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學生適應常見問題與建議
相比小學階段,初中的學習和生活在各方面都要更加緊張,許多同學前期準備不夠充分,導致開學後狀況頻發。有哪些問題需要準新生們注意呢?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時間分配不合理
原因:很多同學進入初中後感到不適應,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於初中的學習時間與小學有很大區別。“初中階段的學習從早上7:20就開始了,早上5節課,下午4節課,一天下來同學們需要上的課程就有9節之多,剛從小學畢業的新生們一時之間很難調整過來。”徐老師說。
同時,同學們在初中階段需要學習的科目也有所增加。除了主科課程外,政治、歷史、地理等科目也進入了課程安排,無形之中加大了同學們的壓力。
表現:由於不適應突然增加的學習時間和學習內容,許多初一新生容易陷入茫然,不清楚每個時段應該做什麼,白白浪費許多時間,最明顯的表現是當天的作業無法順利完成。
徐老師說:“因為同學們在時間分配方面是盲目的,所以晚自習階段他們面對各科作業時,無法合理地計劃寫作業的順序,常常會將耗時較多的作業最先做,而那些相對簡單的作業卻一直堆積。無法按時完成作業的同學,就需要花費更多的休息時間,導致休息不充分,走入惡性迴圈。”
“小藥方”
徐老師認為,出現這類問題的同學們可以主動和班主任或各科老師溝通交流,在老師的幫助下制定一個詳細的時間計劃表,將每個時間段需要做的事情安排好,然後按照計劃有條不紊地學習。“完成作業的時間其實不一定要侷限在晚自習階段,同學們也可以把‘碎片化’的時間利用起來。”她說。
聽課效率不高
原因:部分剛接觸初中課程的同學會感到學習吃力,原因在於科目增加的同時,所學知識點的廣度和深度也相應增加,需要同學們以更加認真的態度來對待。然而,許多同學仍然在用小學階段的學習方法來接觸初中的內容,上課時注意力也不夠集中,聽課效率自然無法提高。
表現:聽課效率不高的同學,在完成作業時會比效率高的同學更加困難,往往需要反覆翻閱教材和筆記才能完成一道題,而考試、測驗時也成績平平。
此外,徐老師表示,聽課效率不高的同學在課堂上往往更加沉默,不願意回答問題,並且常常走神、發呆,需要老師不斷提醒才能集中注意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知識點的“斷層”,當他再想認真學習的時候其實已經跟不上了。
“小藥方”
針對這部分同學,徐老師建議大家要學會聽課,並且要認真對待每一次作業,因為作業是課堂的反饋。“在提高課堂效率方面,我覺得同學們需要做到三點,第一是要專注,思維要能跟著老師走;第二是要動手,在聽課過程中應該及時做相應的筆記;第三是要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不要害怕出錯,因為答錯的部分往往會在後期掌握得更牢固。”徐老師說。
產生厭學情緒
原因:產生厭學情緒的原因,最主要的就是學習積極性不高,與小學時的“被動式”學習不同,初中階段的學習更加強調積極主動性。“由於初中階段需要學習的科目更多,每個班的人數也更多,老師的關注度被分散得更廣,同學們如果無法將‘被動接受’轉化為‘主動學習’,就會越學越累,厭學情緒也就隨之產生了。”徐老師解釋說。
而無法主動學習的同學,其實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沒有一個正確的定位,無法將自己從“小學生”的身份轉換為“中學生”,抱著抗拒心理來面對初中學習。
表現:產生了厭學情緒的同學最大的表現便是不自信,在課堂上不願意與老師互動,課下也不和同學溝通交流,遇到考試、測驗更是如臨大敵。
其次,這部分同學的主動性很低,出現困難時並不願意主動向老師或同學請教,反而拖延處理甚至不處理,導致問題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多,最後影響到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小藥方”
這部分同學最需要的便是樹立自信心,最好的方法是為自己設定一個總體目標,並在總體目標下為每個學科設定短期目標。總體目標不宜制定得太巨集大、盲目,短期目標則建議可以按周來算,將預習、學習、複習三個階段的任務分配好,設定好這一週的目標,並在週末時進行檢查和反思。
“以語文學科為例, ”徐老師說,“同學們可以在週一時就設定好這周要掌握的生字詞、文言文是哪些,並且利用聽寫、周測等方法來檢驗自己是否完成目標,並且總結出沒完成的原因和解決的方法,用一個個短期目標來逐步接近總體目標,這樣完成短期目標時的成就感可以順利轉化為自信心。”
其次,同學們要付出實際行動,多向老師請教,積極和老師、同學以及家長溝通交流,以具體的努力來幫助自己走出誤區。
掌握關鍵點順利適應初中學習
快速適應初中生活的關鍵有哪些?徐老師這樣說……
1.完成角色轉換進入初中以後,同學們需要明確自己的身份,以一名“中學生”的角度開始學習和生活,以一個積極的心態來面對新的環境、新的老師、新的同學。
2. 正確認識自己通過六年的小學學習,同學們已經對自己的具體情況有了一定了解。進入初中後,同學們需要正確、充分地瞭解自己的特性,針對這些特性來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能夠使學習更高效。
3. 相信老師,保持良好的溝通當遇到困難時,同學們需要學會向老師請教,日常生活中也要積極地和老師、同學交流溝通。由於每一位老師都有各自的教學風格,因此在與老師相處的過程中,同學們需要儘量避免以個人喜好來看待學科及科任教師,要學會接受和適應不同風格的老師。
4. 不要將小學與初中相比較許多同學進入初中後,容易將初中的學習方式、老師與小學的情況進行比較,但其實這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為初中與小學學段不同,要求不同,兩者之間沒有對比性。
5. 正確看待家校關係很多同學十分懼怕家長到校瞭解學習情況,一旦老師聯絡家長,便會產生負面情緒。但其實“請家長”並不代表老師向家長告狀,而是針對某些情況需要家校共同配合,結合同學在校和在家的情況來因材施教。
暑期規劃適應升學小建議
多讀書,做好讀書筆記初中的語文課程學習中有許多必讀書目,如初一上學期的《西遊記》和《朝花夕拾》,同學們可以利用假期時間提前開始閱讀,並做好讀書筆記或摘抄,邊讀邊記下感悟,也可以在原文中圈點勾畫,做好標註。
堅持體育鍛煉假期期間同學們可以適當地做一些體育鍛煉,如跳繩、跑步等,因為初中課業相對小學來說更繁重,保持一個健康的體魄在學習時也會更加得心應手。而且,若是因為身體狀況不佳而在開學後頻繁請假,也會影響學業。
保持良好的作息時間放假不代表徹底放鬆,為了提前適應初中生活,同學們可以在假期後段開始調整自己的起床時間,6:30左右就可以起來做一些自己的事情了,晚上休息的時間也不宜過晚,保持一個良好且有規律的作息時間。
注意書寫的整潔和速度卷面的整潔程度在老師閱卷時也有著一定影響,書寫不規範的同學可以利用假期時間提前練練字帖,儘量選擇楷書這類較工整的字型,內容方面可以偏向於初一年級英語單詞及語文課後生字詞的,在練字的同時還能提前預習基礎知識。
如何做好小升初銜接,更好地適應初中節奏?
“初中和小學有哪些不同,怎樣才能讓孩子儘快適應初中生活?”孩子升入初中後,面臨三個不同,即環境、學習方法和學習科目設定的不同,初中新生要注意在這三個方面做好調整。在小學裡,學生的學習內容比較簡單,老師的教學重點側重趣味性和直觀性,而不是強調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小學生的學習帶有明顯的依賴和被動性,一旦離開老師和家長,不少學生往往無法自覺安排學習。
進入初中以後,學習的內容發生了明顯變化,由直觀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識點變成了更為完整、系統的知識體系,並更加突出能力要求。初中生要主動學習,一位家長說:“上小學時,我的孩子是班裡的尖子生,升入初中後,雖然孩子仍很努力,可成績卻不太好。”根據有關專家調查研究,小學的尖子生,進入初中後,成績不一定繼續保持領先。相反,有些上小學時成績不太好的學生,往往後來者居上,成為尖子生。這是因為進入初中後,學習主要靠的是自覺主動的學習態度、合理適宜的學習方法和獨立創造的學習能力。此外,隨著學習內容的加深,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智力因素在學習中的作用表現得越來越突出。
好方法讓學習更輕鬆,孩子升入初中後,正確的學習方法尤為重要,應做到先預習,後聽課;先複習,後做作業;先獨立思考,後發問討論;每週一小結,每章一總結。在小學階段一般不那麼重視預習,因此,到了初中,大多數學生不會預習,即使預習了,也只是將課文從頭到尾讀一遍。由於初中的學科多、內容廣、容量大,老師在課堂上要講解的知識點多,有些內容只能靠學生自己消化。初中生在預習時應做到:首先大致瀏覽教材中的有關內容,掌握本節知識的概貌;其次,對重要概念、公式、法則、定理反覆閱讀、體會、思考,注意知識的形成過程,在難以理解的地方做出記號,多問些“為什麼”,以便帶著疑問去聽課,這樣學起來會更輕鬆。做作業的第一步應是複習相關的知識,在頭腦中搜索一下課堂上老師所講的知識,努力將所學知識回憶起來,若實在回憶不起來,再翻開課本或筆記閱讀對照,以便將所學的知識溫習一遍,做到心中有數後再去做作業;做完作業後,應從頭到尾仔細瀏覽一遍,檢查一下解題的步驟、思路是否正確,發現問題,及時加以修改。
“適應期”從心理調整開始,初中新生會面臨許多問題,不適應是孩子最明顯的表現,主要是心理上、生理上和環境上的。上了初中,一些生理上的變化是孩子們從未遇到過的,有些孩子不免感到恐懼;到了一個新環境,面對新的學校、老師、同學,也會有不適應感。高階心理諮詢師高源指出,升入初中後,一部分孩子會有失落感,特別是上小學時成績很好、升入初中後成績下降的孩子。因為孩子從以前的“眾星捧月”到現在的成績平平,肯定一時接受不了,所以往往情緒低落,懷念以前的小學生活。
面對孩子存在的問題,家長和孩子不必緊張。作為家長,首先要及時和孩子溝通,告訴孩子在中學裡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比如功課緊、競爭壓力大等;其次,幫助孩子正確定位,制定新的學習目標也是必要的。家長不能一開始就要求孩子考前幾名,給孩子過多壓力,而是要引導孩子把自己放在正確的位置上。另外,學生在新學校要多參加集體活動、多表現自己,一方面能更快更好地融入集體,另一方面可以在活動中發現自己的閃光點,也讓別的同學很快認識自己。對新的變化、新的問題要勇敢地面對,主動去適應新環境,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向父母或老師求助。
學生能否儘快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對整個中學階段的學習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生考試成績下降,在很大原因上是還沒有適應初中學習,這時父母抱怨、責罵是沒有意義的,應該積極幫助孩子儘快適應新的學習環境。
家長應配合孩子實現三個方面的轉變:
一、學習方法的轉變: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科目相對較少,能按時完成作業就可以了。以語文為例,只要把課本上的知識基本掌握,考試就不成問題,但初中階段,課程設定增多,考試題更為靈活,講究活學活用,學生必須改變以往寫完作業萬事大吉的做法,主動複習當天所學的知識,除了老師所留的作業,還應該多做參考資料,加深理解,拓寬知識面,由依賴性學習向主動、獨立性學習轉變。
二、生活習慣的轉變:中學課程緊,內容多,在學生生活上必須有規律,緊張起來,制訂適合自己的作息時間表並自覺遵守,保證作息有規律。
三、看電視的轉變:一些家長不許孩子看電視,其實翻翻一些高、中考題就會發現,部分考題與電視有不小的聯絡,如上海市近年高考題有一題目就是讓考生推薦看一部電影電視劇、或戲曲,因此學生應將電視作為學習的工具,有目的的有意識的看,不能在電視前一看就是一兩小時,或總看一些連續劇,應選擇與學習有關的積極向上、能陶冶情操的影視劇。
家長應做從四個方面早做引導:
一、分配家務勞動給孩子。從小學到初中,老師從“抱著走”到“領著走”。小學班主任一天到晚和學生在一起,老師不僅管課內,也管課外,不僅管學習,也管生活,學生一步步都是在老師的保護下前進。而中學,班主任許多事都是佈置給班委會,讓班委會同學率領大家完成,不再是步步“呵護”。因此,家長要努力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獨立生活、獨立處事的能力,使他們較快地成熟起來,好適應初中的學習。例如,孩子自己的東西要他們自己整理,一定要適當地給孩子分配家務勞動,不是“只要讀好書,其他的我們全包”。還要鼓勵孩子多參加些活動,增強處事能力。孩子對消費有要求,作為家長一般應滿足,但要告訴孩子,勤儉節約,零用不要太多,不要與人攀比。
二、教孩子處理人際關係。青春期處理好人際關係很重要,“過窄的人際圈子,將制約孩子的發展。”如果家長總從孩子嘴裡聽到那一兩個同學的名字,就要引起注意,關注孩子的人際交往,有必要的時候可以引導一下。家長可以提前做預防,從現在開始就開導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多讀健康書籍。教孩子一些擇友原則,告訴孩子小事上不要斤斤計較,要大度些,學會寬容。另外家長還要處理好與老師的關係,家長要尊師重教,鼓勵孩子與老師做朋友,參加社群里弄活動,處理好鄰里關係。
三、做好“強中自有強中手”準備。進入初中後,不少學生有一定的心理落差,比自己成績優秀的大有人在,很少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心理因此失衡。因此,家長要使孩子明白“強中自有強中手”的道理,要幫助孩子客觀分析自己的長處和短處,給予正確評價,並激勵孩子不斷向目標努力。
四、教孩子科學的學習方法。從小學升入初中,孩子的功課從單一到繁複。小學就那麼寥寥的幾門課,而中學一下子十幾門功課全端了出來,老師一人授一門課。這節課剛上完,下一節又換了老師,換了內容,門門有作業,應接不暇。此時要正確處理好孩子“學”與“玩”的關係。不要一看到功課多了,怕孩子掉隊,動不動就給孩子買課外輔導書,佈置課外作業,這樣不但不能幫孩子提高學習成績,還很可能幫了倒忙。有些孩子原本學習效率高,老師佈置的作業能迅速完成,但發現自己作業一做完家長就又要再額外佈置作業,就乾脆把老師佈置的作業拖拖拉拉地寫,時間一長反而養成了寫作業拖拉的壞習慣。這時家長不要與別人比較孩子,鼓勵孩子不要灰心,刻苦勤奮。要鼓勵孩子解除顧慮,學習上不要羞羞答答,要設疑、解疑,學習要有自學能力,家長給孩子創造環境,家長不要迷信家教,學習方法靠自己去領悟,認真預習、聽課、複習、測驗、提高。
小學升初中這個時期是孩子教育的關鍵時期,是打好高中基礎,儲備知識衝擊重點大學的最佳時期,如果方法不得當或錯失機會,今後補救矯正就費時費勁。在初中階段,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更重要,家長的影響力是最大的,因此不要過度寵愛孩子,否則會讓他喪失上進慾望。家長要注意,過度的囉唆,會使孩子感到厭煩,要平等地和孩子交流。父母要在孩子面前樹立正面形象,多與孩子交流,做他的第一個知音。
社會實踐格式與寫作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