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交往時要注意什麼
一個人會被眾人喜歡還是討厭,往往都是一些小細節決定的。維持人際關係這件事情,如果一定要用一個簡單的原則來總結。那就是:你希望別人怎麼待你,就先怎麼對待別人。那麼,呢?下面一起來看看與人交往時要注意的禮儀知識吧。
與人交往時要注意的禮儀知識
1、誰的場子
我曾經的一位老闆非常重視“這是誰的場子”這種小事。當主人的時候,他會想盡辦法確定所有的燈光都打在他的身上;但如果是別人的場子,他一定非常低調,生怕一不小心就搶了別人的風頭。他在扮演配角時的稱職,讓我印象最深刻。
我在職場生涯中也真的看到過一位主管,那明明是別人做東的飯局,他卻舉著酒杯到處和別人敬酒,儼然自己才是主人。
吃完那一頓飯之後,公司的幾位外籍主管私下都表示對他的印象大打折扣,而他大概永遠都不會知道為什麼自己在那一場餐會之後的幾年內,職業發展始終不太順利,一直到離職為止。
2、玩笑太冷
前一陣子我處理了一起同事之間的糾紛。其實起因很簡單,A同事負責一項任務,而B同事則指出這項任務有一個沒有被發現的錯誤,這是職場上常常上演的情節,但B同事在發郵件的時候偏偏要加上一句:“這也難怪,畢竟你才得到晉升,這一陣子要管的事情比較多……”
這個爭端反映到我這裡來的時候,A同事認為“我有錯就有錯,但需要這樣講話嗎?”但B同事覺得“只是開個玩笑罷了”。我不禁要問,你們的交情好到可以開這種玩笑的程度嗎?
當你在職場上必須說一些話的時候,你說出口的到底是一句得體的話,還是一句損人不利己的話,往往決定了你的人際關係處理得好不好。
3、掌握分寸
工作幾年之後,每一個人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覺得是朋友的人,結婚時卻沒有通知你;當然也遇到過覺得不算有交情的人,卻給你一個“紅色炸彈”。所以,發紅白帖給什麼樣的同事和朋友,成了很多人的煩心事。
這件事可以按照這樣的原則:與其讓別人覺得“我們有這麼熟嗎”,還不如讓別人覺得“拜託,我們哪有這麼生疏”:與其讓別人覺得“你也未免太不客氣了吧”,還不如讓別人覺得“你幹嗎這麼客氣啊”。簡單來說。這就是掌握分寸。
“分寸”這兩個字也充分說明,人際關係其實有很多細枝末節的小事:別人請吃飯時應該點什麼價位的菜色?什麼情況下開玩笑不得罪人?今天的場合該穿什麼樣的衣服?去參加某個朋友的婚禮該包多少禮金……
4、別坐首席
對於請客吃飯,有一個到今天都還適用的比喻:當你赴飯局時,不要爭坐首席,因為可能有比你更尊貴的客人也被請來,如果你坐了首席,主人也許會對你說:“請讓座給這一位吧。”那你只得羞愧地退到末座了。
所以,當你被邀請時,一去就坐在末位上。好讓請你來的主人對你說:“朋友,請上座!”那時,你在同席的人前,就有光彩了。
5、給人面子
有位同事為了一個跨國的專案。到上海出差。一天中午,上海當地的幾位同仁要一起請他吃飯,並早就選好了一家餐廳。席間。大家一邊吃飯一邊聊天,十分開心。
後來餐廳給他們每人上了一盅湯品,他喝了大約半碗以後,看到一隻小蟑螂在湯裡漂起來。遇到這樣的事誰都會反胃,但為了不讓幾位請客的同仁覺得難堪,我的這位同事非常冷靜地把蟑螂舀出來,偷偷地用紙巾包起來,扔掉了,然後若無其事地繼續用餐。當然,不包括那一盅湯。
人際交往的5個禁忌
禁忌一:熱衷於探聽家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祕密。而有些人熱衷於探聽,事事都想了解的明明白白,這種人是要被別人看輕的。你喜歡探聽,即使什麼目的也沒有,人家也會忌你三分。從某種意義上說,愛探聽人傢俬事,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
禁忌二:喜歡嘴上佔便宜
有些人喜歡說別人的笑話,討人家的便宜,雖是玩笑,也絕不肯以自己吃虧而告終;有些人喜歡爭辯,有理要爭理,沒理也要爭三分;有些人不論國家大事,還是日常生活小事,一見對方有破綻,就死死抓住不放,非要讓對方敗下陣來不可;有些人對本來就爭不清的問題,也想要爭個水落石出。
禁忌三:進出不互相告知
你有事要外出一會兒,或者請假不上班,雖然批准請假的是領導,但你最好要同辦公室裡的同事說一聲。即使你臨時出去半個小時,也要與同事打個招呼。這樣,倘若領導或熟人來找,也可以讓同事有個交待。互相告知,既是共同工作的需要,也是聯絡感情的需要,它表明雙方互有的尊重與信任。
禁忌四:有事不肯求助
輕易不求人,這是對的。因為求人總會給別人帶來麻煩。但任何事物都是辯證的,有時求助別人反而能表明你對別人的信賴,能融洽關係,加深感情。求助他人,在一般情況下是可以的。當然,要講究分寸,儘量不要使人家為難。
禁忌五:有好事兒不通報
單位裡發物品、領獎金等,你先知道了,或者已經領了,像沒事似的,從不向大家通報一下,有些東西可以代領的,也從不幫人領一下。這樣幾次下來,別人自然會有想法,覺得你太不合群,缺乏共同意識和協作精神。以後他們有事先知道了,或有東西先領了,也就有可能不告訴你。如此下去,彼此的關係就不會和諧了。
在辦公室不受歡迎的幾種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