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物流論文範文分享
企業物流是指企業內部的物品實體流動。它從企業角度上研究與之有關的物流活動,是具體的、微觀的物流活動的典型領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企業物流論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物流管理專業管理學課程改革
摘要:由於物流管理專業管理學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導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針對問題提出物流管理專業管理學課程教學改革實踐,希望通過改革能夠提升課程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物流管理;管理學;教學改革
管理學課程是物流管理專業重要的基礎理論課,因為管理學課程內容的理論性較強,涉及的面較廣,學生學習的難道較大,所以傳統的課程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課程發展的要求,為提高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學習管理學課程的積極性,改善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的現狀,必須對物理管理專業管理學課程進行教學改革,以達到提高學生管理能力的目的。
一、管理學課程的特點
管理學是一門系統地研究管理活動全過程的綜合性學科,是科學性和藝術性的結合。管理學的科學性表現在它具有完整的知識理論體系,有特定的理論基礎、研究物件和研究方法,具有可重複性,有一定的規律可循,能對現實中的管理活動進行有效指導。管理學的藝術性表現在管理活動中,除了要掌握基本理論、基本原理、一般方法之外,還需要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根據管理物件、管理環境、管理條件的不同運用不同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創造性地開展管理活動,實現管理效益的最大化。管理學科學性和藝術性並存的特性,決定了它的教學難度,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基本理論知識的傳授外,還需要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理論聯絡實際,舉一反三,適應現代物流管理活動的需要。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把課程特點與學生專業特點緊密結合,不斷探索管理學課程的教學模式,對課程進行教學改革,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提高課程的教學質量。
二、物流管理專業管理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在對部分往屆物流管理學專業學生進行調研後發現,很多學生認為,學習管理學課程時理論內容較多,實踐內容較少,學習後收穫不多,對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幫助不大,這種情況反應出了管理學課程傳統教學模式存在一些問題,不能完全適應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的需要。
1.教學內容針對性差
管理學課程是經濟管理類專業大學生必修的專業基礎課,對學生學習其他的管理類課程起到奠定基礎的作用。因為它是通識必修課,所以很多教師在教授管理學課程時通用一本教材、通用一套教案、以課堂講授法為主要的教學方法,教學過程中教師佔用較多課時向學生講授西方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論,在講管理職能等實踐性較強內容時多與現代國內外大型企業為例,教學過程中很少涉及物流行業,很少把物流活動中的生產、流通、消費等環節、物流行業發展的特點及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融入到教學活動中,沒有對物流管理專業與其他經濟管理類專業進行差異性分析,使得學生不知道自己專業與其他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區別,這種沒有特色沒有差異性的培養讓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在學習管理學課程時認為這門課程不是專業設定中所必須的課程,缺乏對管理學課程的重視程度,學習的積極性不高。
2.教材內容與專業結合不緊密
目前市面上的管理學課程的教材,主要是一些管理學者編寫的,大部分管理學教材都是經濟管理類專業的通用教材,在大類下不再細分專業教材,教材內容大多重理論輕實踐,涉及實踐的優秀案例相對較少,案例內容也都是經濟管理類通用案例,涉及物流管理類企業的案例很少,大多數授課教師沒有突破教材的束縛,教授的內容集中在管理思想和理論方面,對於物流管理專業,教師的教材不會增加運輸、倉儲、貨代、配送、採購等物流管理方面的內容,不利於學生專業化培養,不利於物流管理素養的形成,物流管理專業的管理學教材應加強專業培養,在夯實理論素養的基礎上,增加物流管理實踐的內容。
3.教學模式缺乏靈活性
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宰,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地向學生傳授知識,學生是否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教師沒辦法利用課堂的45分鐘時間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一一評價。對課程內容有興趣且自覺性較高的學生可能會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覺得課程內容沒有實際價值的同學可能會“人在曹營心在漢”。作為教師,上課的目的不是講了多少內容而是通過講授或者其他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吸收課程營養,學到真本領,具備理論聯絡實際和舉一反三的能力。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講內容,學生記筆記,學生為了取得好成績,考試前死記硬背地突擊,考試後又會很快地忘記。這種教學模式缺乏靈活性,不利於學生能力的培養。
4.考核和評價體系過於死板
目前物流管理專業管理學課程的考核和評價更注重結果性評價,對過程性評價重視的還不夠,用一張試卷來反映學生一學期的學期情況顯得過於簡單、籠統,教師更需要在教學過程中觀察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產生影響時所提供的反饋資訊,在這種經常性地過程評價反饋機制下,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的實際狀況進行教學內容、方法等的調整,以達到教學更適應學生的認知和管理學課程知識體系的構建。期末考試更多突出結果性評價,過於關注學生學習效果的差異,無法甄別學生對課程內容的融會貫通的程度,容易對學生產生誤導,不利於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三、物流管理專業管理學課程的教學改革實踐
依據物流管理專業管理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幾點教學改革措施:
1.加強教學內容的針對性
教師在對物流管理專業學生講授管理學課程時除了理論知識的傳授外,應加強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在教學內容中增加現代物流管理的相關內容,把運輸、儲存、加工、包裝、裝卸、配送和資訊處理等物流企業的實際工作內容融入到課程教學過程中,例如:在講授管理的職能時,把計劃與決策、組織與溝通、領導與激勵、控制等內容時可以與當地物流企業聯絡,在企業中授課,在實踐中教學。
2.編寫物流管理專業管理學課程案例集
針對物流管理專業管理學課程教材內容與專業結合不緊密的問題,可以通過編寫物流管理專業管理學課程案例集的措施對教材內容進行補充。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掌握著主動權,這種模式忽視了學生的參與需求,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過程的始終,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堂下收集有關物流管理專業管理內容的案例,針對案例提出解決措施,並在課堂上運用所學知識向其他同學展示解決問題的方法,其他同學也可以根據案例內容進行補充,教師對學生收集上來的案例進行甄選和完善,編印成冊,積累成果。
3.優化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邊聽邊記筆記,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在傳授知識時可以採取多種方式,比如: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教師在講授知識時,拋磚引玉,教學之前把任務佈置給學生,使學生帶著任務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探索;實踐教學模式,把學生分組,在規定的時間內讓學生通過各種渠道瞭解物流企業,每個小組接觸不同的企業,瞭解企業的組織結構、企業計劃的型別及做出計劃的方法、企業內部控制的方法等,通過角色扮演、分組討論等教學模式增加學生學習的內驅力。
4.改革考試形式
傳統的考試注重結果性評價,一張試卷決定一學期課程的成績,目前來看這種考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學生培養的要求,物流管理專業管理學課程應根據實際情況採取多樣化的考核形式,加強過程考核的比例,比如:把編寫案例、小組企業展示、撰寫管理問題的專題報告等納入考核範圍,這些豐富多彩的過程性考核內容,不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能加深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能夠達到培養學生管理組織能力和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結束語
管理學課程實踐應用性很強,對於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來說更是如此,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師在講授管理學時應加強對物流企業的瞭解,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進行差異性教學,才能達到人才培養的目的,通過物流管理專業管理學教學改革實踐,把管理學與現代物流企業緊密聯絡在一起,使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管理能力。
參考文獻:
王頌,李建楠.工程管理專業管理學課程教學改革實踐[J].現代企業教育,2011,03月下期.
物流管理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摘要:處在當前的教育改革發展背景下,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中要注重模式的創新,提高人才培養的整體水平。基於此,本文先就物流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意義和培養的現狀加以闡述,然後就物流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思路和主要模式進行分析,最後探究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化措施,希冀能通過此次對物流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研究分析,能為解決實際的問題有所裨益。
關鍵詞:物流管理;應用型;培養模式
0.引言
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需要和市場發展需要緊密結合起來,保障培養的人才能和市場人才需求緊密契合,只有如此才能保障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價值最大化發揮。當前面對教育改革發展,物流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多樣化應用也比較關鍵,要從多角度分析,探究人才培養的有效模式,促進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提升。
1.物流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意義和培養的現狀
1.1物流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意義
教育改革背景下,物流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過程中就要融入新的理念,教育改革對高校人才培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對於物流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而言,就要注重對學生綜合應用能力加大培養的力度,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要和市場發展需要相結合,滿足市場對物流人才的需求,在政策的支援和引導下,促進高校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轉型發展[1]。另外,在供給側改革的進一步推動下,經濟新常態是發展的趨勢,也是當前經濟發展的要求,在供應源頭質量的保障基礎上,才能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而物流行業是當前發展比較迅速的行業,對專業化人才的需求量也比較大,高校都設定了物流課程,在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過程中要以市場為導向,注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提高物流人才有效供給率,如此才能保障物流管理專業良好發展。
1.2物流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現狀
物流產業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綜合性應用人才的缺乏問題比較突出,從人才供求數量來看,物流管理專業人才比較缺乏。從當前物流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現狀能看到,由於受到傳統觀念的因素影響,人才培養過程中還存在著諸多不足之處:其一,課程設定不科學。物流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過程中,在專業課程設定上還存在著不足之處,課程設定比較注重理論,在實踐能力的培養方面沒有加強重視。從各高校的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能看到,在理論教學的比重上較大,學生實踐能力比較差,學校還沒有及時轉變觀念,對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沒有從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視角出發,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只在理論教學方面比較重視,這就必然不利於學生的專業水平提升。其二,人才培養缺乏準確定位。物流管理專業教學當中,對人才培養就要有準確的定位,這樣才能按照既定的目標執行[2]。但是從實際人才培養的現狀能看到,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定位主要是高階應用型專門人才以及複合型人才,沒有結合本校的特色進行定位,這對學生的專業特長也很難有效地突出,大大增加了學生就業競爭壓力。其三,師資力量比較薄弱。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保障,需要有專業化的師資隊伍作為支援,而從實際人才培養的師資力量來看,相對比較薄弱,師資隊伍缺乏實踐經驗,在理論知識方面比較紮實,而實踐能力比較薄弱,這對培養應用型人才就有著直接的影響。應用型人才培養對教師自身的水平也有著很高要求,如果教師自身的專業水平不足,勢必會影響人才培養的效果[3]。具體教學當中,一些教師不能將理論和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和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不契合。其四,實踐教學的形式化。物流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需要從理論和實踐方面進行強化,而從實際的教學現狀能發現,理論教學基本是核心,而在實踐教學中形式化問題比較突出。學生的知識結構不全面就會對未來工作發展有著很大影響,使得學生理論知識以及實際工作不能有機結合起來。
2.物流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思路和主要模式
2.1物流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思路
物流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需要有明確的思路,這樣才能有助於人才培養工作有序的實施。物流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要以理論作為基礎,拓展專業理論知識,在物流管理課程體系的設定方面要保持合理性,將課程體系的特色鮮明的加以突出,保障理論平臺的體系完善[4]。課程內容需要依照實際需求來設定,保持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整體質量。同時也要以實踐為平臺,加強物流管理專業的應用技能的培養,實踐能力的培養是促進學生未來就業發展的基礎,所以要將理論和實踐綜合起來。實踐平臺的建設就要從相應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模擬教學軟體的應用等,讓學生在溝通交流當中提高自身的知識應用能力。
2.2物流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主要模式
物流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是多樣的,要結合學校的發展特色以及專業特色進行選擇人才培養模式。其中理論加實訓的培養模式就是比較重要的,通過物流管理理論知識的教學,就能為實訓教學打下基礎,而實訓教學是對理論知識的強化。通過實訓崗位學習,就能讓學生從中更好地運用專業知識,從實踐中昇華,提高學生的應用操作水平,這一人才培養模式在物流管理專業教學中應用比較廣泛。再有,人才培養模式當中的理論加實驗的模式也是較為重要的。通過理論的教學對實驗教學加以促進,而通過實驗教學就能對理論教學進行優化,這對學生的理論知識儲備以及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就發揮著重要作用,提高了學生動手能力以及思維能力。物流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過程中,在實驗加實訓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應用方面,主要是通過實驗輔助實訓,而通過實訓將實驗教學進一步的優化。通過物流管理人才培養模式的應用當中,模擬物流實物實驗教學以及實地崗位培訓等,就能促進學生及早地進行崗位培養,崗位實習中能對實驗教學內容加以細化,這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就有著積極作用。再者,物流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當中,理論加實驗加實訓的方式也是重要模式,這是有著特色的人才培養理念以及模式,是提高人才競爭水平的重要培養模式。
3.物流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化措施
物流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化是比較重要的,這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條件,可從以下幾個層面加強重視:第一,完善物流管理課程體系。物流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中,要充分注重從課程體系優化完善方面著手實施。物流管理專業知識體系是多層次組成,每個知識領域和物流管理都有著緊密的聯絡,物流管理作為綜合性的學科,也有著系統科學特徵,所以要在課程體系完善方面加強重視[5]。需要對物流劃分界限,和市場發展中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相結合,按照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以及辦學標準來選擇物流板塊以及科學知識,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第二,強化校企合作。物流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過程中,要注重實踐平臺的合理搭設,強化校企間的合作,這是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基礎。物流管理的專業性以及操作性都比較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是比較關鍵的,對此就要充分注重搭設實踐平臺,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要以物流公司化建設主體多元化為原則和物流企業加強聯絡溝通,通過校企結合共管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優化實訓基地條件,增加校內生產實訓比例等,將物流企業的業務工作標準加以引入,增加學生實踐的機會,資源共享,這是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的基礎。第三,創新人才培養方式。物流管理專業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過程中,要及時轉變理念,創新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中心,在導師制的基礎上創新實驗訓練,把教學以及實踐緊密結合起來,組織學生形成自主創新的隊伍,這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就有著積極作用。要注重物流競賽平臺的建設,將自主探究以及教師指導和專家點評緊密的結合起來,通過典型案例互動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結語
總而言之,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學當中,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要充分注重方法的科學性,以實際教學需求為基礎,探究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模式,以此來促進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工作開展。通過此次對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究分析,希望能為具體人才培養起到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張瑜,鄭慶華,姜方桃,朱長寧.“三維一體”的產學研用物流人才培養平臺構建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上旬.201503
[2]張雅蕊,馬俊.物流應用型人才實踐平臺構建研究———以湖北文理學院管理學院為例[J].職業時空.201501
[3]尤爾根•查金斯基.德國物流的創新[J].中國物流與採購.201722
[4]王麗煥,張英麗.應用型管理人才的創新培養模式探索[J].中國高校科技.201709
[5]黃立君.廣東省高職物流管理專業人才需求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608
醫療器械物流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摘要:醫療器械是一類與人類健康、生命安全密切關聯的特殊商品,可有效輔助醫生對疾病進行診斷、治療,同樣也是醫院的重要收費專案,其的流通、管理直接影響到醫療器械的安全與質量。本文通過系統全面地分析我國醫院醫療器械物流管理存在的問題,並結合我國具體環境,針對性的提出對策,旨在優化醫療器械物流管理模式,提高物流管理效率,降低醫院運營成本,促進我國醫院醫療器械物流的健康穩定發展。
關鍵詞:醫療器械;物流;管理;對策
醫療器械是單獨或者聯合用於人體的儀器、裝置、材料、器具等物品,其目的主要是診斷、治療、監護、預防、緩解疾病,診斷、治療、監護、補償、緩解、損傷或者殘疾等,最終達到維持健康和延續生命的目標。醫療器械物流則是醫療器械從生產廠家生產的商品通過中間經銷商醫療器械商業企業的配送,最終銷售給醫院及其他醫療機構。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高新科技、大型醫療裝置的大量研發、生產,並運用到醫療工作中,顯著提高了診斷、治療水平和醫生的工作效率。然而,我國醫院醫療器械物流存在監管失控、流通秩序混亂、市場集中度低、主要依賴進口等諸多問題,導致醫院醫療器械市場物流運營效率低下,成本長期居高不下,最終可引發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加上資訊不對稱,可引起醫患信任關係等社會問題。隨著產品的不斷更新換代,醫院競爭壓力的逐漸增強,更新、更優的醫療器械物流管理及管理理念,不僅能降低醫院運營成本,還能提高醫院的診斷治療效率以及服務質量[1],最終惠及於民,並達到互利共贏的局面。
1.當前國內醫療器械物流管理存在的問題
1.1院外醫療器械物流管理
目前,我國的醫療器械商業企業絕大部分為小規模企業,由於該類企業缺乏核心競爭力,缺乏先進的系統的醫療器械物流管理理念,缺少優秀的既懂經營管理、倉儲調配又懂專業技術的綜合性人才,導致企業經營規模有限,難以形成網路優勢、規模優勢。在倉儲方面,存在倉儲條件差和運輸方式原始等現象,導致倉儲整體表現為低效、高耗、分散、不安全。從而很難通過資訊化、物流建設以提高運營效率,導致流通成本居高不下。由於經營性企業門檻低,使得大量企業均可進入該領域,普遍規模偏小,不可避免的增加可流通領域層級,中間環節過多最終導致層層加價。中間商物流管理水平有限,同時針對儲存過程中的層層轉包,其監控和追溯也難以全程開展,那麼在醫療器械的轉運、儲存過程中則會增加安全隱患,從而難以保障消費者安全。例如,診斷試劑等醫療器械的運輸、儲存多需要嚴格控溫,由於國內企業規模偏小,實力不濟,冷鏈物流發展受限,對於出貨量偏小的診斷試劑,貨量、冷藏車輛的資源整合受到顯著影響,難以形成規模效應[2]。大部分醫療器械的價格虛高並不在生產廠家,而是由於流通環節過多、流通過程複雜所引起。
1.2醫院內器械物流現狀
醫院內的物流資訊化管理水平偏低,主要包括對內、外的資訊溝通、傳遞以電話、傳真以及電子郵件等訂貨方式為主,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隱患。大量工作人員分工不合理,從事的事物缺乏規範性與專業性,且工作效率低下,如大量工作人員叫貨、入庫、驗收、票據、庫存管理等低質量、重複性的工作[1]。日常管理中缺乏專業指導,容易導致貨物儲存混亂,資料查詢、核對困難等問題[3]。一些醫院盲目攀比,為了提高醫院聲譽和收益,超前購買、配置各種大型醫療裝置,造成其使用率較低,從而引起資源的嚴重浪費。由於醫院重購買輕管理,導致部分醫院的醫療裝置購置與應用開發、效益評估等存在脫節的情況。加上沒有配備專業的管理人員,容易導致使用不到位,儀器一旦出現故障,只能花費很長的週期返廠維修。儘管我國部分醫院的醫療裝置配置較為先進,但不同級別、不同地區的醫院器械物流管理也存在不同的問題,例如三級醫院本身實力較強,器械物流消耗量極大,儲備、管理、技術人才充足,更容易認識到醫療器械物流管理的重要性,同時也能更多的接觸先進的創新的管理理念,整體而言觀念、理念認識相對較高,但也存在部分認識不足,出現醫院發展參差不齊的現象。而二級及以下醫院,主要表現在醫院主管人員自身對管理的理念認識不足,缺乏相應的人才,缺乏優化管理的壓力,許多醫院對於發展精細化、規範化、高效化的物流的動力不足,且對於物流資訊化、智慧化尚處在模糊不清的初級階段,多數醫院無質量風險控制流程,甚至停留在貨物的出入庫管理層面。
2.醫療器械物流管理的對策研究
醫療器械物流在整個醫院管理體系中的作用、地位越來越重要,對於其的管理優化則是衡量醫院診斷治療效率、醫療服務質量以及保證患者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方法。隨著政府、醫療系統對該行業的逐漸重視,以及政策和市場的導向,其發展已開始逐步向專業化、市場化、規範化轉變。第三方醫療器械商業企業快速發展,不斷重組合並,對醫療器械的運輸、儲存的集約化、規模化管理逐漸展開。目前,醫院醫療器械物流管理已開始從簡單、粗糙的出入庫管理逐步向計劃、採購、入庫、使用、維護等系統化管理過渡。但物流管理髮展的同時面臨許多制約性問題,針對以上醫療器械物流發展的趨勢、現狀以及出現的問題,提出幾點建議:①優化貨位[3]:醫療器械具體分類,並對倉庫進行合理佈局,以優化貨位,不僅可以顯著改善醫院醫療器械儲存雜亂、隨意擺放等的現狀,有效改善貨物週轉率、利用率,通過最大限度地減少庫存情況以實現“零庫存”的管理;②數字、資訊化建設[4]:建立一套實時監測的資料監管平臺,即通過建立生產企業、物流企業、醫療機構以及監管部門的資料平臺,做到資訊共享、資源配置優化以及監管得力。通過標準的資料分析、資訊交換技術以及預警模型研究,提高醫療器械物流管理的資訊化、自動化程度,既可以精化生產企業的按需生產,又可以提高中間環節的醫療器械供應效率,同時保障了醫療部門的診療效率,減少了資源的浪費;③建立風險管理和質量控制體系[5]:對醫療器械的採購、驗收、檢測、考核、維護、使用等一系列環節進行全行控制,並進行優化完善,做好每一環節的登記、交接記錄,保障每一環節透明化、可溯源,如此才能將風險、質量管理工作落到實處,保證醫療裝置安全、可靠,促進醫療裝置的質量和工作效率的提高;④制定行業物流管理標準[1]:政府、醫療、物流行業攜手合作,制定關於醫療器械物流的規章制度、法律法規以及行業標準,強制性的規範准入企業、醫院、人員規範醫療器械流通、儲存等過程中的行為,統一編碼,統一管理,建立醫療器械流通標準,便於交流、對接,通過合理提高標準,嚴苛要求,淘汰或者整改不合規的企業、醫療機構。
3.結語
醫療器械物流管理的優化需要從技術、制度、人才等多方面進行優化、改善,需要政府部門、第三方企業以及醫療機構的共同努力。對於人才的培養,可為行業注入新的血液,有利於現有制度的完善和新制度的提出,對於技術的改進,可優化行業執行效率,降低庫存成本,對於制度的完善,可以淨化環境,利於各項現代化的物流管理的實施。最終建設完善的醫療器械物流供應鏈,優化貨位和倉貯管理,降低醫院運營成本,提高醫院的診斷治療效率以及服務質量。
參考文獻
[1]張錦,王耀飛,李建生,等.283家醫院醫療器械物流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建議[J].中國醫療管理科學,2016,61:54-56.
[2]崔忠付.我國醫療器械物流發展問題與趨勢分析[J].物流技術與應用,2015,2011:50-51.
[3]王雨寧,施先亮.三甲醫院醫療器械倉庫貨位優化研究[J].醫療衛生裝備,2017,386:36-40.
[4]尹軍,戴晨曦,張和華,等.醫療器械院內物流系統的構建及作用[J].醫療衛生裝備,2016,3711:129-131.
[5]馬躍.醫療器械的風險管理與質量控制[J].醫療裝備,2018,311:102-103.
電子商務專業畢業論文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