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3日

  金融FIN就是對現有資源進行重新整合之後,實現價值和利潤的等效流通。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金融方面的論文範文,一起來看看吧!

  下載篇1

  金融控制理論研究綜述

  摘要:國內外許多學者對金融控制都進行了研究,提出了相應的金融控制理論,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些金融控制的措施。除了金融控制理論以外,相關的金融抑制理論和金融深化理論也受到人們的關注。本文首先簡單介紹了這兩種金融理論,介紹了它們各自的學術觀點和主張,並講述了它們的侷限性;然後在此基礎上對金融控制理論進行了比較詳細的闡述,對國內外學者的金融控制理論成果進行了綜述。

  關鍵詞:金融抑制,金融深化,金融控制,綜述

  一、相關金融學理論簡述

  在詳細闡述金融控制理論之前,我們先了解另外兩種金融學理論――金融抑制理論和金融深化理論,通過對這兩種金融學理論的瞭解我們可以更深入的瞭解金融控制理論。

  一金融抑制理論

  20世紀50年代,格利和肖開始關注金融發展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並得出結論――當一國的政府對本國金融實行嚴格的控制時,就容易出現抑制金融發展,進而抑制經濟發展的現象。20世紀70年代,麥金農和肖調查了大量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狀況,發現很多國家存在金融與經濟相互抑制的惡性迴圈現象,他們稱為金融抑制。金融抑制可以概括為:一國政府對金融業制定了政策,人為的降低利率,實行歧視性的信貸政策,以此促進經濟發展,但卻制約了金融業的發展,使金融業處於一個沒有效率的狀態,反而制約了經濟的發展,從而形成惡性迴圈的一種狀況。金融抑制有幾個特徵:一是金融市場上的價格不能反映實際價格水平;二是金融市場是分割的;三是高存款準備金率。雖然金融抑制有很多缺陷,發展中國家的政府也意識到這些問題,但很多政府依然採取金融抑制政策。因為他們的金融體系和稅收制度還不健全,只有增強對金融的控制才能保持政府的財政能力,才有力量對巨集觀經濟進行調節,這樣雖然造成了資金配置上的低效率,但是卻能掌控經濟的發展。

  二金融深化理論

  1973年,麥金農和肖各自系統地提出了金融深化理論,其核心觀點是政府要放鬆對利率的控制,鼓勵銀行間競爭,以此最終實現金融自由化。金融深化可以概括為政府放鬆對利率的控制,加深資產金融化的程度,逐漸形成一個發達的金融體系,使金融業具有充分的競爭性,從而使金融業在經濟的發展中佔據主導地位,最終形成金融與經濟相互促進的良性迴圈的一種狀態。金融深化的標誌有三個:一是推進利率市場化;二是發展正規的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三是構建一個有效的中央銀行系統。雖然麥金農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論分析了發展中國家的一系列問題,但對金融市場上的資訊不對稱沒有足夠重視。發展中國家的金融體系不完善,資訊傳遞效率差,存在著較為嚴重的道德風險和資訊不對稱,如果單純鼓勵銀行間競爭,可能會引起惡性競爭,不利於金融業的發展與穩定。政府放棄干預推行利率市場化也會使發展中國家失去調控金融活動的能力。2007年美國發生次貸危機,進而波及全球,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國過度的推行了金融自由化,由此我們可以看到,過度的金融深化並不一定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二、金融控制文獻綜述

  一金融控制的內涵

  寬泛的講,控制是政府對經濟的所有干預,政府實行金融控制政策是指在經濟市場化的程序中,政府採取有利的貨幣政策和外匯政策等政策工具,對經濟市場化程序的速度進行控制,而不是在條件還不成熟的情況下實行過度的市場化措施,並最終在不出現嚴重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實現金融的和經濟的發展。政府對金融進行控制的時,由於執行力度、物件和步驟的不同,金融控制的效率也不同。本文認為金融控制是政府對金融領域的控制,即政府為了促進金融業發展、彌補金融市場失靈和維護金融市場穩定,以出臺法律法規為主要手段對金融主體進行扶持、引導、規範和約束的總和。

  二國外金融控制文獻綜述

  金融控制一詞,最早由麥金農提出,他指出財政控制應優先於金融自由化。麥金農的金融控制理論是一種財政和貨幣控制理論,該理論指出轉軌時期的政府靠發行貨幣取得資源將導致通貨膨脹,而不會實現經濟增長,因此必須實行財政控制,並建立完善的稅收機制。

  1、金融控制內涵的界定

  維斯卡西認為,政府控制是政府以法律手段,以限制經濟主體的決策為目的而運用的一種強制力。丹尼爾・史普博對控制的界定結合了經濟學、法學等對控制的定義,他指出,儘管市場是控制政策存在的理由和前提,但以往對控制的界定都傾向於把市場忽略掉,因此他把行政決策和市場機制統一了起來,認為控制是行政機構制定並執行的直接干預市場機制或間接改變企業和消費者供需政策的一種規則或特殊行為。

  2、對金融控制的必要性研究

  有學者指出: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業這種由多數企業構成的產業具有如下的特徵,即消費者未必擁有充分的資訊,以決定在多種服務和價格中選擇哪種為好,結果難以使資源配置效率實現帕累托最優,而且一旦企業倒閉,則難以保證消費者的安全。Llewellyn和David研究了金融控制的經濟學理論框架,並指出金融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客觀必然性。JulianR.Franks等學者在1998年從成本――收益的角度分析了金融控制的有效性,他們研究並考評了英國金融控制的成本和收益,並首次對金融控制成本進行比較分析,比較物件選擇了美國和法國。Rochet和Keeley等學者的研究認為資本充足控制在降低銀行冒險的風險激勵方面具有積極作用。Taylor,Buffie的研究認為發展中國家由於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因此政府對金融部門有必要保持一定的控制。Wade,WB認為東亞政府對金融市場的干預提高了社會福利。Edwards,Hastings對拉丁美洲國家金融自由化研究的成果表明了在缺乏適當管制的條件下,自由化會導致經濟系統的脆弱性。ChoandKhathate對亞洲五個國家的研究表明金融自由化並沒有導致儲蓄與投資的系統增長。C.Denizer,R.M.DesaiandN.Gue-orguiev認為用抑制性的金融控制來為赤字融資可能會比用自由化來彌補赤字的成本要高,但採取這樣的政策能夠維持權威和確保權力的生存及延續。

  三國內金融控制文獻綜述

  近年來,我國學者和經濟學家對政府金融控制進行了多方面細緻的探討,積累了大量文獻。近幾年來的研究重點主要有以下方面:

  1、金融控制的涵義界定

  王欣欣1996指出,經濟改革中的金融控制是對改革過程的控制,是穩定與變革相統一的控制,是增強社會經濟發展的均衡性和提高社會經濟效益的控制。張傑1997則認為金融控制是對國家調控金融資源的一種描述。為了將個人部門的儲蓄集中到國家手中,需要一個國家控制並佔壟斷地位的國有金融體系,同時為了讓居民儲蓄更多地流入國有銀行,也限制了居民的金融資產選擇。高存款準備金制度限制了國有銀行自主運用資金的權力,強化了國家對金融資源的支配和控制能力。張力2001所研究的金融控制專指轉型國家在經濟市場化程序中,政府採取有效的政策工具,控制商品市場和金融市場自由化的相對速度而不是同時實行所有的市場化措施,在不引起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實現金融均衡和向市場經濟的過渡。謝朝華2004認為金融控制是指在金融發展過程中,為維護金融體系的穩定與效率,政府以一定的手段對金融活動主體的控制和金融活動主體對其金融行為的自我約束。

  2、金融控制所包含內容的方面

  李冰2001認為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轉型經濟往往難以避免財政狀況惡化。為了防止嚴重的通貨膨脹,國家實行了金融控制戰略,主要內容包括:一是利用儲蓄來吸收居民戶和非國有部門的潛在購買力;二是利用國家控制的金融體系來為財政赤字融資。此時國有銀行成為金融控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有:1代行財政注資職能;2承擔本應由財政承擔的社會保障職能;3承擔本應由財政出資的政策性業務。毛偉2001認為金融控制內容包括五個方面:1明晰金融部門特別是銀行部門的產權結構。2增強銀行風險決策和風險化解能力。3提高中央銀行的監管水平。4促進金融市場的發展和完善。5謹慎的利率市場化改革。沈民2003認為金融控制包括:1通過國家對金融業的壟斷,限制體系外及國外金融機構介入,儘可能通過金融業從社會集中財富並置於其既定政策目標支配下。2對國有銀行的表外業務、產融結合、信用證券化等現代業務嚴格控制,嚴格實行分業監管。3嚴格的貸款規模和歧視性貸款政策,使國有銀行長期對國企從流動資金到固定資產投入實行全方位、多層次的信貸供給。

  3、金融控制的工具與表現形式方面

  張興盛2000認為金融控制的工具有三個:國有銀行的信用壟斷;利率控制;對國有銀行的信貸控制,其中包括對各國有銀行都賦予了政策性貸款的義務,中央銀行對各國有銀行都實行了嚴格的信貸規模控制,以及高準備金制度。陳雨露2005認為金融控制中的國家戰略工具有三個:超額外匯儲備;開發性金融制度;開放條件下有限自由化的貨幣制度安排。在金融控制的表現形式方面:閻江2003認為我國始終沒有走出以間接融資為主,以信貸體系為基礎的“計劃管理”模式,政府對金融的過度干預一直存在,這種過度干預直接以政府的金融控制表現出來。其一,行政性的金融壟斷;其二,高儲蓄率;其三,嚴格的信貸規模和歧視性信貸政策。鄭澤華和王枉2009認為經濟轉軌時期金融控制的表現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其一,長期維持行政性的金融壟斷;其二,國家在對國有銀行進行政策傾斜和保護其壟斷地位的同時,對產融結合、銀行表外業務、資產結構調整、銀行信用證券化及金融市場的發展等均予以嚴格限制和管理;其三,嚴格的信貸規模和歧視性的信貸政策。

  三、小結

  對於政府的金融控制這一問題,國內外的很多學者都進行了研究,而對其作用的判斷還要依賴金融發展的程度和政府進行控制的強度,在不同的階段,金融體系對政府也有著不同的需求。為了加強對金融控制的理解和把握,本文在第一部分介紹了與金融控制理論密切相關的兩種金融理論――金融抑制理論和金融深化理論。通過對這兩大金融學理論的介紹和比較,使我們充分的認識了金融與經濟發展的關係,政府控制與金融發展的關係等一系列問題,為後面我們介紹金融控制打下了基礎。第二部分著重介紹了金融控制理論,並介紹了國內外關於金融控制的文獻綜述。通過對金融控制的介紹,我們認為金融控制是政府對金融領域的控制,是政府為促進經濟發展,維護金融穩定而對金融主體採取的一系列規範和約束的總和。它不同於金融監管,也不同於巨集觀調控。這一部分首先介紹了國外學者對金融控制的研究,其中尤以麥金農的觀點為主要,然後介紹了國內學者對金融控制的研究,分別從金融控制的涵義、內容及其工具與表現形式三個方面進行了介紹。金融控制理論的發展所發揮的理論指導作用肯定會對經濟的發展,尤其是金融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參考文獻

  1 R.I.麥金農.《經濟市場化的次序――向市場經濟過渡時期的金融控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2 R.I.麥金農.《經濟發展中的貨幣與資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3 劉新偉. 淺談金融自由化的利弊[J].成人高教學刊,2002年6月

  4 李強. 歷久彌新的學術生命力-評《麥金農經濟學文集》[J].中國城市金融,2007年02月

  5 沈民,張力. 中國金融控制與金融監管的協調[J].廣西社會科學,2003年1月

  6 華志貴,宋進彬. 中國股票市場的政府控制:轉型經濟的邏輯[J].財貿研究,2003年01月

  7 閻江. 轉型時期國有商業銀行的產權改革與金融控制[J].金融論壇,2003年6月

  8 毛偉. 我國金融控制政策成因的博弈分析[J]. 浙江學刊,2001年04月

  9 焦繼軍. 金融衍生產品風險與金融控制[J].蘭州商學院學報,2003年12月

  10 陳雨露. 經濟市場化程序中的金融控制和國家工具[J]. 現代商業銀行,2005年07月

  11 謝朝華. 論我國金融深化程序中的金融控制力[J]. 財經科學,2004年06月

  12 周青笛. 提高政府金融控制能力的途徑分析[J].全國商情,2007年5月

  下載篇2

  我國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體系結構研究

  摘要:目前,我國金融證券機構正在尋求新的途徑以改善企業間支付系統和提供的服務。文章將服務供應鏈管理思想運用到我國金融證券市場,提出了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概念和供應鏈協調的主要內容即資訊和服務資源協調。在此基礎上,分析了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的特點:獨特的模型;推拉結合型運營模式及較短的供應渠道等,並給出了實現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管理的策略。

  關鍵詞:我國金融證券市場;服務供應鏈;金融證券服務整合:體系結構

  當前,服務業在中國國民經濟中的比重越來越大,服務經濟正逐步成為國民經濟的核心。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尚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服務業成為投資的最大熱點之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明顯高於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劉麗文,2004。任何一個服務業企業不能包納服務所需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越來越多的服務業企業選擇合作聯盟。正因為如此,服務業企業需要將部分服務產品外包出去,並通過供應鏈模式為顧客提供世界級的服務產品。因此,服務業的快速發展為服務供應鏈的興起與發展提供了機遇。

  金融業作為衡量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行業,在服務經濟時代中將更顯重要。至2007年1月23日為止,上海及深圳兩間證券交易所開戶的股民總數達到了8093.41萬戶,佔全國人口總數的5.9%邢精平,2006;祈斌等,2006。金融證券行業已經成為目前國內擁有最多客戶的服務行業之一,如何提高金融證券行業的服務水平並對服務的提供進行有機的整合管理成為了制約國內服務經濟發展的關鍵。隨著金融服務行業不斷地應用新技術和競爭的日趨激烈,雖然我國許多金融機構目前正在尋求新的途徑以改善企業間支付系統和提供的服務,但是尚有許多金融機構還沒有認識到服務供應鏈管理的重要性。

  直至最近幾年,服務供應鏈的研究開始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尤其是在國外,已有許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來研究服務供應鏈問題Ellram and Wendy,2004:wlaart and Kremper,2004;Margee et al,2006,但僅KlEin2004研究了服務供應鏈在金融行業中的應用。而目前在國內,服務供應鏈的專題研究主要集中在物業服務陳小峰和李從東,2004、旅遊服務黃小軍和甘筱青,2006和物流服務等行業金立印,2006;陽明明,2006;劉偉華,2007,迄今為止國內尚沒有將服務供應鏈管理應用到金融證券服務市場。基於這樣的一個背景,本文擬將服務供應鏈管理思想運用到我國金融證券服務市場,以優化我國金融證券行業資源配置、提高服務水平、增強核心競爭力。

  一、我國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的結構

  一我國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的概念

  服務供應鏈管理的目標是,整合服務供應鏈上的各成員,協調服務產品流、資訊流、資金流,以更好地滿足最終客戶需求,從而增強服務供應鏈整體的核心競爭力。服務供應鏈管理要求鏈條上的企業借用資訊科技手段,形成全過程協同合作的管理模式,但是我國金融證券服務業是一個產業鏈短、參與單位多、客戶直接參與的行業,實現服務供應鏈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有必要對我國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的概念做一個界定。

  本文認為,所謂我國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Monetary&Security Service Supply Chain,就是通過整合金融證券服務資源優勢和核心競爭力,形成以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為核心企業的一條服務於最終投資者個人投資者與機構投資者的服務供應鏈,金融證券交易市場中的上市公司、證券公司、證券交易所、投資者等相關企業基於契約而形成一個立體化、多層次合作伙伴組織,如圖1所示。

  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是一種合作伙伴關係,它體現了企業內、外資源整合與優化利用的思想,是一種現代企業整合化組織和管理模式。由圖1可以看出,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貫穿於主體、中介體和客體之間,表現為服務產品流、資訊流和資金流的統一。具體如下:

  1 中介體。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的中介體主要是指以證券交易所為核心的交易市場的組成部分,包括證券公司、上市公司和證券交易所。證券公司為投資者提供代理證券銷售、投資諮詢、代理開戶、代理證券買賣、代理結算等服務,上市公司所提供的服務主要包括股票債券的發行銷售以及配股派息,證券交易所除服務整合商角色外更表現為服務平臺的提供者。

  2 主體。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的主體是指證券投資者,證券投資者也是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中的唯一最終客戶,其投資證券的要求均通過服務整合商給予的服務得以滿足,其服務滿意度是衡量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

  3 客體。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中的客體是指其提供的服務產品,即交易市場內進行交易的股票和債券。在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的運作模式下,證券交易所在交易市場內各公司之間承擔著大量的組織協調工作,起到了聯絡各組成部分的紐帶作用。通常,證券交易所通過整合相關服務專案形成滿足投資者多方需求的整體性組合服務產品,再把組合服務產品提供給投資者。

  二我國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的協調內容

  1 資訊協調。整個金融證券市場中的各類資訊對於各主體的投資決策及最終收益結果都存在直接影響,所以資訊在此強烈表現著其價值性。因此,各主體對於金融證券市場中的資訊都存在高需求。金融證券服務供應商要求服務整合商提供市場的巨集觀整體資訊,以便其進行輸出的金融證券服務的合理規劃。如決定發售股票債券的數量以及進行上市的具體時間。而投資者則寄望證券公司能夠對交易資訊即時披露,並且對市場動態和專業交易推薦等資訊進行主動輸出以利其作出最佳投資決策。此時,服務整合商需要對市場上的所有資訊在最短時間內進行收集、分類、整理以及更新。

  通過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各主體對於資訊的要求都能得到較好的滿足。上市公司需要的資訊作為金融證券服務整合商間相互合作的輸出結果,由眾多服務整合商通過對資訊進行共享並分工處理以得到。同時,分工協作地整合資訊資源更簡化了服務整合商的工作,減少成本,縮簡訊息輸出時間,投資者對於資訊時效性的高要求更輕鬆地得到最大化的滿足。

  2 服務資源協調。由於金融證券市場所涉範圍十分廣泛,金融證券服務的物件亦十分多樣,因此造成對服務的需要差異大,服務資源亦因地區差異存在不均衡情況。而對於服務物件而言,服務的高質量尤其重要。故此,利用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的整合協

  調作用,於統一平臺下對金融證券服務整合商分散且混亂的服務資源進行合理規劃,能夠達到輸出統一的高質服務效果;同時,利用不同服務整合商的專業化服務優勢,整合輸出整體質量更高的專業金融證券服務。通過對服務資源的協調,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能夠有效解決因地區差異及服務資源分佈差異而產生的輸出服務差 異的問題,較高程度地滿足各種金融證券服務物件。

  二、我國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的特點

  通過對我國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的分析,發現其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一獨特的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模型

  在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中,服務供應商證券公司與上市公司的目標是通過輸入戰略層面的指導,利用證券交易所服務整合商的專業集合服務輸出世界級的金融證券服務以滿足最終投資者的需求。而整個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的 管理主要體現為證券交易所進行的構建交易及資訊綜合型平臺、上市 計劃安排、證券代理銷售及買賣以及投資諮詢服務等管理活動,如圖2所示。這種模式實質上亦是將金融證券服務所包含的正向供應鏈以及逆向供應鏈進行集合,從而為最終投資者提供全面、整體性的服務。

  二推拉結合型供應鏈運營模式

  在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當中,推動型的運營模式並不能滿足投資者對於響應速度的高度要求,而能夠提供快速反應的拉動型運營模式卻帶來了服務供應商難以接受的高成本。因而,構建基於“推式”和“拉式”思維的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也就是說,在金融證券服務出現差異化之前即證券公司一上市公司一金融證券服務整合商階段。可採用推動型供應鏈運營模式,即按照對證券金融市場的預測進行服務產品設計及輸出;而在金融證券服務出現差異化之後即金融證券服務整合商一投資者階段則可採用拉式供應鏈,即根據最終服務市場的實際需求情況做出反應。金融證券服務市場的服務差異點通常出現在服務整合商中間,主要表現為金融證券服務的需求變化較大較快,最終投資者對於金融證券服務多樣性的要求較高。而在服務差異點的前後,需求穩定性不一;在推式階段中,服務需求較為穩定且為大批量,而在拉式階段,服務需求隨著交易市場快速變化,較不穩定且為小批量。

  這種新型的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運營模式集合了“推式”供應鏈和“拉式”供應鏈的優點,體現了延遲差異的思想,穩定了整個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的服務負荷,提高了金融證券服務機構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在降低成本的同時還可以提高服務質量。

  三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的執行依賴於綜合型平臺系統

  在整個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中,一直貫徹始終的是金融市場中的證券流通及銷售買賣活動,而這些交易活動的實現必須依賴於證券交易所所提供的平臺。由此可見,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的執行需要一個交易平臺系統。

  從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中各主體間的 聯絡角度看,平臺系統以連結媒介的方式出現並且發生作用。服務供應商通過證券交易所架設的平臺系統與服務整合商及最終投資者取得聯絡,最終投資者向服務整合商發出的服務請求亦是通過平臺系統反映,而服務整合商更與平臺系統緊密結合,圍繞著平臺系統的功能而作出延伸服務設計。

  從平臺系統的構成角度看,平臺系統屬於綜合型,可以細分為交易平臺模組及資訊平臺模組。服務供應商在金融服務供應鏈中輸出服務必須利用交易平臺模組,上市公司的銷售證券及進行配股派息服務都必

  須在交易平臺中進行。而服務整合商及最終客戶則同時利用交易平臺和資訊平臺,證券公司利用交易平臺代理上市公司派送股息紅利,也代理客戶進行證券買賣,而投資者的資金也在交易平臺中得以運轉;同時,投資者不論是通過證券公司提供的專業投資諮詢服務還是自行分析從而進行投資決策,歸根究底也是在利用資訊平臺所提供的證券及上市公司資訊。

  此外,服務整合商進行構建交易及資訊綜合型平臺系統服務是雙向性的,貫穿於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的始終,平臺系統是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構成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也是金融證券服務順利進行的保障。

  四較短的供應鏈渠道

  與製造型產品供應鏈相比,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的整個供應鏈渠道較短。由於金融證券市場活動往往是在短時間內發生,伴隨的波動也較大,所以,服務的反應速度直接影響最終客戶的利益。另外,服務行業具有客戶參與性的特點,此處客戶對於服務速度的要求更高。為了能夠滿足投資者的快速服務要求,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必須在儘量少的環節中執行,這樣決定了其供應鏈渠道必須有別於傳統產品供應鏈渠道,控制在服務供應商一服務整合商一最終客戶之間。

  較短的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渠道優勢在於能夠使服務整合商更有效地瞭解客戶服務需求,合理設計服務,優化資源整合;服務供應商也能快速瞭解市場動態,維持較高服務競爭力;亦能夠有效提高客戶參與性。增加最終客戶的服務滿足度。

  三、實現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管理的策略

  一我國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管理的要求

  在我國的金融證券服務業中應用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管理思想勢在必行,但能否達到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管理的最終目標,則需要重點把握金融服務供應鏈管理的要求,即服務平臺的綜合性及共享性、整合服務的整體性及多樣性、服務反應的快速性。

  1 綜合且共享的服務平臺。由於服務平臺的使用貫徹於整個金融證券交易活動的始終,同時整個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對於平臺系統具有強烈的依賴性,因此,作為保證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管理高效運作的基礎設施,服務平臺必須具備綜合性和共享性。

  服務平臺的綜合性體現為服務平臺擁有完善的包含著金融證券交易及其延伸的相關資訊的內容。透過統一的服務平臺,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中的各個主體進行的服務資訊獲得或服務交易都有了統一的行為標準,標準化的活動行為能夠保證金融服務供應鏈系統維持高效率的管理。

  而服務平臺的共享性則體現為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中的各個主體對平臺的公開資訊具有使用能力。這樣能使服務資源公開化和透明化,便於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系統對服務資源進行有效協調管理,達到整合服務資源的目的。

  2 整體而又多樣的整合服務。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管理的目標強調一體化的運作,整合服務的整體性是實現服務供應鏈有效管理、整合服務資源的體現,同時也是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管理的要求。而整合服務的多樣效能夠維持系統的活性,保證客戶的服務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滿足,使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處於較高水平,便於系統管理。

  3 快速的服務反應。由於金融證券交易中投資者的參與度極高,而市場變化速度也極其迅速,投資者服務需求的發生和變更往往出現在極短的時間段內,此時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的管理表現為對服務反應系統的快速化管理。快速的服務反應能夠有效避免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中出現“牛鞭效應”,即證

  券交易服務的訂單堆積。

  二實現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 管理的策略

  要更好地 應用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系統進行管理,僅靠金融證券服務企業單純地應用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理念是不夠的,必須配以符合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管理系統要求的客觀實際,通過內外結合以實現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管理。因此,在金融證券服務業內對 軟體設施建設、服務整合商的服務模式定位以及服務方式進行改造,為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管理的實現提供更為完善的客觀條件。

  1 搭建“一站式”綜合平臺 ,促進供應鏈整合。金融證券服務業的綜合平臺需要金融證券服務資訊平臺及證券交易平臺相互緊密結合。而“一站式”交易平臺是當前交易所 發展趨勢,服務層面較單一的“小商式”專業交易平臺在當前的市場中缺乏活力,而目前金融證券的衍生品增多,只有產品多元化前提下專業化經營,即提供“一站式”交易平臺才能更好地滿足不同投資者的不同需要。另外,在“一站式”的資訊平臺中,資訊平臺對於服務需求及供應的資訊化處理,上市公司、證券公司及投資者均能實時監測服務需求及供應,同一資訊平臺內資訊資料的交換更為便利,服務整合商及時對服務資源作出能力協調及 計劃協調,對服務進行供應鏈內由始至終的整合,實現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管理。強調“一站式”是基於目前金融證券投資者的投資需求呈多元化發展趨勢,同時金融證券市場的產品服務不再是傳統意義上單一的股票、期權或期貨交易,投資者存在對衍生品並行交易的服務需要,“一站式”是長遠戰略發展思路。

  2 整合“一站式”服務,實現一體化運作。金融證券服務企業能否在日趨激烈的服務市場中生存發展主要取決於其準確迅速地滿足投資者需求的能力,這對實現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管理具有深刻意義。證券交易所與證券公司提高競爭力的關鍵在於對服務的整合與輸出程度,“一站式”服務是服務層面多元化的整合表現,同時亦是內部資源整合後的輸出表現。金融證券服務整合商實現“一站式”服務整合,強調企業間的合作與協調,首先完成服務整合商內部資源整合的供應鏈管理,再而滿足從服務供應商到最終客戶服務供需的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管理。另外,整合“一站式”服務有利於實現金融證券服務企業一體化運作,企業通過採用功能性專業服務採購,達到規模 經濟成效、降低成本的供應鏈管理目標;同時,“一站式”服務整合促進企業內部服務資訊流的高效運轉,完善內部供應鏈效率,提高服務輸出速度,提升整體服務水平。

  3 自助化服務,提升服務反應速度。服務反應速度作為客戶服務滿足度的重要衡量標準,在金融證券服務領域尤顯重要。投資者對金融證券服務整合商的服務反應要求亦相對更高,其中要求最高的是交易服務的反應速度。為了保證服務反應迅速。金融證券服務整合商連結綜合平臺,對自動化系統進行構建,通過先進資訊科技創新服務方式,讓投資者能夠以自助方式進行資訊查詢或交易服務請求。金融證券自助化服務方式主要通過電話或上網與金融證券服務終端進行連結,從而實現投資者的服務目的。其優點在於能夠最大化地滿足投資者對服務反應速度的要求,並且通過改變服務方式減少金融證券服務整合企業的人力資源耗費,利用電腦系統加強服務管理,最終降低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系統總成本,更便於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的 應用 管理。

  四、結束語

  目前,我國金融證券行業的供應鏈運營模式未能形成穩定的供應鏈合作伙伴關係,應該根據供應鏈管理思想對其加以分析和診斷,構建現代意義的 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運作模式,使各成員之間形成真正的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共享“多贏”。因此,本文以服務 經濟時代為研究背景,將服務供應鏈管理思想運用到我國金融證券服務市場,探討我國金融證券服務供應鏈的體系和運營模式,試圖為我國金融證券服務市場的金融機構構建高效的服務價值提供系統、樹立供應鏈管理戰略提供理論支援和政策建議。

金融與證券有關論文
金融論文提綱範文
相關知識
有關電大金融論文
中國金融論文
有關金融論文
世界金融論文
實證金融論文
農業金融論文
美國金融論文
經典金融論文
金融論文指導
金融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