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礦山我的家主題演講稿

General 更新 2024年09月07日

  同議論文一樣,演講稿也具備論點鮮明、邏輯性強等特點,但絕不是一般的議論文。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歡迎大家閱讀。

  篇1

  我們的家座落在風光旖旎的微山湖畔,這裡波光鱗鱗,風景優美,氣候宜人,鳥語花香,高樓林立,在這裡有一批拓荒者,他們從不向命運低頭,用實際行動詮釋著生命的價值。

  曾記否,這裡是一片灘塗,鳥雀成群,蘆葦遮日,是他們挽起胳膊,捲起褲腿,不畏嚴寒酷暑,披荊斬棘,肩扛人抬,經過幾年的艱辛付出,終於有了今日的輝煌。昭陽礦不應忘記,也不能忘記那些曾經為此辛勞付出的人們,昭陽礦史上也少不了他們濃墨重彩的一筆。創業的路是心酸的,箇中滋味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深有體會,為通過驗收,全礦幹工憋足一股勁,臥薪嚐膽,在資金、人員緊缺的時候每月300元生活費發不周全,他們沒有退怯,沒有逃避,沒有被困難嚇倒,沒有因為外面條件優越而辭職下海,而是團結一致,激流勇進,與礦同呼吸共命運,想的是如何早日建成礦井,如何將礦井建設的更加美好,在創業的路上,打出了“愛崗敬業、開拓創新、艱苦奮鬥、勇爭一流”的企業精神,充分發揚煤礦工人特別能吃苦,能戰鬥的精神,憑藉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不怕輸的信念,克服一道道困難,衝破一道道坎,曾經的倉海已變成桑田,曾經的毛草之地蓋起了高樓大廈。

  為了珍惜每一分來之不易的資金,從平整土地到道路整修,從回填土方到架設線路,從裝置材料的裝卸、安裝維修到報廢礦井井下裝置、材料的回撤,全部是自己動手,千方百計地把省下的每一分錢用在刀刃上。創業的路是艱辛的,是不平坦的。多少個不眠之夜,多少個餐風路宿,多少次心酸歷程,只有昭陽人自己知道。

  有人說,時間是歷史的見證人,一份耕耕,一份收穫,昭陽人憑藉著自己的勤勞執著,在異鄉他省終於打下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圓了自己的夢。微風徐來,陣陣花香,昭陽礦人正在用他們的智慧和汗水編織著美麗的前程……我們確信勤勞的昭陽人路將越走越寬,越走越好,前程似錦。

       篇2

  “我想要有個家,一個不需要華麗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時候我會想到它……”第一次聽到潘美辰的這首歌時,“家”在我的腦海中還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一座房子、一家人,似乎就是一個家。後來漸漸長大,自己也到了為人夫、為人父的年紀,“家”的形象也逐漸清晰起來,我才知道,並不是所有的房子都可以稱做“家”。

  我的家在冀中能源邯礦集團陶二礦,那裡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然而,這一切並沒有讓我感到幸福,因為,房子佔據了我太多的想象和盼望、眼淚和期待。

  我住的房子叫棚戶區。棚戶區的房子真的很老、很小、很破。說到很老、很小、很破,是因為那些差不多都是70年代的簡作,每人不足10平方米,經常的漏雨透風需要修理。屋內如此,屋外就更不如人意了,沒有象樣的街道,沒有配套的服務,有的是下雨出門一腳泥,吃水如廁跑半天,東屋說話西邊知,小夥難尋如意妻。

  多少個夜晚,我不止一次的在夢中祈禱:祈求上帝賜我一套寬敞的房子,實現我多年的夙願。

  20XX年,我的新房夢終於實現了,我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沁河小區。只是,幫我實現這個夢想的不是上帝,是黨的棚戶區房改惠民政策。

  站在新房的陽臺前,只見廣場上孩子們興奮的尖叫充滿了童年的歡快,吶喊中明亮亮的陽光嵌進了稚嫩的臉龐。每個黃昏,伴著《今天是個好日子》的音樂姐妹們載歌載舞。再看不遠處,依依垂柳婀娜多姿,倒影在沁河湖上,湖水閃爍著銀光。一輛輛各色的私家車載著歡樂,賓士在剛剛修起的邯武快速道上。燈下,高興的不知疲倦的愛人在電腦前尋找著未來,母親和兒子在客廳玩起了五子棋,父親坐在三姐買來的搖椅裡,戴著老花鏡在數點礦區黨員上門服務的工作牌。

  生活的變化究竟有多大,不是我這個礦山後代三言兩語所能概括完的;陶二賦予了我多少,更不是粗淺的文字所能描述盡的。從30年的夢想,到30年來的碩果,時空穿越了多少障礙。夢想,就是堅持!陶二30年的發展、奮鬥和風雨,證明的不僅僅是幾代人風雨同舟、對信念苦苦的堅持之舉,更體現了這座礦山和職工群眾相依為命風雨同舟的深情承諾!企業發展依靠職工,發展成果惠及職工已成為共同的理念。

  一套房子,讓我有了容身之所;是企業,在文明富裕和諧中,給了我一個安身的家,一個疲憊身心的避風港,一個揚帆起航的加油站。我想,我應該在感恩的同時,更加發奮的工作,讓我們在和諧發展中走向輝煌。

  篇3

  時光荏苒,歲月如歌,銅川礦務局建局60週年的日子馬上就要來到,一時間許多的老師、前輩、同事、朋友都憶往昔,看未來,讓我這個土生土長的礦山子弟也心癢難奈,迫不及待的想說出我與我家的故事。

  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媽媽的工作、家庭、生子都在礦上,所以從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我與礦山就已經密不可分,緊緊相連。十三歲之前,我的業餘生活就在礦區筆直的中心馬路上、四周的山上、潺潺流水的小河溝邊、四通八達的窯樓門前穿稜、奔跑、戲嬉。馬路邊的小攤、商鋪、山上的野花、野菜、野果和美麗無邊的景色都留下過我駐足不前的身影,小攤邊有我不小心捏破攤主的氣球后驚呆的臉龐與尷尬;山上樹枝的勾杈劃破過我的衣服,拽走過我戴在胸前的鑰匙;燈光球場的小斜坡上有我一遍遍把它當做滑梯滑下的足跡,更有我捂著最終被滑破的褲子一溜煙跑回家的氣魄;小河溝邊也有我逮蝌蚪、放青蛙的小小身軀,當然也有站在河中間哇哇大哭,最終被同學背過河的“英雄”事蹟;四通八達的40多棟窯樓更是我與夥伴們捉迷藏的好地方,整個下午行走在一棟棟的窯樓間,奔跑著、呼喊著,只待那廣播一響,我們便做鳥獸狀瞬間散去。縱然是現在,我也驚歎當時建造窯樓的工人們,競然能夠把那些房子建造的四面相通,既像迷宮,又永遠不怕迷路,無論從那條路走,都能到達中心馬路,都能回到家。

  十四歲,我離開家,到銅川去上學,每兩個星期回礦上一次。見識到了市裡繁華、熱鬧,領略了市裡人的時尚與張揚。那時的我突然間異常厭煩礦山,那青綠大山阻礙了礦山人與時代接軌的步伐,晴天有土,雨天有泥的中心馬路就是交通不便的代表,小攤上品種單一的劣質商品,汙水橫流、飲用水緊張、好多人共用的廁所,都讓我覺得礦山是那麼的落後與貧乏,就連往日最喜歡看那拉煤的小火車一列列呼嘯而過的場面都變得刺眼起來。

  十九歲,我服從分配,有幸又回到了礦上上班,從一個礦山的孩子變成了礦山的一員,礦山水養育我的情懷和耳濡目染感知父輩對礦山無限熱愛、吃苦肯幹的精神成為了我工作的動力。慢慢的,我對礦山從喜歡到厭惡,又從厭惡到熱愛,我感受到了礦山獨有的魅力,逐漸的被她所吸引,放下所有的成見,為她歡,為她喜,在礦山母親的懷抱裡心甘情願為她貢獻力量,傾盡全力為她奮進拼搏,對礦山的歸屬感與日俱增。

  二十三歲,我調入了礦宣傳部工作。由於工作需要,我比以往更加關注礦上發展的大事小情,點滴變化都開始存於心中,礦山的一草一木似乎也已融入血液,緊密相連。隨著煤炭企業形勢一片大好,礦山駛了發展的快車道,鉅變的帷幕不知何時已悄然拉開。飲水工程、集中供暖工程、天然氣入戶工程、礦區安居工程、環境改造工程等多項惠及全礦近萬名職工家屬的民心工程陸續實施,投入使用;昔日低矮、破舊的平房被一棟棟漂亮、整齊、氣派的樓房所代替,寬闊、平整的大馬路使職工家屬的出行變得更加快捷,粉刷一新的辦公樓,四季景色不斷的職工休閒廣場,駛進駛出的私家車,還有那迎面走來西裝革履,彬彬有禮的礦工師傅,都在展示著我們的礦工素質高了,腰包鼓了,衣領白了,歡笑多了。千米井下有了寬敞乾淨的大巷,晶瑩透亮的乳白色瓷磚,一列列、一排排整齊的電纜線,悠揚的音樂聲直鑽你的耳朵,醫療點、食品點、淨水供應點、閱覽室、環保流動廁所、緊急避險系統,一樁樁一件件都讓我們的礦工有了“幸福工作,體面生活”的資本。而我也更加熱愛我的家,再去市裡遊玩,碰到人問我家在那裡時,總是會非常自豪的說,是“礦上的”。

  三十三歲,我希望能夠為家的發展貢獻力量,與她同呼吸、共命運的目標始終沒有改變。可是我的家已經因為煤炭市場風雲突變,供需發生逆轉,和這個行業其它的煤礦企業一樣,進入了嚴冬,不得不停下發展的腳步,想法設法適應市場規則。面對殘酷的市場,讓我慶幸的是,我的家裡有著許多和我一樣生在礦山、長在礦山,工作在礦山的兒女們,我們手拉手、心連心,堅守理想,頑強拼搏,在銅煤六十年輝煌發展的映照下,在公司和礦黨政的堅強領導下,秉承著一代代礦山人“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創新、特別能奉獻”的特色,齊奮進、共擔當、迎挑戰、渡難關,在各自的崗位上揮灑汗水,傳播能量,都在為礦山早日擺脫寒冬,迎接春天貢獻力量。

  這就是我的家,我熱愛的下石節煤礦。月遷時移,夜動風盹,礦區寂靜的夜空繁星點點,欣怡廣場上霓虹閃爍,這些耀眼的光芒,猶如黑金的火光,不僅照亮了礦山的千家萬戶,更是指引下石節人無私奉獻鑄就璀璨明珠,同心同德再創輝煌的前路明燈。


看完“”的人

1.礦山行業安全演講稿

2.以我的家為主題的演講稿

3.關於礦山安全的演講稿

4.礦山安全演講稿

5.企業是我的家演講稿

稅務競爭上崗優秀演講稿
手機安全問題主題演講稿
相關知識
我的礦山我的家主題演講稿
我愛我家主題演講稿
學校是我家主題演講稿4篇
關於我為黨旗添光彩主題演講稿
奮鬥的青春最美麗主題演講稿
我為黨旗添光彩主題演講稿
關於奮鬥的青春最美麗主題演講稿
升旗愛國愛家主題演講稿五篇
煤礦安全生產主題演講稿
我的青春夢想主題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