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上學期班務的工作計劃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7日

  下面是關於“中班下學期班務計劃”學校工作計劃,歡迎閱讀借鑑,希望對你有幫助。

  幼兒園中班上學期班務工作計劃

  一 、 班級情況分析:

  二、班務工作重點:

  1、美化新教室,豐富家園聯絡欄的內容,設定一個有本班特色的活動區——美工角。

  2、加強早操訓練,增加活動器械,提高早操質量。

  3、提高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特別是自我服務能力:收拾餐具、洗碗、摺疊整理被蓋。

  4、加強幼兒良好品德行為習慣的培養,培養他們愛家人、愛集體、愛祖國的情感,知道遵守規則,形成初步的社會公德意識,做個“五小”公民。

  5 、搞好十月“家長開放活動”

  6、據家長和幼兒的需要增設優質服務內容如:和坐車的幼兒家長保持電話聯絡、增設小 藥箱。

  三、常規工作

  1、提前做好幼兒入園的一切準備工作,打掃衛生、編號、調整座位和活動區,瞭解新生情況,舊生入園。

  2、讓幼兒儘快適應新環境,鞏固已養成的良好行為習慣,並培養其自我服務能力。

  3、詳盡填寫班日誌,做好接送、吃藥、尿褲、安全事故的記錄。

  4、每週週五三位老師一起進行一次班務會,分析本週工作情況,調整、改進工作方法及程序。

  四、環境創設

  1、家園聯絡欄:除月目標、周計劃、家教小知識等外,還根據教學需要設定了英語專欄。結合本園辦園特色添加了優質服務欄。

  2、活動區:設雙語區、玩具區、體育區、娃娃家、醫院、理髮店、計算區,美工區為本班特色活動區,內容有摺紙、泥工、漏印版畫、彩墨畫、蠟筆畫。體育區將增設自制的毽子、飛盤。利用家長資源收集材料,每月更換或添設。

  3、教室佈置: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更換,讓幼兒參與環境美化,做到有班級特色,空中吊飾用上幼兒照片,體現以兒童為本的教育目標,同時讓幼兒有溫馨感和主人翁感。

  五、教育教學

  一健康領域

  1、強化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和品德行為習慣繼續

  2、培養幼兒自我服務能力:擦桌子、洗碗、整理床鋪。

  3、加強幼兒安全教育,知道遠離生活中不安全的地方,積累“注意安全”的生活經驗。

  4、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體育活動:遊戲、玩皮球、踢毽子,培養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

  5、練習投擲、滾球、平衡等動作。

  二語言領域

  1、能集中注意力,耐心傾聽別人的談話,不搶著講,不亂插嘴。

  2、樂意與同伴交流,能大方的在集體中說話。

  3、逐步學會理解圖片表示的事件順序。

  4、學習用簡單的反義詞表示相反的意思。

  5、學習《現代英語》地一冊,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

  三科學領域

  1、嘗試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並用語言描述。

  2、獲取探索事物規律的經驗。

  3、鞏固對幾何圖形的認識,發展幼兒的分析判斷能力。

  4、正確認讀數字1~10,感知5以內數的形成,比較5以內數的數量關係。

  四社會領域

  1、學習適應新環境,體會到自己的成長。

  2、願意與同伴分享自己的東西。

  3、能遵守成人提出的規則,引導幼兒學會自我控制。

  4、引導幼兒瞭解周圍的社會機構,Ji發幼兒愛家鄉、愛家鄉人的情感。

  五藝術領域

  1、學習和著音樂節拍根據歌詞內容進行歌表演。

  2 、積極參加音樂遊戲,體驗活動帶來的快樂。

  3、學習漏印版畫、實物印畫、吹畫等技法,體驗多種美術活動帶來的愉悅。

  4、鼓勵幼兒去感知線條的變化,並根據其變化進行大膽的聯想。

  六、家長工作

  1、針對情況能主動及時地與家長溝通、聯絡,交流教育心得。

  2、辦好家庭與班級的聯絡欄,宣傳家教科學知識、指導方法、爭取家長對班級工作的支援、配合。

  3、對個別幼兒進行有計劃、有目的的家訪。

  4、定期召開家長會、面對面的與家長進行交流。

  5、邀請家長參加開放日活動,使家長以直觀的方式瞭解幼兒園的教育方法,瞭解教師工作情況,增進與教師的情感聯絡。

  七、措施

  1、積極參加園內各項業務學習,深刻領會《綱要》精神,認真學習專業技能。

  2、班內三位老師密切配合的同時,明確責任,保質保量的完成每天的工作。

  3、根據班內自身特點,設定活動區,增添活動材料,組長家長動手製作學、玩具。

  4、積極參加練兵活動,搞好家長開放日活動。

  5、設定“小藥箱”,與坐車幼兒家長保持電話聯絡。

  6、每週做一次班內情況分析,調整、改進工作方法,詳細填寫班務日誌。

        幼兒園中班上學期班務工作計劃

  2009年中班班務工作計劃 新的一年來到了,小朋友度過了愉快的寒假,回到了老師身邊,迎接快樂的集體生活。本學期三位教師將根據我園的“三三發展規劃”,以《廣東省幼兒園教育指南》為指導,以“一切以幼兒利益優先”的宗旨來對待幼兒,以“愛心、耐心、嚴謹、求實”的態度來對待工作,讓每個幼兒在新的一學期有更大的進步。

  本學期本班幼兒32名,舊生30名,新生2名,這2名新生對幼兒園的集體生活需慢慢適應,對幼兒的生活習慣、活動常規還需培養。本學期將繼續鞏固對班級常規的管理工作,圍繞環境、生活、學習、觀察四個有序,培養幼兒良好常規,形成本班的良好風氣。本著對孩子負責、對家長負責,踏踏實實做好每項工作,做好每一天。

  一、 班級教學計劃

  1、 本學期我園的重點是“建立省一級幼兒園”,我班將根據幼兒園的評估標準,進行環境材料的提供,主題方面的探究,學科教學的深入,用評估的標準嚴把好保教質量關。

  2、 針對我園經過十年的風雨歷程,本學期將進行“十年園慶”的慶典活動:文藝節目展示、美術展示、家長制作展示、主題研究展示等系列活動,盡力讓每個幼兒與家庭都能參與展示活動,向家長、同行、社會宣傳,展示我們十年的辦園成果。

  3、 本學期繼續根據幼兒的意願進行主題活動,並及時抓住幼兒的興趣點,為下一步的活動提供依據。在活動準備時力求充分,在活動進行時力求使用多種表徵手段,在活動反思時針對幼兒活動時出現的問題進行反思,改掉以前只注重結果的作法。

  4、 結構教學與主題教學相結合來進行。繼續對音樂活動進行探索,力爭用多種元素來表現音樂;體能活動中,加強與體育教師的配合、輔導工作;語言活動中,豐富幼兒的文學欣賞、詞彙量以及口語表達能力;英語活動中,兩位教師在配班的同時,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同時每天對幼兒進行復習。

  5、 加強對幼兒的觀察、記錄、整理、評價、分析工作,提高隨時記錄的意識,並根據幼兒的發展對幼兒進行正確的評估,依據多元智慧理論,找出幼兒的優勢智慧和弱勢智慧。根據本班幼兒的情況,設計適宜本班幼兒的發展檢核表,為幼兒以後的個別教育提供依據。

  二、 各月工作重點

  二、三 月份:組織編排早操;“三八”以年級為單位舉行“我愛媽媽”親子活動;組織幼兒春遊;建立班級有序的生活;各班環境佈置觀摩、研討;學習省一級幼兒園的評估指標。

  四月份:舉行“國際象棋月”系列競賽活動;早操表演;檢查各班環境。

  五月份:慶“五一”親子環保小製作比賽;接待省一級幼兒園的評估;“幼兒園十週年園慶”慶祝系列活動;交流各班的觀察記錄。

  六月份:“幼兒園十週年園慶”慶祝系列活動;主題探究活動經驗交流;教師經驗論文交流。

  七月份:教師教學計劃和教育筆記、幼兒個人檔案的評比;整理班級物品;班務工作總結。

  三、 衛生保健工作

  a 保育員的配班工作:有意識的提高自己對幼兒的觀察、指導能力,在每天上午有針對性的對一個區域進行指導、觀察、記錄工作。

  b 繼續在平常活動中對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進行培養。

  c 保育教師利用中午時間,根據主題製作玩教具,同時對幼兒的日常生活進行觀察記錄。

  d 保育教師堅持做好日常清潔工作、消Du工作,預防傳染病的發生。

  e 加強幼兒安全教育和教師的責任心,避免發生任何事故。

  四、 家長工作

  1、 學期初,發放調查問卷,瞭解家長對我們工作的建議以及幼兒的情況,需要進行個別教育我們將加強交流、溝通。在學期中、學期末,我們還會發放家園聯絡表,向家長介紹幼兒在園表現,瞭解家長對我們工作的看法。

  2、 開學初召開家長會,向家長介紹班務工作計劃,取得家長對工作的理解和支援,為以後的收集主題材料、各種調查問卷的系列工作打好基礎。

  3、 堅持每月及時更換“家長園地”,以及每月的家長開放日活動,繼續開展家長助教工作。

  4、 繼續對新生家訪、舊生約訪,平時電話聯絡,動員家長積極參加家長學校,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取得家園教育的一致性。

  5 、 要求家長配合教師,在家對幼兒嚴格要求,鼓勵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提高幼兒的自理能力。

  五、 工作人員的配合

  a 三位教師以本園“建構學習型組織”為目標,讀書學習——交流互動——反思成長,在探索中享受快樂,在反思中尋求發展,促進我們內在的工作、學習動機,促進我們自我的提升和事業的發展。

  b 明確崗位職責,以幼兒的利益優先考慮工作,在工作中互相配合、互相促進、團結合作。

  c 堅持以良好的師德對待幼兒和家長。教師互相監督,不允許有違反師德的事情發生。

  d 加強理論學習,用先進的理念來指導工作,積極完成園內及年級組的各項工作。


班務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關於班務的精選範文
幼兒園中班下學期班務的工作計劃
相關知識
託班上學期保育員工作計劃
幼兒園春季開學教師個人工作計劃
幼兒園大班新學期年級組工作計劃
幼兒園小班下學期保育員工作計劃
高中政治教師新學期優秀的工作計劃
幼兒園個人未來三年成長工作計劃
小班下學期年級組工作計劃
新學期教書的工作計劃
數學教師學期精選的工作計劃
學期教務處工作計劃範文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