的動力,促進採訪成功。

  而另一種情形下的激情,則是不可取的。有一次兩位實習生在上海採訪,在會餐時被服務員從餐桌上硬拉下來,只因他們沒有領上加餐券。當時,其中一位萬分窘迫,委屈加上沮喪,竟然哭出聲來,而另一位則暴跳如雷,大鬧餐廳。這都是激情失控的表現。

  採訪激情對於一個記者而言,是難於避免的。但記者對激情應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要做到有促有控——當新聞事件或新聞人物激動人心,或令人感動、鼓舞,記者採訪時卻無動於衷,冷若冰霜;人們滿懷激情,記者卻不出現任何激情,或者甚至出現相反的激情,顯然都是不行的。但放任自己的激情,也不是一個成熟的記者。如果是電視或攝影記者激情失控,豈不是連機器也端不穩了?因此,對採訪激情的控放自如,應當是記者調節自身心理的一個重要方面。

  記者的素養:採訪表情

  現代心理學認為:與情緒和情感相聯絡的身體各部分的動作變化稱為表情動作。作為交際工具的表情動作,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語表情。

  表情是人的情緒的外部反映。如哭泣時眼部肌肉收縮;悲哀時嘴脣下垂;憤怒時眼、嘴張大,毛髮豎起;盛怒時胸部挺起,橫眉張目,緊握拳頭;困窘或羞愧時面紅耳赤;震驚時臉色蒼白等。這些有關表情的知識,對於記者調節自我心理、搞好採訪很有幫助。

  採訪表情的總體原則是要適度、得體。因為記者的表情可對採訪物件產生十分微妙的感染和影響,刺激其感官,引起其相應的心理反應,所以記者在採訪中要做到主動調節和自控表情動作,引導著採訪氣氛向融洽、圓滿的方向發展。

  1採訪高階領導幹部或著名人物時,要顯得不卑不亢。

  在這些採訪物件面前,有些記者常常在心理上的一種壓迫感,十分緊張,神情呆滯,語言囁嚅,手腳無措。原來準備好的訪問提綱也全忘了,有話不敢說,有問題不敢提。這樣的採訪是不會有大收穫的。此時,記者要努力做到語言儘可能平坦些,提問儘可能簡潔些,身段動作儘可能放鬆些。切忌強作笑容。

  2採訪一般群眾,要顯得平易近人,和藹可親。

  在這些採訪物件面前,不可擺架子,身段動作不可過多、過大。如反剪雙手踱來踱去,大幅度的手勢語言,高談闊論,無故打斷對方話題等都會影響對方的心理,妨礙採訪的順利進行。遇到對方衣著不整,相貌醜陋,或有生理缺陷,或場面汙穢等,切不可流露出冷淡、厭惡的情緒,傷害對方自尊心。

  3採訪異常情緒狀態的物件時,表情動作要作特殊處理。

  如採訪一位剛剛失去兒子的媽媽,記者進屋的步履要輕些、慢些,語調要深沉點,衣著樸素些,要表露出同情和憐恤的眼光,使其感到安慰。不可高聲大氣、吵吵嚷嚷地進屋,不可衣著太鮮豔、華麗。

  4採訪群體物件時,要做到“露而不耀”。

  如在大型集會、座談會、宴會等場合,是一個結交各界朋友的好機會,記者應拋頭露面,與各種人物周旋,不可猥瑣地躲在旮旯裡,自慚形穢,萎糜不振;但也不要挺胸腆肚、昂首闊步地穿梭於會議室或大會場,高聲大氣,唯恐人家不知道你是記者。

  記者的素養:採訪意志

  意志是人們自覺地確定目的、並支配調節自己的行動去克服困難以實現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採訪意志,指記者用意志力量來支配或調節自己的行動,藉以克服外部困難和內部困難,去達到預期的採訪目的的心理素質。

  新聞採訪中,記者需要藉助意志力量去克服自身固有的內部困難,包括:固執心理固執己見,以自我為中心,聽不進他人意見;停滯心理思想混雜不能自主,對新生事物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麻木不仁;急躁心理草率從事,丟三拉四,採訪不深入,浮光掠影;自卑心理膽怯,緊張,缺乏自信心;惰性心理淺嘗輒止,不思進取等。而新聞採訪任務的緊迫性、時間的短暫性、工作的獨立性以及新聞傳播的廣泛性,構成了對記者意志力的特殊需求,這些屬於外部困難。

  在新聞採訪中,記者堅強的意志至少可以產生下列效用:

  1志向。即要做什麼事和要達到什麼目的的意圖和決心;

  記者採訪的目的是要採集到能引起人們共同興趣的重要事實,寫出具有較高新聞價值的報道,滿足人們對新聞資訊的需求。為了實現這種預定目的,許多記者能做到志存高遠,早早立下了為之畢生奮鬥的抱負,並將這種志向反覆錘鍊,不斷燃燒。在這中間,記者的意志力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自覺。即有所認識而覺悟,從而具有責任心和主動精神;

  從蒐集新聞線索到採訪的全過程,在一般情況下記者是獨立進行工作的。因此,記者必須具有為人民負責的高度自覺性,發揮主觀能動性,獨立思考。自覺性不高、責任心不強或缺乏主動性,就很難出色地完成採訪任務,相反會導致採訪的失敗或漏掉有價值的新聞。

  《紐約時報》有一名叫泰勒的記者曾去某劇院採訪一位黑人女歌星的首場演出,到開演時劇院方面突然宣佈停演。這位記者沒有去詢問停演的原因,只是掃興而歸。其實,演出取消是因為女演員自殺了。記者思想被動,漏報了這一重大新聞,成為深刻的教訓。

  3鑽研。即為實現預定目標而深入研究;

  對記者而言,新聞採訪必須具有“掘井及泉”的精神。如果說“井”代表著記者採訪意志的存在條件,而每個人的環境都由各種不同的因素組成,都有自己獨特的“掘井工程”,那麼記者就要根據自己和特殊情況,靠自己的努力進行發掘工作,以達到“及泉”的深度,別無他法。因為,縱有別人的指點,縱有師長的教誨,縱有經驗豐富的先行者的啟發,最終還得靠自我認識、自我理解、自我反思、自我探究的功夫,才能進入“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意境。

  4堅韌。即堅持到底,不怕困難和干擾;

  堅韌更是堅強意志的產物。如在戰爭年代,隨軍記者在戰火紛飛、炮聲隆隆中採訪,不能因環境艱苦而退縮;新華社記者跟隨我國登山運動員採訪,一直到達喜馬拉雅山北坳冰牆下海拔6600米的地方;唐山地震中餘震不斷,但仍有許多記者冒著生命危險前往報道。

  記者意志的堅韌還表現在採訪中“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和“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境界。要採集到與眾不同的獨家材料和能充分反映事物本質的深層材料,往往是有難度的,意志薄弱者就會遇難而退,造成採訪的半途而廢。

  去年底今年初,國內外許多新聞媒體釋出了有關浙江天台患者範和志移植臺灣同胞的骨髓獲得新生的報道,但在對骨髓移植當天情形的報道中,浙江日報的訊息與眾不同,讓人耳目一新。骨髓移植在當晚9時多開始,許多記者看到針頭插進範和志的身體,就紛紛趕回單位發稿。浙江日報記者打聽到骨髓要到次日凌晨1:45分才能輸完,就決定在醫院守候,將截稿時間推遲到“今天凌晨2時”。在寒冷的冬夜,這樣的採訪無疑是十分艱苦的,但這篇訊息在同類報道中卻顯得出類拔萃。

  5果斷。即實現目標時具有決斷精神;

  當然,這種果斷是以正確的認識、較高的政策理論水平和大膽勇敢深思熟慮為條件的。如果一位記者思路開闊、多謀善斷、行動敏捷,採訪就容易出成效,而優柔寡斷、草率決定、患得患失、躊躇不前,就不能很好地完成採訪任務。

  6自律。即嚴於、勇於和善於律己和自制。

  無論是單獨作戰還是集體行動,記者都應表現出忍耐克己的素質,隨時檢點自己的弱點或缺點,如驕傲自滿、自以為是、不講禮貌、作風懶散、鬧情緒、幹不體面事等,自覺調節。要養成遵守紀律、有組織性、情緒穩定、注意力集中、思想敏捷的心理狀態。這些都是記者採訪意志力的表現。

  實踐證明,記者經常注意自身心理狀態的調節與鍛鍊是必要的。採訪心理既是新聞心理學的一個分支,也是新聞採訪學中的一門學問,而研究記者自身的心理素質,不僅有助於發展這兩門學科,對新聞實踐也有指導意義。

一個老師應具備的素養
一個好導遊的素養
相關知識
一個記者的素養
一個好記者的素養
一個女人的素養
一個男人的素養
新聞記者的素養
一個男人的素養有哪些
一個女人的素養有哪些
專業記者的素養
一個演員的素養
新媒體時代記者的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