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村落保護實施方案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1日

  傳統聚落孕育了獨特的人文環境和建築風格是中國具有特色的文化部落,保護好傳統村落具有重要的意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起來看看吧!

  篇一

  為貫徹落實溫家寶在中央文史館成立60週年座談會關於“古村落的保護就是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中對於物質遺產、非物質遺產以及傳統文化的保護”的講話精神和加強保護工作的指示,摸清我縣傳統村落底數,加強傳統村落保護和改善,特制訂本方案。

  一、調查目的和意義

  我縣傳統文化的根基在農村,傳統村落保留著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是承載和體現中華民族傳統文明的重要載體。由於保護體系不完善,同時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快速發展,一些傳統村落消失或遭到破壞,保護傳統村落迫在眉睫。開展傳統村落調查,全面掌握我縣傳統村落的數量、種類、分佈、價值及其生存狀態,是認定傳統村落保護名錄的重要基礎,是構建科學有效的保護體系的重要依據,是摸清並記錄我縣傳統文化家底的重要工作。

  二、調查物件

  傳統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較早,擁有較豐富的傳統資源,具有一定歷史、文化、科學、藝術、社會、經濟價值,應予以保護的村落。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村落列為調查物件:

  1、傳統建築風貌完整

  歷史建築、鄉土建築、文物古蹟等建築集中連片分佈或總量超過村莊建築總量的1/3,較完整體現一定歷史時期的傳統風貌。

  2、選址和格局保持傳統特色

  村落選址具有傳統特色和地方代表性,利用自然環境條件,與維繫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反映特定歷史文化背景。 村落格局鮮明體現有代表性的傳統文化,鮮明體現有代表性的傳統生產和生活方式,且村落整體格局儲存良好。

  3、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

  該傳統村落中擁有較為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民族或地域特色鮮明,或擁有省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傳承形式良好,至今仍以活態延續。

  三、進度安排

  1、組織學習階段2012年4月28至5月5日組織住建局、文化局、文物局、財政局以及各鄉鎮政府學習研究住建部建村【2012】58號《關於開展傳統村落調查的通知》檔案精神。同時住建局、文化局、文物局、財政局4家聯合成立成立由縣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傳統村落調查小組,負責全縣傳統村落調查的組織、指導和監督。

  2、深入調查階段2012年5月6日至6月1日,根據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第一次非物質文化遺產調查、歷史文化名村和特色景觀旅遊名村的申報材料等資料,確定需要

  調查的村落。對符合條件的村,開展入村調查,並按“一村一表”的要求如實完整填寫登記表,拍攝相應照片和收集有關圖件。調查村落基本資訊、村落傳統建築、村落選址和格局、村落承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村落人居環境現狀等,具體見《傳統村落調查登記表》附件。

  3、組織上報2012年6月2日至6月20日整理調查成果,組織材料、裝訂成冊上報市建設局。

  四、推進措施

  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認真學習“通知”的精神和有關要求,充分提高對“傳統村落調查”的認識,要積極向政府彙報調查工作進度,提高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保質保量的完成本次調查工作。

  2、積極籌資,保障經費

  根據國家四部聯合檔案要求此次傳統村落調查經費原則上由地方解決,縣財政部門要籌措資金、安排專門的工作經費,用於此次調查的經費,為高標準、高質量完成調查工作奠定基礎。

  3、加強協調配合。

  傳統村落調查實施工作,是住建局、文化部、文物局、財政局四家聯合辦公,需要各部門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各部門要抽調業務骨幹,在工作組的領導下,共同完成此次調查任務。

  五、組織領導

  為了加強傳統村落調查實施工作力度,順利推進工作進展,特成立工作領導組織機構。

  組 長: 縣政府縣長

  副 組 長: 縣政府副縣長

  成員單位:肇源縣住建局

  肇源縣文化局

  肇源縣文物局

  肇源縣財政局

  相關鄉鎮人民政府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辦公室主任由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222擔任。

  傳統文化實施方案篇二

  傳統文化課程是山東省義務教育地方課程中規定的必修課程之一。開展好傳統文化課程對構建和諧校園,文明校園,書香校園,對拓寬學生的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實踐領域,對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豐富學生的人生積澱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具有積極意義。根據《山東省義務教育地方課程傳統文化課程實施指導意見試行》和區教研室的要求,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通過傳統文化課程的實施,使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吸收傳統文化的智慧,提升學生的文化品位,厚重學生的人生底蘊,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二、實施目標

  通過實施傳統文化課程,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傳統文化的基本內容和形式,培養熱愛傳統文化的情感,掌握學習傳統文化的科學方法,養成學習傳統文化的良好習慣,積極參與校內外的傳統文化活動,自覺拓展學習視野。

  1、知識目標:通過學習和掌握中國傳統文化中關於立志、修身、勉學、處事、治家等各方面的經典章句,豐富學生的知識積澱,開拓學生的視野,使學生了解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繼承,發揚傳統文化的意義

  2、能力目標:通過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培養自省能力,自我批判能力,具備判斷是非和初步的人生規劃能力,具備在個人生活和家庭生活中,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的能力,具備通過所學服務社會的意識和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課程的學習,激發學生對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熱愛,形成自覺珍視和傳承傳統文化的意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備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行為習慣——千學萬學學做中國人。

  三、教學要求

  傳統文化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對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要正確把握課程特點,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水平,開展教學活動,努力提高傳統文化課程的教學實效。

  一備課要求:教師備課是課堂教學的起點與基礎,是進行有效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可靠保證。

  1、做到學期備課。系統瞭解學期教學內容,掌握教材的編排體系,科學制定教學進度和教學計劃。

  2、做到單元和章節備課。掌握本單元和本章節在整個教材中的地位、作用、教學的要求和重點。

  3、分析教材的重點、難點、疑點、亮點、特點、焦點、盲點,並確定與學生認知特點,生活現實的結合點,通過對傳統文化內涵的充分開掘,創造性地研究和使用教材。

  4、認真研究學生的心理渴望,根據學生已有的學習水平和興趣,分析學生群體特點和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照顧學生個體差異。

  5、教師要根據自身的特點,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創設自己的教學設計,做到揚長避短。

  6、加強集體備課。以教研組為單位,固定每單元一次在教研活動室進行

  集體備課,每次集體備課都提前安排好備課內容和中心發言人,教研組長做好考勤記錄。

  二上課要求:傳統文化課堂共5套教材,每年級各一套。建議每課採用1課時處理,個別內容可以適當增加或合併課時,但不能減少課時,更不能挪用,擠佔課時。課時的處理與要求:

  1要積極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置身於古人的世界,體會古人的情懷。

  2指導學生通過利用工具書,查詢資料,自主解決教材中的疑難。

  3要通過範讀,齊讀,領讀等多種方法,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同時要適時交給學生朗讀的技巧和方法,讓學生在朗讀中使學生在朗讀中感受語言的精妙,領會傳統文化的精髓。

  4在熟讀的基礎上,要強化學生的背誦訓練,讓學生對傳統文化中的經典名句,段落要爛熟於心,豐富學生的知識積澱。

  5要加強對學生誦讀效果的檢查,通過檢查發現問題,針對問題改善方法。

  6要依託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引申、拓展,開拓學生的視野,要讓學生通過傳統文化課的學習從古人身上學會認識世界,豐富人生。

  7要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根據所學內容自主蒐集資料,進行拓展閱讀,並將自己蒐集和整理的優秀作品介紹給同學。

  8要根據學生的生活實際適當開展討論,反思等活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9可根據教材內容適當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從過參觀、訪問、遊覽的形式親身體驗傳統文化的社會意義。

  三教研要求:教學研究活動是教學管理的重點環節,要充分發揮教研組的

  作用,推動學校傳統文化課的實施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1、由教研組長負責,每兩週開展一次全校性的教研活動,總結交流在傳統文化課程實施過程中的新做法,新經驗。

  2、每學期在全校範圍內開展一次“傳統文化優質課評選”和“傳統文化課程優秀論文評選”活動,通過活動促進教師教研水平的提高。

  四、保障措施

  1、傳統文化課程為學生必修課程,教師必須嚴格按照學校規定的課程表按時上課,不得隨意挪用,擠佔課時,如有特殊情況需要調課,必須及時填寫調課單,報教導處審批後方可調課。

  2、教師必須按學校規定認真備課,不得不帶教案進課堂,學校將對備課情況進行隨機檢查,每發現一次,扣教師責任制考核1分。

  3、教師應積極探索傳統文化課程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對提供全區公開課和在正式刊物上發表文章的教師,在評先樹優,責任制考核上按學校有關規定給予優先獎勵。

  4、學校將傳統文化課程培訓納入校本培訓,定期對教師進行專題培訓,教師要按時參加,做好記錄,學習結束後,學校將統一組織考核,對考核不達標的,要給予責任制扣分處理。

  5、教師應積極上傳優秀教學案例和課件,豐富傳統文化課程資源。學期末,學校將根據上傳情況給予獎懲。

  6、教師應具有資源開發和利用意識、通過網路、圖書、社會文化設施、人文景觀等多種途徑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習實踐活動。

  五、評價方法

  1、評價過程要以過程性評價為主,建立學生學習記錄袋,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文化積累、情感體驗、活動表現等進行過程性記錄;要採用等級制評價,使用口試、觀察、訪談、作品分析和活動情況記錄等形式,避免筆試形式,要將評價結果納入《快樂成長》手冊。

  2、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性原則,要關注學生的每一點進步,及時表揚、鼓勵,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不斷獲得學習的興趣和發展的動力。

  3、要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興趣、態度和情緒;關注學生閱讀興趣和文化視野的拓展;關注學生把握和內化傳統文化精神,形成自己的價值追求和人格內涵的過程。

  4、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指導學生開展自我評價,相互評價,還可以請學生家長參與評價,使評價成為學校、教師、學生、同學、家長等多個主體共同參與的互動活動。

  5、要通過“經典誦讀”、“名篇賞析”、“知識競賽”等活動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關注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方式和學習要求,關注學生的傳統文化知識的積累

  6、要通過“書畫比賽”、“傳統文化考察”、“傳統節日體驗”等活動,關注學生參與活動的情感態度以及活動過程中合作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篇三

  根據國務院、省、州、市關於保護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加大傳統村落保護力度,特制訂如下魚木村: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各級關於傳統文化精神,遵循科學規劃、整體保護、傳承發展、注重民生、穩步推進、重在管理的方針,加強傳統村落保護,改善人居環境,實現傳統村落的可持續發展。

  二、基本原則

  整體保護與特色保護相結合。對魚木寨實施整體保護,保護的方法由古寨—古民居—古墓葬—歷史建構築共四個層面,嚴格保護古寨的傳統空間風貌,歷史建築,保護傳統建築的空間佈局、群體組合、結構形式、色彩材料與門窗細部等。魚木寨內的寨牆、門樓、是魚木寨內最有特色的文化遺產,採取特色保護的原則。此外,古寨內的古墓葬是古寨的傳統文化的象徵,針對這一特色,進行系統的整合。

  一般保護與重點保護相結合。古寨的民居根據現存的條件,新灣、學堂以維護現狀,適度修復為主。對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老房子、六吉堂實施重點保護,保護歷史遺存的原真性,保護歷史環境的整體性,保護歷史資訊的過程性。

  適度修復與合理利用相結合。針對文物古寨及自然環境

  的現狀特徵,以整治環境為主要方法,對嚴重損壞的歷史遺存進行適度修復,避免過度、過量修復而喪失其中的歷史資訊。本著合理利用、永續利用文化資源的原則,在保護的前提下,進一步發揮歷史遺產的持續價值,實現將資源轉變為產業的目標。

  三、主要目標

  力爭通過三年時間的努力,使謀道鎮魚木村的文物和文化遺產得到基本保護,具備基本的防災安全保障、基本的保護管理機制、逐步增強傳統村落保護髮展的綜合能力。以魚木寨整體格局和歷史環境風貌的保護和利用為核心,以保護魚木寨的真實性、完整性、延續性為目標,使魚木寨成為自然、現代與歷史和諧共生的歷史文化名村和優秀傳統村落。

  四、專案需求

  除文物局已經納入實施的專案外,在保護髮展規劃基礎上,提出以下幾大類專案需求:

  一傳統建築保護利用示範類

  1、學堂古民居改造:

  學堂古民居為清代遺址,均為典型的四合院式,學堂,兩廂齊備,加有外院朝門,佔地面積2100平方米,學堂古民居改造;包含房屋室內現代化改造和外立面整治,面積均為2000平方米。

  分三年段完成:12014年完成500平方米的古民居改造;22015年完成1500平方米的古民居改造;32016

  年完成周邊環境,院頭防災的建設。

  共需投入資金50萬元,申請中央補助資金40萬元,地方財政府投入資金5萬元,集體和村民投入資金5萬元加社會贊助。

  2、生基嘴古民居改造工程:

  生基嘴古民居改造,包含房屋室內現代化改造和外立面整治,建築面積約為1200平方米。

  2015年完成1200平方米的民居室內現代化改造和外立面整治。

  共需投入資金30萬元,申請中央補助資金20萬元,各級地方政府投入資金5萬元,村集體和村民投入資金5萬元。

  二防災安全保障類

  1、防火防災宣傳牌:

  魚木村是森林資源較為豐富的景區,因此務必要提高森林防火意識,加快部署景區防火防災等各項旅遊安全生產工作,不斷完善森林景區旅遊安全管理機制。在景區多處掛警示宣傳牌,提醒廣大居民和遊客進入景區遊玩時,要自覺接受防火檢查,禁止野外用火。不要帶打火機、火柴、煙花爆竹、酒精、汽油等火源及危險品上山,也不要在森林裡面吸菸、燒烤。要加強防火防災知識學習,在旅遊過程中發現火情立即報警,報告火災發生地點、火勢等情況。

  計劃做防火防災宣傳警示牌50塊,共需投入資金8萬元,申請中央補助資金5萬元,各級地方政府投入資金3萬元。

  2、滑坡治理:

  滑坡的防治要貫徹“及早發現,預防為主;查明情況,

  綜合治理;力求根治,不留後患”的原則結合邊坡失穩的因素和滑坡形成的內外部條件,根據魚木村的實際情況治理滑坡主要從以下方面著手:邊坡人工加固,即修築擋土牆、護牆等支擋不穩定巖體。

  治理計劃分三年度完成對魚木村4、5、6組滑坡地帶的治理,砌擋牆等:2014年完成對4組滑坡帶治理;2015年完成對5組滑坡地帶治理;2016年完成對6組滑坡地帶治理。

  共需投入資金100萬元,申請中央補助資金80萬元,各級地方政府投入資金10萬元,村集體和村民投入資金10萬元。

  三歷史環境修復類

  1、卡門修復:

  魚木寨卡門大都在清嘉慶年間修建,原共有6座,現仍存4座,即三陽關卡門,魚木洞卡門,大巖洞卡門和兵洞卡

  門。這些卡門全用規整條石壘砌,長方形門洞,卡門隘牆的外沿一般都有垛牆高出,現三陽關卡門仍是北出魚木寨的唯一通道,魚木洞卡門、大巖洞卡門因巖洞內已無人居住使用,更不會再在裡邊屯兵和製造槍炮錢幣,已失去了它的作用,但仍儲存較好。兵洞卡門已無存。

  三陽關卡門位於魚木寨北側三陽關,向北直通張鳳坪,是北出魚木寨的唯一通道。牆高5米,寬4米,門高2.3米,寬1.25米,卡門旁絕壁上鐫刻著“三陽關”三個隸書大字。

  魚木洞卡門位於魚木寨二層崖間魚木洞東北側,現已區域性損毀。牆高4.76米,寬4.5米,門

  高2.6米,寬1.42米。

  大巖洞卡門位於魚木寨東北三層崖間大巖洞北側,牆高6米,寬3米,門高2米,寬1.6米,長

  方形門洞,卡門的外沿有垛牆高出。

  卡門修復主要是修復牆體和亭子,共需投入資金20萬元,申請中央補助資金12萬元,各級地方政府投入資金5萬元,村集體和村民投入資金3萬元。

  2、寨牆修復:

  魚木寨四周懸崖三迭,崖下稍有緩坡。為保寨內安全,阻斷緩坡通路,古人在寨東青崗片、寨西垛子片一層巖下各修了一段石牆和一座卡樓,現卡樓已毀。

  青崗片寨牆位於魚木寨東邊第一層崖間青崗片。現存寨牆建於清嘉慶四年1799年,東西走向,長200餘米,高5~6米,頂寬3米,全用規整條石壘砌,條石長0.8至1.2米不等,現

  區域性損毀。

  垛子片寨牆位於魚木寨西側第一層崖間的垛子片,與東邊青崗片寨牆同時建立,東西走向,長近100米,厚3米,高

  5~6米,全用規整條石壘砌,損毀嚴重。

  魚木寨牆現需修復長度300米,共需投入資金1000萬元,由於所需資金額巨大,基層財政無來源,申請中央補助資金1000萬元。

  四基礎設施和環境改善類

  1、道路維修及改擴建:

  魚木村為傳統古村落,村落道路修建年代較早,現已損壞嚴

  重,道路狹窄,路面不平。

  計劃5千米青石板道路維修及改擴建,分兩年度完成,2015年完成3千米青石板道路維修及改擴建2016年完成2千米青石板道路維修及改擴建。共需投入資金3000萬元,由於所需資金額巨大,基層財政無來源,申請中央補助資金3000萬元。

  2、遊步綠化工程

  魚木村傳統村落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每年迎來全國各地不少遊客,建好遊步綠化工程有助於提高觀賞品質,現準備在2500米遊步道兩邊裁樹,共需投入資金60萬元,其中,申請中央補助資金20萬元,各級地方政府投入資金30萬元,村集體和村民投入資金10萬元。

  3、魚木寨門樓電線地埋改造:

  由於修建年代久遠,魚木寨門樓電線老化嚴重,現需要挖溝進行地埋改造。全長500米,共需投入資金20萬元,其中,申請中央補助資金10萬元,各級地方政府投入資金5萬元,村集體和村民投入資金5萬元。

  4、修建停車場:

  為了滿足觀光遊客的停車需求,避免車輛亂停放破壞傳統古村落群,現需要修建一個停車場,修建停車場4000平方米,共需投入資金80萬元,申請中央補助資金50萬元,各

  級地方政府投入資金20萬元,村集體和村民投入資金10萬元。

  5、垃圾清運系統:

  青山環抱下的傳統村落古樸而美麗,不能因為垃圾的堆積而破壞了這份自然之美。因而提早搞好垃圾治理工作十分必要,現需修建4個垃圾池,長期聘請環衛工人保潔及清運垃圾,共需投入資金20萬元,申請中央補助資金10萬元,各級地方政府投入資金5萬元,村集體和村民投入資金5萬元。

  五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類

  民風民俗傳承著寶貴的歷史文化,許多寶貴的文化遺產因為缺少保護和繼承正在消失殆盡,保護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任重道遠。現急需對吹打樂、人鬼同屋近百年、四節蓮響、那話還俏說、船頭頌歌、打繞棺、此類民歌民謠進行收集、整理、傳承,共需投入資金15萬元,申請中央補助資金5萬元,各級地方政府投入資金5萬元,村集體和村民投

  入資金5萬元。

  五、管理措施

  1、專案經理部明確各個崗位的職責和許可權,建立並保持一套工作程式,對所有參與工作的人員進行相應的培訓。

  2、工地設專門的文保員,建立以專案經理為首的傳統村落保護小組。會同業主、監理和文物部門對傳統村落進行定期檢查、確認、並做記錄。負責現場的日常保護管理工作,並且有完備的文字記錄,記錄當日工作情況、發現的問題以及處理結果。

  3、開工前由文物部門劃定保護範圍,劃定重點保護區和一般保護區,對所有參建人員進行交底。

  4、在工地顯著位置安置好文物部門設立的標誌,標誌中說明文物性質,重要性,保護範圍,保護措施。

  5、建立文物保護科學的記錄檔案:包括文字資料,做好對現狀的精確描述,對保護情況和發生的問題做好詳細記錄。

  6、保護措施上報審批制度。每個具體的文物保護措施都要在得到文物部門和建設方的批准後才可以實施。

  7、不定期召開施工現場保護專題會,根據情況特點佈置下一步的工作重點。

  六、組織保障

  一加強領導。鎮黨委政府成立由鎮長任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文管所、鎮直相關部門、工作站和村支兩委為成員的領導小組。

  二明確責任。明確以文物部門為主,鄉鎮政府配合協調實施各專案。建立健全施工期傳統村落保護管理組織機構、管理制度以及應急預案。熟悉施工現場的環境特點,掌握傳統村落保護的工作程式,落實設計對傳統村落保護的工作措施和要求。組織施工、管理人員學習傳統村落保護的有關法律、法規,提供對傳統村落保護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鄉鎮積極配合文物部門組織的傳統村落保護工作。


在人才招聘會上自我介紹
小學新生入學自我介紹
相關知識
傳統村落保護實施方案
傳統節日活動實施方案
社群環境保護實施方案
傳染病防治法實施方案
村級扶貧實施方案
環境衛生保潔實施方案
環境衛生保潔實施方案
傳統文化保護名言_關於保護傳統文化名言
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實施方案範文
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普及活動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