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卻不知道出處的俗語
民間流傳著很多俗語,但是你知道它的出處嗎?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原為“嫁乞隨乞,嫁叟隨叟”意思是一個女人即使嫁給乞丐或者是 年齡大的人也要隨其生活一輩子。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一俗語轉音成雞成狗了。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皮匠”實際上是“裨將”的諧音,“裨將”在古代是指“副將”,原意是指三個副將的智慧合起來能頂一個諸葛亮。流傳中,人們將“裨將”說成了“皮匠”。
“不見棺材不落淚”
本是“不見親棺不落淚”,並不是見了任何棺材都落淚。訛變為“不見棺材不落淚”,如果不管誰的棺材,只要見到就落淚,那就有點太莫名其妙了。
“有眼不識金鑲玉”
本是“有眼不識荊山玉”。荊,指古代楚國;“荊山玉”,是玉匠在荊山發現的玉。
“不到黃河心不死”
本是“不到烏江心不死”。烏江,項羽他老人家自刎的地方。烏江訛變成黃河,真是讓人無從解釋了。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本是“捨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費鞋。不過這個我還能理解點,因為好像四川那邊管鞋叫孩子。如果真的拿生的孩子去套狼,也太恐怖啦!
“狗屁不通”
這個成語最初是“狗皮不通”。狗的表皮沒有汗腺,酷夏,狗要藉助舌頭來散發體內的燥熱。“狗皮不通”就是指狗的身體這個特點,“屁”是汙濁都象徵,對於文理不通的東西,以屁來喻,也就將就吧!
“王八蛋”
這是民間的一句罵人的話。實際上,這句話的原來面目是“忘八端”。古代是,“八端”指“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此八端指的是做人之根本,忘記了這“八端”也就是忘了基本的做人根本,可是後來卻被訛變成“王八蛋”。
拓展摘抄
1. 半部論語治天下——舊時用來強調學習儒家經典的重要。
2. 版版六十四——版:宋代鑄錢的模型。每塊鑄版都是鑄出六十四文錢。形容做事死板,不知變通。
3. 搬起石頭打自我的腳——搬:移動。比喻本來想害別人,結果害了自我。自食其果。
4. 敗事有餘,成事不足——指非但辦不好事情,反而常常把事情搞壞。
5.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百足:蟲名,又名馬陸或馬蚿,有十二環節,切斷後仍能蠕動。比喻勢家豪族,雖已衰敗,但因勢力大,基礎厚,還不致完全破產。
6. 百星不如一月——一百顆星星發出的亮光不如一個月亮發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質優。
7. 百聞不如一見——聞:聽見。聽得再多,也不如親眼見到一次。
8. 百萬買宅,千萬買鄰——比喻好鄰居千金難買。
9. 百思不得其解——百:多次;解:明白。百般思索也無法明白。
10.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比喻藝術及科學的不一樣派別及風格自由發展與爭論。
11. 白沙在涅,與之俱黑——涅:黑土。白色的細沙混在黑土中,也會跟它一齊變黑。比喻好的人或物處在汙穢環境裡,也會隨著汙穢環境而變壞。
12. 白披一張人皮
13. 白刀子進,紅刀子出——指要殺人見血動手拼命。紅刀子:帶血的刀子。
14. 拔趙幟立赤幟——用以比喻偷換取勝或戰勝勝利之典。
15. 拔了蘿蔔地皮寬——比喻為了行事方便而把礙眼的事物去掉。也比喻為了擴充套件地盤而排擠別人。
16. 拔根汗毛比腰粗
17. 八字沒一撇
18. 八字沒見一撇——比喻事情毫無眉目,未見端緒。
19. 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八仙:道教傳說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辦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領互相比賽。
20. 八抬大轎請不去
拓展精選
1. 不離十——指與實際狀況很接近。
2.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八公山:在安徽淮西市西。將八公山上的草木,都當作是士兵。形容極度驚恐,疑神疑鬼。
3. 按下葫蘆起來瓢
4. 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將身——甲:鎧甲。馬不卸鞍,人不解甲。處於高度警惕狀態。
5. 安於故俗,溺於舊聞——俗:習俗。溺:沉溺,陷入。拘守於老習慣,侷限於舊見聞。形容因循守舊,安於現狀。
6. 愛之慾其生,惡之慾其死——喜愛他時,總想叫他活著;厭惡他時,總想叫他死掉。指極度地憑個人愛憎對待人。
7. 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加諸膝:放在膝蓋上;墜諸淵:推進深淵裡。意指不講原則,感情用事,對別人的愛憎態度,全憑自我的好惡來決定。
8. 愛博而情不專——對人或事物的喜愛很廣泛,而感情不能專一。
9. 矮子面前不說短話
10. 挨著勤的沒懶的
11. 哀莫大於心死——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燼。指最可悲哀的事,莫過於思想頑鈍,麻木不仁。
12. “小二”管“大王”
常德俗語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