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專業本科自考畢業論文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3日

  隨著現代醫學護理模式的轉變與社會經濟的發展,護士在維繫人的生命與健康的同時,要懂得人、理解人、關懷人,並且護理教育者應加強護理專業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護理專業畢業論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護理本科自考畢業論文範文篇1

  談喉癌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心得體會

  【摘要】

  目的 探討喉癌患者圍手術期護理。方法 選取2009年以來60例手術治療的喉癌患者的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所有喉癌患者經治療均全部治癒。結論 通過積極的護理措施保證喉癌患者的手術治療效果,提高病人生存質量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喉癌 手術前 手術後 護理

  喉癌是起源於喉黏膜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最常見的為喉鱗狀上皮癌。腫瘤發生於呼吸道狹窄部位,容易堵塞氣道,使病人窒息死亡,腫瘤常向頸部轉移,晚期還可轉移至骨髓、肝、腦等臟器,危險性甚大。手術療法目前為治療喉癌的主要措施。選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喉癌患者60例採用手術治療,現對臨床手術前後的臨床護理措施分析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採用病人6O例,男56例,女4例;年齡34~82歲,平均6l歲;其中喉部分切除l4例,喉全部切除41例,單純全喉切除5例。其中鱗癌47例,腺癌4例,乳頭狀瘤癌變8例,肉瘤1例;其餘均於術後10~l5d改經口進食,全部恢復吞嚥功能。所有喉癌患者經手術治療及積極護理配合均全部治癒。

  2. 護理

  2.1 手術前護理向患者及家屬解釋本病的相關知識,說明目前國內外治療的方法及治療效果。說明只要是早期發現,經過合理手術切除,絕大多數患者可以長期生存,並解釋放射治療、手術治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放射治療、手術治療的優點和缺點,使其減輕焦慮、恐懼心理,積極配合治療及護理。術前做好心理護理、營養支援、呼吸道準備、完善相關檢查、常規備皮外,還應特別注意口腔的清潔。要求術前2d開始用漱口液漱口,進食清淡的食物,禁吸菸、飲酒;必要時行胃腸道清潔。術前向患者解釋術後近期會失去發音功能,教會患者用口形和手語進行溝通的方法,並準備好紙和筆,用於較複雜的語言交流。向患者說明術前、術中、術後需注意的問題等。

  2.2 手術後護理2.2.1 體位護理 術後的保護性頭位,是防止喉咽腔裂開造成嚴重併發症的治療措施之一。由於手術切除了大部分喉體,使新形成的喉咽腔變短,不當的頭位會引起吻合處斷離,因此,術後的體位及喉部的制動非常重要。術後給予半臥位,頭下墊高枕,保持頭前傾位、防止頭部的仰伸動作l0d左右,以減輕吻合口的張力,促進傷口癒合。半坐臥位也便於充分引流,預防切口水腫,還可以防止鼻飼時食物反流,因患者環嚥肌關閉功能受損,食管和胃內食物易於反流。

  2.2.2 呼吸道護理 喉功能保全手術後,患者的正常呼吸通道被改變,頸部的氣管造13即成為呼吸、排痰的唯一通道,使下呼吸道直接與外界相通,吸入的空氣失去上呼吸道的加溫、溼化、淨化屏障等保護作用,容易發生氣管套管堵塞、呼吸道感染等併發症醫學|教育網整理蒐集。臨床上可根據病房設施、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進行具體的選擇,為達到充分的氣道溼化,最好是多種方法混合使用。為保持呼吸道通暢,吸痰是呼吸道護理的另一個重點。目前提倡適時吸痰,目的是充分保護和調動患者的主動排痰能力,減少對氣道的刺激,促進傷13癒合。對恢復良好的患者,術後10d左右以鼓勵和指導患者以自行咳痰為主,儘量減少吸痰,能有效減少下呼吸道感染。

  2.2.3 飲食護理 術後創面來癒合前,給予鼻飼供給營養者,鼻飼管按鼻飼護理常規進行護理。鼻飼期間做好口腔護理。鼻飼管一般於術後2~3周拔除,拔管前先試進溫開水,如無咽瘻、嗆咳等情況時,則可拔除鼻飼管改進半流質飲食。若行喉再造術者,術後須做吞嚥訓練,術後2~3周患者若誤咽減少,可試進糊狀食物,並逐漸改進半流質飲食,若嗆咳基本控制後,大部分飲食能下嚥時,可考慮拔除鼻飼管。

  2.2.4 氣管套管的護理 術後患者全堵管後暫不拔管,需觀察1~3個月,以防止喉狹窄;需補充放療的行帶管放療,放療結束一段時間後再行氣管套管拔除,防止放療喉水腫帶來的問題。

  對帶管出院的患者,應重點教會氣管內套管的消毒方法:根據分泌物的多少、黏稠度及呼吸情況,每日清洗消毒1~2次,採用煮沸消毒,也可用3%過氧化氫溶液浸泡消毒3~5min,有條件的可在清洗後用乙醇、戊二醛浸泡5~lOmin,然後用生理鹽水徹底沖洗乾淨。內套管取出後應儘快清洗乾淨,及時放回,以避免痰痂堵塞外套管造成呼吸不暢。拔管應由醫師根據病情決定,併到醫院完成,絕對不能自行拔除套管,以免發生呼吸困難導致生命危險。

  2.2.5 發音訓練 全喉截除者於拔除鼻飼管後,即可做發音的訓練。半喉截除者於拔除喉腔水囊後,若堵住套管口,即能發音。喉再造者,於術後3~4周,即可開始發音訓練。向患者講解發音原理,掌握吸氣及排氣的控制量及發音的主要方法。為每一位患者,因人而異地制訂發音訓練計劃,如根據患者的年齡、性格、體力、心理素質、文化程度等特點,制訂符合本人特點的訓練計劃,計劃要尊重患者的意見、人格、自尊等,循序漸進,一般情況下,出院時能發出“啊”的音節,在練習飲水時能聽到從喉中發出的“咕嚕”聲。控制腹壓訓練。指導患者使用腹式呼吸,如吸氣時儘量放鬆使腹部隆起,呼氣時收腹,練習控制腹壓的方法可讓患者吹長方形薄紙袋或用塑料管吹杯裡的水等。

  3. 總論

  配合手術治療,注意溝通技巧和精益求精的護理技術,不斷地總結護理經驗,進一步完善和規範護理措施,提高護理質量。

  護理本科自考畢業論文範文篇2

  淺析溝通藝術在護理中應用

  好的儀表風度是縮短護患距離的基礎當患者來到醫院,首先受到導醫護士的接待,而且患者接觸最多的也是護士,如:導醫護士陪同病人檢查、送新入院病人至病區等等,以至病人。

  1加強對溝通的認識

  溝通,是指人與人之間的資訊傳遞和交流,它包括意見、情感、思考等的交換,藉助語言、文字、表情、手勢等方法來表達。實踐表明,溝通無時無地不存在,在給病人介紹住院規則和環境、護理指導或衛生宣教、蒐集病史、實施護理措施等過程中,都包含著溝通,有效的溝通是護士工作順利進行的基礎,也是確立良好護患關係的前提。

  溝通包括非語言性溝通和語言性溝通。護士在日常工作中,用自己的語言、行為與患者進行心理的溝通,有助於瞭解患者的身心狀況及要求,有針對性的向患者提供正確的資訊、滿足其需求,以減輕其痛苦,提高治療護理效果。

  1.1非語言性溝通包括護士的面部表情、身體姿態、專業知識及技術、職業道德等,這些都影響著溝通的效果。

  1.1.1良好的儀表風度是縮短護患距離的基礎當患者來到醫院,首先受到導醫護士的接待,而且患者接觸最多的也是護士,如:導醫護士陪同病人檢查、送新入院病人至病區等等,以至病人來到病區,還是由護士接待病人、安排病床、做入院宣教等。護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對患者產生很深的心理影響。護士端莊的儀表、親切的語言、良好的氣質和風度,能拉近與患者的距離使患者產生安全感和被尊重感,增加對護士的信任感。

  1.1.2熟練的專業知識、良好的技術是一個合格護士的基本條件之一如果護士對於患者提出的一些專業問題及技術諮詢,不能給以滿意的答覆,那麼就失去了患者對護士的信任;高超、嫻熟的技術,有助於提高患者對護士的信任感和建立良好的護患關係。

  1.1.3良好的職業道德是護士必備的素質之一救死扶傷、一切方便於患者、服務於患者,用細緻的愛心和高度的責任心,發現和解決不利於患者治療和恢復的各種心理反應,喚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以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精益求精的業務技術,獲得患者的高度信賴。

  2影響溝通的因素

  2.1生理因素任何一方處於疲勞、疼痛、飢餓等狀態時,會使其難以集中精力而影響溝通,但當這些生理因素消失後,溝通就能照常進行。

  2.2情緒因素情緒是一種主觀感覺,如生氣、焦慮、興奮等。因此,護士應有敏銳的觀察力,及時發現患者隱藏的感情和情緒,同時還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以確保護患溝通的順利進行。

  2.3認知因素認知即個人對待發生於周圍環境中的事件所持的觀點。由於個人經歷、知識水平、興趣、價值觀的不同,對人與事物認識的深度與廣度就會有所差異,在與患者溝通時要儘量考慮到對方的語言習慣、文化層次與職業等因素,少用專業術語,這樣才能被他們接受和理解。

  2.4性格因素性格是指對現實的態度和其行為方式所表現出來的心理特徵。性格開朗、直爽、熱情、大方的人比較容易與他人溝通;而性格孤僻、內向、固執、冷漠的人就很難與人溝通。護士要接觸形形色色的服務物件,所以應善於把握各種性格的人的心理特徵,因人而異地做好護理工作。此外,還應加強自身性格的鍛鍊,培養活潑開朗、熱情大方的品格,以更好地服務於患者。

  2.5文化因素不同民族、不同地方、不同時代都會有特定的文化特色與傳統、信仰等。一般文化傳統較為接近的人在一起會感到親切、自然,容易建立相互信任的溝通關係,而生活、習俗、信仰等有差異時,容易使溝通產生障礙。因此護士在與患者接觸中,要充分了解尊重他們的文化傳統,以建立良好的護患關係。

  2.6物理環境應選擇安靜、光線充足、空氣流通的環境,使患者能得到放鬆,從而積極參與溝通。

  2.7社會環境善於把握環境,適時適地進行護患溝通,以促進護患關係的發展和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3瞭解病人的心理需要

  病人由於疾病的影響及環境的改變會產生明顯的心理恐懼和孤獨感,生活自理能力的缺陷,特別希望得到醫護人員的尊重、認識以及格外受到治療照顧,更多需要的是想了解自己得的是什麼病?採用的治療手段及後果如何?需要安全及和諧的環境。因此,護理人員要格外關心病人,時時注意病人的病情及情緒變化,做好解釋工作,有針對性、選擇性地進行交流,提供資訊,並採取適當的治療措施及語言支援,創造溫馨的環境,增加病人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最終取得有效的溝通。

  4正確運用溝通藝術溝通

  按傳遞方式可分為語言性溝通和非語言性溝通,前者是使用語言或文字的溝通,後者是伴隨著語言溝通所發生的一些非語言性的表達方式的行為,包括面部表情、身體姿勢、語氣、語調、手勢、眼神的流露等。由於病人的年齡文化素質、領悟能力等高低不一,性格各異,他們的處事方式、心理問題也有所不同。因此,我們應根據病人的個體差異,採取多種交談方式,儘可能把醫學術語轉變成通俗易懂的語言。加強非語言溝通,保持微笑、從容、沉著的表情,傾聽過程要集中注意力,身體微向前傾,保持雙方眼神的交流,適時地用“點頭”、“嗯”等表示理解,靈活運用溝通技巧。

  4.1注意外在形象儀表舉止等外在形象對良好的第一印象形成至關重要。護士應做到儀表端莊、舉止大方、服飾整潔、步履輕盈、面帶微笑、語言和藹。因為良好的第一印象,能使護士在短時間內贏得患者及家屬的好感乃至信任,對建立良好的護患關係非常重要。

  4.2交談時注意交談技巧交談作為護士與患者及家屬溝通的一種重要手段,其不僅取決於護患之間的關係,還決定於護士能否恰當地運用各種交談技巧。而交談技巧與溝通效果向來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將技巧的運用和友好情感的注入、信任關係的建立結合起來,才能充分地發揮交談技巧的作用。

  4.3充分準備無論是評估性交談還是治療性交談,都是一種有目的的交談。交談是為了更好地瞭解患者、贏得患者的信賴,護士應在交談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如選擇合適的交談時間,明確交談的目的與任務,瞭解患者過去與現在的病史,選擇適當的地點與背景等。

  4.4注意言語的規範性、情感性和道德性說話是為了把資訊傳遞給別人,因此言語要規範,在與患者交流中應儘量使用患者能聽懂的語言,多說普通話,少用方言,避免使用專用術語;言語所表達的內容要清楚、通俗易懂;此外,言語表述要具有科學性、系統性。

  4.5言語與情感言語常被看成是護士情感的外在表現,是護士職業道德修養和服務態度以及心理素質的體現,因此要在言語中體現出對患者的同情、關懷、體貼的情感和對患者誠懇、信任、尊重、保密的態度。

  4.6學會傾聽傾聽在人際溝通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認真傾聽是對患者關注和尊重的表現。

  4.7適當反應在交談過程中,護士的反應非常重要,它是溝通達到目的的關鍵因素。

  4.8運用移情即設身處地站在對方的位置,並通過認真的傾聽和提問,確切地理解對方的感受。移情是從別人的角度觀察世界。如果一個人不能很好地理解別人,體驗別人的真實情感,就無法使自己的交往行為具有合理性和對應性。因此,移情是溝通人們內心世界的情感紐帶,是建立護患關係的基礎。

  4.9記錄每次談話後做記錄非常重要。但注意在談話過程中最好不要記錄,因為會影響到傾聽和理解,也會給患者帶來壓力,阻礙溝通的順利進行。

  5提高護士綜合素質護理人員的自身素質

  對護患溝通起決定性的作用。鑑於患者的社會職業、民族信仰、生活習慣、文化程度的不同,人們對疾病的態度各異,要使這些千差萬別的人達到治療康復需要的最佳身心狀態,護理則是一項最精細的服務藝術。服務藝術是指護理工作者在履行自己的使命中,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心理素質,同時又具備豐富的人文知識以及矢志為人類健康服務的高尚品質。隨著國民經濟的提高,護理教育有了很大的進步。本科畢業護士已紛紛湧向各大醫院,但不能否認還有一部分護理水平較低的護士醫學,教育網整理蒐集,這些人大部分在農村或基層醫院工作,未接受系統的心理學學習,知識缺乏,技術不熟練,缺乏溝通技巧;不知道怎樣與患者交談,不能客觀評價患者的心理問題,更談不上針對性的護理對策與溝通。因此提高護患溝通技巧,同時提高護士的素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

  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樹立良好的形象,提倡微笑服務,積極創造舒適愉快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氛圍,定期或不定期的進行禮儀培訓,不斷擴充新理論、新知識,使護理人員不僅掌握本科的專業知識和業務知識,還要有一定的心理、教育、人際方面的知識,以端莊、文明的舉止,得體的語言展現在病人面前,為護患交流創造良好的開端。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人際關係領域的溝通藝術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因此,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按生理、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去處理病人,護士要更新護理觀念,徹底改變過去那種“無言服務”的舊護理模式,重新認識臨床護士的責任,適應新的醫學模式發展的要求,符合病人的心理,以滿足病人日益增長的自我保健、安全意識和對護患溝通的需求。

  總之,現代化的整體護理模式要求護士從生理、心理和社會等多方面滿足病人的需求,而護患溝通正是實行整體護理的前提條件。因此,護士應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素質,熟練掌握和運用溝通方式和技巧,增加護患彼此間的瞭解,從而有效地給予必要的幫助,以利患者全面康復。

  護理本科自考畢業論文範文篇3

  淺談消化內科護理管理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採取對比P>0.05。

  1.2管理方法

  甲組60例均接受常規的護理管理,而乙組則均採取組長負責制的分層管理,具體步驟如下。

  ①建立管理小組:根據科室護士的學歷、資歷以及職稱等選擇出3名組長,然後按照不同年齡階段將護士分為3組責任組,分別由3名小組長負責管理,最後由科室護士長領導3個小組制定分層管理方案。要求責任組長根據患者實際病情以及與護理的工作量安排當天值班的責任護理人員實施分管患者,部分並且嚴重者有責任組長親自管理。各組責任組長在管理中要對其他責任護士的護理情況、護患互動等進行指導、觀察記錄,保障本組責任護士的護理效果與質量[3]。

  ②實施方法:由於該院消化內科各責任組及小組組員、患者數量比較固定,因此以雙班制進行護理管理,由責任組長副總行政班,且8h務必在崗、24h負責制。同時其他責任組至少每天1名組員整班,責任組組員中午休息時間段則由整班的這名護士負責患者的護理管理工作,使一天中的護理管理具有連續性。此外,護士長可以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對各組組員進行合理調配,排班的時候以新老責任組員搭配,並且在護理管理高峰期增加責任組組員數量。上一責任組完成護理工作後,在第二天早晨交班時由下一組接班的責任組組長帶領其他組員共同完成上一組未完成的護理管理工作,以便保障患者的護理管理。最後,由3組責任組組長對本組組員進行每月1次考核,最後由科室護士長進行評分,並且對各層組員開展交流學習,加強責任組組員的綜合技能與素養[4]。

  ③護理管理質量監控:各組責任組組長對自己組內成員的整體護理質量展開評估,以保障整體護理管理水平。責任組組長每週開展治療監控並將組員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記錄,並且及時採取整改措施。而科室護士長每天對病房加強查房2次,每月組織各責任組展開護士會議1次,對各層責任護士在護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同時提出改善護理質量的措施,保障護理質量的同時,提高消化內科護理科室的管理水平。最後,由護士長對各組組員績效情況進行考核,同時給予相應的獎懲[5]。

  1.3觀察指標

  觀察並對比兩組患者接受不同的護理管理模式後,患者的投訴率、不良護理事件的發生率以及整體護理滿意度評分。其中,患者的整體護理滿意度評分運用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程度調查量表進行評分,分值是0~100分,若評分≥90分,則視為非常滿意;若評分為70~89分,可視為基本滿意;如評分低於70分,則視為不滿意。

  1.4統計方法

  該次研究所獲得的資料均採取SPSS19.0統計學軟體進行分析與處理,其中,計量資料採取來x±s表示,應用t檢驗;計數資料採取[n%]來表示,應用χ2來進行檢驗,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兩組消化內科住院患者的投訴率

  兩組住院患者均接受不同模式的護理管理後,甲組60例中有5例患者投訴,投訴率是8.33%;乙組60例中無任何患者投訴,投訴率是0.0%;乙組患者對本次護理管理的投訴率顯著低於甲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5714,P=0.0034<0.05。

  2.2對比兩組消化內科住院患者不良事件的發生率

  兩組住院患者均接受不同模式的護理管理後,甲組60例中有4例患者發生了不良護理事件,不良事件的發生率是6.67%;乙組60例中無任何患者發生不良護理事件,發生率是0.00%;乙組患者在該次護理管理中不良事件的發生率顯著低於甲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4336,P=0.0064<0.05。

  2.3比較兩組消化內科住院患者對該次護理管理的滿意度評分

  該次研究的120例住院患者均資源參與了該次護理管理的滿意程度評分,其中,甲組護理滿意度評分是84.6±1.0分;乙組護理滿意度評分是98.8±1.0分,乙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顯然高於甲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77.7766,P=0.001<0.05。

  3討論

  在醫院護理管理中,患者的滿意度能客觀地表達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與質量[6]。該次研究中,乙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顯然高於甲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在消化內科護理管理中運用組長負責制分層管理模式,能夠顯著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此外,採取組長負責制分層管理的乙組患者,在護理投訴率、不良時間發生率方面,均顯著低於採取常規護理管理的甲組,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能是由於運用組長負責制分層管理能夠提高責任組組長的責任心,促使其在日常工作中積極主動對自己、對其他責任組員的護理效果、質量進行糾查,並且在科室護士長的帶領下積極開展開了護士會議,通過各責任組組員之間的互相交流學習,使某些不良事件及時得到預防,達到安全護理的效果。此外,護士長將科室的各護理人員通過資歷、職稱、年齡等進行細化分組,並且明確了具體的護理工作內容與流程,加強對病情嚴重者的護理管理,能夠顯著提升這個護理管理效率[7]。

  綜上所述,將組長負責制的分層管理方式學科、合理地運用到醫院消化內科的日常護理中,能夠顯著提升護士的護理質量,使患者獲得較高的護理滿意度,保障了該科室的整體護理管理效率,該護理管理模式在臨床中具有較高的運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明曉麗,魯謹.護士分層分組管理模式在內科病房管理中的應用[J].農墾醫學,2012,221:69-71.

  [2]李群,黃妙琴,黃轉宜.急診護理管理中組長負責制分層管理模式的護理價值觀察[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311:176-177.

  [3]孔麗梅,餘燕,張朵朵,等.組長負責制分層管理模式在ICU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6,169:270-271.

  [4]孫梅花,陳華,彭華娜,等.責任組長負責制排班模式在胸外科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5,1114:66-69.

  [5]朱玉培.組長負責制分層管理模式在ICU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衛生產業,2015,288:119-120.

  [6]陳玉宇.護士分層護理管理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體會[J].價值工程,2013,2834:142-143.

  [7]陳紅光,劉瓊.組長負責制分層管理模式在消化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3,163:213-214.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護理本科自考畢業論文範文”

大學護理畢業論文範文
大學護理論文寫作大全
相關知識
護理專業本科自考畢業論文範文
護理本科自考畢業論文
本科自考畢業自我鑑定
專升本科函授畢業自我鑑定
自考本科自我鑑定簡短範文
成人本科自我鑑定優秀範文
護理內分泌科見習心得體會範文
護理專升本畢業生自我鑑定
護理專升本畢業生自我鑑定
護理專升本畢業自我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