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對大學生的影響報告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03日

  音樂向來都是一個神奇的事物,一支優美的曲子或是一首好歌,總能讓我們的心情變得舒暢起來。那如果在聽音樂的同時完成一些實驗任務呢?比如聽音樂可以提高背單詞效率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音樂對於大學生的影響報告,歡迎大家閱讀!

  【一】論中英流行背景音樂對大學生中英詞彙記憶的影響

  實驗目的

  比較熟悉的漢語與次熟悉的英語作為歌詞時對單詞背誦的干擾大小。

  實驗材料

  ①中文詞“蔬菜”、“傢俱”、“運動”、“地點”, 參考人民日報字詞頻表2015, 詞頻均在 100 次/百萬以上。英文詞為“動物”、“水果”、“職業”、“自然”, 參考美國英語詞頻表2015, 詞頻均在 100 次/百萬以上。

  ②英文背景音樂 Demi Lovato 演唱的《Let it go》, 中文背景音樂姚貝娜演唱的《隨它吧》。

  ③天津師範大學已通過 CET6 的 90 名大學生, 平均年齡 22.5 歲, 視力或矯正視力正常。

  實驗過程

  1實驗1是對熟悉字詞,中英文詞彙各32個,每個單詞呈現 2s, 呈現一次。呈現完畢後,回憶詞彙,回憶時間為 2 min。

  2實驗2是對不熟悉字詞,每個單詞呈現 5 s, 呈現兩次。中文詞彙拼音以及英文詞彙翻譯各10個,呈現完畢後,回憶拼音或翻譯對應的英文詞,再認時間為 2 min。

  實驗結果

  簡單來說,在中英文單詞都熟悉的情況下,中文bgm對單詞記憶影響更大。當單詞都較為陌生時,不同語種的bgm對其影響更大。

  分析討論

  本研究選取了同一首音樂的中英版本, 保證兩種音樂條件只存在歌詞上的差異。在中英背景音樂條件下進行的記憶任務發現, 兩個實驗中無音樂條件下被試的回憶量都顯著大於流行音樂條件。這說明背景音樂的輸入是一種自下而上的加工, 即便控制對音樂的加工 , 背景音樂也還是會引起人的注意。尤其是流行音樂更容易使人對音樂的發展產生期待, 進而佔用更多的認知資源。而人加工資訊的總量是一定的, 多種活動同時進行必然會導致資源的分散 從而干擾當前學習任務。

  實驗 1 中, 中文音樂條件下的詞彙回憶量顯著低於英文音樂條件下的詞彙回憶量。表明對熟悉詞彙而言, 以熟悉語言為歌詞的流行音樂產生的干擾顯著高於以不熟悉語言為歌詞的音樂產生的干擾。

  在增加了任務難度的實驗 2 中, 沒有發現熟悉度更高的歌詞產生的干擾更大的現象, 而兩個實驗的區別僅在於任務難度的不同。劉思耘、周倩、賈會彬和趙慶柏2016發現, 視覺刺激內容複雜性的增加可以改變視聽互動過程中聽覺刺激對視覺刺激的影響模式。實驗 2 的結果支援這一觀點, 任務難度的增加會改變聽覺輸入的無關言語對當前任務的影響, 說明歌詞語言的熟悉性只是影響記憶效果的一個方面, 更重要的是當前主要任務, 即識記任務的難度。

  作者的話

  本研究的結果可以為有聽音樂習慣學生的學習生活提出一些建議。在完成較低難度的學習記憶任務時, 聽外語流行音樂產生的干擾較小; 在完成較高難度的學習記憶任務時, 聽與當前任務同種語言的流行音樂產生的干擾更小。

  【二】對影響大學生音樂喜好因素的實驗探究

  一、大學生音樂喜好及其影響因素的歷史與現狀

  從20世紀早期,對於音樂喜好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就己經受到一些學者的關注。1921年,美國心理學會通過問卷、言語報告和其他量表的方法,對被試者在熟悉和聽覺疲勞條件下嚴肅音樂和通俗音樂欣賞中注意的分配和廣度、知覺選擇、興趣等變數進行統計比較。三項研究都表明,對通俗音樂欣賞中熟悉度達到一定水平後,會伴隨著疲勞的產生與態度的消極反應的增長。這一研究,開創了之後有關音樂熟悉度與偏好關係這一主題的系列研究和討論之先河。同時對音樂與個體差異主題上的結合點的關注也逐漸興盛起來。調查者著眼於被試者的人格特徵和成長事件,將164名青少年被試者按照對輕重不同性質音樂的偏好分為3組,挖掘人格和成長問題的組間差異,得出的結論是有明顯喜好傾向的組具有更多的成長困難,這些特定的音樂反映出青少年相應的性格與生活問題。其他的有關大學生音樂喜好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涉及面也很廣。那個時代給研究留下的痕跡在於,研究者們關注的多是音樂水平的高下差異,更強調一種“良好品味”的建立與音樂訓練的重要性。這一取向更容易被理解為是服務於音樂專業教育的。[1]近20年來,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對於大學生音樂喜好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開始在多層面展開。從整體上看,在音樂態度問題上的共通規律研究十分豐富多樣,研究樣本設計多種多樣,實驗方法和調查模式也不盡相同,針對的研究目標涉及從整體音樂研究到音樂風格再到音樂元素等多個層次。

  二、文化層面視角影響和研究視角

  在文化層面,我們認為大學生對特定音樂風格的偏愛視為一種他們所認同的文化樣式的表現,這種文化樣式受多種文化元素的影響,當下,由大眾傳媒傳播的大眾音樂文化以及由教育體制擔保的嚴肅音樂文化都參與了這種文化樣式的整合。音樂喜好作為大學生彰顯個性與追求時尚的風格旗幟,作為表達他們同一性危機的合適工具,是各種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它表現了當代大學生群體特有的文化特徵和內涵。音樂偏愛促使大學生藉助情感表達使自身與社會背景更相適應,通過社會認知使自身與其文化背景更相符合,這個特殊群體的風格表達也給他們身處的文化背景注入了新的動力和活力。[2]

  三、音樂喜好及影響因素實驗設計要點

  首先要兼顧音樂風格與跨風格因素的材料選擇。通過選取多種風格且具有不同音樂特徵的樂曲作為材料,讓被試者基於每段音樂本身做出喜好判斷。其次是通過變換形式,通過每個組內在同一元素上有不同特徵樂段的比較,得出喜好度的等級評定。在被試以及被試變數的選取上是大學生。因為在所有人群中,大學生群體向來是社會文化的先鋒,他們代表了每個時代最敏銳的觸角。他們對於音樂的熱衷程度與接觸頻率,也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在後天成長環境的個體差異方面,可以從出生地、個人及家庭音樂愛好、音樂學習經歷、音樂才能評價等多方面因素,通過更豐富的背景資料嘗試挖掘多角度的資訊。

  四、音樂心理學的影響和研究視角

  音樂心理學是“一門從科學角度研究個體的音樂思維和行為的學科。運用心理學方法進行研究的音樂活動包括個體的感覺、知覺、聆聽、表演、創作、記憶、分析、學習和教學等等”。目前,音樂心理學的研究主要關注音樂行為的認知、發展和社會三方面,對這三方面的研究都須考慮社會背景因素的影響。大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的、社會的和文化的實體,大學生將音樂聆聽作為一種情感陳述方式。以情感的功能性、社會性和發展性特徵來為角度分析大學生音樂喜好及其影響因素,去揭示在社會環境影響下的個體對音樂的情感反應。

  五、大學生音樂喜好及影響因素的實驗結果

  在所有實驗音樂型別中,首先,大學生對優美舒緩的輕音樂型別的喜好最普遍也最強烈,例如三拍,中速,古典音色,鋼琴音色這些音樂特徵受到大學生更多的喜愛。而節奏複雜多變的爵士音樂則是受到最少喜好的型別,並且不同被試態度的離散度也較大。其次,男性被試對不同型別音樂有“愛憎分明”的表現,對不同型別音樂的喜好度差異很大,女性被試對不同音樂的喜好反應激烈程度則顯著低於男性。女性比男性被試更喜好中速音樂;無音樂學習經驗被試的比有音樂學習經驗被試更喜好快速音樂。再次,有音樂學習經驗的被試比沒有音樂學習經驗的被試更喜歡爵士音樂型別。出生地城市被試比鄉村被試更喜好古典音色。最後,人格感知被試比判斷被試更喜歡爵士音樂型別,人格感覺被試比直覺被試更喜歡古典音樂型別。[3]

  總之,對大學生音樂喜好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對於瞭解大眾文化下的音樂對於大學生的影響以及社會化對他們的影響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實際意義。通過對大學生音樂喜好及其影響因素的規律的把握,可以更好的引導高校音樂教學,努力消除音樂教學中的消極影響,提高大學生的審美品位,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促進其成為具有藝術氣質的高素質人才。

  【三】淺談網路音樂對大學音樂教育的影響

  一、網路音樂概況

  網路音樂顧名思義就是網路上傳播流行的音樂,這些音樂作品比較貼近生活,容易讓聽眾接受,簡單、通俗易懂,流傳較廣的網路音樂以歌曲為主。網路是一個方便、快捷的媒介,傳播速度相當之快,只要在網路上上傳歌曲,不出一會功夫,天南地北的人都可以聽到歌曲。藉助先進的網路技術和最新的音樂內容,網路音樂吸引了眾多網民,尤其是廣大青少年。

  據統計,我國網民總人數已經達到了2.5億人,居世界第二位。這充分證明了我國已經具備了龐大的網路音樂的傳播及受眾群體,這是網路音樂得以發展的一個必要前提。正因為有了這樣的基礎,網路音樂才能夠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音樂文化力量而存在。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任何熟視無睹或有意迴避網路音樂的態度都是不可取的,網路音樂理應受到音樂界的關注及社會的廣泛注意。

  二、網路音樂對大學生的影響

  一網路音樂對大學生的正面影響

  大學音樂教育以音樂鑑賞教育為主,在欣賞教學過程中,大多選擇一些愛國主題、倫理道德的音樂作品,如比如二胡曲《光明行》、歌曲《十送紅軍》等等。而網路音樂與學校的音樂欣賞曲目相比,網路音樂具有節奏明快、旋律新穎、配器時尚的特點,再加上一些畫面、視覺上的效果,更能吸引青少年,尤其是好奇心較強的大學生。所以很多大學生更願意通過網路音樂來得到美的享受。大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較強,他們喜歡暢快的表達自己的情感與意願,網路音樂便成了他們最親密“夥伴”。

  網路音樂的流行對我們的大學音樂教學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有了網路音樂,老師在課堂上就可以向學生髮送要欣賞的音樂資料,或讓學生直接下載網路音樂,使音樂學習更加靈活,更加輕鬆。

  二網路音樂對大學生的負面影響

  網路音樂能夠帶給大學生一些正面影響,但也不乏許多負面影響。

  1、影響文化知識的學習

  目前,有一些網路音樂的內容,與我們大學校園所倡導的陶冶學生情操、博學而篤志的校園文化相違背,流行的網路歌曲大部分是愛情歌曲,大學生髮育正處在成熟期,一些大學生對異性產生前所未有的好奇和興趣,聽多了這樣的歌曲,自然會胡思亂想,沒有心思上課。有的學生對網路流行歌曲達到痴迷的程度,因而上課還會偷偷戴著耳機聽音樂,聽課也是心不在焉的,一腦門心思全在想著歌曲的內容。這樣長期下去肯定會影響學業,導致無心向學。

  2、侵蝕學生的價值觀

  大學生的價值觀尚未完全成熟,缺乏穩定性。我們如何看待自然界?如何待看待人類社會?如何看待人生?如何看待學習生活?這些問題都會涉及大學生的價值觀問題。如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實際上就是如何正確地對待世界、對待人生,如何實現自身的價值,而一些格調低下、情趣庸俗的網路歌曲,含有消極、頹廢、不健康的內容,比如網上曾流行的的《老鼠愛大米》、《好男人都死哪去了》、《紅塵情歌》等等。這些流行歌曲使大學生變得哀怨纏綿、多愁善感、意志消沉,思想墮落,它們在不知不覺中毒害了大學生的思想,侵蝕了他們的價值觀。

  3、降低學生的藝術欣賞水平

  有些網路音樂粗製濫造,歌詞及配器都達不到一定的藝術水準,大學生如果經常聽這樣的音樂,勢必會降低他們的藝術欣賞水平。

  三、積極應對網路音樂的思考

  網路音樂是一把雙刃劍,我們既應該清醒的看到網路音樂對大學教育的負面影響,也應該看到網路音樂對大學教育的積極影響,在大學生中傳唱的網路歌曲也有許多內容健康、曲調優美的,同樣充滿了正能量。例如《時間都去哪了》還有龐龍演唱的《兄弟抱一下》、慕容曉曉的《黃梅戲》等等,我們應該從根本上分析利弊產生的根源,,積極應對網路音樂。

  一重視大學校園文化的建設

  大學的校園文化是一個大學生存和發展的特質所在,學校要充分發揮好校園網站、廣播電視、報紙期刊、專題講座、學術報告等各類校園宣傳的活動對大學生進行引導與薰陶,培養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大學文化所沉澱的大學精神,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對師生陶冶情操、磨鍊意志,塑造自我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其次,可以用多種多樣的校園文體活動充實大學生的生活,各種學生社團儘量為學生們提供一個可以展示自我的平臺,如詩歌社可以舉辦各種主題的詩會,交誼舞社團可以組織大學生們舉辦週末舞會等等,以此來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使大學生們樹立積極進取、樂觀向上、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的人生態度。

  二提高大學生的審美品位

  審美教育包含兩重含義,一是以審美媒介為教育手段,一是以審美心理和人生的塑造為教育目的。大學的審美教育更應該把握好這兩重含義。在音樂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判斷能力,使他們能真正的辨別美醜,能在紛繁的網路歌曲中追求真善美。摒棄假惡醜,這樣就可以增強他們面對不健康的網路歌曲的“免疫力”。教師在音樂鑑賞教學中可以試著避免從音樂本身來談音樂和評論音樂,利用音樂與其他藝術的關聯進一步拓展大學生們的視野,例如,我們可以從音樂與道德的關聯來認識音樂的純淨與質樸;從音樂與哲學的關聯來了解音樂作者在音樂創作中進行理性思維和邏輯思維的可能性;從音樂與繪畫的關聯瞭解其他藝術對音樂的濡染和滲透,從而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審美心理和審美品位,淨化大學生的靈魂。

  三在大學音樂教學中多結合網路教學

  當代大學生們自主學習能力較強,因此,在大學音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網路教學,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的同時,也把自己新的理念及思想放於網路之上繼續傳播,可以說網路的出現,促進了各種藝術形式不斷結合與嘗試,並給我們帶來了與眾不同的藝術享受,教師利用網路教學,讓大學生們在音樂這個領域可以充分享受網路帶來的資源,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選擇網路音樂,進行作品藝術特色評論,引導大學生自己去評判一首網路音樂的好壞。

  四、總結

  進入新世紀,大學音樂教育走上了新的發展道路,尊重學生個體發展,倡導學生自主,個性,創造性發揮的理念為網路音樂教育這一新路徑上的延伸應用提供了新的教育發展的思想準備。大學生作為未來社會建設者的一支重要生力軍,影響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因素必然是多方面的,我們應該充分的利用網路這種又方便又快捷,又輕鬆又有效率的媒介,讓大學音樂教育更好地為培養大學生品學兼優、德能並進的育人理念服務。

關於把握運用四種形態調研報告
關於大學生近視的調查報告分析
相關知識
音樂對大學生的影響報告
人際交往對大學生的影響有哪些
論音樂對大學生心理素質培養的作用論文
大學生的實習報告總結範文
審計專業大學生的實習報告
大學生的實習報告怎麼寫
大學生的實習報告範文
大學生的調研報告範文
大學生的辭職報告範文
大學生的實習報告要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