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教育文化差異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2日

  中國和西方的文化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這種差異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教育的內容、方式、目的和結果,中西方在教育體系上都存在著巨大的不同。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論中西傳統文化中的教育思想》

  摘要:孔子與蘇格拉底是中西傳統教育史上兩位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們的教育思想,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中西方教育思想發展的源頭。通過對二者的教育思想的比較研究有助於真正認識到當今中西教育思想差異的源頭所在,有助於我們認識當今中西方各自教育思想中的優勢與不足,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關鍵詞:孔子;蘇格拉底;教育思想;差異;影響

  孔子與蘇格拉底是中西思想文化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們的思想對後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尤其是在教育思想上,兩者可以看作是中西教育思想的源頭,但是在不同的地域與文化差異的影響下,兩者的教育思想有著本質上的差異。這種差異反映在兩者的教育目的,教育過程中確立的教師地位與師生關係,以及教育方法上。而這種差異有對中西傳統教育思想以及日後中西教育的發展走向也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一、孔子與蘇格拉底教育思想的差異

  孔子與蘇格拉底教育思想的差異主要有三個方面:教育目的差異,教師地位與師生關係的差異,以及採用的教育方法的差異。

  一教育目的的差異

  孔子與蘇格拉底生於不同的國家,但卻處於一個相似的時代。兩者都生在了一個社會轉型和過渡的時期,孔子生活在我國春秋末期,正值奴隸制社會向封建制社會的過渡時期,而蘇格拉底生活在希臘城邦奴隸制的衰落時期。戰亂之時,禮崩樂壞、道德淪喪,兩者都極力想挽救這場社會危機,重塑道德在人心中的地位。所以兩者不約而同的選擇了教育作為重塑人的靈魂,提升人的道德觀念的一種途徑。兩者都賦予了教育神聖而偉大的意義,都希望通過教育解決道德問題,從而達到最終的社會安定繁榮的目的。

  從這點來看,兩者實施教育的最初出發點是基本一致的,且兩者的肯定了應該通過教育來實現人民道德的昇華,但兩者的具體目的卻是不同的,而正是因為這種不同,才造成了後來中西傳統教育思想的不同走向,也對中西文化發展產生了不同影響。

  1、孔子的教育目的

  孔子的教育目的是讓人擁有“仁”的具體道德修養,這也是孔子教育精髓與最高理想。“仁”是孔子要求培養學生具備的最高道德品德。仁涵蓋了很廣的範圍,如忠,孝,城,信,智,勇,溫,良,恭,儉,讓,廉,和,寬,敏,惠,愛人等等。而仁中最重要的兩個要素就是“孝”和“愛人”,其中孝是實現“仁”的基礎,愛人是“仁”的核心。

  孝是處理家庭內部關係的行為準則,是實現“仁”的基礎。孔子說:“孝弟者也,其為仁之本與。” [1]P3孔子一直認為只有做到孝才能愛人,孝是愛人的本源和基礎。孔子強調了孝中包含的情感意蘊,他認為孝無須其他理性的理由,它的依據就是父母子女之間的血緣關係,而父母生養子女的恩情就是子女孝敬父母的終極理由。而孔子又把“孝”與“忠”聯絡了起來,他認為:“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者,能致其身。” [1]P3在他看來,只有在家能盡到孝道的人在朝才能盡到忠君。把他的這種“孝”推及到了整個國家的治理之上,把這種父母子女之間的血脈親情融入到了君臣關係之中,這種把治家之情、之理遷移到了治國、平天下的巨集圖偉業之中,使得整個國家治理也處於這種溫情脈脈的人際關係之中。

  愛人是“仁”的核心,孔子多次強調了愛人的重要性,在《論語》中,“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1]P114,意思就是說有仁德的人對別人要賦予愛心,對於統治者來說更是如此。因此孔子要求為政者能夠“博施於民而能濟眾” [1]P56,即多從人民的利益著想,做到“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1]P41孔子認為一個真正有仁德的人治理國家,必須做到“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1]P2,“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1]P192等等,由此可見,孔子在治國的問題上還是選擇了情,要求執政者做到惠民、重民及養民,保持這種君民之間的濃厚情意。

  這樣看來,孔子的教育目的最終是把教育引向了一個道德倫理的高度,它強調仁,強調感情,這也是與蘇格拉底教育目的的根本差異。

  2、蘇格拉底的教育目的

  與孔子不同,蘇格拉底的教育目的是“美德”本質的追求。美德就是善,而善又是蘇格拉底追求最高的道德理想。在蘇格拉底看來,之所以有惡的存在是因為無知,而有知識的人必定也是有德行的人,只有對善無知的人,才會去作惡。所以只要人人擁有了知識,人人就擁有了美德。這就是他的著名命題“美德即知識”[2]P232的由來。

  但是,蘇格拉底並沒有僅僅停留在像孝道、友愛等美德的具體表現表象,而是越過這些形式化的各種表象,去尋求永恆的美德的本質。例如在《美諾篇》裡,蘇格拉底問美諾什麼是美德,美諾立刻就分別回答了男人的美德是什麼,女人的美德是什麼,蘇格拉底諷刺他說:“當我只問你一種美德時,你就把你所留著的一窩美德都給我端出來了” [3]P153,而這並不是他所要問的,他要問的是“美德本身”。因為美德“不論他們有多少種,而且如何不同,它們都有一種使它們成為美德的共同本性”。[3]P153對於美德,蘇格拉底需要使人知道的不僅僅是具體的美德行為,而更在於使人知道美德的本質。因為他認為,某些看似有很多知識的人之所以為惡,沒有美德,就在於並沒有真正地掌握普遍的永恆的美德,或者說,並沒有真正地掌握知識。所以蘇格拉底傾其畢生,教育學生去尋求美德的本質。

  因此,蘇格拉底最終把教育引向了一個哲學高度,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對美德,對真理的探求,與孔子選擇情相對,蘇格拉底選擇了智。

  二教師地位與師生關係差異

  在實現各自教育目的的過程中,孔子與蘇格拉底也確立了教師在教育中的不同地位,同時導致了兩種不同的師生關係。孔子與蘇格拉底教育思想中的教師地位與師生關係存在根本差異:孔子確立了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師權威地位,從而建立了一種“師為上、生為下;師為主、生為僕;師為尊、生為卑”的師生關係;與之相對,蘇格拉底卻是在平等民主的基礎上確立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生中心觀,建立了師生平等的師生關係。

  1、孔子教育思想中的教師地位與師生關係的確立

  對於孔子而言,“仁”是他教育的目的,而“禮”就是他實現“仁”的途徑,因此孔子要求每個人以“禮”來規範自己的行為,提倡“復禮”。[4]PP1-3孔子所謂的“禮”,主要是指遵守等級社會的道德規範和生活規範。這種規範,大而言之,包括國家內部上下的尊卑的社會制度;小而言之,則包括了人們日常生活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禮儀常識。這樣看來,孔子的“禮”中不僅規範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夫婦之間的關係,也規範了師生之間的關係。正如他所說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1]P111,這裡面隱含的另一個含義就是“師師、生生”。對於孔子來說,“禮”中暗含的等級制度是絕對肯定的,正因為如此,在教師地位的問題上孔子強調教師的地位與權威的絕對性。而這種絕對權威的教師地位就要求學生的絕對服從,正如孔子說的:“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1]P160對於他的學生來說,“畏聖人之言”就是對自己傳授的東西的絕對服從,這就造成了學生只能無條件的被動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從而確立了以教師為主的教師權威地位。在師生關係上,孔子與學生雖然和睦但並不平等。正如孔子自己所說:“道不同,不相為謀” [1]P154,意旨主張不同,互不商量。同時孔子也認為“剛、毅、木、吶近仁” [1]P126,其實就是他“畏聖人之言”主張的表現。而這也正是孔子教育思想中師生關係的一種體現,孔子遵循的師生關係是一種“師為上、生為下;師為主、生為僕;師為尊、生為卑”的關係,雖然和睦但不平等。

  2、蘇格拉底教育思想中的教師地位與師生關係的確立

  相對而言,生活在古希臘的蘇格拉底卻深受當時的民主政治的影響,而當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更是讓他與自己弟子、學生之間確立了一種民主、平等的關係。無論是在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還是在對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中,蘇格拉底始終把自己的學生看作是教育和教學的主體,主張師生關係的平等,強調多元主體見的對話,而對話中充滿了機智的爭論,在爭論的過程中,雙方都是對話的主體,都是平等的地位,這一點我們可以從他與尤蘇戴默斯關於正義的對話中看出。在整個對話的過程中,蘇格拉底採用了一種對話的形式,在對話中他提出問題,舉出例子來證明對方思想中的不恰當之處,使對方認識到自己思想中的錯誤之處,隨後再步步深入,最後使對方認識到自己的無知。[5]PP140-154整個過程雙方地位平等,蘇格拉底並沒有像孔子那樣以權威自舉,在他整個的教育過程中是對真理的探討,真理才是最高的權威,正如他自己所說:“我們一定不能把對個人的尊敬看得高於真理”。[6]而這正是亞里士多德那句名言“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由來。

  總而言之,孔子在教育和教學過程中,確立了以教師為主,過分迷信教師權威、地位和作用的教師觀,而蘇格拉底在民主和平等的基礎上,確立了尊重學生,以學生為主體,不迷信教師權威、地位和作用的教師觀。而這種師生關係的差異也造成了兩者在實踐其教育思想時所運用的教育方法的差異。

  三教育方法的差異

  因為孔子與蘇格拉底在教育目的及教師地位,師生關係上的根本觀念的不同,兩者在實現自身教育思想的過程中,也採用了不同的方法。

  1、孔子的教育方法

  孔子的教育目的是的最終目標是明白為仁之道,即是致仁,因此為了達到這種聖人之道,孔子強調教育不在朝夕,而重在省悟,做到溫故知新,舉一反三,所以對孔子教育方法的最好論述就是《論語・述而》中提到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1]P59孔子主張在教育過程中要求學生首先必須擁有求知的慾望,即努力達到“仁”的願望,然後再在合適的時機,對學生進行啟發。在啟發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反覆思考,做到舉一反三。如果學生達不到這個目的,教育就只有被迫中斷,這裡孔子強調了在教育過程中學生思考大重要性。《論語》就是最好的例子,這部孔子與弟子之間的問答語錄中記載了,學生們提出的各種各樣的問題,而孔子及時而恰當地予以針對性很強的回答,通過這一問一答,啟發學生的思維,增進學生的學識。而在“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中有隱含了另一層含義,就是這個舉一反三得出的最終結果必須與孔子自己堅持的“仁”的觀點相符和,所以學生獲得的知識永遠不能跳出孔子的“仁”觀念。而在教育過程中,孔子永遠是處於一個教師的地位,學生只能永遠向他請教知識。

  2、蘇格拉底的教育方法

  蘇格拉底教育思想的目的是尋求“美德”的本質,教人尋求真理。所以蘇格拉底運用的教育方法是一種邏輯性強的辯證術――產婆術。產婆術分為四個部分:譏諷,助產術,歸納與下定義。[2]P232具體來說,“譏諷”就是在談話中讓學生提出自己對某一問題的看法,然後揭露學生談話中的自相矛盾點,迫使學生成人自己對這一問題的一無所知。所謂“助產術”,就是用談話的方法幫助學生把知識回憶起來,就像助產婆助產產出嬰兒一樣。所謂“歸納”,就是通過問答使學生的認識能逐步排除事物的個別特殊性,揭示出事物的本質普遍的東西,從而得出事物的“定義”。蘇格拉底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相信只有人們知道自己無知,才會去追求知識,所以若要教育他們,就必須先讓他們自知其無知。雖然蘇格拉底的產婆術也是一種啟發性的教育方法,但是他並沒有像孔子那樣設下各種限制,學生可以在討論的過程中自由的放飛自己的思想,通過不同的途徑到蘇格拉底最終獲得真理的教育目的。

  由此可見,孔子與蘇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存在著根本的差異:在教育目的上追求著“仁”與“美德”的不同目標;在教師地位與師生關係上兩者分別確立了強調教師權威的教師中心觀與強調師生平等,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生中心觀;在教育方法上,兩者通過舉一反三與產婆術兩種不同的方法啟發學生,從而達到兩者追求的不同的教育目標。而正是因為孔子與蘇格拉底教育思想中這些本質上的差異的存在,使得兩者的教育思想對後世教育思想,文化發展走向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二、孔子與蘇格拉底教育思想差異造成的影響

  一兩者的差異對中西傳統教育思想及文化走向的影響

  孔子與蘇格拉底追求“仁”與“美德”的兩種完全不同的教育目的導致了日後中西教育思想的不同走向,同時也給中西文化的發展造成了不同的影響。孔子的“仁”教思想經過孟子等儒家後繼者的發展,最終形成了注重道德修養,注重血緣親情道德教育傳統,讓中國文化中充滿了的人文主義精神,也使中國的哲學形成了典型的道德型哲學。而蘇格拉底對“美德”的追求以知識為基礎,注重對真知的追求,充滿著理性,導致了西方重知識教育的傳統。這種思想經過柏拉圖等人的發展,形成了西方典型的知識型哲學,處處體現了西方的科學主義精神。

  二兩者的差異對當代教育方式與教育效果造成的影響

  兩者在教育過程中確立的教師地位,師生關係及使用的教育方法也對現代教育造成了巨大得影響。在孔子以教師為主,過分迷信教師權威、地位和作用的教師觀的影響下,我國學校教育過分地強調了學生的接受學習,對知識的死記硬背和頂禮膜拜。而對教師權威的迷信和崇拜,強調在師道尊嚴,尊師重道,因而造成了我國在教育和教學中只注重教師的作用,而忽視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地發揮。教師總是教,學生總是被教;教師總是無所不知,學生總是知之甚少,甚至一無所知;教師總是在思考,學生總是被動地思考;教師總是講,學生總是順從地聽講,教師有主動作用,學生總是圍繞教師轉;教師是教育和教學過程的主體,學生是教育過程的客體;教師是知識的權威,學生只能聽從教師。學生就猶如在水渠之中,一切早已被教師決定。在很顯然,這一切都極大地阻礙了學生健康、主動、積極地發展,也不利於創新人才地培養。

  與孔子不同,建立在蘇格拉底民主平等,以學生為主體,不迷信教師權威、地位和作用的教師觀上的西方教育更為開明與先進。教師和學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在教育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以自己為中心,而是以學生作為教育和教學的中心。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更多地強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感悟,而不是對知識的死記硬背。教師和學生通過相互溝通、交流、對話來進行學習,不是把教師看作知識的權威而加以頂禮膜拜,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中相互學習。在這種環境下學生更像是水流,在知識的道路上斷的探索,而又沒有絕對的結論。正如在西方教育一詞education 的本意是“引導”的意思一樣,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而已。這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而且促進了學生健康地成長和發展。

  三、結語

  由此看來,孔子與蘇格拉底的教育思想有著根本上的不同:首先是教育目的的差異,教育目的是兩者教育思想的發源,雖然兩人都選擇了教育作為塑造人的靈魂、提升人的德行以救治現實社會的手段,但是兩者的目的是不同的,孔子旨在讓人們擁有“仁”的具體道德修養,而蘇格拉底的目的在於對“美德”的本質的追求。其次是兩者教育思想中的教師地位與師生關係的差異。教師地位與師生關係是實現教育思想的基礎,孔子在教育過程中確立了以教師的地位為主的教師權威化,而蘇格拉底卻以民主平等為基礎,確立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師生關係。最後是教育方法的差異。教育方法是推行教育思想的重要手段,兩者運用了不同的啟發式教育與不同的方法原則,而正是這些差異導致了日後中西文化發展走向的不同――人文主義與科學主義的差別。同時,這種差異又對現代的中西教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中國教育中的教師的權威地位,學生填鴨式的學習方法與西方教育中的師生平等,在討論中獲得知識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但是我們也必須得看到,雖然孔子與蘇格拉底雖然有著不同教育思想,但是他們的根本目的都在於通過教育實現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我們在對兩者教育思想的研究中應該看到兩者各自的有事與不足,應該本著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原則,一方面要繼承和弘揚祖國寶貴的思想文化遺產,發揚中國傳統道德教化的特色,認識並挖掘其現實價值,以從中吸取其精髓;同時也要批判借鑑西方文化資源中的精華,學習西方追求真理、勇於創新的思維特質,以取長補短,推陳出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更好的促進中西方文化的一種交匯與融合。

  參考文獻:

  [1]論語[Z]. 楊逢彬,楊伯峻註譯.長沙:嶽麓書社,2002.

  [2]王凌皓.中外教育史[M].長春:東北大學出版社,2002.

  [3]北京大學哲學系編.古希臘羅馬哲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4]全國教育史研究會編.孔子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5]色諾芬.回憶蘇格拉底[M].吳永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6]柏拉圖.理想國[M].郭斌和,張竹明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387.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略論英語委婉語
淺談社會語言能力在英語教學中的培養
相關知識
中西方教育文化差異論文
中西教育文化差異論文
中英茶文化差異論文
中西方教育文化差異對比論文
中西方教育文化差異淺談論文
中西方教育差異相關論文
中西方教育差異對比論文
中西方教育差異淺探論文
中西方教育差異初探論文
中西方教育比較論文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