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金融畢業論文
近年來,物流金融這一新型業務在物流行業中呈異軍突起之勢,日益成為物流行業的一個熱門話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物流金融風險管理思考
物流金融業務在中國經過多年的開展,取得了相當大的發展,2011年以來,物流業與金融業的融合愈加深化,市場規模迅速擴大,2012年已達到3萬億元的規模。傳統的物流金融風險控制手段明顯捉襟見肘,於是眾多物流金融服務平臺相繼出現,並以此為契機在傳統風險控制措施的基礎上,提出了新的風險控制措施。
一、物流金融風險管理現狀及問題
傳統的物流金融風險管理措施主要是加強融資企業的信用管理,慎重選擇質押物,在合同中明確融資企業、銀行和物流企業之間的權利與義務等。以上防控措施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風險事件的發生,然而傳統風險管控措施仍然有很大的侷限性,以中鐵現代和南儲倉儲兩家公司為例,見表1。目前物流行業在物流金融風險控制與管理方面其實正處於一個轉型階段,而通過上表可以看出,很多物流企業依然採取著以上述公司相同的傳統風險管理方法,這樣的管理手段,存在著以下明顯缺陷:成本高昂,效率低下。面對規模越來越大的物流金融業務,每個物流企業僅憑一己之力去調查融資企業的信用狀況,核准質押物的質量和價值,個性化定製質押物的保管措施,以及明確每一筆業務法律上的權利與義務幾乎是不可能的。一方面來講這樣做成本極高,一個物流企業面對眾多融資企業和質押物進行調查會消耗物流企業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另一方面融資企業可能與多家物流公司合作,多個物流公司重複對一家融資企業進行調查,是對社會資源的浪費。加之物流企業在某些領域上的知識匱乏,會導致這樣的風險管控效率地下。不能解決重複質押問題。重複抵押,是指債務人以同一抵押物分別向數個債權人為抵押行為,致使該抵押物上有多個抵押權負擔的抵押形式。重複質押問題主要是質押資訊方面的閉塞,與貸款資訊可以體現在徵信系統裡不同,銀行間的質押資訊很難做到相互分享,全面收集難度很大。即使是已經質押過的質押物,表面看來也很難有任何異常。此外,質押物的權屬與登記問題也是造成重複質押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國倉儲貨物的登記混亂,不同地區、不同部門之間的資訊不能統一,進一步增加了對質押物監管的難度。資訊的及時性、安全性與可靠性無法保障。傳統物流金融監管下的資訊記錄往往是單方面的、靜態的,融資企業、銀行、第三方物流企業之間的資訊不能及時共享,容易產生紕漏,導致資訊的及時性、安全性與可靠性無法保障。
二、物聯網資訊服務技術對物流金融風險管理的影響
物流金融是指在面向物流業的運營過程,通過應用和開發各種金融產品,有效地組織和調劑物流領域中貨幣資金的運動。物流金融產生主要是為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目前常見的形式有倉單質押、動產質押、保兌倉、開證監管。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物流金融開始越來越依賴於物聯網技術。物聯網技術極大地改變了物流金融風險控制手段,一方面,物聯網技術提供的是全是實時動態的監控手段,可以通過物聯網構建的資訊平臺瞭解三方資訊,減少資訊不對稱與獲得資訊的成本,讓銀行對融資企業實現更真實、具體的評估。另一方面,可以通過貨物標籤以及出入庫資訊登記等手段,實時瞭解質押物情況,避免重複質押、質押物被調換等問題。並且,物聯網技術為物流金融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提供新的業務模式,替代以往較之落後的、存在風險更大的業務模式。
三、基於物聯網資訊服務的物流金融風險防範措施
物流金融資訊服務平臺採用了網際網路、大資料等技術手段,形成了使用者三方的資訊集散地。在物聯網下,通過資訊服務平臺,各參與方可以共享資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資訊的不對稱,避免出現像青島港騙貸那樣的重複貸款問題。平臺中的使用者都採用會員制。即加入服務平臺的三方客戶都必須成為平臺會員,根據客戶資信狀況、經營實力等情況進行評級。每個會員都會進行資訊登記,其所有的交易資訊、企業內部運營狀況和信用等級等都會對平臺中的其他會員相對開放。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相關會員制度,對會員進行約束。建立健全登記公示查詢制度,經常性地定期公佈存貨擔保資訊、擔保融資資訊、資料資訊預警等。即資訊化的動態登記公示,對質押物所在的位置,所處的狀態、所有權是否變動和質押物價格波動等進行記錄,並按客戶要求予以公示,以避免靜態登記公示無法及時反應所產生的弊端。建立起統一的信用評級和失信人機制。平臺會員信用等級統一由平臺根據客戶自身的經營情況、財務資料和平臺內部交易記錄等評定,為平臺內部開展物流金融業務提供統一的參考標準。失信人機制則是一種針對部分不誠信會員的懲罰機制,但凡有欺騙行為的會員,其信用等級都會遭到大幅降低,以致無法再輕易得到其他會員的信任或遭受平臺的經濟懲罰。如銀行對其進行貸款稽核並對信用狀況較差的企業予以剝奪融資權、勒令糾正和平臺沒收會員上繳的保證金等。事中風險管控:主要針對質押物監管風險、操作和技術風險,其措施如下。構架物聯網的質押品的動態資訊的獲取系統。通過物聯網可以實現從原料市場到產品市場這一過程中質押物品資訊的讀取與採集。一方面,通過附著在貨物上的電子標籤,可以實時監測貨物數量和位置,通過無線感測器可以實時監測貨物所處環境狀況,充分保障質押物保管質量,一旦質押品資訊出現異常,即產生了相關的風險隱患,會立即啟動預警系統。再者,利用物聯網,實現對質物所有權的嚴格確認,對質押物的貨權進行詳細的考察,不符合質押物要求的商品,堅決不能接受。並且確保商品歸出質人所有,避免出現貨權糾紛。建立智慧倉庫、制定合適的存貨價格管理和標準倉庫認證系統等,根據風險評級模型進行實時計算,預測風險。如系統將根據採集到的質物市場價格、質物數量等資訊計算質押率,並將其與預設值進行比較,若低於預設值則通知借款企業補貨或增加保證金。利用RFID自動採集、無線感測器網路和GPRS無線遠端傳輸等技術,構建實時資訊傳播機制,實現質押物變動資訊與系統資訊的實時一致,克服傳統倉儲管理中資訊滯後的問題。在物聯網中,質押物的動態資訊的獲取一般過程為:在物品上貼上RFID標籤,讀寫裝置通過讀取RFID標籤中的資訊,尤其是ID資訊,通過這個ID資訊向物聯網名稱解析伺服器請求以獲取該ID所對應的進一步詳細資訊的統一資源標誌符URI,讀寫裝置通過這個統一資源標誌符進行進一步的資訊獲取,實現資訊的全面和透徹感知。事後風險管控:主要針對法律風險,主要如下:通過物聯網的業務全過程管理,保留物流金融各個階段的交易記錄,以便銀行、物流企業和融資企業之間明確責任,減少法律糾紛。通過有公信力的平臺公示與登記,確貨物所有權,避免重複質押帶來的法律風險。積極參與物流金融業務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制定,嚴格實行業務中一個國家標準即擔儲存貨第三方管理規範,兩個行業標準即動產質押監管服務規範和動產監管企業評估指標。制定並完善平臺規章制度,並通過會員制度促使這些制度落實,彌補國家法律制度中關於物流金融監管的缺失與不足。
範文二:低碳經濟下物流金融模式的革新研討
以太陽能、地能、風能、核能等為代表的清潔能源將逐漸取代高排放、高汙染、不可再生的非清潔能源,可迴圈利用的能源越多,代表著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將越有可能永久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因而,低碳經濟更多的是一種經濟發展模式。在這一模式的影響下,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產業發展佈局、經濟增長動力乃至相關的整個社會制度、社會生活方式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一方面,低碳經濟要求政府、企業加大對新能源的投入,開發迴圈產業經濟,另一方面,低碳經濟要求變革原有傳統服務業的發展模式,創新行業的生存空間和發展機遇。在金融、保險、創意、文化、教育、新聞、出版、廣告、新媒體、物流、醫療、旅遊、衛生、科技、網際網路經濟等領域不斷創新,通過不同領域之間的交叉與融合,衍生出新型的經濟發展增長體。例如,最近發展迅速的C2C電子商務領域,在網際網路經濟剛剛有發展苗頭的時候,並不為時人所認可,一度產生了“泡沫”說,“燒錢”說等負面評價。幾乎沒有人能夠預見,短短的十餘年間,電子商務能發展到如此龐大的規模,進而帶動了其他行業特別是物流業、金融業、通訊業的發展和創新。毫無疑問,C2C電子商務領域在擴張的同時加劇了一些傳統服務業的萎縮,傳統的服務業如金融業在業務流程、投資渠道、金融產品等方面的主動性變革已經初露端倪,而另一些傳統服務業如大型百貨公司、大型圖書商廈的地盤卻正在不斷萎縮。在不遠的將來,企業批量生產,消費者購買相同規格、相同價格、相同款式產品的生產―消費方式,將會被越來越多的個性化消費方式即消費―生產方式所取代。在新方式下,消費者將完全掌握主動,根據自己個人的喜好,對產品提出自己的個性化要求,並提交訂單,企業將根據消費者的個性化要求,生產出獨一無二的產品。
在所有的發展領域中,物流和金融行業的結合即物流金融具有典型的未來低碳經濟所具有的部分特徵,從而日益成為引人關注的焦點。物流業作為新興行業產生和發展的代表,在不斷提升物流速度和服務質量的承諾中,見證了我國經濟迅猛發展的全過程;金融業作為傳統服務行業的代表,在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需求時,能迅速反應並提供與之相匹配的金融產品設計從而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在低碳經濟的驅使下,物流金融作為物流企業與金融機構合作的一項增值衍生服務應運而生,二者的結合即物流金融的出現,使得物流企業在整個生產、流通和消費環節,成為供應鏈上資訊流和物流的交匯點。作為基於銀行開展供應鏈融資業務的最有效合作者,作為一種低碳有效的金融創新服務,物流金融改變了銀行對單一主體的傳統授信模式並充分利用了產業供應鏈結構特點及對商品細節的把握,圍繞核心企業對其上下游中小企業提供融資便利。物流金融整體符合了產業經濟的發展趨勢,其良性發展將有利於促進融資企業、金融機構和第三方物流等多方共贏局面的出現。
物流金融的基本運作模式與發展制約因素
1物流金融的基本運作模式。按照深圳發展銀行的分類,根據企業融資時所涵蓋的自償性貿易融資基礎產品,從風險控制體系的差別及解決方案的問題導向維度,可以將物流金融業務模式分為應收賬款融資、預付款融資和存貨融資三類。其中,應收賬款與存貨融資是國際上廣為接受的融資產品,利用其融資有著成熟的法律框架和實踐基礎;而預付款融資可以視為“未來存貨”的融資,其風險控制的技術手段主要體現在對供貨商的提貨權到實際動產控制的轉換;倉單質押屬於存貨融資模式,又稱融通倉模式,是指融資企業將在採購和銷售過程中特有的商品或生產原料為質押物存放在銀行指定的第三方物流企業,並憑藉物流方出具的評估證明向銀行進行短期貸款的一種金融創新業務模式。物流金融有著特有的業務流程。以倉單質押融資模式為例,又可以細分為靜態倉單質押融資模式和動態倉單質押融資模式。靜態倉單質押融資模式是指,客戶將存貨交由銀行認可的監管企業監管,監管企業向銀行出具質押專用倉單或質物清單,銀行據此提供融資。在這種方式中,未經銀行同意,客戶不能提取或置換貨物。動態倉單質押融資模式是指,銀行確定質物種類、數量、價值的最低要求,並辦理質押融資,超出的部分客戶可以自由存入或提取。在這種方式中,監管機構負責對客戶在質押期間自由存入或提取的貨物是否符合銀行最低要求進行審查,從而確保質物價值始終不低於銀行確定額度。若該生產商或貿易企業不能在貸款期限內償還貸款,銀行或物流第三方有權在市場上拍賣貨物以補償貸款本金及利息。其基本的業務流程如圖1所示。從倉單質押的業務流程可以看出,物流金融的出現,使得銀行傳統授信模式發生了改變,商業銀行開始嘗試重點考查企業是否有穩定的存貨、是否有長期合作的交易物件以及整個供應鏈的綜合運作狀況,並以此作為授信決策的重要依據;同時引入物流第三方,負責對質押貨物驗收、價值評估與監管,並據此向銀行出具證明檔案,協助銀行評估和控制風險。
2發展制約因素。在物流金融的運作模式中,第三方物流企業處於整個授信流程的重要地位,如果能完善整個授信管理的各個環節,將會促進物流金融的發展,提高雙方的資金流動率,促進經濟效益和競爭力的提高。但是從我國開展物流金融業務的現狀來看,物流金融服務市場尚存在諸多問題和制約因素。首先是物流企業發展不均衡帶來金融服務的抓大放小。目前,國內形成了三個層次的物流企業。第一層次,是物流領域的領軍企業,包括中外運、中遠物流和中國物資儲運三家國有大型物流企業,它們業務覆蓋面廣,在各地都建立了專業的倉儲監管隊伍,資金實力雄厚,償付能力強;第二層次,是以廣東南儲倉、浙江物產集團等為代表的區域性中型物流監管公司,它們市場反應敏銳,監管制度完備,在區域市場中具有業務優勢,但相對於大型物流企業,其資金實力相對較弱;第三層次是一些中小物流企業,以民營為主,經營靈活,但資金實力較弱,內部管理的規範性和專業性較差。儘管物流企業監管的專業管理水平和資訊化能力不斷提高,但中小物流企業特別是第二、三層次的物流企業,在客戶篩選、質押物價值評估和未來價格波動趨勢掌握等方面的專業能力尚有所欠缺。銀行在開展物流金融業務時,最關注的是客戶企業的信用狀況和入庫質押物的價值,這就要求物流企業對客戶企業資訊充分掌握,對質押物的質量及價值評估有著較高的風險控制與管理能力。然而,目前開展物流金融的物流企業與客戶企業之間只是單純的業務關係,對其資信情況並不能充分掌握;同時對物流資訊的全面動態掌握、貨物庫存管理、成本控制及供應鏈方案設計等方面的能力還有所欠缺;對質押物的價值評估及未來價格波動變化更是沒有很深入的研究。物流企業這些方面的缺陷,使得其不能很好地滿足銀行對客戶信用識別和對質押物價格波動風險的管理要求。因而,銀行在融資服務方面,更傾向於信用良好、發展規模較大的第一層次的物流企業,對其他型別的物流企業往往增加信貸條件的限制,使得中小物流企業的融資出現困難。其次,金融機構融資體系的制約。
在我國整個金融機構融資體系的設計中,針對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一直難以解決。在改革開放以前的金融機構融資體系中,大企業和中小企業的生產與銷售,都有國家提供統一的信用保證,提供融資服務的銀行從來也不會擔心金融產品的效益以及風險問題。在這個基礎上設計的金融融資體系,大企業和中小企業在信貸信用方面的地位幾乎是平等的,沒有太大的差異。改革開放以後,伴隨著金融體制改革的過程,也是金融業從計劃面對市場的過程。對於金融企業來說,貸款資金回收的效率、風險性和穩定性成為金融機構融資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因而,在針對物流企業的金融服務方面,特別是對新成立的物流企業來說,銀行更願意採用觀望和保守的信貸政策,以確保資金回收的速度和數量。從金融機構的設定來看,雖然至2010年年底,我國已有遍及城鄉的信用社與1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147家城市商業銀行,但是,由於它們沒有得到政策性融資權,自身發展問題沒有解決以及整體實力、知名度、業務範圍、規模等方面的約束,中小金融機構屬於弱勢群體,一部分還面臨虧損和支付風險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相關物流金融的融資保障就會大幅度降低,物流金融方面的業務的融資範圍會進一步縮窄。最後,低碳經濟行業發展的多樣性和效益風險性,增加了金融服務業信貸識別的難度。低碳經濟涉及的行業是非常廣泛的,既包括圍繞低碳經濟本身發展所需要的低碳技術、低碳開發如新能源、低碳裝置、低碳材料等相關行業,也包括傳統行業向低碳行業的滲透與結合,如混合型節能行業、物流行業,還包括傳統行業如清潔能源、資源回收與利用等行業,更廣泛的還會涉及到低碳規劃、低碳設計、低碳生活等一系列的新形式、新領域。同時,有相當多的低碳行業,其市場效益並不能立時體現,或者雖然能短期體現,但長期前途的不明朗,加劇了信貸風險。特別是最近發生的光伏行業全面退縮的事件,雖然背後仍然有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援,但對於金融服務業而言,會更加傾向於選擇相對風險更小、收益更穩定的其他行業。正是出於上述多方面的綜合考慮,創新新的物流金融服務模式,彌補金融業和物流業緊密結合的專業缺陷,將有助於提高低碳經濟的執行效率,提高經濟發展質量的深度。
基於專業市場的物流金融創新模式
1我國專業市場發展概述。有別於百貨零售商場,專業市場專指那些以經營某一特定品類產品的經營場所。我國的專業市場種類繁多,從經營產品看,既有日用消費品,如服裝、小商品、建材,又有工業原料,如鋼材、布匹、藥材等;從專業市場的功能看,專業市場可劃分為三種不同的型別,包括銷售地型的專業市場、產地型的專業市場和集散地型的專業市場。近年來,我國專業市場迅速發展,交易規模不斷擴大。目前,全國成交額超過億元的專業市場超過300家,其中,義烏小商品市場、紹興輕紡城、蘇州蠡口傢俱市場、吳江中國東方絲綢市場的年交易額均已突破300億元,其輻射範圍覆蓋了全國大部分省市,並遠達東南亞、歐洲等海外市場。其中,吳江盛澤的東方絲綢交易所成立於2008年4月,由中國東方絲綢市場管委會和江蘇吳江中國東方絲綢市場股份有限公司為主導發起設立,作為中國最大的紡織產業基地,在成立之初,就充分考慮到要利用盛澤地區優越的地理、資訊優勢和產業優勢,開展專業化服務。
2東方絲綢交易所開展物流金融業務概況。東方絲綢交易所主要從事紡織原料及產品的大宗商品電子交易,並提供相關的資訊、物流、金融配套服務。交易所成立之初,仍然按照傳統的市場交易模式,涉及物流金融方面的交易比例不高。交易所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結合紡織品專業市場的特色,推出現貨掛牌、招標、拍賣、中遠期交易等多種靈活的交易模式,為紡織業相關企業提供更新、更簡便、更有效的貨物購銷流通渠道。2008年9月開始的全球金融危機是東方絲綢交易所面臨的第一個嚴峻挑戰。國際金融危機使國際紡織品市場需求萎縮,國內紡織產品出口額下降。江蘇省吳江市盛澤地區的紡織生產企業受到了很大波及,產品價格下降,資金的短缺緊張使少數企業舉步維艱。危機的發生也帶來了發展的機遇,為脫離困境,進一步支援盛澤地區中小紡織企業發展,東方絲綢市場聯合中信銀行蘇州分行,於2009年5月份在市場旗下的東方絲綢市場交易所平臺合作推出倉單質押業務,這是全國開展倉單質押的首例金融服務,受到了極大的關注。截止2010年8月,東方市場累計發生倉單質押業務94筆,共為盛澤紡織品30多家企業籌資2.2億元,到2010年底,中信銀行已通過倉單質押業務向市場內小企業發放了4億元貸款,有效盤活了企業的庫存,加快了資金週轉。作為專業市場,東方絲綢交易所是以第三方身份參與到物流金融業務中的。東方絲綢交易負責質押貨物的清點驗收、貨物價值的評估與日常監管,和銀行協調貨物相關的資訊變動,協助銀行評估和控制風險,在銀行和企業之間起著資訊彙集和信任溝通的作用。不同於一般的物流企業,東方絲綢交易所不僅負責對質押物進行運輸監管,而且利用自身具有的資訊優勢,聯合不同產品行業協會以及相關大型企業,瞭解整個行業產量、價格變動情況,為倉單質押貨物的價格波動提供了很好的預測和分析。
3專業市場物流金融模式的優勢分析。通過深入分析吳江市東方絲綢市場開展倉單質押業務可知,基於專業市場的物流金融業務模式比基於單純的物流企業業務模式更凸顯優勢,更能凸顯其低碳經濟優勢。
①專業優勢。專業市場與物流企業相比,其最大的優勢在於專業性。物流企業充當物流金融的第三方時,無法對協議上質押貨物價值的精確性進行評估,僅僅只能按照協議要求作出評估,出具倉單,在後期監管中也以貨物的安全存放為主要內容。但專業市場除了能做到貨物的物理的靜態監管,還能做到貨物的動態監管,即對貨物價值變動情況的監管。對貨物流轉動態、貨物資產的保值、增值和貶值情況能隨時掌握,在核定貸款比例的時候,能夠做到雙方利益的最大化,有效降低了企業與銀行之間的資訊不對稱程度。專業優勢還體現在對於倉單質押企業的熟悉與瞭解。專業市場處在整個產品行業發展的前沿,對於申請貸款企業的經營歷史、產品特性、企業信譽、國際市場發展趨勢等情況均比較熟悉,因而對質押貨物企業的信譽斷定上更加具有優勢。銀行等金融機構通過和專業市場管理部門的密切聯絡,可以隨時監測企業經營狀況,瞭解質押貨物以及整個產業鏈的發展、穩定情況,從而有利於準確作出是否放貸,是否增加準備金的比例等決策。專業市場在金融機構和企業之間充當了資訊連結和反饋的角色,大大減少了銀行和企業之間經常存在的資訊阻塞現象,增加了貸款及時回收的保險係數,使得銀行放貸的積極性大大提高。
②資訊優勢。專業市場是依靠產業群中眾多的企業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的,因此資訊集中程度很高,這是物流企業所無法比擬的。不同於一般的物流企業,專業市場不僅負責對質押物進行運輸監管,而且會利用其具有的資訊優勢,編制並提供行業價格指數,為預測質押物價格波動、控制信貸風險提供很好的工具。身處全國最大的紡織品集散地和紡織行業資訊採集釋出基地,東方絲綢交易所利用遍佈全國的資訊網路平臺,能及時瞭解各地產品銷售情況、原材料庫存變動情況、上下游產業鏈產品銷售和價格浮動趨勢、國家產業發展政策等相關重要資訊。利用專業平臺,定期在專業市場內部發布相關的資訊指數,指導企業及時調整企業發展戰略。特別是紡織品行業,涉及到原料產地、運輸、織造、印染、服裝製造、用工情況、對外運輸等多個環節,任何一個環節稍有變動都會對整個產業鏈的上下游產生影響,因而對產業發展資訊的瞭解更為迫切。另外,專業市場還可以利用其產業聚合的優勢加強和各個行業協會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整合各個行業協會的資訊加以釋出。
③流程管理優勢。專業市場具有倉儲規模大、貨物管理規範、管理機構集中、流程集約簡便、管理費用合理、放款迅速等多方面的優勢。以江蘇盛澤物流中心為例,該中心佔地面積200多畝,建築面積53000餘m2,場地面積6000m2,租賃倉庫6856m2,總投資約達2.3億元。物流中心還建有資訊服務中心等配套設施,是集普通貨物運輸、倉儲、初流通加工、倉庫租賃、資訊服務及綜合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現代化高科技物流服務平臺。在專業市場申請倉單質押的企業,如果有融資方面的需求,只需要提交申請表格,經過質押存貨評估、入庫、質檢、倉單註冊後,從簽約到銀行放款最快的只需要1天時間,大大超過了一般企業融資的速度。同時,專業市場設有專門的倉儲倉庫,貨物堆放管理規範,安全保障設施完備,降低了貸款企業和銀行雙方因為貨物儲存不當導致貨物滅損的風險。
④風險監控優勢。專業市場開展的倉單質押,通過嚴格的管理,使得一般倉單質押的風險得到了最大的控制,因而在倉單質押金融工具中,專業市場倉單質押具有明顯的優勢。在專業市場物流金融所可能面臨的風險中,最主要風險基本轉為貨物價值變動風險,即國內國際市場貨物價格下跌而帶來的貨物貶值風險。即使是貨物貶值風險,因為專業市場處於產業群之中,會對質押物的品格、質量及價格波動變化有著敏銳的感覺,在開展倉單質押業務時可以嚴控質押貨物的品質關,能準確估算出質押貨物的真實價值。同時,通過日常管理,有效保證將來用於市場流通的商品能達到銀行的預期收入,保證了銀行的利益,也防止出現部分企業以次充好、瞞天過海的企圖。在具體運作過程中,專業市場能有效區分出不同型別的質押貨物的種類、相對應的價格走向等情況,使得銀行能放心地稽核貸款的額度,確保信貸雙方實現利益的最大化。另外,專業市場對質押物或整個行業的商品價格波動走勢都極為敏感,在對質押物價值進行後續監管評估時,可以定期從市場上了解質押物的價格變化,並對價格進行跟蹤預測,嚴格把控質押品價值下跌的風險警戒線,以保證貸款的安全。
結語
圍繞專業市場開展的物流金融的模式創新分析中,可以發現,未來物流金融的發展趨勢將會走向以專業市場為核心媒介的模式。同時,基於專業市場的物流金融發展模式適應了低碳經濟的發展理念,能更好地促進經濟社會的協調、可持續地發展。未來隨著倉單質押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銀行可根據第三方專業市場的規模和運營能力,授予一定的信用額度,由專業市場直接負責融資企業貸款的運營和風險管理,這樣既可以簡化流程,提高融資企業的產銷供應鏈運作效率,同時也可以轉移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降低經營成本。另外,銀行也應該與專業市場不斷深入合作、創新,擴大質押物的種類和範圍,或者引入第四方擔保方,進一步提升企業的信用等級,為物流金融業務的拓展和規模的擴大做進一步鋪墊。
名人理財成功案例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