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畢業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0日

  證券是市場經濟和現代化大生產高度發展的產物,證券市場是市場經濟中高階的市場組織形態,是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機制。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證券公司風險處置經濟學分析

  1.引言

  證券市場在我國從誕生到形成現在的規模所經歷的時間並不長,還處在市場發展和成型的初級階段。尤其是在證券市場誕生初期,各類證券公司由於缺乏經營管理經驗和適當的引導存在經營混亂等問題,引發了諸多影響證券市場穩定和發展的問題。且證券市場誕生初期缺乏合理的證券公司風險處置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證券市場的不穩定情況。以327國債事件為契機,我國成立了專門的證券監管機構,進行證券公司的風險處置工作。經過2000年後的大規模證券公司風險事件,使得證券監管結構積累了較為豐富的風險處置策略,形成了較為完備的風險處置模式。而通過這次大規模的風險處置,有效地穩定了國內的證券市場,解決了發展初期遺留的不少歷史問題,初步規範化了證券公司風險處置的流程和相關法律法規,為證券市場的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積累的風險處置經驗。本文將從證券公司的風險表現特徵出發,依據經濟學原理分析證券風險處置的主要原理。

  2.證券公司風險的主要表現和風險處置的內涵

  證券公司風險是公司在經營過程中出現的一種常見的金融風險,其主要表現是證券公司在經營過程中的實際收益與期望值產生偏差,從而使得公司經營產生損失的不確定性加大。這種情況是由多種公司內因和市場外因引發的,其中不利因素越多,導致的風險可能性就越大。根據現代投資理論,證券公司風險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是經營風險,這是指證券公司由於日常經營理念和經營方式的問題二產生的風險;第二是制度風險,主要是由於證券公司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和制度存在的漏洞引發的風險;第三是財務風險,財務風險與前兩中風險密切相關,財務風險既可能來源於公司財務制度的缺失和漏洞,也可能由於公司的經營不善引發的財務危機;第四是系統保障風險,這主要是由於證券交易系統出現異常所引發的風險。我國的證券公司風險處置主要針對上述風險情況,當證券公司出現違法經營活動、風險過大無法自主規避等情況時,證券監管部門會介入證券公司的經營管理活動,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勒令相關公司通過停業整頓、託管、行政重組和破產撤銷等方式,控制和解決公司風險,最大限度的保護投資者的合法利益,維護證券市場的健康穩定。證券公司風險處置的目標是控制和化解風險,維護市場穩定,進而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和配套機制,提高證券業的資源配置效率,並且研究證券公司風險處置模式和處置政策有利於完善證券公司強制退出機制。

  3.證券公司風險處置的主要模式和現存問題

  我國證券公司風險處置模式主要包括停業整頓、託管、接管、行政重組、撤銷破產等模式。其中,停業整頓即證券公司暫停其公司的經營活動,按照監管部門的要求修正其經營活動中的違法行為,是一種情節較輕的風險處置模式。託管是指在監管部門的批准下,有專業管理機構代為管理公司業務。接管的處置程度則要高於託管,被接管的公司管理層將完全喪失公司的各類職權。對於存在重大風險的公司,且無法通過常規的手段進行風險規避時,可以採用行政重組和撤銷破產的模式,以保護投資者的權益為最優先進行風險處置。上述風險處置方法是我國在多年的證券市場發展過程中積澱起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然而隨著風險型別的多樣化和風險處置的客觀條件的嚴苛化,使得風險處置需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進步,為此需要依據經濟學理論對證券公司風險處置的發展方向進行探討。

  4.證券公司風險處置的經濟學理論依據

  證券公司風險處置的經濟學理論主要包括路徑依賴理論、後發優勢及劣勢理論和金融規制理論。路徑依賴理論是一種慣性發展形式的體現,強調了制度變遷過程中對以往制度形式以及變遷歷史的高度依賴性。這說明當證券公司發展進入了一定的道路之後,就會一直沿著這種道路發展下去,這就是路徑依賴性的體現。然而這種道路既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惡性的。如果依賴良性的道路,則有益於證券公司的發展;而如果依賴於惡性的道路,則風險發生的概率就會大幅增加。後發經濟的優勢體現在能夠以先前國家的發展經驗作為借鑑,從而能夠少走彎路,以最優的方法和策略進行發展;然而其也有相應的劣勢,即底子薄、基礎差,也需要面臨先進國家的技術封鎖等。因此如何在證券公司發展中最大限度的發揮後發優勢、避免後發劣勢是公司經營層面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金融規制是政府幹預金融市場以保持金融穩定的一種制度安排,是防範金融危機或金融脆弱性的發生的有效措施。金融規制不同於金融機構的內部管理以及金融市場的內在約束,它是對金融機構的微觀活動直接做出限制規定,目的在於防範金融危機或金融脆弱性的發生。廣義的規制包括直接規制和間接規制,而狹義的規制僅僅指直接規制。

  5.從經濟學角度看證券公司風險處置工作

  5.1政府參與的必要性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經濟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特點使得國家在面臨重大金融風險的時候能夠動用整個國家的力量進行市場和經濟形勢的穩定。對於證券公司的風險處置,政府的參與意味著公共資產的參與,能夠有效地為證券公司提供資金庇護,有效地避免證券風險所引發的資金鍊斷裂。一直以來,政府作為證券市場的產生到後來的發展、改革的組織者和主導者,客觀的決定了政府參與證券公司風險處置工作的必要性。政府在證券公司風險處置工作中的參與,為證券公司提供了堅實的後盾,實現了公司經營的有效維穩。

  5.2堅持以行政為主導的方式

  考慮我國證券法律不完善、市場成熟程度不夠的特點,單純的司法方式處置證券公司風險是不現實的。由於司法方式具有一定的死板性,且我國的證券相關法律法規仍存在不完善的問題,法律法規的制定無法跟上證券市場的發展速度,這也造成了單純基於司法方式的證券風險處置難以應付複雜的證券風險情況。行政手段作為一種比較溫和的手段,能夠有效的緩和證券公司內部、證券公司與投資者之間的互信問題,以引導和調整為手段調整證券公司的經營方針和可能引發風險的經營行為。以行政為主導,輔之以司法手段,能及時有效的處置證券公司風險,維護證券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

  5.3發揮證券市場的後發優勢

  我國的證券市場雖然發展速度較快,但各方面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問題隱藏在快速的發展中沒有顯現,這並不意味著我國的證券市場是完善的、健全的。因此,藉助於經濟學原理中的後發優勢,努力學習國外先進證券市場的管理體制和經驗,結合我國的證券市場發展特色,實現先進管理體制和市場運營經驗的學習和創新。藉助於後發優勢,儘快實現與國際先進水平的接軌。同時,要警惕後發劣勢對證券市場的衝擊,預先建立規避機制,不斷完善證券風險處置措施。

  6.總結

  我國的證券市場跟國外先進水平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且風險處置方法也沒有體系化和完備化。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證券風險將向著多樣性和複雜化發展,只有以經濟學原理為依託,才能夠制定合理科學的風險處置策略,不斷完善我國證券市場的風險處置體現,為證券市場的和諧有序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範文二:證券投資學研究性教學模式探討

  引言:近年來隨著金融市場產品和交易機制日益創新發展,市場需要大量具有創新能力的複合型金融人才。高校作為人才輸送的主要渠道如果保持著傳統的接受性教學模式,將會導致了金融人才市場出現了供需結構性失衡。因此,我們提出採用研究性教學模式對金融投資類課程進行改革,突出學生創新能力和複合型專業技能的培養,並以證券投資學課程為例進行詳細闡述,從而實現金融人才的培養和市場實際需求標準的有效對接。

  一、研究性教學模式在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複合型金融人才方面的獨特優勢

  研究性教學模式是美國高等教育的主流教學模式,其起源於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美國的杜威、克伯屈等人提出的“問題教學法”,倡導“從做中學”的教育思想;並於,通過美國聯邦政府制定的著名的“2061”計劃,把研究作為教學方式直接引入教學。我國高校自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高等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教高20051號】提出高校“要積極推動研究性教學,提高大學生的創新能力”,也逐步引入研究性教學模式。研究性教學模式的本質在於,讓學生親歷知識產生與形成的過程;使學生學會獨立運用其腦力勞動;追求“知識”發現、“方法”習得與“態度”形成的有機結合與高度統一。這一過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創新性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些素養和能力恰好是當前金融人才在處理快速發展、複雜多變的金融市場問題時所必須的。

  一研究性教學模式有助於培養金融人才的“問題意識”。

  金融市場是一個複雜系統,不僅在於現有金融產品和金融體系複雜,還在於金融產品和金融體系處在不斷地創新和變動中;因此金融從業人員所要面臨的實際問題往往是複雜的、開放性的,且沒有固定解決模式,需要金融從業人員創新性地加以解決。創新性地解決問題前提是具備“問題意識”,即能自主發現和產生新問題,並帶動整個問題的探索和分析行為。金融工作經常需要從業人員具有發現問題的意識,對一些異常現象或者是新現象保持敏感性,同時所提問題的質量,也需有意識地培養。顯然以教師講授,學生被動接受為主要形式的接受性教學模式,是缺乏這種“問題意識”訓練的。而研究性教學模式下,學生對每個知識點的習得都是在“生疑”、“質疑”、“釋疑”過程中進行,遵循了“問題意識”的訓練途徑,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對問題的敏感性以及對問題關鍵點的把握能力。

  二研究性教學模式有助於培養金融人才創新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研究性教學模式不僅在於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更重要的是鍛鍊了學生創新性解決問題的能力。研究性教學模式的實質是,學生知識的獲得是在學生主動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活動中獲得的。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對知識點產生的背景、邏輯體系、適用條件等均有立體化的理解,再將所學知識應用到更為複雜的實際問題時也更靈活,做到舉一反三。同時在研究性教學過程中,學生剖析問題、蒐集資訊、自主學習、歸納演繹等多種能力得到了鍛鍊,這些都構成了創新性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系。金融問題的複雜多變,需要從業人員能對問題快速剖析,積極尋求可能的方案,並加以創新性地解決。長期的研究性教學模式不僅使學生對金融知識的掌握更為深刻,同時學生的“問題意識”、創新性解決金融問題的方法以及習慣得以正確培養,相比於傳統接受性教學模式更適合具有創新能力的金融人才的培養。

  三研究性教學模式突出了綜合素質的培養。

  研究性教學模式下教學環節不再侷限於傳統的理論課堂,更多地是以能提供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節加以開展,如研討課、實踐課、課題、專案、競賽等。在這些環節中,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能力、任務分解和實施能力、資訊的收集和篩選能力、新知識的學習和應用能力、優良的職業操守和人際關係都得到了培養。同時由於這些教學環節所涉及的問題往往是綜合性的、開放性的,涉及的知識包括金融、數學、計算機、統計學等多學科的知識,因此學生對學科之間的聯絡以及交叉應用更為熟悉,便於今後在實際工作中綜合運用跨學科的知識處理複雜的金融問題。顯然研究性教學模式相比傳統接受性教學模式更能突出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有助於複合型金融人才培養。

  二、證券投資學課程研究性教學方案設計

  一“四類教學環節”重組課程知識點。

  首先,按照投資者認知過程重組課程知識點。我們將學生視為剛接觸證券投資領域的投資者,其認知證券市場和實施投資過程可以概括為四個步驟:瞭解證券市場,制定投資計劃,實施投資過程,對業績進行評估,以此迴圈。我們按照這一過程將證券投資學課程知識點分為四個模組:基礎知識模組、收益風險量化模組、投資分析模組、業績評估模組;沿著這條主線對各模組知識點進行精簡、補充和梳理。通過對知識點的重組,使得學生的學習過程與認知過程及投資過程緊密地聯絡起來,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更為整體化。同時,根據不同知識點的特點及難易程度,創新性地採用理論課、討論課、實踐課以及微課四類教學環節與之匹配。在理論課中呈現重要的、難度較大的知識點,在討論課中呈現開放性的知識點,在實踐課中呈現操作性較強的知識點,在微課環節呈現補充性知識點。風險收益量化模組則主要採用兩種教學環節,理論課側重風險、收益等基本概念以及計算方法等知識點的講解,討論課則選擇投資計劃和資金管理等知識點進行開展。投資分析模組以四種環節相互配合,理論課注重介紹投資分析的要點、流派之間異同;實踐課實施模擬交易演練,討論課則是進行投資心得的交流,一些分析方法詳細的講解則藉助於微課形式。業績評估模組也設定了三種教學環節,理論課主要介紹組合投資的基本原理;實踐課則是通過模擬交易實踐不同組合投資方案;討論課則是對方案的實施過程中的心得體會進行交流。

  二教學組織環節中的四類導向性設計

  1、理論教學問題性導向。傳統的理論教學無論是在教學理念還是在教學環節設計上都偏向於教師的直接傳授,學生學習主動性沒有得到較好的調動;而研究性教學重在改變這一弊端,強調讓學生儘可能地參與到知識自我獲得過程中。基於這一理念,證券投資學研究性教學改革的理論課堂也要突出學生學習自主性的培養,為此我們以問題性導向來設計理論課的教學組織形式,形成了“創設問題情境———合作探究———總結、反思、評價———作業延伸”四環節的理論課教學組織形式。首先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主體意識;通過學生的主動探究、合作討論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通過總結、反思、評價環節提升學生總結問題的能力;最後通過作業延伸對已學知識進行鞏固加深。

  2、討論教學合作性導向。為了對課堂理論學習進行深化和補充,我們選擇一些與知識點聯絡緊密,又具有很強的現實性的問題作為討論課的內容。由於全班一起進行合作探究可能既難以管理又無效率,因此需要對班級進行分組,由每個小組的同學先進行合作探究,然後在整個班級上進行組與組的交流。因此合作探究可以分為兩部分:組內合作探究討論和組際交流討論。組合合作探究安排在課下小組內進行討論,組際交流安排在討論課堂進行。討論課堂組際交流主要包括:小組彙報、小組互評、共同探究、教師質疑。小組彙報指各組選出一名代表將本小組的探究結果進行彙報。小組互評是組與組之間對各自探究的結果進行評論。共同探究是教師對學生提出的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加以歸納,選擇有代表性的、共同性的問題組織小組之間進行探究交流。教師質疑是把班內學生沒有想到的有價值的問題提出來組織全班學生進行大討論、大探究。

  3、實踐教學專案化導向。實踐環節包括課堂實踐、素質拓展課、學科競賽、校外實訓、聘請校外導師進行講座或擔任比賽評委等。其中課堂實踐包括兩塊,模擬交易和課程論文。模擬交易是根據課堂教學進度,利用證券模擬交易軟體,讓學生體驗證券交易的流程、交易方法和交易要領。課程論文環節是老師佈置一些題目,讓學生課後查閱文獻,自主構思,獨立思考,期中形成一篇課程小論文。素質拓展課主要是進行證券從業資格考試和期貨從業資格考試的培訓輔導,讓學生畢業後能更好地適應業界的要求。學科競賽主要是組織學生參加每年的寧波市大宗商品模擬交易大賽和世華財訊模擬交易大賽;此外,指導教師選擇課程論文中比較優秀的作品,做進一步指導參與全國大學生挑戰杯比賽和浙江省統計調查大賽,對於理論水平較高的作品進一步指導後進行公開發表。校外實訓環節主要是組織學生利用寒暑假時間在與我校有合作的金融企業進行短期的實踐或培訓。

  4、微課教學環節的專題化導向。對於課程中一些重點難點問題,我們設定了微課內容作為第二課堂進行專題化補充。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是課堂教學視訊課例片段,同時還包含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它們以一定的組織關係和呈現方式共同“營造”了一個半結構化、專題式的資源單元應用“小環境”。因此,微課既有別於傳統單一資源型別的教學課例、教學課件、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教學資源,又是在其基礎上繼承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根據微課的特點,結合證券投資學課程中的一些重點、難點、以及趣味性和實用性較強,有案例支撐的知識點錄製了8個微課,分別是股票基礎知識、股票定價原理、股票發行、債券基礎知識、債券定價原理、證券投資基金、金融衍生產品、CAPM模型———投資分析與Excel實現。每個微課的設計都囊括了本微課特點、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總結等。在教學方法中以案例引入———初步探討———知識介紹———案例的總結和引申等環節進行開展。

  三教學評價中的評價主體和評價內容的多元化設計。

  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是指評價主體不限於教師,學生組長及本人均可參與。評價內容的多元化是指評價內容不再侷限於知識,而是轉化為以知識和能力並重的多元化的考評體系。這裡的“能力”主要包括自主學習能力、合作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或語言表達能力等多種。具體而言考評體系包括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平時成績包括兩個部分,一部分是過程性評價,一部分是自主學習評價。過程性評價包括出勤率、課堂表現、作業,自主學習評價包括模擬交易和討論課成績。討論課成績包括小組成績和個人成績,個人成績由組長評定,小組成績由老師和其他小組評定。期末考試可以採用試卷考核,也可以採用大作業的形式考核。綜上所述,經過五年時間的研究性改革探索,浙江萬里學院證券投資學課程形成了一套適合本科金融類課程推廣的“四四二”研究性教學方案。該研究性教學方案符合當前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複合型金融人才的要求。今後,我們會將進一步完善“四四二”研究性教學模式,以推動浙江萬里學院金融類其它課程的改革和建設中,為金融市場輸送大量具有創新能力的複合型金融人才。


證券行業畢業論文
證券畢業論文發表
相關知識
證券畢業論文
證券畢業論文發表
關於證券金融畢業論文範文
證券行業畢業論文
證券投資類的畢業論文
證券方面的畢業論文
證券投資畢業論文
房地產行業證券投資論文
有關大學數學畢業論文
高等數學畢業論文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