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師新學期教學的工作計劃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4日

  生物的各種結構單位,按照複雜程度和逐級結合的關係而排列成一系列的等級,稱為結構層次。下面是小編為您精心整理的。

  1

  一、本學期教材內容分析

  生物是自然科學中的一門基礎學科,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它是農業科學、醫學科學、環境科學及其他有關科學和技術的基礎。高一年級生物學科學習的內容是北師大版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一冊必修,包括生命的物質基礎;生命的基本單位——細胞;生物的新陳代謝;生物的生殖和發育這幾部分。

  具體內容分析:

  1、生命的物質基礎,介紹組成細胞的化學元素和化合物。水、無機鹽、糖類、脂質、蛋白質、核酸、等有機物的結構和功能,這些是後續學習的基礎。在本部分內容中,糖類、蛋白質和核酸是重點內容,教學中要重點突出。由於學生缺乏有機化學的知識,這將給學生的學習帶來很大的困難,所以,教學中應給予足夠的重視。同時,要重視實驗教學,讓學生學會規範化的實驗操作。

  2、生命的基本單位—細胞部分在整個生物知識體系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生命科學研究的基礎。因此,本部分內容是以細胞為主線,其中細胞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是重要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應重點關注。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多媒體等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

  3、生物的陳代謝部分是在學習了關於生命的物質基礎和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細胞的基礎上學習的。這部分內容中,呼吸和光合作用既是重點又是難點,而ATP和酶、細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原理都與化學知識相互滲透,學習時有一定的難度。

  教學光合作用時,注意指導學生分析光反應、暗反應兩個階段中物質和能量的變化,進而探討影響光合作用的環境因素。在呼吸作用教學時,讓學生重點理解呼吸作用的本質,弄清呼吸作用的條件、場所、過程、產物,以及呼吸作用的兩種型別的比較。結合生產實踐,瞭解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原理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

  4、細胞的增殖部分主要講述細胞增殖的方式和過程。這部分內容可以使學生在瞭解細胞生命系統的物質組成、結構功能之後,進一步認識細胞這一生命系統的產生、發展過程。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及特徵是這部分內容的重點。因為本部分內容大都微觀而抽象,教學設計應注重訓練和學法指導。同時,要切實把握好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

  細胞的分化、癌變和衰老部分。是生物個體發育重要的生理過程和生理現象。其中細胞分化,高度分化的細胞仍具有全能性,細胞凋亡的含義,癌細胞的特徵及細胞癌變的原因等內容是教學重點。教學中應加強學科內知識的聯絡。細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既是前面所學細胞內容的延伸,也是理解生物體生長髮育、遺傳變異的基礎和前提。因此,要加強基本概念的理解。

  二、教學目標

  學生通過高中生物課程的學習,將在以下幾個方面得到發展:獲得生物科學和技術的基礎知識,瞭解並關注這些知識在生活、生產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提高對科學和探索未知的興趣;養成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樹立創新意識,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和社會責任感;認識科學的本質,理解科學、技術、社會的相互關係,以及人與自然的相互關係。逐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初步學會生物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較強的生物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能、蒐集技能、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初步瞭解與生物相關的應用領域,為繼續學習和走向社會做好必要的準備。具體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

  1獲得生物學基本事實、概念、原理、規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礎知識,知道生物科學和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學發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2瞭解生物知識在生活、生產、科學技術發展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應用。

  3積極參與生物科學知識的傳播,促進生物科學知識進入個人和社會生活。

  2、能力目標

  1能夠正確使用一般的實驗器具,掌握採集和處理實驗材料、進行生物學的操作、生物繪圖等技能。

  2發展科學探究能力。

  課程具體目標中的知識、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力三個維度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初步形成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區域性與整體、多樣性與共同性相統一的觀點,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逐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

  2認識生物科學的價值,樂於學習生物科學,養成質疑、求實、創新及勇於實踐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

  3認識生物科學和技術的性質,能準確理解科學、技術、社會之間的關係。能夠運用生物學知識和觀念參與社會事務的討論。

  三、教學對策

  生物學是自然科學中的一門基礎學科,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它是農業科學、醫學科學、環境科學及其他有關科學和技術的基礎。它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因此,要注重實驗教學和社會實踐活動。

  在教學過程中將採取的主要措施有:

  1、首先,深入學習新課標的有關理論,領會新課標的精髓實質,明確新課標的目的要求,把握新課標的教學方向,使得學科教學有的放矢,做到事半功倍。從巨集觀上把握生物教學內

  容,瞭解章節內容的地位,使自己的教學思路更加清晰明瞭。從微觀上細心揣摩章節內容。將章節內容放在整個教材體系的大背景下考慮,使教學內容具有全面性和完整性,也使章節內容具有整體性和層次性。

  2、嚴格執行“教學五認真”的要求,做到充分備課,認真上課,精心佈置作業和批改作業,耐心輔導,準確地考查評定。生物科學是非常人文的一門學科,自己要認真研究高一學生的心理狀況,只有全方位地把握學生的情況,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取得教學上真正的主動。

  3、充分利用教材的特點,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變學生為學習的真正主人,用研究性學習、探討性學習的方法,同時也要使教學更富有人文色彩。

  4、加強直觀教學法的應用,充分利用各種多媒體手段,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5、精心安排實驗,想方設法開足開全教材中的實驗,使學生學會生物學實驗的一般方法,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

  6、在教學上,注意向同老教師取經學習,多聽課,細心領悟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四、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章人類探索細胞的歷史1課時

  第二章細胞的化學組成

  第1節構成細胞的元素1課時

  第2節生命之源—水和無機鹽1課時

  第3節生命之本—生物大分子5課時

  第三章細胞的物質代謝

  第1節細胞內外的物質交換2課時

  第2節細胞內的物質合成1課時

  第3節細胞內的物質運轉1課時

  第4節細胞內廢物的排除1課時

  第四章細胞的能量代謝

  第1節生活動的直接能源1課時

  第2節能量的獲得3課時

  第3節能量的轉化和釋放3課時

  第五章細胞的資訊傳遞1課時

  第六章細胞的增殖

  第1節體細胞的分裂1課時

  第2節細胞週期1課時

  第3節細胞的癌變1課時

  第七章細胞的分化、凋亡和衰老

  第1節細胞的分化1課時

  第2節細胞的凋亡1課時

  第3節細胞的衰老1課時

  第八章原核細胞和非生物體

  第1節原核細胞2課時

  第2節非細胞生物體1課時

  2

  高中生物課程分為必修和選修兩個部分。必修部分包括“必修1:分子與細胞”、“必修2:遺傳與進化”、“必修3:穩態與環境”3個模組;選修部分有“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選修2:生物科學與社會”和“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3個模組。每個模組36學時、2學分。

  一、本校高中三年課程規劃

  高一:第一學期:必修1《分子與細胞》每班每週兩課時含複習考試

  第二學期:必修3《穩態與環境》每班每週兩課時含複習考試

  高二:第一學期:必修2《遺傳與進化》每班每週兩課時含複習考試

  第二學期:選修3《現代生物科技專題》每班每週兩課時含複習考試

  高三: 第一學期: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 每班每週四課時

  國慶後開始高考前第一輪複習,第一學期結束前完成三個必修模組的複習

  第二學期:完成選修模組的複習及學科內綜合訓練,針對主幹知識與知識缺漏 進行二輪強化訓練,迎接高考。

  二、對高一、二教學工作的建議

  1、貫徹課程理念,落實課程目標

  課標提出的理念是:提高生物科學素養、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性學習、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絡。

  1提高生物科學素養

  在教學活動的設計和實施中,教師應認識到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是高中生物課程的核心任務。高中生物課程的核心內容和基本要求概括起來有以下五個方面:

  2面向全體學生

  在教學活動的設計和實施中,教師應注意體現面向全體學生的理念,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發展。要考慮到學生之間個性習慣與動機需求的差異、治理水平與能力技能的差異等等。要注意公正地分配學習資源,發展性地評價學生。要創設一種能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一種能調動學生學習自主性和選擇性的教育,教師在對待每一位學生時,始終要記住“發展是學生的基本權利”,一切的教學活動應圍繞學生的發展來展開。

  3倡導探究性學習

  在教學活動的設計和實施中,教師要注意倡導以探究為核心的多樣化學習活動。加強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溝通與合作,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意識,發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4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絡

  在教學活動的設計和實施中,教師應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絡。教師可以用豐富的生活素材和背景,展現生物科學的魅力,讓學生充分感受生物學與個人生活的密切關係和對人類發展的影響。

  2、注意初、高中課程理念、目標和內容的銜接與統一

  教師在瞭解初、高中課程標準的區別和聯絡後,應準確把握高中教學的尺度,使教學目標和學習內容既能兼顧到與初中學習的銜接,又能符合高中課程標準的要求,使教學具有一定的階梯性和層次性,這才有利於學生認知水平的逐步提高,有利於學生拓展更廣闊的學習空間,有利於學生全面提高生物科學素養。

  3、倡導以探究為核心的多樣化學習方式

  在探究課的設計中,要注意課程理念,設計目標,實驗過程和達成結果的一致性,並要有嚴密的邏輯過程。

  探究性學習活動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特別要注意提高的方法與技能有:

  ①提問的技能

  提問的技能是教師課堂表現的一種技能。教師既要有準備問題的能力,又要具備臨時提問的能力。準備的問題是事先設計好的問題,並能考慮到多種問題的梯度,提出的系列問題要與最後達成的目標一致。要給學生思維的空間,第一問可以讓學生馬上回答出來,第二問只讓部分學生答出,第三問應該是更少的學生答出,這樣的問題才具有挑戰性。

  ②組織和控制課堂的技能

  在學生進行開放性討論時,控制課堂保證活動順利進展,這也是對教師提出的挑戰。教師不能因為讓位於學生的活動,而忽略了自己的引導和組織作用。在探究性學習活動中,教師的組織和引導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應該時刻注意學生的活動是否向著目標推進,同時還要明察秋毫,審視學生在討論中是否無意識地偷換概念,要非常清楚學生此時爭論的焦點是什麼?還要觀察是否全體學生參與了學習活動等等。

  ③評價學生探究結果的技能

  探究活動中,評價結果是一個重要環節,當學生作出的結果與已知結果不相吻合時,教師不能輕易地說:你失敗了。因為對科學的本質而言,不一致的結果與成功的結果是具有同樣的價值的。只要按設計方案去做,不論是正結果,還是負結果都是成功的。教師還要讓學生懂得,生物學因素與結果之間,不一定都是因果關係。教師可以看全班統計的結果怎樣,可以鼓勵學生再次測試,留下空間,給學生更多的創造。

  三、對高三教學工作的建議

  1.研究課標、考綱,分析高考趨勢,精選習題進行有效的複習。

  高三一輪複習中例題與學生練習的選擇是直接關係到複習是否有效,優質的例題,應能幫助學生鞏固典型考點;有針對性的講評能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路。專題練習,集備組教師輪流先解答一遍,確定只需要對答案的題目、需要詳講的題目、錯題變式題、需要補充知識點的題目。

  2、要降低教學重心,給教學準確定位。

  針對高校招生現狀,教學要力爭做到“起點要低一點,底面要寬一點,臺階要密一點,節奏要慢一點,反覆要多一點,要求要嚴一點”。拉開高考成績差距的不是高難度題,而是中檔題。

  教學定位:閱讀教材,迴歸基礎;熟悉要領,掌握規範。

  3、課堂教學中要體現學生的參與性學習。

  實現課堂教學“三講,三不講”,即:學生已經會的不講,學生自己能學會的不講,講了仍然不會的不講;要多講易錯點、易混點、聯絡點。提倡“先學後講,當堂練習”,努力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4、提高作業的有效性,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1加強選題的針對性。老師沒有做過的題,不給學生做;通過教師做題,將“三種題”錯題、超綱題、重複題淘汰出局,不僅為學生減負,而且為老師自己減負。

  2重分析和講評,建構習題試卷講評模式。不能以對答案代替講評。也不能老師一講到底,先讓學生自主改錯,再由老師針對學生普遍無法解決的問題講解,最後由學生自主分析錯因,寫出考後反思。

  3重表述的規範,要使規範答題成為學生的習慣,

  強調學生儘可能用書本上的詞句答題,要讓學生明白:不規範的表達可能“葬送”自己的美好前程。

  4重審題訓練。

  老師們專題研討學生為什麼不會審題,該如何引導學生審題,對學生進行審題方法的訓練。例如,訓練學生用自己的話闡述題意。逐字逐句讀三編,不加字、不減字,抓住關鍵詞,提取有效資訊。平時的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帶著任務來閱讀教材。

  5、切實發揮考試的檢測功能、導向功能和激勵功能。

  1控制考試的次數:增強考試的計劃性。

  2控制考試的難度:給學生以信心,也符合高考命題的特點。

  3控制考試的範圍:講、練、考一體化,老師在課堂上講什麼,就在課堂上指導學生練什麼,就在小考或階段考中什麼

  4進行考試技巧的訓練:在模擬考試中,指導學生學會放棄,但不輕言放棄。既不能死死地抱住一道真正的難題不放,也不能對一些貌似很難的題輕易放棄,要知道高考題一般都是“素材在教材外,落點在教材內”,一些題看似很難,其實,只要細心地把題目多讀幾遍,真正理解題意後,並不難。平時多做這樣的訓練,學生在高考中就能正確取捨。

  3

  一、 本學期教材內容分析

  高一年級生物學科學習的內容是人教版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一冊必修,包括生命的物質基礎;生命的基本單位——細胞;生物的新陳代謝;生物的生殖和發育這幾部分。具體內容分析:

  1、生命的物質基礎,介紹組成細胞的化學元素和化合物。

  水、無機鹽、糖類、脂質、蛋白質、核酸、等有機物的結構和功能,這些是後續學習的基礎。在本部分內容中,糖類、蛋白質和核酸是重點內容,教學中要重點突出。由於學生缺乏有機化學的知識,這將給學生的學習帶來很大的困難,所以,教學中應給予足夠的重視。同時,要重視實驗教學,讓學生學會規範化的實驗操作。

  2、生命的基本單位—細胞部分在整個生物知識體系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生命科學研究的基礎。因此,本部分內容是以細胞為主線,其中細胞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是重要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應重點關注。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多媒體等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

  3、生物的新陳代謝部分是在學習了關於生命的物質基礎和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細胞的基礎上學習的。

  這部分內容中,呼吸和光合作用既是重點又是難點,而ATP和酶、細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原理都與化學知識相互滲透,學習時有一定的難度。

  教學光合作用時,注意指導學生分析光反應、暗反應兩個階段中物質和能量的變化,進而探討影響光合作用的環境因素。在呼吸作用教學時,讓學生重點理解呼吸作用的本質,弄清呼吸作用的條件、場所、過程、產物,以及呼吸作用的兩種型別的比較。結合生產實踐,瞭解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原理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

  4、細胞的增殖部分主要講述細胞增殖的方式和過程。

  這部分內容可以使學生在瞭解細胞生命系統的物質組成、結構功能之後,進一步認識細胞這一生命系統的產生、發展過程。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及特徵是這部分內容的重點。因為本部分內容大都微觀而抽象,教學設計應注重訓練和學法指導。同時,要切實把握好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

  細胞的分化、癌變和衰老部分。是生物個體發育重要的生理過程和生理現象。其中細胞分化,高度分化的細胞仍具有全能性,細胞凋亡的含義,癌細胞的特徵及細胞癌變的原因等內容是教學重點。教學中應加強學科內知識的聯絡。細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既是前面所學細胞內容的延伸,也是理解生物體生長髮育、遺傳變異的基礎和前提。因此,要加強基本概念的理解。

  二、教學目標

  學生通過高中生物課程的學習,將在以下幾個方面得到發展:獲得生物科學和技術的基礎知識,瞭解並關注這些知識在生活、生產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提高對科學和探索未知的興趣;養成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樹立創新意識,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和社會責任感;認識科學的本質,理解科學、技術、社會的相互關係,以及人與自然的相互關係。逐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初步學會生物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較強的生物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能、蒐集技能、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初步瞭解與生物科學相關的應用領域,為繼續學習和走向社會做好必要的準備。具體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

  1獲得生物學基本事實、概念、原理、規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礎知識,知道生物科學和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學發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2瞭解生物科學知識在生活、生產、科學技術發展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應用。

  3積極參與生物科學知識的傳播,促進生物科學知識進入個人和社會生活。

  2、能力目標

  1能夠正確使用一般的實驗器具,掌握採集和處理實驗材料、進行生物學的操作、生物繪圖等技能。

  2發展科學探究能力。

  課程具體目標中的知識、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力三個維度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初步形成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區域性與整體、多樣性與共同性相統一的觀點,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逐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

  2認識生物科學的價值,樂於學習生物科學,養成質疑、求實、創新及勇於實踐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

  3認識生物科學和技術的性質,能準確理解科學、技術、社會之間的關係。能夠運用生物科學知識和觀念參與社會事務的討論。

  三、教學對策

  生物科學的是自然科學中的一門基礎學科,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它是農業科學、醫學科學、環境科學及其他有關科學和技術的基礎。它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因此,要注重實驗教學和社會實踐活動。

  在教學過程中將採取的主要措施有:

  1、首先,深入學習新課標的有關理論,領會新課標的精髓實質,明確新課標的目的要求,把握新課標的教學方向,使得學科教學有的放矢,做到事半功倍。從巨集觀上把握生物教學內容,瞭解章節內容的地位,使自己的教學思路更加清晰明瞭。從微觀上細心揣摩章節內容。將章節內容放在整個教材體系的大背景下考慮,使教學內容具有全面性和完整性,也使章節內容具有整體性和層次性。

  2、嚴格執行“教學五認真”的要求,做到充分備課,認真上課,精心佈置作業和批改作業,耐心輔導,準確地考查評定。生物科學是非常人文的一門學科,自己要認真研究高一學生的心理狀況,只有全方位地把握學生的情況,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取得教學上真正的主動。

  3、充分利用教材的特點,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變學生為學習的真正主人,用研究性學習、探討性學習的方法,同時也要使教學更富有人文色彩。

  4、加強直觀教學法的應用,充分利用各種多媒體手段,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5、精心安排實驗,想方設法開足開全教材中的實驗,使學生學會生物學實驗的一般方法,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

  6、在教學上,注意向同老教師取經學習,多聽課,細心領悟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4

  一、指導思想

  以發展教育的理念為指引,以學校教學工作實施方案為指南,努力推進高中生物新課程改革,構建有科組特色的新課程體系,改變原有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更新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努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探究、樂於合作的精神,使生物教學科研上一個新臺階。

  二、具體工作

  一務實創新,進行高中生物新課程改革全面貫徹執行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以《江蘇省普通高新課程實施指導》為引導,結合科組實際,進行教學改革。

  高三備課組主要做以下幾方面工作:1、學習生物課程標準,明確新課程的具體要求,利用備課組活動時間,認真學習新課程教學理念,深入研究教學方法。2、利用備課組活動時間,開展新程教學研討,每次研討都有中心內容和中心發言人。3、積極參加市直學校舉辦的公開課、研討課,努力開展新課程研討。4、開發課程資源,每位教師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經組內討論後統一編寫相應的教學案。5、在各位老師認真學習好新課標選修內容後,根據科組實際,為學校提出生物學科選修課程開設意見。

  二堅持不懈做好常規教學

  1、按照學校教學常規、教學計劃認真開展活動。2、按照學校《教學管理常規要求》和教學要求,深入研究教材教法,認真備好、上好每一節課。3、堅持認真說-聽-評-案例分析,不斷提高教學水平。4、每週一次集體備課,有內容,有中心發言人,有確定的時間週三上午地點高三四樓西辦公室,並有記載。5、做到全組“三統一”,即教學進度、內容、教學案做到統一。6、同心協力,互幫互學,資訊、資料共享,教學研究氣氛濃厚。7、在爭創“優秀備課組”的同時,自覺地爭做“學習型備課組”,不斷提高自身業務素養,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三深入開展教學科研每位老師都有自己教研課題,積極參與省、市、學校課題研究,保質保量完成每學年撰寫論文的工作。

  四加強環境教育工作,將環境教育落實到本學科教育教學工作中。 在教學過程中加強STS教育,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素質。

  5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校教學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為工作核心,以規範常規教學為基點,以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的有機整合的研究、實踐為重點,以以校為本的教師培訓為切入點,以特色發展為突破點,力爭使學校教學工作得到進一步的提升,特提出以下工作計劃:

  二、教學重點工作

  一提高教師合作意識和團隊意識。

  提高教學質量,需要全體教師上上下下以主人翁的精神,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領導做表率、骨幹帶好頭、全員來參與,使各項工作井然有序地高效運作,全體教師要團結協作,拼搏進取、視團結為生命,互幫互助講奉獻,力求在合作提高自己的整體素質,凝聚團隊智慧,讓學生的成績得到切實提高

  二繼續加強教師的教育理論學習。

  教師們繼續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學習本學科新《課標》。備課和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切實做到“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而施教;加強教學研究,狠抓過程落實。備課、講課、聽課和評課都以新課程為標準,教師們利用教研活動時間切磋教學技術,改革舊的教育教學理念。讓現在新的教學理念深入人心,使教學工作紮實穩步的向前推進。

  三調整教育常規要求,突出實效性。

  教師教學常規 本學期,將本著抓過程管理、突出實效的原則,對教學常規重點做如下要求:

  1、備課:

  備課要完成的主要任務是制定學期教學計劃、單元教學計劃和課時教學計劃編寫教案。備課至少要做到通讀全冊教材,熟讀單元教材,精讀課時教材。備課的基本要求是:在鑽研課標和教材,研究學生的基礎上,撰寫教案。做到:內容科學、準確、全面,結構完整;形式規範、合理、清楚;詳略得當,切實可用。教案應具有創新意識,不生搬硬套公共教案,不照搬教參代替教案,不用往年教案代替現行教案;教案在上課前編寫好。具體要求:具體要求要根據學生的情況,合理使用教案

  1各種課型包括新授課、複習課、實驗課、講評課、作文課都要有書面的教案。電子教案除了要有教材分析、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傳統教案應有的環節外,還應根據需要增加具有課件、資料庫、友情連結等能夠充分發揮現代資訊科技優勢的新環節。

  2要求重教法、學法指導的設計。針對本班學生具體情況,教案要有自己個性化的改進或創新。

  3備課要有個人教學工作計劃、單元計劃和課時計劃。

  4每節課要有知識、能力、德育目標、重點、難點、學具等,教學過程匯入、教學方法、學法指導、例題、練習、歸納、板書設計等、小結、作業分類設計等。

  5要有單元教學後記或反思。

  2、聽課:

  1聽課記錄重在體現評課意見,包括他人評價和自己的評價;

  2每學期聽課節數不少於12節。

  3、作業:

  日常作業要求教師本著分類根據實際情況可以分成2—3類、適量、有佈置就要有批改的原則,批改要規範,要求有等級、鼓勵性評價、日期,等等。

初中生物教師新學期工作計劃精選
生物教師學期工作計劃
相關知識
高中政治教師新學期優秀的工作計劃
數學教師學期精選的工作計劃
幼兒園中班上學期班務的工作計劃
幼兒園中班下學期班務的工作計劃
小班下學期班務的工作計劃
中班下學期班務的工作計劃
生物教師個人校本研修工作計劃
學校教師資訊科技培訓工作計劃
新學期班主任工作計劃範文
最新一年級下學期班主任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