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2日

  新課程標準要求在數學教學中要把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作為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你參考!

  篇1

  讀了《開放的小學數學教學》這本書,我感觸很深,《開放的小學數學教學》讀書心得。鄭毓信作為一名哲學教授,以其獨有的視角直面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種種現象,並進行了深刻的剖析。《開放的小學數學教學》就是指小學數學教師應當保持頭腦的開放性,在任何時候都不應該墨守成規,迷信盲從,而應堅持獨立思考,努力學習各種新的理論思想與教學方法,積極地去進行新的探索,而這些正是我所缺失的。

  一教師的學科素養是決定課堂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文中提到了這樣的一個案例,給我的觸動很大。在《可能性》一課中,摸球是常用的一個環節。常規的設計是先摸球再根據摸到的兩種球的數量比較,得出:口袋裡那種顏色的球多,摸到的可能性越大。而鄭教授認為,在摸球之前,教師可設計這樣一個情境:向學生出示兩個口袋並告訴他們裡面分別裝有一定數量的粉球和黃球,其中一個黃球較多,另一個粉球較多,但兩者的總數是一樣的。問題是:如何不用開啟口袋就能知道哪個口袋裝有較多的黃球,哪個口袋裝有較多的粉球?比較可以明顯的看出後者的設計更體現了活動的價值,活動的目的性,帶著問題去活動比活動後解決問題的效率更高,實效性更強。而我們設計教學活動時往往忽略了這一點。浮在表面的東西多一些,不是不想去深入地挖掘,而是能力有限,想不到。還有關於"情境設定的標準"不應僅僅有益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應在課程的進一步開展中自始至終發揮一定的導向作用,溝通"日常數學"與"學校數學"的聯絡。

  反思自己的課堂設計,浮在表面的東西多一些,不是不想去深入地挖掘,而是能力有限,想不到。還是李正太老師的觀點,一節課的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設計的質量。一句話提高教師學科素養是提高課堂課堂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二數學教學中處處有"哲學"

  如何實行"合作學習"、"教師專業化的具體內涵"、"雙基教學"應強調的問題、"課堂中的權力關係"、學生如何由"不自覺的學習者新手學習者逐步演變成"自覺的學習者"成熟的學習者等。這些滲透在各章節中操作性很強的知識,被鄭教授深入淺出的闡述,自然的流露出一定的哲理性,高屋建瓴,深受啟發。分享兩段:如"一個優秀教師應當具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而不應盲目的去追隨潮流,或是滿足於在任何時候總能充當學習的樣板";"最大讀書心得是什麼?許多事情,過去有過;許多問題,前人想過;許多辦法,曾經用過;許多錯誤,屢屢犯過…懂得先前的事情,起碼不至於輕信,不至於盲從"。

  數學不止是一種有趣的活動,僅僅使數學變得有趣起來並不能保證數學學習一定能夠獲得成功。因為,數學上的成功還需要艱苦的工作。課堂上在相應的活動或情境背後關於數學的東西,才是我們教學的關注點,才是我們教師需要努力發掘的。只有關注到了,挖掘出來了,數學課堂才有"數學味"。這就是我們數學教師應該努力的方向!

  看完這本書,最大的體會就是自己的淺薄,只有努力學習,積極探索,深刻反思,及時改進,才會不斷的提高。

  篇2

  自從來到小學任教以來,我才發現:不僅是隔行如隔山,就算是同一個行業的不同階段工作方式也有著如此明顯的不同。所以現在我只能算是一個新手,在教學方面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缺少經驗,在這幾年的時間裡我得到了一些教訓,認識到自己有很多不足,並且對小學教學工作有了一些體會和個人理念:

  一、設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積極探究:

  這種教學設計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對新的知識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的作用,從而挖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習慣和探索問題的能力。

  1、在教學中既要根據自己的實際,又要聯絡學生實際,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注重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又把數學與生活實際聯在一起,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使教學設計具有形象性,給學生極大的吸引,抓住了學生認識的特點,形成開放式的教學模式,達到預先教學的效果。

  2、給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做到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結合,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合理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推動學生活動意識。

  3、在教學中提出質疑,讓學生通過檢驗,發展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尋找問題,主動獲取新的知識。

  4、利用合理地提問與討論發揮課堂的群體作用,鍛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達成獨立、主動地學習、積極配合教師共同達成目標。

  二、積極提問,貫穿課堂始終:

  要想學生40分鐘內都會專心聽你的課那是不可能的,他們或多或少會開小差,他們有的可能連書本都不拿出來或不翻開,甚至還會說話打鬧。這時如果採用提問的方式的話,就會使學生的精神一下子緊張起來,並且去思考你所提出的問題,但是提問時,不能只提問一些選擇性的問題,因為這樣他們思考的空間就會很小,這樣不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另外,提問要有均勻性,不能反覆提問某個學生,這樣會使其他學生回答問題的熱情消退的。

  三.教師應提供學生合作、探究、交流的時間與空間,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與探索:

  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將學生教會,而且還要教學生會學。因此,課堂上,教師既要注重培養學生動腦、動手、自主探究與合作的習慣,在課堂上還要留一定的空間和時間給學生思考、合作與交流,讓學生有表現自已才幹的機會。學生的潛力是可以挖掘的,關鍵的問題是看我們教師願不願去開發。

  四、設計質疑教學,激發學生學習慾望,促使學生主動參加實踐獲取新知識。

  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作為鋪墊。

  2、重視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結合,充分發揮和利用學生的智慧能力,積極調動學生主動、積極地探究問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3、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應注意了思維方法的培養,充分調動學生的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每一個知識的學習和理解,應該做到:學生能做的一定讓學生做,學生能說的一定讓學生說。這樣,才能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著與合作者。在教學中,教師應當經常給學生提供能引起觀察、研究的環境,善於提出一些學生既熟悉而又不能立刻解決的問題,引導他們自己去發現和尋找問題的答案,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多給學生一些研究的機會,多一些成功的體驗,多一份創造的信心。

  篇3

  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極大的推進了應用數學和數學應用的發展,使數學幾乎滲透到每一個學科領域及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學習數學的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在於用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實際問題。而我們在過去的數學教學中過分強調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計算技巧的培養,忽視了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一個學生學習了數學知識不會運用,將很難適應社會高速發展的需要。因此,我們的數學教學必須重視數學應用的教學,將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的培養放在重要的地位上。數學教學應該為學生提供大量的機會,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逐步形成數學應用意識和初步的應用能力。

  一、創設生活情境,體會數學的作用,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數學源於現實,寓於現實,並用於現實。數學知識的形成來源於實際的需要和數學內部的需要。從生活實際引入新知識有助於學生體會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為學生主動從數學的角度去分析現實問題、解決現實問題提出了示範。例如教學"100以內的加減法的估算"首先引入以下現實情境:學校將要舉行運動會,需要購置一些體育器材,體育老師帶100元錢來到體育用品專賣店,籃球每個38元,排球每個27元,跳繩每根8元,羽毛球每副22元。請你幫體育老師估算一下:買這四樣體育器材大約要用多少錢?100元錢夠用嗎?這樣一來學生個個躍躍欲試,激起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小學階段中大量的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實際,對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絡的內容和一些抽象的內容,都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現實情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切實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增強了學生樹立數學的應用意識的信念。

  二、親自動手實踐,尋找數學有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培養數學應用意識的最有效的辦法是讓學生有機會親自動手實踐。教師要努力為學生應用數學知識創造條件和機會,鼓勵學生自己主動在現實生活中尋找用數學知識和數學思想方法來解決問題的機會,並努力去實踐,培養應用意識。比如學了行程問題之後,讓學生測量一下自己的速度,測一下從家到學校所用的時間,再計算出從家到學校的距離。學了納稅之後,佈置學生回家瞭解一下爸爸媽媽一個月或者一年要繳納多少稅款。學了利息的計算之後,佈置學生把自己的零用錢存起來,看一年或幾年之後能得到多少利息。學生經常吃的食品、飲料就是由廠商按一定的比例配製的。學生學了"比的應用"之後,可讓學生自己動手按不同比例配製飲料。再嚐嚐不同的味道,覺得自己喜歡按哪一種比例配製出的味道。這樣當生活實際中的情景再現時,學生就會再現所學知識時的情景來解決數學問題。

  總之,培養學生數學應用意識和能力決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長期貫穿於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當中。因此,作為教師應在教學中努力為學生提供背景和機會,使學生逐步形成數學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

黨員幹部學習廉潔自律心得體會範文
小學數學學習新課標心得體會
相關知識
學習小學音樂新課標幾點心得體會3篇
初中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4篇
數學新課標理念心得體會
小學語文教師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_小學語文教師新課標學習感悟
英語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3篇
英語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
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
關於英語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小學數學新課程培訓心得體會3篇
初中數學新課程培訓心得體會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