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回家鄉的抒情散文
一個人在外,最多的時候時思鄉,想家鄉的美食,想家鄉的山,想家鄉人的淳樸,想家鄉的媽媽,想家鄉的親人。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歡迎閱讀。
篇一:回家鄉
我是九月二十六號乘火車,二十七號早晨到家,二十九號到十月二號四天在銅陵參加侄子的婚禮,五號返程回廣州,我在家裡只呆了短短四天時間,卻留下了愉悅、快樂、難忘的回憶。
很多年沒有乘火車了,我對這次乘火車回家的感覺充滿了好奇和期待,上了火車安頓好行李,等了二十多分鐘,火車就開始轟隆隆地啟動了,車速並不快,窗外的景緻像一幅幅畫面從眼前閃過,我欣欣然地欣賞著廣袤大地上的田野、樹木、青山,綠水、落日、村舍、炊煙、牛......平日裡司空見慣的風景,今日卻變得如此神奇。旅途中帶一本《帝王故事》以解寂寞,津津有味地讀著古人的故事,彷彿走進了那些古老的年代,似乎忘了周圍旅客在做什麼。不知不覺中夕陽西下了,窗外的光線暗淡了下來,景緻變得朦朧起來,像是籠罩上一層薄薄的霧氣,我擔心錯過了看夕陽中的景色,趕緊收起書,思緒從古代飛回到現代,“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無論年代如何的交替、變遷,不變的是大自然中的一景一物。
因為早上三點四十就要在高河下車,我早早地睡下,或許是回家的興奮,或許是思緒的紛擾,在轟隆隆的車輪聲中我始終無法入眠,我期待著下車,期待著回家。在高河下火車後,乘的士到安慶經濟開發區時才早晨四點十分,在漫漫的夜色中,我主動下了車,希望等到一輛乘載我回家的的士,我忘了形單影隻,忘了害怕,只是站在大路邊焦急地翹首以待,只有早起的三輪車從身邊飛馳過,足足等了一個多小時,終於等到一輛的士,那位司機叫我坐前排,我本能地提醒自己必須坐後排。車子在夜色中快速地行駛,路邊亮起早起的小店鋪,我的心才平伏下來,我是心急才膽大。天空漸漸露出了紅霞,漸漸泛白了,我終於到家了,只有小狗聽到我的腳步聲,“汪汪”直叫,跑下樓來歡迎我回家。
推開大門,家裡灰濛濛一片,我開啟所的窗戶,讓新鮮空氣吹進來,洗完澡就美美地睡了一覺,醒來時已是日頭高照了,簡單地整理一番,我就去了我媽家吃中飯,再敘和姐妹聊不完的話題....
篇二:二十年後回家鄉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我已經三十多歲了,想念在煙臺的的爸爸媽媽,想念家鄉的一草一木,於是在這個中秋佳節,身為發明家的我,終於可以回到闊別以久的家鄉。
早上,我狼吞虎嚥的吃了幾口飯,便坐上自己發明的太陽能飛機回到了家鄉。
我一落地,聞到附近的空氣,這空氣,讓人吸收了,感覺心曠神怡。我來到馬路上,只見路上還有寶馬,賓士還在路上跑著,可是,車尾的那個小管子不再排出黑氣,而是縷縷清香的果香味。路兩旁有個像下水管蓋,走過去一看,原來是一種智慧的機器。在春夏秋冬,它會積攢雨水,夏天,它會噴出一釐米高的水,防止道路乾裂。現在科技真發達啊!我不禁感嘆道。
現在,道路兩旁只有綠草如茵的草地,這是怎嗎回事呢?原來,現在的樓房,別墅都成了奈米的了,只要把小罐子開啟,就會出來一個磁懸浮的房子,而且不會傷著花木。我在大街上走著,突然看見了兩個人,我定睛一看,原來是我的爸爸媽媽,媽媽笑著說:“去我們家看看吧。”於是,媽媽便拿出來了一個小罐子,把裡面的小掛件倒出來,一間三層的別墅展現在我的眼前,“進去吧。”媽媽笑著說。到了門口,機器說“請出示證件。”媽媽便把小瓶子拿出來了,“檢驗成功!”於是我和爸爸媽媽便進了家。
一進家,便是一排按鈕,上面的功能讓你眼花繚亂。這個家分為三層爸爸告訴我,第一層是餐廳,第二層是臥室,第三層是動物園。
假快放完了,於是我只能回了北京。現在的科技真發達啊!我想著,又想著家鄉以後會是什嗎樣子......
篇三:回家鄉
太久了 停不下的腳步,
太累了 心裡有點酸楚,
太久沒回家了,
…….
握在手中的票根是我惟一的方向,回家的感覺就在那不遠的前方;
古老的歌曲在唱著童年的夢想,走過的世界不管多遼闊,心中的思念還是相同的地方……
這是羽泉唱的《回家鄉》和王傑唱的《回家》兩首歌,這是自2014年2月25日下午以來我一直都在反覆聽的兩首歌曲,因為這天下午從電郵上獲悉了回家的機票羅馬總部已經訂好,回家的確切時間已經正式確定下來。
雖然自己一直都知道大概什麼時間該回家,但沒得到準確的時間,心裡一直就處在惴惴不安之中,像跳動的音符,現在終於畫上了休止符,心終於踏實了。
從帶著對非洲大陸的好奇與嚮往,2012年5月12日踏入非洲大陸最西端、大西洋東岸的國家----塞內加爾,就開始了670天的黑人社會與黑人打交道的工作和生活旅程。
670天,說短暫也短暫,因為在人生的旅途中它只是一瞬間。說它漫長也漫長,因為遠離國、家、親人和朋友,孤獨寂寞,今日復明日,日復一日,個小時,22個月圓月缺。
在這漫長又短暫的歲月裡,有過失望的疑惑,有過孤獨的痛苦、有過思念的悲傷,當然也有雨季的開心和旅遊的快樂,此乃痛苦著我的痛苦,快樂著我的快樂。
剛到塞內加爾,我們只在首都達喀爾滯留了一晚上,連達喀爾的東南西北都沒搞清楚,所有人員都在第二天直接奔赴工作地點。我們來到了位於首都達喀爾西北200公里的盧伽,駐在了位於這裡的國家農業培訓中心。這個培訓中心還是當年我們臺灣同胞援建的,有兩棟半圓型的住宅和幾棟辦公、培訓、示範養殖畜禽舍,諾大個單位也就4—5個人。住宿條件還可以,每人一間帶衛生間的房子,有水地下水,但是沒有電,距離市區8公里,一里外有村莊。一到晚上,沒有月光就是黢黑一片,真是白天見黑人,晚上摸黑夜。此時正是旱季,一望無際曠野裡盡是滿目的沙漠,稀疏的樹上,葉子雖然還是綠色,由於缺乏水的滋潤,但給你的感覺是那種疲軟的綠、悲哀的綠,缺乏活力的綠。生活也很艱苦,一星期才到市區買一次菜,買的肉也只能吃一天。環境和生活不是來之前想象的那樣,沒有原始森林,沒有大象、獅子、豹子、犀牛、眼鏡蛇,特別的失望,特別的沮傷,疑惑著----這就是非洲大陸?
住了兩個月多月的時間,我們終於離開了那個地方,搬進了市區,有電了,但沒網路。生活也大轉變了,可以天天到市場買菜賣肉了,雖然蔬菜的品種很少,但雞鴨魚和牛羊肉還是不缺,蔬菜也能每天輪換著吃了,不像開始的洋蔥、土豆、球白菜三餐轉。
搬到新處沒幾天,剛剛過上好點日子,7月底該死的瘧疾就毫不留情的襲擊了我整個期間也只有4人得瘧疾,這裡的瘧疾比國內要厲害,發燒發冷,啥都不想吃,就是吃了也要吐,就連聞到炒菜的味道也要吐,連膽汁都吐出了。此時的我,真有喊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那種感覺,那個後悔啊真沒法說,暗地裡自己罵自己,找死啊,跑到這個鬼地方受如此大苦,夜裡做夢竟偷偷坐飛機回家了。經過醫院三天的治療,病好了,一切都回到原位,工作繼續進行。接下來時光就是在工作和休閒中度過。到八月低才開通了網路,可以上網聊天看新聞、看電視,和國內聯絡方便了。期間FAO只組織了一次集體活動,其餘時間都在在本地範圍活動。
這裡只有旱季和雨季,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6月是旱季,7月到10月是雨季。旱季溫度雖不高,但是到處都是一望無際的沙漠,除了稀疏的樹木是綠色外,你再也看不見綠色了。每天面對沙漠,你的心也感到了荒涼和枯萎,寂寞難言,惟有網路給你帶來親與友的關愛,慰藉你那顆孤獨痛苦、思念悲傷的心。為調節心情,只好偷偷滴溜出去旅遊了幾個地方,因為正規出去要經過FAO辦事處批准,而且沒有正當理由是不會批准的。遊玩了幾個旅遊景點和地區,既欣賞了沙漠深處的別樣美景,也領略了西部非洲黑人的人文歷史和不同民族的風土人情。同時也釋放了鬱悶,放飛了心情,增添了堅持的激情
雨季,有了雨水滋潤,乾枯的沙漠變成了了綠洲,一望無際的是綠色的草原和綠色的農田,綠色是生命的象徵。草原上成群成群牛羊採食鮮草,身體也由旱季的乾癟逐漸肥壯了起來。農田裡,農民種植的花生、豇豆、高粱、小米發芽、吐綠、長大、結實。這個季節呈現在你視野裡的是藍天、白雲、牛肥羊壯和綠草茵茵,一幅原始的大自然美麗景色,讓你感覺心情開朗、活潑有朝氣,精神煥發了,給你了戰勝困難的毅力。
670天,走進了非洲,走進了黑人。星轉鬥移,日升日落,歲月的輪換,季節的變更。走過了沙漠,奔跑了草原,見識了沙塵,沐浴了雨水。感受了大西洋波濤的洶湧,目睹了海上的日升日落。經歷了苦難,享受了快樂。
670個日夜,670個思念。雖然遠在非洲大西洋的彼岸,對家的思念卻一刻也沒有“斷網或停電”,特別是在中國傳統節日的時候,更是特別的日子特別的潸然,對“每逢佳節陪思親”體會也特別的體會,就像一首歌裡唱的“我曾在遠方把你眺望,我曾在夢鄉把你親近。”
親愛的親們,我要回家了,回到生我養我的地方。漂泊的遊子重歸溫馨的港灣,和親人團聚,和朋友相會,激動的心情我無法言喻,還是羽泉唱的歌:
“回家鄉 在路上,
抬頭望,多晴朗。”
描寫我的家鄉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