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醫學論文
醫醫學是處理人健康定義中人的生理處於良好狀態相關問題的一種科學,是以治療預防生理疾病和提高人體生理機體健康為目的。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低年級醫學生臨床實習現狀
1 方 法
調查問卷的形式,調查物件為中國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大二年級110名學生。問卷共24道選擇題1道問答題,主要內容為寒假期間教學安排的臨床導論實習情況的總結。收回有效問卷103份,資料錄入SPSS 13.0 統計分析。
2 結 果
2.1 實習時間及地點
近90%被調查者的實習時間在兩週以內;將近一半被調查者47.57%選擇在三級醫院進行,在一級醫院及社群醫療站實習的學生低於20%;87.38%的學生選擇在傳統的主要科室實習內科、外科、急診科等。
2.2 實習接收情況
僅29人憑藉學校介紹信順利被醫療單位接收實習,大部分依靠親人朋友介紹選擇合適科室。帶教老師持非常支援的態度與認為低年級醫學生實習為時過早的態度幾乎各佔一半,少數認為無所謂,極個別因認為低年級醫學生臨床實習會影響醫院正常工作秩序而反對。
2.3 實習預期
超過半數的學生認為早期實習僅作為對醫生工作的瞭解和對醫療環境的體驗,少數期望在實習中學到一定臨床知識並與已掌握的理論知識相結合;超過90%的學生對此實習表示喜歡,超過半數表示非常渴望,但仍有極少部分同學表示不感興趣。
2.4 實習實際情況
絕大多數學生的實際工作是查房、幫助科室處理瑣碎事務、在辦公室閱讀醫學書籍以及瞭解醫院規章制度等,近一半學生獲得觀摩手術的機會,三分之一學生有親自操作的經歷包括換藥、寫病志等,約四分之一學生表示在實習過程中沒有實際工作。在實習實際過程中經歷過醫患糾紛的學生佔少數,僅5人表示經常經歷醫患糾紛。
2.5 實習收穫
在理論知識與實習的聯絡方面四分之三以上學生認為學過的理論知識在實習中得到了應用,對實習比較有幫助,在其中有近二成學生認為做到了理論與實踐緊密聯絡,對實習很有幫助;在實習是否達到預期方面七成學生表示已達到,在其中有少部分學生認為超過預期,仍有近三成學生認為實際與預期偏離較遠。認為在實習過後對醫療工作更加喜歡或印象變好的學生佔總數的80%以上;有70%學生認為此項實習很有益處,對將來的工作有一定幫助,但仍有超過10%認為弊大於利,其餘表示無所謂。
3 結論與分析
3.1 學生對臨床實習有較大興趣
通過調查結果可以看出低年級醫學生對於接觸臨床實習是非常向往的,這與專業的選擇相關,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就業目標大多為臨床的一線醫生,能夠早期接觸並熟悉醫生的工作環境以及工作內容工作性質對於低年級醫學生來說是具有一定吸引力的。在統計中可以發現三級以上醫院對醫學生的吸引力相對更大,這可能與大醫院裝置完善以及學生對今後工作的預期相關,有調查顯示大多數醫學生希望能在三甲醫院工作。
3.2 接收醫院帶教醫生與學生本身對實習的態度有較大偏差
幾乎全部學生都不會把此項實習當作作業來完成而是主觀意願有興趣去做,大部分學生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科室,也不乏學生與老師一起值夜班;然而接收醫院的態度大多是不積極的,雖然原則上是配合的,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往往忽略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導致實習結束後學生的收穫侷限在熟悉環境上,對臨床實際能力的掌握上很難有進步。一方面接收醫院大多並不是教學醫院,醫生更注重看病而不是教學,對醫學生的實習不夠重視;另一方面醫生工作過於繁重,少有專門時間帶領醫學新生從頭學起。
3.3 臨床實習收穫與預期基本一致
從調查結果來看,雖然大部分學生對實習是嚮往的,但是對實習的預期並不是很高。基本上都為了更多更具體的瞭解臨床工作的性質與內容。然而在實習過程中學生也確實很難接觸專業領域內容,這與醫院必須對患者負責的性質有關,低年級醫學生的臨床技能水平也不適合做過於專業的工作。學生在實習中所做的工作諸如處理雜務、書寫病例、查房或見習手術等也大都符合自己對臨床實習的預想。實習過後絕大部分學生認為實習後有一定的收穫,也進一步印證了這點。
3.4 理論知識可以在臨床實習中得到應用
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也會對臨床實習產生一定影響,很多學生認為在實習過程中做到了理論聯絡實際或者理論知識得到了應用。雖然尚有一部分學生認為無法在實習中應用理論知識,這不能排除學生本身對理論知識的掌握不足的影響。
4 解決方案
4.1 規範實習內容與教學計劃
目前的實習時間安排在假期,地點由學生自主選擇,造成了實習水平的參差不齊。學校與實習單位缺乏有效的溝通也導致的學生的實習接收受阻。學校可以利用課間或週末安排學生在附屬醫院進行實習,分組配備帶教老師,對實習內容進行簡單規劃與佈置。不僅可以保證適合學生的課程內容,也可以隨時掌握學生的整體實習情況以便與對教學內容做出合理調整。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學生在尋找接收單位時遇到的困難。實習時長方面可給出範圍讓學生選擇,但應限制在1~2周,時間過短達不到實習目的,時間過長又可能使學生失去興趣。實習具體內容應包括瞭解工作環境以及簡單必要的臨床操作技能,具體可以包括瞭解醫院的規章制度、掌握與患者交流的技巧以及對患者的人文關懷、病例的規範書寫、協助管理患者檔案、學習心肺復甦等急救技能以及外科無菌操作方法、參與查房和交接班等。另外,對於掌握一定技能且實習中表現出色的學生,應該給予觀摩手術、簡單的外科操作等實際操作的機會來更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
4.2 調整實習與理論課教學模式
醫學院校應重視對學生臨床技能的培養,逐步改變單純理論知識灌輸的課堂模式。首先,改變臨床實習的密度與彈性,給學生提供隨時實踐的條件。比如,可以在附屬醫院相關基本臨床科室如普外科,內科,急診科等長期對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從教務處與教研室派出專人負責管理,讓學生能夠通過提前登記預約即可選擇自己需要的科室或內容在課餘時間進行實習。其次,理論課教學中在保證基礎理論知識教學的前提下,儘可能增加臨床病例的講解與討論,讓理論課成為服務臨床實踐的工具而不是讓學生單純記憶理論知識,從而使學生逐步形成系統的臨床思維。
4.3 制定完善的實習評價體系
學校應有量化指標及專人負責對學生實習中表現評分,還可適當增加實習考試,技能操作考試等,計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定。一方面,可以督促學生按照教學計劃保質保量完成實習內容,讓低年級學生更全面瞭解醫院工作的性質與內容;另一方面,也可以將學生整體實習情況量化,注意實習前後對學生測試的情況對比分析,便可以為臨床教學的研究提供資料,從而更好地調整醫學教育的教學結構與模式。
5 結 語
讓低年級醫學生接觸一定量的臨床實習是必要的也是學生所向往的,但如果缺乏一定的規範性則不會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更好地為醫學教學服務的目的,甚至使弊大於利。科學嚴謹的早期臨床實習是帶領醫學生向合格醫生轉變的關鍵一步。
>>>下頁帶來更多的
關於醫學類的論文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