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泉寧渴的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26日

  導讀:孔子因厭惡盜泉之名,渴亦不飲其水。後遂用盜泉寧渴、掩口盜泉等表示寧死也不接受不義之物,決不與惡勢力同流合汙,用盜泉、盜水、等表示不義之物,亦表示水源荒乏。

  春秋時,在現在山東省泗水縣的東北,有一潭碧泓清冽的泉水,十分惹人喜愛,附近的百姓常到潭中挑水飲用,游泳嬉耍。後來,有一夥強盜佔據了這個地方,他們在潭畔安營紮寨,打劫過往的客商和行人,百姓們對強盜們恨之入骨。

  過了些時候,魯國國君派兵趕走了強盜,人們便把這個無名的水潭稱為盜泉。

  有一年夏天,驕陽似火。魯國的大學問家孔子帶著子路、宰予等幾個學生,坐著馬車,離開曲阜,外出辦事,馬車賓士了大半天后,大概離曲阜已有一百多里路了,孔子、子路、宰予等都熱得汗流滿面,口乾舌燥。這時,子路看到前面不遠處的山腳有一潭泉水,說:

  “老師,前面有一潭泉,停了車,我去打點水來給大家解解渴!”

  孔子聽了,吩咐車伕停了車,說:

  “好吧!你拿了桶,多打一點,留著路上也可以喝!”

  子路聽了,提了一個木桶下了車,來到泉邊盛了一桶泉水拎回來。他從車上拿了一個缽,先舀一缽捧給孔子。孔子見缽中的泉水清冽異常,不由問道:

  “這樣清冽的泉水是很少見的,你問問住在這裡的人家,知道這潭泉水叫什麼名字嗎?”

  子路笑著回答說:

  “我剛才碰到一個老人,他告訴我這泉水的名字叫盜泉。水這麼清,不知道為什麼有叫這樣一個名字!”

  孔子聽了,立即缽中的水朝地上一潑,又叫子路把打來的水全部倒掉。口渴難耐的宰予對老師的舉動很不理解,問:

  “老師,你為什麼要把水全倒掉呢?”

  “盜泉,那就是說,這是強盜的泉水,它的名聲肯定壞透了。我們怎能因為口渴而去喝壞透了名聲的東西呢?我們寧願渴死也決不喝它!”

  孔子說完,吩咐車伕繼續趕路,往前駛去。

  後來,“盜泉寧渴”這一典故,用來表示寧死也不接受不義之物,決不與惡勢力同流合汙。

生肖蛇與鼠配合適嗎
劉邦約法三章的故事
相關知識
盜泉寧渴的故事
望梅止渴的故事
成語望梅止渴的故事
於中丞智破強盜案的故事
成語雞鳴狗盜的故事
列寧成長的故事
關於渴望成功的故事精選
雞鳴狗盜的故事
巧擒梅花盜的故事
強盜新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