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隸書毛筆字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3日

  隸書是我國古代承前啟後的一種字型,其風格變化多端,異彩紛呈,或大氣或雄渾或委婉或空靈,不一而足。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你們喜歡。

  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圖片5

  隸書學習淺談

  王 墉

  一、隸書的學習與創作

  隸書是我國古代承前啟後的一種字型,其風格變化多端,異彩紛呈,或大氣或雄渾或委婉或空靈,不一而足。隸書起源於秦朝,成熟於東漢,沒落於唐宋。清末則異軍突起,名家輩出,繼承漢隸遺韻,伊秉綬、鄧石如、金農、趙之謙、何紹基、齊白石等名家大師各具面貌,皆取其一而成名。

  學習隸書自有途徑,應以漢隸為根基,進行全方位、有深度的臨摹與創作。然而當代隸書創作多以展覽為主,篇幅高大,純用漢隸進行創作會有一定的難度,須參考明清隸書諸賢的大型條幅創作,以增強氣勢,再加上漢隸的古茂、雄沉及金石氣,融合現代展廳有限度的裝飾、色彩搭配、適度做舊等手法,使作品古今結合,奪人耳目。既有使人眼前一亮的視覺衝擊,又能展現作品深厚的傳統內涵。

  二、當前隸書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當代隸書創作以小字大篇幅居多,多以二、三、四個條幅拼接在一起,字寫得工穩平和,字形娟秀,章法以平穩為主,面目比較單一。漢碑朴茂、開張、雄渾之氣象極為罕見。

  一些習書者在學習過程中,大多臨摹尚可,而提筆創作,便兩眼茫茫、大腦空空,無所適從。個人認為,臨摹與創作是不可分開的統一體,不可以臨摹就是臨摹,創作就是創作,這兩個月臨摹,下幾個月創作,這樣做非常不可取,應該把臨摹和創作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一幅經典書法作品無非三個要素:筆法、字法、章法。對筆法、字法、章法的規律要掌握清楚,反覆揣摩其中的變化規則,做到學古不泥古。熟練掌握筆法的中鋒、側鋒、筆尖、筆肚、筆根的運用,線形的變化,以及字法中的大小、方圓、背向、奇正關係和章法中的聚散、上下字之間的行氣、左右行之間的穿插避讓,這些都是一幅書法佳作必備的各種因素。掌握了這些因素,在臨摹創作中加以利用,則事半功倍。

  三、隸書的美學

  隸書在我國書法史上的地位非常特殊,其繼承了大篆金文高古、朴茂、凝重的優點,又變金文的瘦長為扁方,變金文用筆的圓渾為方整。金文的不可辨識性在漢隸中得到了解脫,變不可識讀為可識讀。同時衍生了諸多新體,章草、今草、楷書等,皆從漢隸中生成,其承前啟後的地位毋庸置疑。

  漢朝四百餘年,隸書得到了長足發展,異彩紛呈,流派眾多。《大開通》線質圓渾、勁健,章法如鋪街之亂石,極具空間意象之美,與西方藝術空間構成有異曲同工之妙。《石門頌》純以篆之線為主,圓渾舒展、勁健華滋,無蠶頭燕尾之俗筆,在漢隸中獨格高標,似雞群鶴立,實在妙極。《張遷碑》方整峻厚,古茂蒼渾,機巧暗生。《曹全碑》則溫柔嫻雅,骨氣生其間。漢隸之美博大精深,豈可三言兩語以譽之。

  四、隸書的未來發展出路

  隸書創作在當代各書體中屬於弱勢。縱觀當下,習隸者往往不去學習諸賢的成功之路,變古之法,而是學習某些名家的字型、墨法、章法。急功近利,心浮氣躁,做法令人深感憂慮。

  學隸必要溯本追源,立足秦漢,著眼清賢,關注當代。學習經典漢碑,融會貫通,博採眾長,以他法融入我法,構建自己的書學體系。

  我的書學構想是,堅持漢隸學習方向,以厚朴、古茂、蒼茫為審美原則,旁涉金文以增加隸書的高古之意。學習行草以啟用隸書的板滯之氣,遠搜旁引,使自己學習的隸書本體不斷豐富,修復學習中的不足之處。

  竊以為,書法一道盡在涵養,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孤獨,堅持學書信念。成不驕,敗不餒,放平心態。同時還要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加強自身文化修養,用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去涵養書法,如此這般,豈能不入妙境。

  

書法隸書毛筆書法
書法楷書入門教程
相關知識
書法隸書毛筆字
毛筆隸書書法入門_毛筆隸書如何入門
書法隸書毛筆書法
好看的毛筆書法隸書作品圖片
硬筆書法隸書字帖作品圖片
書法隸書作品欣賞鋼筆
我國書法名人毛筆書法作品圖片
楷書毛筆書法圖片_毛筆楷書書法欣賞
書法隸書初步入門
書法隸書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