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醫患溝通技巧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8日

  良好的醫患溝通不僅能讓患者更好地配合醫療活動,還能使醫生更全面地瞭解病患者的整個病史,做出準確的疾病診斷和及時性的治療,從而使病人得到更滿意的服務,達到病患者健康需求的目的。下面小編整理了,供你閱讀參考。

  01

  一、直呼其名式:

  此法有兩種變式,第一種是叫全名,叫全名適用於公立醫院,在民營診所中,資歷較高,年齡大的醫生也可以直接稱呼全名,注意語氣語調的變化即可,不要有命令的感覺;第二種是叫名不叫姓,適合同齡的或者年紀大的醫護人員稱呼年齡相當,或者年齡較小的客戶。第二種叫法較第一種會顯得親切。

  二、關係式:

  家庭關係式:可以叫哥哥姐姐、妹妹弟弟或者叔叔阿姨,這種叫法會很快拉近雙方距離,減少疏離感,其中,幼兒園的的可以叫寶寶或暱稱,幼兒園大班或者小學的可以直接叫小朋友或者小名,再大些可以用第一種方式;對待30-50歲左右的女性,無論自身年齡再小,都要注意不能夠叫“大姐”,其原因不言而喻,這樣叫,已經讓對方心裡不愉快了。

  老小關係式:對待老人家可以顛倒姓氏,比如老李換成李老,含義就會多些尊重,而叫老李會顯得很親切和隨意,注意,不要隨便稱呼老李,老張,同樣叫小李小張也要注意,長幼字輩的稱呼不能夠隨便用,關係不到位不要隨便叫,換了場所,稱呼便需要改變,否則同樣會讓人心裡有疙瘩。

  三、職位職稱式

  適用於公立醫院特診科或民營口腔,需預先知道客戶職業職位等情況,如果瞭解某工程師姓吳,需換種稱呼,不能夠簡稱,如果姓氏難叫,同樣需要注意。

  四、行業式

  如果瞭解客戶的行業,可以直接用行業稱呼,比如:李律師,張老師,黃醫生等等。

  五、地域習慣式

  分為兩種,一種和關係式相近,區別只是地域習慣而已,比如:東北人習慣稱呼“姐哥”,四川人習慣把有技術的人叫做“師傅”,後來演化為“師傅”和“老師”;陝西人喜歡叫“師”,例如宋師,張師;第二種類似於寒暄,見人問好可以問:“吃了沒”,其意並不是真正去了解對方有沒有吃飯,而是一種客套用語,有時會略過稱呼,直接進入地域寒暄式,地域習慣式為優先稱呼方式入鄉隨俗。

  問詢與確定:如果實在不知道怎麼稱呼,可以直接問對方如何稱呼更為合適:“請問我應該如何稱呼您呢?”探索式:那我叫你xx可以嗎?”

  禁忌:不能夠用美女或者帥哥,某些與時俱進的詞彙需要看場所使用,例如“同志”對於老幹部是合適的,對於年輕人就顯然不合適;小姐的稱呼不如女士,如果要稱呼小姐,需要加上姓氏,對於年輕女士,這一點尤其要注意,實在不好叫,用第一種稱呼是最保險的。

  無論哪一種稱呼,都不是固定的,因地因人因關係遠近而定,稱呼得當會加強兩者連結,不得當,則會加大雙方的距離感,增加不和諧因素,影響雙方溝通效率。

  在服務的全程中,醫護團隊如果能夠上下合力在服務中打動客戶,會讓對方對你的團隊好感大大增加,更有利於個人品牌及醫院/診所品牌的建設。

  02

  1.對患者人格的高度尊重:醫者應用口頭語言及身體語言面部表情、眼光及體態姿勢等表達對患者的歡迎,以及對患者光臨本院和選擇本醫師的感謝。

  2.建立醫患之間的互信感:通過對患者的觀察、判斷與主動詢問,估計病人對疾病已知資訊的程度,以及需要了解的資訊,給予耐心解答,語言表達一定要簡潔、清晰、準確、強調重點,語言要通俗化,要注意避免措辭不當、用詞過專、思維混亂等情況。醫生運用稱讚以及鼓勵性的語言往往能幫助患者樹立起信心,恰當的幽默感表達可以有效的消除患者開始就診時常有的緊張感。用善意友愛的語言指導患者熟悉診室環境,如個人物品的放置、在牙科椅上的恰當就位等,可以大大幫助患者對你的信任感的提升。

  3.在病人心中建立醫者的職業權威:醫者自信的表情及語言介紹讓患者接受你是一名專業品質優秀的醫生。不要詆譭同行,即使患者在其它醫療單位接受過非理想的診療過程,只要你判斷出原來的醫師沒有主觀不良的職業行為,你可以適當解釋上一位醫師努力的相對合理性和有限的醫療條件,以寬解患者可能的不滿情緒,進而在其內心接受你本人的職業權威性。

  4.對患者知情權與診療權的理解與尊重:研究表明,當醫生鼓勵病人提問並參與決策時,病人的焦慮就明顯降低。切記不要隨意誇大預期治療效果,以免患者對療效產生非現實的期待,從而埋下醫患衝突的隱患。對診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併發症風險要儘可能對患者事前說明,一旦出現併發症且無法挽回,應酌情向患者或家屬通報,並寫出完整的病歷記錄,同時要向患者表示醫者本人應承擔的責任。一個很重要的提示是:你將是對病人該併發症作出專業解釋的第一位業者,所以你一定要消除患者對併發症非理性的恐懼感,以根管治療中發生的器械分離為例,合理並且恰當的專業解釋將使患者釋然,從而消除可能的醫患衝突。

  5.患者就醫時間的問題:在我國現有的醫療資源狀況下,口腔醫生用在每個患者身上的時間過於有限,而醫患溝通不僅依靠語言和技巧,還必須要有時間的保障。但我院臨床醫生每天要看大量的病人,如按一天滿負荷工作七個小時計算,如果該醫生能看12個病人的話,那麼每個病人平均只能得到35分鐘。醫生要完成詢問、專科檢查、口腔治療、處方及醫囑等一系列臨床程式明顯會受到時間上的限制。所以,醫生在與患者交流時不應給病人以匆忙感,而是可以採取一些技巧,比如在溝通中適當停頓,有意識地間斷性放慢節奏,以使患者有被充分重視的感覺。

  6.牙科畏懼症患者的溝通問題:牙科畏懼症是口腔患者中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引起牙科畏懼的因素很多,其中對牙科治療中可能疼痛的預感是主要原因。其次,傳統牙科工具如渦輪機鑽磨產生的震動、噪音,也是引起畏懼的重要原因。此外,不良的牙科診療經歷等也是牙科畏懼產生的源泉。因此,在口腔治療前對患者講解治療過程以消除患者的畏懼心理,以及在治療過程中通過安慰性語言消除患者的緊張感,對於有牙科畏懼症傾向的患者非常有必要。
 

1.醫患溝通技巧心得體會

2.醫患行為與醫患溝通技巧心得3篇

3.醫患行為與醫患溝通技巧 心得體會

4.管理溝通技巧心得3篇

5.說話的魅力——35個讓人舒服的溝通技巧

6.最簡單的溝通技巧有哪些

7.成功的溝通技巧案例

8.溝通技巧情景對話

9.現代夫妻溝通技巧


 

論述醫患溝通的技巧
發生醫療糾紛醫患怎麼溝通
相關知識
口腔醫患溝通技巧稿
口腔醫患溝通技巧
口腔科醫患溝通技巧
醫患行為與醫患溝通技巧有哪些
人際交往與醫患溝通技巧
兒科醫患溝通技巧有哪些
醫患關係與醫患溝通技巧
醫患溝通技巧培訓心得
如何運用醫患溝通技巧與患者溝通
淺談醫患溝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