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社會學課程的論文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6日

  農村社會學是較為冷門的一門專業,主要是以研究農村存在的各種社會現象為主。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關於農村社會學論文的內容,歡迎閱讀參考!

  農村社會學論文篇1:《“農村社會學”教學模式改革方向》

  摘 要:在當前人才競爭日趨激烈和社會對複合型人才需求不斷增加的背景下,理論基礎課的傳統教學模式正面臨著新的挑戰。文章以農村社會學的教學改革為例,指出以增加“頭腦風暴法”的啟發研討環節與以情景模擬、動手操作為典型特徵的啟發互動式教學模式是這類課程教學改革的主要方向,並分析了該教學模式的實施效果。

  關鍵詞:理論基礎課;教學模式;農村社會學

  一、專業基礎課教學面臨的新挑戰

  21世紀是高科技迅速發展和人才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這就意味著,在未來激烈競爭的社會中,能夠脫穎而出或競爭中處於優勢的人才必須是複合型的人才, 這不僅要求他們要具有廣博的專業知識和適應現代社會發展要求的綜合素質, 而且還要有較強的實踐能力, 尤其是立足於專業知識基礎上的應用能力對於其個人發展非常重要。這就要求從事某一專業的學生不僅要掌握專業的基本知識,而且需要具有關注時勢的意識和適應社會發展變化的能力。這必然意味著專業課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方式上要作相應的改革和調整。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當前高校課堂教學確實也存在著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複合性人才培養目標不適應甚至背離的情況。比如,受一些現有的監督、考核機制、體制及政策的影響,教師在教學內容和授課方式、授課地點等方面還無法做到相對自由度的自主安排,像社會學專業中的社會調查、公共管理中的實踐環節等課程無法到現場情境進行。再比如,由於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作為授課物件的學生對上課內容,上課方式、方法上也有了新的需求,他們不僅需要能從教學中學到實用的科學文化知識,他們還希望在課堂中能感受到時代的氣息,尤其喜歡符合他們審美觀念的教學方式,比如娛樂性、非正規性等。這也意味著新時期的課堂教學模式需要做出適應性調整。在教學系統中,畢竟學生是中心地位,一切應圍繞著學生的成長和需求為目標。因此,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學目標與教學方式、方法還存在諸多滯後於時代對複合型人才需求的現象。由此也衍生出諸多教學過程與教學效果的不良現象。前者如學生因對教學內容沒興趣而出現玩手機、聊天、逃課普遍等。後者表現為學生對專業知識吸收和轉化能力差、只為考試而學的被動學習局面,也使得學生因專業基礎不紮實而導致專業實踐能力不突出等“混文憑”的現象。

  在現實的課堂教學系統中,學生、教師、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場所、外部社會環境等要素都存在推進適應性教學改革的要求。學生方面主要體現在學生群體特徵的變化。作為90後的當代大學生,他們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都不同於以往幾代人,他們有著不同的興趣、偏好和價值追求,他們中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不喜歡中規中矩。所以,他們在課堂中也希望接觸新鮮、有趣的教學內容,也喜歡帶有娛樂性、藝術性的教學模式。從教師主體來說,專業課教師由於受各種量化考核機制的影響在日常繁忙的教學、科研工作中習慣於已有的教學方案與方法,除非有外部壓力,一般情況下,他們很少主動去改變教學內容和方法,因為每個人都有“路徑依賴”的習慣,能不改變儘量不改變。因此,對於專業課的教學模式改革來說,教師的創新觀念與“意識自覺性”很重要。教學內容的改革主要指對書本知識的轉化及演繹。教學方式的改革也主要與前面第一點相關。教學場所的改變主要指適合情境模式的設施條件不具備,如情境模擬的活動場地與相應的條件等。教學的外部環境是指社會大環境發生的變化對現有教學模式提出的挑戰,如社會主流價值觀的變化、現代即時傳媒對學生的影響、就業形勢與就業市場狀況、職業評價體系、社會輿論等對高校教育體系及其學生產生的影響等。由此可見,當前中國現代化程序加速推進以及由社會快速轉型產生的社會變遷需要高校課堂教學模式做出適應性調整與改革。本文試圖以“農村社會學”課程為例,探討人文社科類專業基礎課教學模式改革問題。

  例如,社會學專業中的“農村社會學”傳統教學模式主要旨在傳授農村社會學的基礎知識,而針對農村社會發展所需的實踐能力的培養卻很弱。教學僅僅告訴了學生農村社會是什麼和怎麼樣,卻沒能教會學生如何走入農村,瞭解、分析和發現農村社會發展的實際狀況和問題以及將專業知識轉化為服務農村的能力。從教學方式看,目前該課程主要是以教材和教學大綱為依據,以教師主講、學生被動聽的“自上而下”的傳統式教學為主。雖然課堂中也在努力調動學生參與討論,但是由於學生對農村社會了解甚少或者不深刻而使討論僅能處在一個淺表性的、就事論事式的、碎片式的“三言兩語”的層次上,既無法達到互動的效果,也無法培養學生農村社會實踐的能力。從教學效果上看,學生僅僅掌握了為了考試而做的筆記或教材上的死知識,不但未能學會運用農村社會學的基本理論和調查研究方法來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也未能提高學生服務於農村的社會實踐能力。從教學評價來看,不管是教師、學生,還是社會等評價主體都認為,目前該課程的教學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專業技能等方面是較弱的。

  作為一門應用性課程的教學,除了要教授課程的基礎知識外,還要教會學生如何將專業知識轉化為實際的動手能力。這就要求該類課程的教學既能傳授專業的基礎知識,又能適應當前及未來社會發展對專業技能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的需求。這一方面意味著教學內容的調整和教學方式的變革,另一方面也意味著,該課程培養方向和培養模式的變革,即把學生向著社會發展所需的應用型人才方向培養。目前,我國有的高校在這類課程的教學改革上已取得一定的進展,他們在教學內容上緊密聯絡當前社會發展的實際及問題進行調查,在教學方式上強調互動啟發式教學和以實踐環節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二、教學模式改革的思路及內容    根據已有的研究,社科類專業課程改革的目標在於強化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實踐能力、尤其要強化學生的專業知識轉化能力,如社會調查、方案策劃、資料處理和管理服務等能力。這就要求增加帶領學生深入農村調查、研究和服務等實踐環節教學。在課堂教學方式上,也要變“教師主講、學生記筆記”的傳統教學模式為“講解、啟發、討論與實際操作”等多維互動模式,以培養適應現代農村及社會發展要求的實用性人才。

  首先,在教學內容上,突出課程的應用性、實踐性和操作性;在教學方法上,講授與研討、啟發式相結合,敘述間以評析,理論間以例項,講練結合;在教學手段上,積極開發多媒體課件,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組織教學活動。其次,課堂教學模式改革仍堅持講練結合、學用結合、案例模擬結合、課內課外結合、教學科研結合的實踐性教學的路子。再次,本課程通過學生預習、準備、閱讀課外資料等形式,大大促進了學生在學習上的投入,讓學生通過自己設計課題收集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掌握了社會統計學的基本知識和統計分析的能力。

  課堂上,教師主講基本知識和相關背景後,引導學生思考與互動討論、部分學生提出問題和觀點,其他同學發表意見、教師點評。教學效果比較理想。課堂上除了增加互動研討的環節,整個課程內容也適當增加了實踐和實驗環節,如農村社會調查、農村社群服務與模擬管理等,從而將專業知識的理論學習與農村發展的實際相結合,既加深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也提高了其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深入農村實踐的能力。

  課堂教學依以下若干環節進行:第一環節,由教師主講基本概念、理論及其相關的背景介紹;第二環節,學生閱讀教材內容及指定文獻,相互介紹自己所獲心得體會並提出1―2個問題;第三環節,由負責小組成員記錄、整理所有發言人的觀點、問題,把重合率最高的問題挑出來,以供大家討論、辯論;第四環節,主題討論辯論或情境模擬;第五環節,教師結合學生髮言、辯論的情況進行迴應、點評、講解重點難點並進行總結。通過這樣的教學,一方面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和能力,另一方面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

  例如,在講“農村社群治理與村民自治”內容時[1],我們提前一週把要閱讀的教材內容和課外補充材料――關於中國農村村民自治實踐研究的相關文獻材料佈置下去[2-5];同時,按計劃分組情況,由一個小組負責本章內容的安排;其間召開負責小組所有成員的會議,就如何準備討論主題和現場模擬環節進行討論,並安排分工任務,2人一組,承擔上述任務,另外安排一個找相關視訊資料的學生,收集關於村民自治比較成功的典型案例。課堂教學過程如下:首先,教師介紹本章主要內容、主要概念解釋。其次,安排所有學生閱讀教材內容。接下來是由負責小組呈現他們收集的相關資料和相關情況介紹。第四環節是啟發式互動環節,由負責小組呈現一個案例“農村現代化程序中的拆遷問題”源於鳳凰衛視:“今日觀察”,由負責小組動員學生參與討論,指出這個案例中你觀察到了什麼,和教材上哪個內容相對應,你怎麼看這個問題,其他學生怎麼看,然後互動討論、辯論。此環節由負責小組的學生記錄並統計同學關注到的問題有哪些,其中,被多次關注的問題有哪幾個,並記錄下來,寫在黑板上。第五環節是由負責小組主導對高度關注的問題“村民自治過程中參與力量有哪些,各自扮演什麼角色,各自的行動邏輯是什麼”進行解釋,教師也給予解釋。第六環節是教師進行總結和評論。通過這樣一種啟發互動式教學一方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另一方面也鍛鍊了他們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鍛鍊了他們的現場應付能力和實踐能力。

  三、啟發互動式教學模式的特點及實施效果

  作為一門專業應用性課程,其教學的理想效果在於,一方面要教會學生如何將專業基礎知識在農村這樣一個特定的區域性社會中應用,另一方面則在於如何將學到的知識轉化為實際的能力。因此,本課程的改革也主要是以注重培養能力和激發興趣為導向的。其主要特點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社會學本科專業是一個理論層次較高的一個專業,它是在理論視野較高的層次上觀察、解釋和預測社會發展的趨勢及其執行中存在問題的一門學科,但是,對於社會學專業的學生的未來發展來說,它又面臨就業與工作技能等方面的挑戰。因此,該課程的改革也正是基於對這一現實困境的思考而展開。作為該專業中的應用性課程,我們力圖去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第二,貫徹落實啟發互動式教學模式。我們力圖通過這種模式一方面去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專業意識、專業視角和專業思維,另一方面也試圖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與實踐能力。這種模式將會克服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並能營造良好的課堂互動氛圍。第三,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除了課堂中增加了互動環節,整個課程內容也適當增加了實踐和實驗環節,如農村社會調查、農村社群服務與模擬管理等,從而將專業知識的理論學習與農村發展的實際相結合,既加深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也提高了其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深入農村社會實踐的能力。第四,增加了許多課外知識的資料,包括文獻和視訊資料,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有些資料是學生參與收集的,所以,很適合他們的審美趣味。第五,在課程考核方式上,強化過程考核。對於當代大學生來說,他們更希望得到他人的關注,所以,課程課堂教學中,每一位學生的現場表現大家都能看得到,教師也更清楚哪些學生更優秀,並能發現某些學生的不足,給予適當的建議和引導,有助於他們的成長。這樣的強化過程考核也會使得每一位學生的課程成績更加符合實際,也相對公平,避免出現平時不重視、臨時抱佛腳的現象。

  啟發互動式教學模式改革試行幾年來,取得了較為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第一,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由於每一組都有任務,所以他們在準備的過程中特別認真。而且,各組之間有一定的競爭,各組都不甘落後,表現特別積極,改變了過去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第二,鍛鍊了學生多方面的能力,比如查閱文獻資料和分析文獻資料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運用專業視角觀察和分析農村社會現實的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等。第三,課程改革過程中由學生收集和積累了相當數量的課外閱讀資料和視訊資料,為後面的教學奠定了更加厚實的基礎。第四,扭轉了學生學習專業課的習慣,以前專業課教學因為理論較為抽象,所以課堂上教師講起來比較費勁。現在通過教學模式改革,學生首先有了提前預習和閱讀的習慣,在課前有了準備的情況下再去聽課和課堂互動就有了基礎,思考也變得積極了,專業的素養也逐漸培養起來,所以,上課的效果也比過去好了很多。第五,課堂教學中,由於是互動教學,所以拉近了教師和學生的距離,教師更多地瞭解了學生,也慢慢地悟出如何找到適合他們願望的教學方法。在此之前很少注意到的,比如,學生在語言表達方面存在的問題,再比如,學生對專業知識轉化能力方面存在的欠缺等也是在互動教學中也慢慢發現。第六,教學改革方案進一步完善和修訂,主要表現在壓縮教材上閱讀材料和通俗基礎知識的講解,增加趣味性閱讀資料和聯絡實際資料的閱讀。增加課堂互動和情境模擬環節,重在趣味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啟發互動式教學模式改革可以在社會學專業以及其他人文社科類專業課程中推行。尤其是應用性專業課程更適合使用這種教學模式,因為這類課程一般都是在學生已經接受過社會學基本概念、理論、方法和專業視野的基礎上針對社會某一具體領域進行應用性建構而成的知識體系,即它們都是在學生已掌握專業基礎知識的基礎上而開設的專業知識轉化、應用的課程,因此,有兩個條件決定了同類課程可以推廣使用這種互動啟發式教學模式:一是學生有了專業基礎課的訓練;二是所涉領域的應用性決定了它需要進入或營造“情境”,才能切身體會到在教材中抽象出來的文字語言與現實所指之間的關係,這也就意味著需要實踐環節。由此可見,啟發互動式教學模式是新時期高效人文社科類課程適應現代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轉變的重要體現,也是高等教育轉向服務大眾、服務社會的必然要求。

  參考文獻:

  [1]劉豪興.農村社會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2]費孝通.鄉土中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王滬寧.當代中國村落家族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4]袁亞愚.新編鄉村社會學[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9.

  [5]楊懋春.鄉村社會學[M].臺北:臺灣正中書局,1984.

  農村社會學論文篇2:《我國農村地區彩禮的社會學分析》

  摘要:彩禮是我國農村地區婚姻習俗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積極社會功能,但是,彩禮所引發的婚姻糾紛案件不在少數。本文是基於對此問題的既有研究基礎上,試運用社會學、人類學相關知識分析彩禮的社會功能及引發的社會問題,並提出一定的建議。

  關鍵詞:彩禮 毀婚 嫁妝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婚姻關係中的彩禮也有水漲船高之勢,尤其在我國農村地區表現較為突出。改革開放以前,我國農村地區彩禮的形式比較單一,價位也相對較低;近三十年來,農村地區的彩禮形式和價位都發生了很大變化。與彩禮相伴而生的問題造成了一定的社會影響。

  一、彩禮的涵義、由來

  一彩禮的涵義

  彩禮,又稱為聘禮、納彩等,是我國一種傳統婚嫁習俗。按照這種風俗,男方娶女方為妻,首先應當向女方父母表明結婚意向,同時送上一定價值的財物。至於彩禮多少則視當地情況、當事人的經濟狀況等因素而定。

  在送彩禮和接受彩禮的過程中,男方給付彩禮是無償的、自願的,女方的接受行為也是一樣,不需要給付男方同等價值的補償。雙方構成法律上的一種贈與關係,它不同於一般的贈與,而是以婚姻達成為預期結果,很多時候雙方對此有明確的表示。女方接受男方的彩禮後怎樣處理或預期結果沒有達到的情況下彩禮是否返還,往往是雙方糾紛的焦點。

  二彩禮的由來和發展

  古代社會中婚姻關係的締結有六個程式,分別是“納彩”、“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現代社會中的彩禮就是從這“六禮”逐步演化來的。納彩,男方家長請人向女方家長表明結親意向;問名,男方得到媒人的訊息後再請媒人去女方家,問清楚姓名、生肖、生辰等具體情況;納吉,在問清楚基本情況後到算命先生那裡去算兩人是否合適;納徵,男方送給女方一定價值的聘禮,這是比較關鍵的環節,女方是否接受對婚姻關係能否建立有重要影響;請期,在前面的各項準備工作做好後,雙方都表示認同這門親事,男方可以通過媒人向女方家徵求意見,選擇一個黃道吉日正式辦理婚事;親迎,新郎親自去女方家迎娶新娘。

  原始社會末期,隨著氏族公社的母權制過渡到父權制,婚姻形態也轉變為以男子為中心的一夫一妻制。“當婦女喪失了在社會和家庭中的主導地位,甚至喪失了其獨立性,婦女和奴隸一樣成為男子的財產和工具時,婦女便可以進行買賣了”。商周時期出現了以儷皮為禮的買賣婚姻。儷皮就是成對的鹿皮,由於古人以皮為貨幣,所以儷皮之禮實際上是買賣婚姻的原始形式,儷皮也成為我國最早的彩禮形式。

  改革開放後,農村婚姻的締結過程中,彩禮無論是在品種上還是在價值上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從品種上來說,1980年男方付給女方的彩禮一般是手錶、自行車、衣物和少量的金錢,而現階段已被摩托車、汽車、商品房、電腦、珠寶首飾等物品所取代;從價位上看,有些農村地區在1980年早期還流行“百裡挑一”的說法,即彩禮費用為101元,寓意女方是從一百家裡挑出來的,而現在彩禮費用上調了近百倍,如6600元算是少的,寓意“六六大順”,甚至“萬里挑一”的情況也並不少見。

  二、彩禮的社會功能分析

  默頓認為,功能是一箇中性概念,是指“可以觀察到的客觀結果”,這種後果依照其對社會所起的作用性質不同可分為“正功能”積極功能和“負功能”消極功能。積極功能與帕森斯的功能概念涵義相同,消極功能是指會導致社會協調性和適應性下降,或者導致功能紊亂的後果。彩禮的積極功能和消極功能是視其對社會系統的維持作用而定。

  一彩禮的積極功能

  1.女方為減少風險可以預先通過彩禮得到補償。媒人在農村婚姻的締結過程中起著的牽線人作用,但媒人的介入往往使自由的婚姻變了形。一般情況下媒人是由男方聘選的,在“談判”的過程中會明顯偏向男方。他她向男方介紹女方的情況一般是真實可靠的,而向女方介紹男方情況時則有可能添加了渲染的成分;即使媒人在主觀上沒有偏向,但媒人對於男方及其家庭的情況也難以做到知根知底。因此,女性為了保護自身利益,防止“婚前信誓旦旦,婚後反目成仇”現象的出現,通過彩禮預先得到補償無疑是明智的選擇。

  2.彩禮起到了加強婚姻關係穩定性的作用。婚姻關係本質上是當事人的契約關係,為了使這種契約關係得到維持和固化,人們便創造了許多保障機制。一方面,通過宴請親朋好友等儀式性活動,讓人們對婚姻進行無形的監督。另一方面,人們領結婚證書,以法律維護婚姻的合法性。無論是無形的監督還是有形的保障,都存在一定的風險。男方贈與女方彩禮後,情況就變的不同了,無論是男方還是女方,如果毀婚就不得不考慮婚約解除後所要面對的利益糾紛。彩禮在物質利益方面加固了婚姻的契約關係,在無形中起到穩定婚姻的作用。對此,費孝通教授在《生育制度》中有過生動的闡述:“在結婚前,男女雙方及其所履行的各種責任,其重要性是,把個人的婚姻關係擴大成許多人負責的事,同時使婚姻關係從個人情感的愛好擴大為各種複雜的社會關係。這些必須履行的義務中,最受人注意的是經濟性質的相互服務和相互送禮。”

  3.彩禮可以表達男方的誠意和信用的擔保。婚姻是人生大事,男方求婚需要表達誠意,誠意又需要具體的載體來表現,彩禮就是一種比較合適的載體。彩禮是一定的金錢或物品,是勞動成果的代表,送彩禮就是把自己的勞動成果送給女方,以表達自己的誠意。婚姻信用是老百姓民間生活的基本信用,女方要求男方提供信用擔保也是人之常情。

  二彩禮的消極功能

  彩禮就像一把雙刃劍,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它的消極社會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彩禮影響到男方家庭正常的生產生活。現在彩禮價位居高不下,甚至出現相互較勁攀比的趨勢,對於普通的農村家庭來說,為娶媳婦花費的彩禮甚至可能是整個家庭好幾年的收入。有的家庭一時之間很難拿出這不菲的彩禮,就只好向親朋好友借錢,然後節衣縮食地慢慢償還。

  2.彩禮損傷彼此和氣影響婚姻質量。結婚時所要彩禮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可多可少,在女方提出的要求超過男方的預期時,男方會通過媒人再次協商。如果女方堅持不讓步,男方也確實無力承擔時,雙方之間難免會有不愉快,有可能就因為彩禮問題的意見不同而分道揚鑣。

  3.彩禮可能成為家庭糾紛的癥結。既然女方佔有一定的優勢地位,那麼男方家不得不咬緊牙關付出高額的彩禮把媳婦娶回家。順利結婚之後,當雙方生活的並不幸福,整日爭吵不休,男方覺得當初付出的彩禮不值得,產生討回彩禮的想法,女方是不會輕易答應的,由此展開口舌之爭。姻親之間因為彩禮往來而互相怨恨,父母與子女之間也因彩禮問題而互相埋怨。富有情感表達意義的彩禮搖身一變,成為操縱婚姻的一種手段,使原本親切、純潔、富有情感的血緣、姻緣關係染上銅臭的氣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變得冷漠麻木。

  三、彩禮引發的社會問題

  彩禮使本來美好純潔的婚姻蒙上金錢交換的色彩和買賣的性質,有可能因為彩禮方面的分歧而毀掉一份好姻緣。近年來,有關彩禮問題的糾紛已經常見於報端,成為影響農村穩定的一個新因素。

  首先,彩禮給農村家庭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民的收入有了顯著提高,但這期間彩禮的費用卻由上百元增加到上萬元甚至幾萬元,增長的幅度達上百倍之多。高額的彩禮費用已經成為許多家庭的沉重負擔,某種意義上說,因鉅額彩禮而導致男方家庭負債累累,影響婚後生產的正常進行和婚後家庭的幸福,這種做法是不合理的。

  其次,彩禮不利於婚姻的自由和現代婚戀觀念的建立。婚姻法規定,在正式領取結婚證書之前,男女雙方在擇偶上是自由的。彩禮成為婚姻的一個程式後,婚姻的自由受到限制,在農村彩禮一旦送出去就意味著婚姻的正式確立,任何一方不得隨意解除婚約。此外,彩禮也不利於現代婚姻觀念的建立,彩禮使婚姻蒙上太多的物質利益,扭曲了人們的心靈,強化了人們在擇偶時對對方家境、家世和經濟條件的重視,而忽視了對情感、人品和婚後幸福的考慮,影響了婚後家庭生活質量和家庭穩定。

  再次,彩禮助長了農村的不良社會風氣。彩禮作為一種炫耀性消費,直接涉及到人們的面子,因此也最能激起人們的攀比心理,“你結婚時出一萬的彩禮,我將來出兩萬”,一旦高上去就很難降下來。現在農村婚姻締結過程中送彩禮還是“萬里挑一”,將來就有可能出現“十萬裡挑一”。這股攀比之風不止,將嚴重影響到農村的社會風氣和新型社會主義農村建設。

  最後,彩禮引發的諸多社會糾紛,已開始影響到農村社會的安定團結。有的男青年家庭因支付不起彩禮而使其錯過結婚年齡,這一單身群體往往容易滋生反社會的情緒,成為社會的不安定因素。

  四、有關彩禮的若干建議

  彩禮確實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但是它既然自古至今一直都存在,並不是短期內就可以消除的。根據目前我國農村婚姻禮俗的實際情況,筆者在這裡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首先,女方向男方索要彩禮應當考慮男方的實際經濟能力。一定數量的彩禮是符合當地風俗習慣的,但不應有相互攀比的心理,否則受苦受累的還是婚姻當事人。在沒有結成婚的情況下,女方應主動返還男方一部分彩禮。當婚姻不成時,雙方家庭需要處理經濟往來問題。不管是哪一方造成婚事告吹,女方無論是從道理上還是情感上都不應當心安理得地使用男方贈與的彩禮。

  其次,女方將彩禮以嫁妝的形式返還給男方。女方在得到男方送來的彩禮後,可以以適當的形式返還給新婚的夫妻,嫁妝就是比較合適的選擇。“禮尚往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既然男方送給女方豐厚的彩禮,那麼女方家長沒有理由讓女兒空手出嫁。

  再次,基層政府部門積極引導人們正確認識彩禮。各級政府部門尤其是婦聯組織,應當加強引導宣傳力度,使村民對彩禮有一個科學的認識。農村基層組織大力宣傳新的婚姻法和婚戀觀念,讓人們從思想上認識到彩禮這一不良習俗帶來的社會影響。

  五、結語

  彩禮在中國已經存在了幾千年,在某種程度上說,結婚送彩禮已經成為傳統文化的重要表徵。我們很難在短期內消除其存在的社會文化背景,只能引導人們正確地認識彩禮、對待彩禮,避免彩禮發展成一種危害社會的歪風邪氣,而是使其成為一種文明的傳統文化習俗。

  參考文獻:

  [1]鍾祥虎.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婚姻習俗的變遷.安徽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

  [2]謝瑞鳳.農村婚姻支付變遷研究.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3]黎民,張小山.西方社會學理論.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5.

  [4]白莉.隴東農村彩禮研究.西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

  [5]費孝通.鄉土中國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農村社會學論文篇3:《農村老人自殺現象的社會學解析》

  摘 要: 現階段的農村屢屢出現老人自殺現象,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社會問題。本文藉助於社會學的相關理論視角,並以中部農村A村為例,通過實證研究的方式,概括出代際關係變化、集體意識喪失以及農村社會道德變遷對現階段農村老人自殺產生了影響,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印證了迪爾凱姆關於自殺的理論正確性,自殺並不簡單的是一個在個人心理極度壓抑下產生的社會獨立事件,而是在多種外界因素作用之下的社會問題。

  關鍵詞:代際關係 集體意識 道德變遷 孝道

  一、引言

  中國青年報一篇報道中提到,在老人們當中有這樣的共同情感歸屬:比起親兒子,藥兒子喝農藥、繩兒子上吊、水兒子投水更為可靠。在2008年時,武漢大學社會學老師劉燕舞,及其所在的研究團隊在湖北省京山縣進行田野調查當問到村莊裡有沒有老年人非正常死亡這樣的現象時,得到令人意外的回答是:“我們這裡就沒有老年人正常死亡的。”

  在正式進入論述之前,我將對這個領域的整合結構進行文獻回顧。在農村老人自殺領域做研究的學者眾多,他們的研究內容也很多樣化。例如,陳柏峰教授所寫的《代際關係變動與老年人自殺――對湖北京山農村的實證研究》這篇文章,是他從代際關係變遷的角度對中國農村社會的代際關係進行了縱橫對比分析,得到了當前代際關係變化的特點,從而進一步分析農村老人自殺問題。此外,如顏廷健教授的《社會轉型期老年人自殺現象研究》一文中著重分析了在社會轉型期整個社會為人民生活創造的大環境以及由此形成的老年人的困境。這一系列關於農村老人的文獻,並且為接下來的論證形成了相關的理論支援。

  二、農村老人的自殺現象:一個不可忽視的“社會事實”

  1.巨集觀背景

  本文引用人口研究期刊中分組統計的資料,按5歲的分組標準把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劃分為60~64歲、65~69歲、70~74歲、75~79歲、80~84歲和85歲及以上等6個組。以此為基礎進行縱橫對比,以發現差異。

  由以上資料可以得知,不論是同一時期還是不同時期的老人的自殺率對比,農村老人的自殺率顯著高於城市老人的自殺率。這樣的資料變化趨勢可以說明引起老人自殺的各種因素並沒有因為社會的發展得到有效抑制,反而有愈演愈烈的嫌疑。根據一份近期的統計資料進一步分析,1987-2010年我國55歲以上老人平均每年自殺死亡為 7.29 萬人,其中城市、農村每年平均自殺死亡人數分別為1.07萬、6.22萬,農村自殺老人是城市的6倍左右。

  2.A村情況

  我為收集資料,對內蒙古烏蘭察布市A村進行了三年的調研。我所調研的A村,是位於內蒙古西部地區烏蘭察布市西部最貧困的地區,這一地區人均收入不過800多元,主要收入基本靠在家務農,雖有很多青年人在城市打工,但是各種因素作用下他們的收入水平任然沒有得到提高。我在三年的走訪中發現,村裡老人和小孩出奇的多,青年人卻很少見。並且老年人的衣著普遍比較髒和破爛。這個微妙的現象引起了我的關注,在A村親人幫助下,走訪了11戶家庭。在A村兒媳婦不罵老人會被當做“沒本事”而受到嘲笑。偶然與一群年輕媳婦們聊天的時候,她們毫不避諱的說“家裡那個老不死的”等在我們看來粗魯的話。當A村的老人因為生病等原因不能繼續為子女服務時,他們所有的人都認為“掛麵條”是他們最好的歸宿。

  有很多學者意識到了意識形態喪失對農村老人自殺的影響,並且有學者提出了老年人自殺機制的假設性檢驗,認為老年人健康的喪失、社會角色的喪失、社會地位的喪失、生活價值等結構性喪失和制度性支援如養老支援系統的不足共同作用下導致了老人的心理危機形成,從而導致老人自殺。對於老人的這一系列的喪失和危機進行歸納,可以歸因為三個方面:代際關係的變遷的影響、集體意識喪失的影響和道德變遷的影響。

  三、代際關係的變遷對於農村老人自殺的影響

  1.代際關係的定義:社會學者費孝通將中國家庭代際關係概括成為反饋模式。所謂反饋模式就是甲代撫養乙代、乙代贍養甲代,以此類推。形成中國傳統社會的家庭代際關係。中國的親子關係可以進一步概括成為撫養和贍養兩個方面。

  2.代際變遷導致的老人社會地位下降、原有社會角色喪失。

  子女們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遠高於他們的父輩,於是在資訊科技和大工業化需求大量專業技術人員的背景下,喪失勞動能力的老人們,開始了被社會所“邊緣化”,原有的作為“權威”的社會角色開始喪失。農村老人作為出賣了一輩子體力的社會底層人民,接受社會變革的資訊相當滯後。在A村,農業生產已經有機器的加入,老人也逐漸被排除在農業生產之外,很多事物他們都無權過問。在訪談“金牙”老人的時候,她說“人老了,沒用了,連種地也沒人要。娃娃們種地瞎幹,咋割都不問,白花花的麥子扔了,真是作孽。”金牙老人認為子女們因為社會經驗的積累還不夠,他們在進行勞作的時候有很多約定俗成的規則他們考慮不到,所以要想在這方面不犯錯誤就要聽“老人的話”。但是,子女們認為老人的話都已經過時,時代在發展老人那些老套的做法已經不能和科技相比,他們只相信自己並且只相信自己所掌握的“科學。

  四、集體意識喪失和農村老人自殺

  1.集體意識喪失導致的農村傳統社會結構瓦解

  集體意識對於中國傳統社會的穩定方面通過宗族認同表現出來。集體意識在對人的約束方面發揮的作用甚至超過了法律。與西方傳統文化注重個體不同,這種集體意識要求放棄個人私慾以形成群體性社會行為,其目的是要形成一種全民族共同遵守的思維方式與原則。而在儒家禮治和歷代政治的不斷浸潤下,泯滅個性主體意識,進行非理性的順從。

  2.集體意識喪失導致的行為失範

  像A村這樣的村莊已經沒有了“集體意識”。這裡可以反映的集體意識是,是否真正將自己看作是集體生活的一員,是否對農村有著強烈的歸屬感,並且會為了自己在這個集體中的名譽來做一些可以提高自己身份地位的事情。一個村莊裡的人,對於這個村莊並沒有共同的情感紐帶,只是將這個村子當做自己生活的地方,而並不是自己情感的歸宿。   五、道德變遷的潛在影響

  1.道德變遷特點內容

  自古以來中國都以禮儀之邦著稱,尊禮重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先賢的美德是我們民族意識、道德精神的體現。血緣關係的紐帶緊緊的將家庭、社會和國家聯絡在一起。伴隨著自給自足的農耕文明,中國傳統道德在維繫社會穩定方面一直髮揮著積極的作用。但是,在經濟全球化背景條件下,西方的工業文明滲透到中國農業社會,對中國傳統社會產生了巨大的衝擊。

  2.道德變遷對農村生活秩序的破壞

  道德變遷的本質是道德體系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而作出相應調整以適應新的社會條件。道德變遷體現在農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社會轉型期這種表現常以破壞性體現出來,中國現代的道德變遷體現出轉型時期的一般特徵,主要體現在革故鼎新、新舊雜陳、中外混合、多維度價值理念的並存等。與西方生活習俗變革一樣,中國的道德觀念也發生著許多變化。社會生化秩序被破壞,需要新的社會制度出現以規範人們的行為。

  六、結論和討論

  西方的工業文明為我們帶來了不同於以往的認識,對物質的追求已經成為一個主題。但是,在追求物質生活的時候拋棄了我們作為一個人應有的情感卻是得不償失的。針對以上提到的三個影響農村老人自殺的因素,我提出以下的解決方案供參考。

  1.引導形成良性代際關係。不同於傳統的“三綱五常”指導下的父權為基礎的代際關係,當前中國農村社會的代際關係體現在扭曲了的“反哺”方面。所謂良性代際關係是指代際間良性互動,兩代人共同致力於盡然有序的農村社會建設。在實際中我發現,良性的代際關係的形成需要從巨集觀微觀兩方面雙管齊下。巨集觀方面,政府需要加大對農村的醫療保障、養老體系的建設和完善。從微觀方面將,加大輿論的宣傳效應,將代際關係的相關理論以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形式進行傳播,使人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新型代際關係。

  2.重建農村新型集體意識。集體意識在我國的農村社會中一直起著重要的作用,它使得人們對一個甚至不成文的約定絕對服從。所以重建農村新型的集體意識,使人們對農村社會的歸屬感不斷加強,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重中之重。面對當前農村的空心化現象,政府應加大對新農村的建設,發展農村的經濟。使農村社會生活質量提高,農村不再簡單是一個“家鄉”而是人們內心真正依賴的家。當中國人家的意識不斷強化的時候,積極地集體認同感就會相應出現,對農村社會的進一步發展起促進作用。

  3.道德觀念的重塑。我們應該必須積極努力地推動社會道德的變遷,使社會道德及時地朝向正確的方向發展。體現在當前的中國便是進行道德觀念的重塑。馮友蘭說,宇宙中雖有道德,而宇宙卻不是道德底,因此,道德往往需要一種,包含特定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信仰作為自己立論的基礎。目前重塑農村道德觀念一個重要的舉措是建立新型符合現實社會的道德評判標準,引導人們向著這個方向發展,以達成對道德觀念的重塑作用。

  在迪爾凱姆看來,自殺雖然通過個體行為表現出來,但自殺的根本原因不在自殺者本人,而在於社會和集體。所以,對於這個社會問題的解決要著眼於集體的力量。此外迪爾凱姆說道“家庭是一種預防自殺的有力武器, 可以提高家庭成員對自殺的免疫力。”這表明,家庭對於老人精神世界有著重要的影響,解決老人自殺問題除了制度方面的巨集觀支援之外,家庭也要發揮其“社會細胞”的作用,從老人心中的最柔軟處出發進行最純粹的關愛。

  目前,我國在進行經濟建設的同時,也在強調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我國是禮儀之邦,孝道是我們獨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支援,所以我們不能讓經濟的發展成為老人之殤。政府目前針對此類問題的提出了各項惠民政策,並且大多都已進行實施。所以,我們有信心相信在不久的未來老人的晚年不會再悲涼。

  參考文獻

  [1] [J]顏廷健:《社會轉型期老年人自殺現象研究》 ,《人口研究》 2003年第5期

  [2] [J]曾廣樂:《試論道德信仰與道德變遷的對立及其化解》 ,《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5卷第2期

  [3][J]柴文華 :《論中國現代道德變遷的一般特徵》 ,《求是學刊》, 2006年第5期

  [4][N]劉銳 :《結構轉型與道德變遷――讀橋村有道》 ,《三農中國》 ,2012年2期

  [5][J]劉少傑:《個人行動的社會制約》, 《黑龍江社會科學》,2009年第5期

  [6][J]顏廷健:《社會轉型期老年人自殺現象研究》,《人口研究》2003年第5期

  [7][D]郭俊霞: 《農村家庭代際關係的現代性適應1980-―以贛、鄂兩個鄉鎮為例》 ,《華中科技大學博士論文》

  [8][M]迪爾凱姆:《自殺論》 巴黎出版社 1897年

  [9][J]費孝通:《家庭結構變動中的老年贍養問題》《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1983年第3期


農村思想政治工作論文
有關農村社會實踐論文
相關知識
農村社會學課程的論文範文
農村社會實踐自我鑑定範文
農村社會實踐自我鑑定範文
農村實施新課程的問題與對策
農村社會學論文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論文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論文
關於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論文
小學課前的演講範文
農村黨員學習管理制度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