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講究的禮儀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1日

  我們的古人是很講究禮儀的,那麼你們知道講究什麼禮儀嗎?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古人稱呼講究的禮儀

  謙稱:

  1. 自稱:愚、敝、卑、臣、僕、蒙、不才、在下、下走、下官、鄙人

  2. 帝王自稱:孤、寡、朕、不穀

  3. 古代官吏自稱:下官、末官、小吏

  4. 讀書人自稱:小生、晚生、晚學、不才、不肖

  5.對他人稱自己的妻子一般為拙荊、賤內、內人、山荊

  6. 稱自己的兒子為小兒、犬子、小犬

  7. 稱女兒為息女、小女等

  8. 女子自稱一般用妾、奴等

  很多謙稱是有規律的,例如:“家”字。用於對別人稱自己的輩分高或年紀大的親戚。如,稱父親為家父、家尊、家嚴、家君;稱母親為家母、家慈;稱兄長:家兄;稱姐姐家姐;家叔:稱叔叔。

  “舍”字。用於對別人稱自己的輩分低或年紀小的親戚。如,稱弟弟:舍弟;稱妹妹:舍妹;舍侄:稱侄子;稱親戚:舍親。

  “小”字。謙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人或事物。如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間的謙稱自己為小弟;地位低的人自稱:小人;謙稱自己的商店:小店。

  “老”字。用於謙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事物。如謙稱自己沒有文化:老粗;老年人謙稱自己:老朽;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臉;老年婦女謙稱自己:老身。

  “敢”字。表示冒昧地請求別人。如用於問對方問題:敢問;用於請求對方做某事:敢請;用於麻煩對方做某事:敢煩。

  “愚”字。用於自稱的謙稱。如向比自己年輕的人稱自己:愚兄;稱自己的見解:愚見。

  “拙”字。用於對別人稱自己的東西。如謙稱自己的文字或書畫:拙筆;謙稱自己的文章:拙著、拙作;謙稱自己的見解:拙見。

  “敝”字。用於謙稱自己或跟自己有關的事物。如謙稱自己:敝人;謙稱自己的姓:敝姓;謙稱自己的房屋、處所:敝處;謙稱自己所在的學校:敝校。

  “鄙”字。用於謙稱自己或跟自己有關的事物。如謙稱自己:鄙人;謙稱自己的意見:鄙:;謙稱自己的見解:鄙見。

  敬稱:

  1. 對帝王:萬歲、聖上、天子、聖駕、陛下、大王

  2. 對將軍:麾下

  3. 對於對方或對方親屬的敬稱用令、尊、賢

  令:令尊對方父親令堂對方母親令兄對方哥哥令郎對方兒子令愛對方女兒 尊:用來稱與對方有關的人和物。

  尊上對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對方父親

  尊堂對方母親尊親對方的親戚尊命對方的吩咐尊意對方的意思

  賢:稱平輩或晚輩

  賢家指對方賢郎對方兒子賢弟對方弟弟

  仁:稱同輩友人中長於自己的人為仁兄。稱地位高的人為仁公。

  4.稱年老的人為丈,丈人。唐以後稱岳父為丈人,又稱泰山。妻母為丈母,又稱泰水。

  5.稱謂前加“先”表已死,用於敬稱地位高的人或年長的人。 稱死去的父親:先考、先父。 稱死去的母親:先妣、先慈。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賢。 死去的帝王:先帝。

  6.君對臣敬稱:卿、愛卿。

  7.對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聖”表敬稱,“孔子”為“聖人”,“孟子”為“亞聖”“杜甫”為“詩聖”,後來“聖”多用於帝王,如“聖上”、“聖駕”。

  特殊的稱謂:

  1.百姓的稱謂:布衣、黎民、庶民、蒼生、氓。

  2.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不同的朋友關係之間的稱謂:

  貧賤之交:賤而地位低下的時結交的朋友。

  金蘭之交:情誼契合,親如兄弟的朋友。

  刎頸之交: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

  忘年之交:輩份不同,年齡相差較大的朋友。

  竹馬之交:從小一塊長大的異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患難之交:在遇到磨難時結成的朋友。

  古人“走路”時講究哪些?

  古人走路靠左。

  如果有人問:“你會不會走路?”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好笑。但在古代,“會不會走路”可是一個大問題。現代的散步古人叫“步”,古代的“行”才是今天的“走”;古人如果說“走”,那就是今天的“跑”了。在古人看來,出行要邁“安步”,得走“正道”,應該“少避老”。出於禮儀的考慮,甚至出現男右女左“男女異路”的規定……

  “安步”還是“疾趨”?

  朱熹在《童蒙須知》中要求:“凡步行趨蹌,須是端正,不可疾走跳躑”

  在沒有代步工具或代步工具不普及的時代,人們出行只能靠走。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僅“走”部便收錄了85個字,和“行走”相關的字則多達200個以上,可見古人對走的觀察和分析多麼細緻。

  行走的字義,古今差別比較大。漢代的《釋名•釋姿容》中稱,“徐行,曰步”;“兩腳進,曰行”;“疾行,曰趨”;“疾趨,曰走”。現代的散步,古人叫“步”,而當時的“行”,才是今天的“走”;古人如果說“走”,那就是今天的“跑”了。

  何時該“行”何時該“走”?古人是有嚴格講究的。先秦時期,古人已形成一套成熟的“行走禮儀”。成書於秦漢時期、被列入“十三經”的《爾雅•釋宮》中稱:“室中謂之時,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門外謂之趨,中庭謂之走,大路謂之奔。”這裡的“時”為“歭”的通假字,是踟躇、徘徊的意思。在不同的場合,要有不同的走法。

  在古代,孩子一生要學兩次“走路”。一次是一兩歲時自然學會走路,另外一次則是到了入學年齡學走路禮儀。南宋著名理學家、教育家朱熹在其所編撰的《童蒙須知•語言步趨第二》中是這樣訓誡孩子的:“凡步行趨蹌,須是端正,不可疾走跳躑。若父母長上有所喚召,卻當疾走而前,不可舒緩。”從中可以看出,走路要從容、規範,通常情況下,不要手舞足蹈,更不宜慌慌忙忙,而要穩穩當當地走,即所謂“安步”。即使在家裡,也不要一縱一跳的。只有一種情況可在家跑著走,就是有長輩喊你。

  為了方便孩子背誦記憶,後人將朱語詩化為《童蒙須知韻語》:“凡出入進退,行步要安詳。掉臂與跳走,客止殊不臧。惟有長者召,疾步卻無妨。於此過舒遲,不似弟子行。”

  對於走時如何發力?古人也有講究:“輕貴重賤”。過去的算命先生便會通過觀察一個人的“行”,來推測其命運好壞。如被收入清《四庫全書》的《太清神鑑》卷四“行部”條稱,“是以貴人之行,如水而流下,身重而腳輕;小人之行,如火炎上,身輕而腳重。”這種說法雖然很荒唐,但從側面說明古人對“如何走路”很重視。

  走“正道”還是走“捷徑”?

  屈原在《離騷》中提出:“夫唯捷徑以窘步”

  與“怎麼走路”有不同要求一樣,古人對應該“走什麼樣的路”也有相應的講究。

  在古代,道路分為“道”、“路”、“途”、“行”、“徑”、“術”、“街”、“衢”等多種規格。其中以“道”、“徑”二種,古人說得最多。

  “道”,在先秦時期指可供車行的大路,又稱“正道”,相當於現代高等級公路“省道”、“國道”。秦始皇所築的“馳道”也是“道”的一種,系當時的高速公路。

  “徑”與“道”正好相反,指只能走人、不能行車的小路,故稱“步道”;從小路走可以避開眾人、熟人,又俗稱“間道”,心術不正者才走間道。因為從小路走往往比正道近,由此出現了“捷徑”的概念。

  與“徑”相提並論的是“徯”。徯,指不好走的細小狹路,俗稱“邪路”、“邪道”。走到頭後無路可走的“徑”,則稱為“窘徑”,走這種小路往往舉步維艱,即“窘步”。

  正道可能路途遠,辛苦,但安全,不會走錯方向,所以古人提倡走“正道”,而不鼓勵甚至禁止走“窘徑”、“捷徑”、“邪路”。《周禮》中便多處提到周王禁止“大路不走走小路,有橋不走翻堤壩”的行為。負責道路交通的“秋官•野廬氏”職責之一,就是“禁野之橫徑逾者”;負責城裡宿衛的“秋官•修閭氏”,也有“禁逾者”的責任。

  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很欣賞“行不由徑”的走正道者。據《論語•雍也》所記,孔子的學生子游在魯國的武城做官時,便以此標準選拔人才。一個叫澹臺滅明的人,“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意思是,澹臺滅明不走邪路,不是公事,從不到我的房間來。僅由“行不由徑”,就推斷澹臺滅明是難得的人才。

  因為正道是正確的道路,而窘徑、捷徑、邪路卻不一定,很可能是彎路、歧途,所以“正道”和“邪路”又都被賦予了新的概念,延伸出“正與邪”的寓意。《禮記•燕義》中有“上必明正道以道民”,要求君王要指出正確的方向引導民眾。所以,屈原在《離騷》中說:“夫唯捷徑以窘步”,提醒人們走捷徑容易陷入人生的困境。

教師個人禮儀應包括什麼
個人禮儀的重點是什麼
相關知識
古人講究的禮儀
職場新人須知的禮儀要點
職場新人須知的禮儀常識精選
初次與人會面的禮儀
日本人吃飯的禮儀
外國人吃飯的禮儀
給客人續茶的禮儀
給客人泡茶的禮儀
給客人倒茶的禮儀
給別人盛飯的禮儀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