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英語教師教學關於被動學生教育敘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15日

  教育敘事,即是講有關教育的故事。它是教育主體敘述教育教學中的真實情境的過程,其實質是通過講述教育故事,體悟教育真諦的一種研究方法。非為講故事而講故事,而是通過教育敘事展開對現象的思索,對問題的研究,是一個將客觀的過程、真實的體驗、主觀的闡釋有機融為一體的一種教育經驗的發現和揭示過程。

  我是從去年九月開始擔任了新一屆七年級某班的英語教學工作。初識這些剛進入中學的孩子們首先是從他們的暑假作業開始的。慢慢翻看著這些學生的作業,我心中有一種很強烈的感受:“被動學生”有不少……翻看著其中一些學生的作業,總感覺他們的作業是在“被動”的狀態中完成的。有的學生的一頁紙上所有的選擇題都選擇了“c”;有的學生書面表達的作文題都是抄之前的選擇題的英文選項;有的學生的書寫過於“抽象化”以至於老師無法辨認。若是任憑這些學生繼續被動的學習下去,則整個教學過程的有效性將會受到衝擊和挑戰。

  我們班有這樣的一個孩子——小濤,他的小學英語成績徘徊在及格線的邊緣。就是這樣一個孩子,他進入中學後自然也就在被動的狀態中去對待英語包括這門學科的教師。上學期開學初,我曾嘗試去在課堂上問他幾個相當簡單的英語問題並想通過相關的激勵措施去鼓勵這個孩子去主動學習英語。但是事與願違,這個孩子根本不領情,每次被我喊起來回答問題時,他都是一臉極其不耐煩的神情並伴以扭頭、晃動身體等行為來顯示自己對此門學科的不屑一顧。這個孩子曾讓我一度的困惑,為何在沒有取得他信任的前提下,就被這個小孩主動拒絕?事後冷靜的想一想,小學的英語老師已經對小濤“打擊”很大,估計此刻這個孩子已經沒有任何可以繼續主動的理由和支撐點了。我嘗試著主動顯示出與小學老師與眾不同的處理問題的方式包括在課堂上肯定他認真聽講以及英語作業的認真完成,並在課堂教學以及課後活動中對小濤有明顯的關注並伴有時不時的主動肯定。

  這類孩子的被動狀態大多是在時間的反覆否定中形成的一種自我心理暗示。“別人都說我不行,老師也說我不行,不斷地批評否定我,那我為什麼還要繼續學習英語呢?”這些學生如果這樣想,必然對這門學科甚至教師產生消極的牴觸情緒,若是教師繼續對這些學生加以否定,“問題”的產生是必然的。我們教師應該探尋學生被動學習態度、被動學習狀態、被動學習目標產生的根源,在熟知學生被動的根源基礎上才有可能用更為積極主動的教育教學策略去調控這些被動學生。

  我認為,在想出調控“被動學生”的策略之前,必須明確“被動學生”和“問題學生”的差異性。什麼是“問題學生”?問題學生也叫後進生。他們的學習和品德上暫時存在一些問題,跟不上班級的整體要求,完不成課程標準規定的起碼目標,在思想品德和心理品質上存在問題和障礙,反覆出現違反與其年齡相應的道德準則和紀律、侵犯他人或公共利益的行為。由此看來,問題學生並不是用一個簡單的名詞所能概括的,問題學生的存在和發展與其所處的家庭背景、父母素質、教育方法、學校氛圍、社會評價息息相關。而“被動學生”則更多的是從學生的學習狀態這一角度去定義的,他們只是在學習目標模糊、學習興趣喪失的狀態下去生硬的完成各項學習任務。而學生在被動的狀態下去思考、去學習甚至去生活,必然會遷移到他們的心理甚至品行方面,最後很有可能質變成一個“問題學生”。

  那麼如何去調控這些“被動學生”呢?

  積極的“主動策略”應該是教師在主動面對教學困難、接受困難並設法解決困難的這一過程中思考並形成的一種解決問題的有效方式或方法。若是談及調控被動學生的主動性,這種主動性多半是與教師自身緊密聯絡在一起的。而主動策略的“主動性”也多半源於教師自身。從教師這一角度去主動反思學科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可以運用以下策略:

  1. 主動地探究學生“被動”的根源

  2. 主動地去降低被動學生的教學預期目標

  3. 主動地去形成適合被動學生積極轉化的教學風格

  “被動”與“主動”是相對而言的,在調控被動學生的過程中,只要我們教師始終有主動的精神並用主動的狀態去積極面對被動學生,認真思考轉化學生被動狀態的有效方式及途徑,就能夠將有效教學的要求落到實處並能幫助全體學生共同進步與發展。

關於教師教學反思的教育敘事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教育敘事
相關知識
七年級英語教師教學關於被動學生教育敘事
七年級英語下冊課時作業本答案人教版答案
七年級英語老師工作安排例文五篇
七年級英語老師工作總結
七年級英語老師評語
七年級英語老師評語
小學五年級英語老師工作總結第二學期
七年級英語教師工作計劃格式
七年級英語教師個人總結
七年級英語教師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