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成本會計畢業論文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0日

  成本會計作為一種經濟管理活動,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產業結構的變化。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實踐教學下成本會計教學方法 》

  摘要:成本會計教學中存在教學手段單一、教學內容滯後,大量核算方法的機械式講授以及教學目標不重視實訓環節等問題,在對應用型人才需求更多的當下,進行實踐教學下成本會計教學方法的改進刻不容緩。專案導向教學模式的應用,在任務驅動下完成專案教學,將理論講授與分項實訓、綜合實訓相結合,能夠培養出具有本專業職業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成本會計;教學方法;專案導向教學

  成本會計作為一門會計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在本專業培養方案中屬於基礎專業課程,對該課程的掌握關係到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和審計等課程的學習情況,同時該課程也屬於實踐應用性較強的課程,學生掌握成本核算、成本分析與管理是日後走上成本會計工作崗位的必備技能。然而,實踐證明,成本會計的教學效果並不理想。

  1傳統成本會計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

  1.1教學手段單一、教學內容滯後

  傳統成本會計的教學,無論教學組織是板書還是多媒體,講授的基本都是教材的知識點並加入例題進行練習與鞏固,而且課程內容滯後於企業的具體成本會計工作過程,理論教學與實際應用脫節,對該領域的前沿問題由於受課時限制只能簡單講授,一些成本管理的新方法新思想學生理解不夠,以致於學生畢業後很難勝任成本核算和管理的工作任務。同時,學生缺乏對企業生產過程和生產方式的認知,對工廠、車間、生產工藝過程及生產組織方式的認識只能通過老師的講授來想象,大腦中形成的抽象概念造成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不想深入學習。

  1.2大量核算方法的機械式講授導致學生機械式學習

  該課程的特點是核算方法較多、計算公式繁多,學生理解不到位往往容易產生混淆。從平時的學習效果來看,學生對單一章節的掌握並不難,如各項要素費用的核算、輔助生產費用的核算、製造費用的核算、生產損失的核算及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費用的劃分等,但是很難對這些方法系統地認識並理解其核算意義,造成產品成本計算過程中,不熟悉成本核算的流程,不理解哪些是輸入資料、哪些是輸出資料以及各資料之間的勾稽關係[1]。究其原因,是對單一知識點的掌握存在照例題套數字的現象,沒有理解公式真正的意義,學習過於機械化,面對一整套成本核算資料時無從下手,困難重重。顯然,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在於教師對核算方法的機械式講授,沒有進行換位思考,對學生的學習掌握程度重視不夠。

  1.3教學目標不重視實訓環節

  本課程教學目標的定位取決於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對於普通高等學校而言,以往的教學偏重於學術型人才的培養,因而課程目標主要為理論知識的掌握。然而實踐應用型教學是現代普通高校改革的重點之一,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多,從這個角度而言,在確定本課程教學目標時,除了有基本理論知識教學目標,還應有實踐操作技能教學目標。同時,筆者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使其具備一定的職業素養。為此,還應確立職業道德目標,在課程設計時,對實踐操作技能和職業道德教學目標必須通過一定的實訓環節保證其實現。因此,如何使該課程的教法、學法以及做法融為一體,如何讓學生真正學懂成本會計,會做成本核算與管理等是目前成本會計教學方法改進的首要任務。筆者結合以上傳統成本會計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採用“基於工作過程的專案導向教學模式”,在任務驅動下完成專案教學,將理論講授與分項實訓、綜合實訓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2專案導向教學模式

  “專案導向”教學法是以實踐工作過程為基礎的探究式教學方法,由教師確立一個或幾個以實踐工作過程為基礎的專案,並以之為導向,將所要學習的多、散、碎的新知識隱含在這些專案之中,學生通過認真分析、討論工作過程的專案,明確該專案涉及的知識點,然後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後通過專案的完成實現對所學知識傳授的一種教學方法[2]。專案導向教學模式應用到成本會計教學中,首先要根據企業的具體工作過程對教學內容進行重組,設計幾個教學專案進行教學;其次,專案教學不同於一般的教學方式,要使得這種探究式的教學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必須進行具體詳細的安排與組織,否則既達不到教學效果,反而使教學過程出現混亂。

  2.1重組教學內容,進行專案設計

  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基本為以下六個部分:成本會計基本理論、產品成本核算的程式和方法、生產費用在各物件之間的分配與歸集、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分配、產品成本計算的方法及成本報表的編制與分析。為了使本課程的教學內容按照企業實際的工作任務、工作過程和工作情景組織教學,滿足該課程職業能力培養的要求,實現基本理論知識、實踐操作技能和職業道德三個共同的教學目標,在成本會計教學專案的設計上應該注意專案設計的全面性、邏輯性和專業性三個方面,即專案覆蓋全部成本會計崗位工作過程,專案與專案之間遞進連貫且能反映該工作崗位的職業能力。為此,設計如下教學專案見圖1所示。這種教學模式的設計將成本會計課程內容設定為五個教學專案,專案一:成本會計基本理論;專案二:要素費用的歸集和分配;專案三: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間的分配;專案四:產品成本計算方法;專案五:成本報表的編制與分析。此教學專案的設計完全按照成本會計的工作過程,在任務驅動下完成專案教學,學生明確任務要求以後,分析任務,解決任務,最後對完成情況作出評價總結。這種教學方法的改進,由以教師為主體變學生為主體,以教材為中心變實踐專案為中心,以學習專業知識為目標變培養職業能力為目標,從而使得灌輸式教學變成探究式教學。

  2.2教學專案的組織實施

  為了完成任務驅動下的專案教學,更好地實施這種具有實踐性和趣味性的教學方法,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2.2.1建立學生學習興趣小組專案教學下學生要根據任務要求,分析問題並解決問題,同時在老師的引導下,扮演成一名企業的成本會計工作人員,履行該崗位的工作職責,那麼整個工作任務就需要同學們分工合作完成。比如,可按學生的不同學習程度進行混編,以便進行優勢互補,相互學習,每個崗位可指定2名學生來完成,相互監督,執行力度更強,同時在不同崗位間適時輪換,以便學生全面掌握專案過程。這種學習方案的設計,為學生日後走上工作崗位,培養具有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三方面缺一不可的職業能力奠定基礎,也改善了傳統教學方法帶來的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問題,創設了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

  2.2.2將理論教學與分項實訓相結合首先,應依據各專案教學內容,在任務驅動下,分發有關經濟業務原始憑證、記賬憑證主要為轉賬憑證和不同格式的賬頁三欄式、數量金額式、多欄式等;其次,在每個任務下分別設定四個崗位,分別是根據原始憑證分析計算資料、稽核並填制原始憑證、填制並稽核記賬憑證及登記賬簿。根據原始憑證分析計算資料這個崗位主要是使用大量的成本會計的計算方法如材料費用的分配方法,組內成員可共同分析問題,最後由崗位人員完成計算,以便每位同學都能掌握任務要求。其中,稽核並填制原始憑證這個崗位由成本會計的工作特性所決定,企業中大量的自制原始憑證來源於成本核算過程如編制材料費用分配表,填制並稽核記賬憑證這一崗位根據上一崗位的原始憑證即可完成,最後登記賬簿的過程需要清楚這些特殊賬戶所使用的賬頁格式並正確登記。儘管對這一過程的練習,部分環節在基礎會計中已經學過,但是從試驗結果來看,學生掌握的並不好,實踐操作技能較差。因此,這部分接近現實情況的實訓在整個專案教學中非常重要;最後,在各個崗位的操作技能訓練中,當學生自己發現問題、面臨出現困難時,老師再適時引匯出相關理論知識和方法,並持續關注學生的任務完成進展,記錄是否履行著成本會計崗位的工作職責,遵守會計準則,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為後續的過程評價奠定基礎。當然,由於分項實訓的主要目的是通過任務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和方法,不宜太複雜,選取的實訓資料可能只反映區域性,其完整性受限,因此對於成本報表的編制在綜合實訓中完成比較妥善。

  2.2.3將理論教學與綜合實訓相結合在這五個教學專案完成後,為了使學生達到零距離上崗的要求,應該組織綜合實訓。根據企業真實的或模擬模擬的全套實驗資料,選擇產品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完成一系列的核算要求。因此,此部分的設計應主要針對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等的訓練和成本報表的編制與分析,每個學生必須在老師的指導下了解每個專案的具體內容及實訓要求,找到各專案中任務的解決方法和分析思路,獨立完成實訓操作,並書寫實訓總結。老師根據學生在實訓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及時補充相關理論知識,引導其完成任務要求,同時,對每個實訓專案進行綜合評價,對實訓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的複習相關理論知識,從實訓中讓學生真正學懂成本會計,全面掌握課程知識。當然,為了增加綜合實訓的可行性,該部分實訓最好採用相應的資訊化實驗軟體,適用性更強,能提高實訓效率,並且更加規範成熟的完成實訓要求。

  3教學方法改進實施的保障

  3.1建立綜合考評體系

  傳統教學方法下,對於課程的考核主要採用平時成績與期末考試成績兩大部分的評價。在實踐性教學模式下,考核評價方法應該是能全面實現教學目標的,因為本課程旨在培養出具有本專業職業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實現的是基本理論知識、實踐操作技能和職業道德三個共同的教學目標。所以,考核應注重過程,結合傳統的評價方法,除了把平時成績考勤和作業等和期末考試作為評價依據,還應當根據分項實訓和綜合實訓的情況考評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那麼,建立的綜合考評體系中,期末的考試成績可反映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實訓的過程可反映實踐操作技能的水平,職業道德的表現與考勤、作業等作為平時成績的一部分全面反映,然後分別給予考試成績、實訓成績與平時成績這三個方面合適的權重構建考評體系。根據調查與試驗結果,筆者認為,分別給予4∶3∶3的權重應該比較合理。

  3.2組織學生參觀企業,聘請實務人員座談

  成本會計的核算過程是從生產費用的發生開始直到計算出完工產品成本的過程,但是學生缺乏對企業生產過程和生產方式的認識,對工廠、車間、生產工藝過程及生產組織方式的認識僅僅通過老師的講授來想象,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因此,為了更好地開展這門課程的教學,應該創造條件組織學生到企業實地觀摩,讓學生了解產品的生產技術過程,形成一定的具體印象並引發學生對成本會計問題的思考。同時,可以聘請專業的成本會計工作人員與熟悉生產資料的工人進行座談,讓學生熟悉整個生產過程和核算過程[3]。

  3.3搭建校企合作的平臺

  在實踐教學方式下,採用的實驗資料若是企業真實的或者模擬的資訊,有利於學生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進行成本核算和管理,更貼近成本會計崗位的工作要求,尤其是在綜合實訓階段,系統的實驗任務才能訓練學生的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等職業能力。但是,企業的成本資訊往往不易取得,持續獲取先進的成本會計資訊難度更大。因此,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應該搭建校企合作的平臺,依託企業行業優勢,充分利用教學資源,讓學校和企業的裝置、技術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培養的人才與市場接軌,應社會所需,實現資源共享的雙贏模式。

  4結束語

  對成本會計課程採用實踐教學下專案導向教學模式,在一定條件下開展專案教學,旨在能夠培養出具有本專業職業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白莉.一種面向實驗教學的成本會計教學方法[J].產業與科技論壇,20098:7.

  [2]張育英.市場營銷學專案導向教學模式探究[J].新西部,201206.

  [3]葛欣.新會計準則體系下成本會計教學方法的改進[J].財會縱橫,200912.

  篇二

  《 應用型大學成本會計實踐教學思考 》

  摘要:

  應用型本科院校成本會計實踐教學中存在一直難以解決的很多問題,如課堂實踐教學方法缺乏先進性、社會實踐過程難以實施、實踐教學的指導教師實踐能力相對較弱等;這些問題如何能進行有效的解決,一直為廣大會計專業教育工作者所關心。文章通過分析成本會計實踐教學中存在及需要解決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成本會計實踐教學的方法和措施,希望從根本上能夠促進成本會計實踐教學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成本會計 實踐教學 教學方式 教學體系

  應用技術型大學會計專業的教學目標,是通過教學過程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的同時,必須具備良好的專業實踐能力。成本會計課程是在學生完成了會計基礎理論及實訓、財務會計理論與實務等課程的學習之後的一門對會計成本核算知識較為深入和細化的課程。本門課主要介紹企業產品成本核算相關理論以及具體的成本計算方法,通過成本核算,為企業提供有用的成本資訊,並通過有效的成本規劃來降低企業成本,從而最大程度地實現企業利潤的目標。所以成本會計課程不僅是財經類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也是一門理論與專業技術密切結合的專業課程。但成本會計課堂教學內容涉及到大量成本核算知識,概念、資料繁多,對於沒有社會實踐的學生來說又比較抽象,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有不少學生容易出現思路不清晰、不會分析、計算,對知識點不易把握、容易出錯等問題。另外,新建應用技術型本科院校學生素質參差不齊,自主學習能力也比較差,這都會對教學效果影響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如何提高成本會計實踐教學水平,是擺在應用技術型本科院校會計專業教師面前必須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成本會計實踐教學現狀分析

  一課堂實踐教學方法相對落後

  成本會計實踐教學雖然在所有本科、高職高專、中等職業技術類院校都開展,但具有很強的理論聯絡實際的成本會計實踐教學並不多。大多數出版的成本會計實訓類教材也都停留在紙上練習的水平,與企業的成本核算工作結合度也不夠。現階段,財經類院校的成本會計實訓形式主要有以下兩種情況:一是專案任務教學法。即把成本會計教學過程分為幾個專案,每一個專案下按教學需要設定幾個任務,教師在講完一個任務後佈置一個作業讓學生練習並討論,教師最後進行總結並講評;二是講授與實訓並重法。即在選定教材的同時訂一本成本會計實訓題,教師每講授完一部分內容,學生再按部就班做完這一部分的練習題。有些財經類院校為了提高成本會計教學質量,還配置了相應的成本會計實訓軟體,但由於場地及實踐教學時間安排的制約,教學情景與實際成本會計崗位尚有較大距離。

  二專業性社會實踐教學過程難以實施

  會計作為一個技術性要求非常強的特殊職業,因為接收單位、學校、學生等各方面的原因,大多數學生根本不可能真正到實習單位進行實習,專業實踐難以落實到位,即便有些學生落實了實習單位,但由於所在單位成本核算及分析業務很少,會計處理方法簡單,會計業務層次低下,學生的成本會計實踐也不可能達到預期目的。

  三成本會計教師實踐指導能力普遍較弱

  成本會計課程屬於理論和實踐相統一的課程,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者,不僅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而且還必須具備紮實的實際操作能力。但大多數成本會計專任教師是從學校畢業之後直接到學校從教,本身就缺乏系統的會計工作實踐經驗,對實際工作中成本會計核算的流程及方法認識不足,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相應缺乏,因此大部分教師很難出色完成成本會計實踐教學的指導任務。總之,這些問題充分表明成本會計實訓教學環節在我國國內的各級各類院校中做得都還很不夠。現實的會計實踐教學形式和手段並不利於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培養。

  二、成本會計實踐教學需要解決的問題

  應用型本科成本會計教學在教學中,如果能夠科學合理地安排成本會計實踐教學活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論聯絡實踐,深刻理解書本知識,提高實踐技能,而且還可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專業的嚴謹性和企業內部成本管理能力的目標。但必須要解決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突破時間界限。因學生在校時間和專業課程教學時數的限制,在實踐課程的設計上必須滿足在教學計劃規定的課時之內。因此成本會計實踐教學要符合應用技術型大學的教學要求,在有限的課時內保證實踐教學的順利開展。二是提高教師素質。如何培養出高素質的成本會計教師,並能調動其參與實踐教學的積極性,完善實踐教學方案,做出理論聯絡實際的系統的實訓專案,也是成本會計實踐教學必須滿足的條件之一。三是調動學生興趣。成本會計實訓專案的設計必須要有實際意義,有趣味性,同時與課堂教學的聯絡還要密切,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完善成本會計實踐教學的手段

  針對上述需要解決的問題,眾多成本會計教學工作者多年來一直在不斷探索,以求理論與實踐能夠相結合。筆者結合成本會計的多年教學實踐,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建立完善的成本會計實踐教學體系

  在教學中要結合成本會計的特點,從以下四個方面完善成本會計教學體系:一是設計成本會計開放性實驗,充分發揮成本會計實踐性強的優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二是利用與企業會計實際密切聯絡的案例,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動手能力;三是設計研究性強的成本會計社會實踐課題,培養學生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撰寫一些基礎性的文章;四是研究合理可行的實踐教學體系及評估體系,使實驗教學、教育見習、實習等有機結合,把成本會計教學考核分日常實踐考核和訓練成績考核,日常考核主要考核日常企業實踐的完成能力和與同學的協作能力;訓練成績考核主要考核學生上交實訓材料的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要把成本會計實訓作為成本會計課程學習的一個組成部分,定位實訓考核的成績所佔的比例。通過有效的成本會計實踐教學體系的設計,為成本會計實踐教學質量的提高奠定基礎。

  二注重對成本會計課程教師的培養

  針對成本會計專業教師實踐能力的培養可以考慮從以下三種途徑進行:一是培養現任專職教師。即將現任的成本會計專業教師派遣到企業相關部門進行社會實踐,以企業成本會計核算的工作崗位人員為師,通過擔任企業財務人員的形式增強實踐教學能力;二是聘請企業工作人員為師。即把企業相關的在職成本核算會計人員、財務主管人員等聘請為學生的實踐教學指導老師,利用他們的豐富經驗指導學生更好的運用理論知識。當然成本會計作為企業中的重要會計崗位,引進在職人員到學校擔任專職實踐教師時,要把好關口,真正把有真才實學、理論基礎深厚、實踐經驗豐富的中青年人員引進到成本會計的實踐教學隊伍中;三是引進其他學院教師。即在教學中努力打破學緣約束,通過院校財會專業教師之間的經常性的教學交流與合作,將先進的成本會計實踐教學經驗與教學組織與管理模式引入到本校的成本會計實踐教學工作中,以提高本校專業教師的成本會計實踐教學水平。

  三編寫符合成本會計實踐教學要求的教材

  應用型本科院校作為國內創新的高等教育模式,應採取積極進取的姿態,鼓勵和組織專家教授根據經濟發展形勢、成本會計制度改革以及學科發展的新成果,並結合專業建設及課程改革實踐,編寫滿足教學要求,體現培養應用型科學技術人才的教育體制的改革精神,密切結機結合企業實際,接受社會認可的成本會計實訓教材,促進成本會計教學質量的提高。特別是在綜合能力培養的實訓專案設計上要有以下三方面要求:一是實訓專案設計理念上要體現出成本會計的獨特性。以更新教學思想觀念為先導,在一系列教學改革專案的帶領下,構建結合專業特長的,以成本會計實踐為基礎,模擬企業內部成本核算涉及的原始憑證,記賬憑證,賬簿,整合各個類別,由淺入深,由單項到綜合教學體系,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突出學生專業學習的嚴謹性、內部原始憑證的設計、成本核算程式的綜合運用及創新能力的培養。二是設計的實訓專案要有科學性和完整性。每一個實訓專案設計的內容都包括實訓目標、實訓說明、實訓資料、實訓要求、實訓提示及參考答案五項。實訓目標是讓學生明確本次實訓所要達到的目的;實訓說明是闡述清楚本項實訓應掌握的知識點和應注意的問題;實訓資料用來提示本實訓專案的具體業務內容以及原始憑證、賬簿等資料;實訓要求說明本次實訓應該完成的具體任務;提示及參考答案是針對在實訓過程中出現的一些難點問題給出的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提示及最終參考答案。三是要適當設計研究性實踐專案,提高學生的知識綜合能力,以調動學生對成本會計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四改進成本會計教學手段

  在課堂教學中,為了提升學生學習成本會計的積極性,增加其對成本會計教學的參與程度,應適當改進教學手段。在傳統的多媒體演示教學的基礎上適當增加一些先進的情景模擬等教學手段,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同時積極參與到其模擬的情境中。例如可以通過一套相對應的企業真實情境模擬作業系統,讓學生在機房完成相應的課程練習及案例分析。這樣通過先進的教學手段與更為豐富的教學內容的有機結合,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小組探討和演示,使學生由被動學習改為主動學習,使其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無形中得到提高。

  五校內課程教學與校外實習基地相結合

  應用型本科院校在改革課堂教學的同時,應注重發展校外專業實習基地,在一定程度上實現校企對接,為學生提供一個較為便捷的實習機會。例如在成本會計學習之初,組織學生參觀一些企業,瞭解企業的整體生產工藝和生產管理流程,以便對相應的企業成本計算有較為真實的感知。對於校外的實習應該在學生學習完相應知識後進行對應的成本會計實踐,使理論聯絡實際,加深學生對成本會計整體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總之,在成本會計教學中,通過對成本會計課內實踐教學過程進行有效的改革和調整,校外見習和實習等方式進行輔助,科學合理安排課程教學,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劉秋平,顏曉旭.基於ERP沙盤模擬的成本會計實踐教學探討.財會通訊,20117

  [2]萬俊敏,曾雁《.成本會計》教學改革實踐探析.財會審計,20136

  [3]王鐵林.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財會類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中國成人教育,20108

  [4]苑海風.對現代企業成本核算的幾點思考.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12

  篇三

  《 作業成本會計導向下成本管理體系構建分析 》

  [摘要]

  在系統性的成本管理框架下,企業成本管理是結合各作業模組開展的,重新設計了作業成本會計導向下成本管理體系,明確生產作業模組設計作業+採購作業+生產作業+物流作業+銷售作業、直接輔助作業模組場地建設作業+裝置檢修作業+物資供應作業和生產保障作業模組材料後勤保障+車間人工保障三大模組,對間接費用進行明確分攤。為保障成本管理體系的實施,應從成本管理全新理念出發,建立責任中心的控制標準和完善成本管理績效考評機制,最終實現企業作業成本精細化管理。

  [關鍵詞]作業成本;成本管理;體系構建

  一、引言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國內外市場逐步融合,給我國企業發展帶來全新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極大挑戰。各企業為有效應對市場環境的變化,不僅要加強自身經營管理,還要注重企業成本管理,深入挖掘整合企業管理資源,降耗節能,控制企業成本,力求實現最大化經濟效益。基於此背景,各企業需要結合自身經營管理特點和實際市場環境情況,不斷嘗試構建企業生產管理模式,改進並完善企業成本管理體系。但是,當前我國成本管理理論尚未構成完整體系,難以有效應用於企業成本管理工作,亟待改進。筆者以作業成本會計為導向,從企業作業模組精細化工序管理出發,研究企業成本管理體系新設計,優化企業成本管理體系理論參考,全面提升企業成本管理水平,不斷優化企業成本結構,消除企業無效作業成本,發揮企業市場競爭中成本戰略積極作用。

  二、理論概述

  一作業成本法

  作業成本法作為一種科學合理的成本管理決策方法和手段而出現。作業成本法在成本動因理論指導下,基於企業基本作業活動對作業工作量進行確認、計量,進而以作業工作量為基礎分配間接費用,計算成本的有效方法。作業成本法依據企業生產實際工序,嚴格劃分企業獨立運作的生產實際工序,明確企業作業模組,結合成本動因理論,明確各工序作業的成本動因,制定各作業模組的目標成本,深度挖掘各項作業模組的成本潛力,為企業成本管理提供精準資訊。

  二成本管理體系

  成本管理體系作為企業管理體系中的子體系,通過制定成本管理目標,在成本指揮、控制的基礎上,對企業成本進行指揮、控制的管理體系,成本管理體系的基本職能為成本指揮和控制。成本管理體系是以系統管理為導向考慮研究企業成本管理,基於企業成本系統管理規律,對企業成本進行系統性控制,在法律法規適用性要求之上,滿足企業管理者、客戶等相關方的使用要求,以降低企業成本,持續不斷的改進企業成本管理活動,為企業成本管理提供內在保證,也為企業外部證實成本管理水平。有效的成本管理體系利於實施企業成本管理,增強員工成本意識,降低企業成本,節約企業資源,實現企業經營管理目標,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促進企業持續發展。

  三、作業成本會計導向下成本管理體系設計

  作業成本會計給成本管理帶來的啟示為:企業成本管理必須結合企業設計階段、採購階段、生產階段、物流階段、銷售階段的整體過程成本實施全面管理,並且要將各階段工作目標具體分解至各工作崗位。因此,作業成本會計導向下成本管理體系設計應以企業管理全過程為基礎,結合作業成本會計理論,對各階段作業活動進行確定後實施的成本會計核算、管理的活動,在成本動因基礎上進行各作業成本分配、歸集。因此,企業成本管理體系的重新設計應以作業成本會計為導向進行重新設計和構建。結合企業生產實際工序的真實情況,將企業生產作業分割為不同的生產作業工序,明確為生產作業模組設計作業+採購作業+生產作業+物流作業+銷售作業、直接輔助作業模組場地建設作業+裝置檢修作業+物資供應作業和生產保障作業模組材料後勤保障+車間人工保障三大模組,三大模組下又劃分為十個作業活動子模組,對間接費用進行明確分攤後,實現作業費用精細化管理,直接反映了企業各生產工序中作業成本的基本資訊,為企業成本管理奠定基礎,是企業成本考核的依據。作業成本會計導向下成本管理體系設計圖。

  四、作業成本會計導向下成本管理體系實施保障

  一更新成本管理理念

  作業成本會計導向下成本管理體系的實施需要具備全新成本管理理念,在作業成本會計導向下,企業成本管理物件涵括了作業、產品、成本中心、過程、客戶等,多元化的成本管理物件思想,大大豐富了企業成本管理內涵,延伸了成本管理範疇,突破傳統企業成本核算、管理的內部視角,延伸至企業內部和外部結合的成本管理內涵。傳統成本管理理念認為企業作業是為了滿足客戶需求而開展的活動集合體,而作業成本會計導向下成本管理理念則提出企業作業活動不僅僅是滿足客戶需求,在作業活動中是以資源的消耗創造更多的價值,那麼成本管理目標就不僅僅是降低和控制產品成本,而是基於一定成本消耗水平,實現最大化的綜合效益,實現最大化客戶價值。作業成本會計導向成本管理理念,要求立足企業作業層面,深入分析作業成本,消除企業不增值作業,降低企業成本消耗,提高作業活動增值效率,力求實現最大化客戶價值,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有價值的成本資訊。

  二建立責任中心的控制標準

  作業成本會計導向下成本管理體系設計中,作業和成本是對應關係,那麼實施成本管理體系就需要結合企業不同作業模組,制定各作業模組的成本責任中心,並制定基於成本責任中心的成本考核標準。在作業成本會計和標準成本有機結合下,實施成本控制管理。第一,在企業各作業模組工序中,作業勢必帶來資源消耗,那麼可以結合作業成本消耗分別從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間接費用角度,對不同作業模組的作業成本進行標準成本管理;第二,企業生產產品的消耗作業工序,決定企業各作業模組工作能力,可叫做“約定作業能力”,相應成本為“約定作業能力成本”。那麼可以有機結合成本預算管理和作業成本會計,設定成本管理標準。其中,成本預算管理是在企業制定生產計劃時,對作業成本消耗進行的數量描述,是實施企業經營有效管理的依據。企業成本預算管理需要綜合考慮生產預算、財務預算和銷售預算,在作業成本會計導向下制定作業彈性成本預算標準,如流程屬性標準、時間標準、質量標準和效率標準,其中流程屬性標準是以作業成本會計為企業作業流程導向,制定作業流程標準;時間標準是企業各作業執行時間的考察指標;質量標準是在執行各作業模組時,嚴格按照質量標準進行生產作業,杜絕因質量問題重複執行作業造成資源浪費;效率標準是衡量企業作業投入和產出關係的最佳標準。作業成本會計導向下企業成本管理目標是管控企業作業成本管理,指明瞭企業成本管理方向。

  三完善成本管理績效考評機制

  企業成本管理考核主體包括在企業各作業模組和作業活動成本發生時,具有制定、執行預算成本、目標成本的各工作部門及成本管理中心。企業成本管理過程涉及到企業各作業模組的工序環節、各作業活動中心以及工作員工,因此要考慮企業成本預算管理全方位、整體、全面的實施,進而明確成本管理績效考核許可權,完善企業成本管理績效考評機制。第一,從企業作業模組看,企業成本管理實施精細化管理,企業成本管理主要針對企業生產作業各模組的實際工序開展的,那麼成本管理考核的第一責任主體應該是各作業模組下實際工序的崗位負責人,企業應重點關注和考核各作業工序崗位責任人的成本管理執行情況,確保第一道成本管理的有效管控和實施;第二,從企業作業活動看,要嚴格把握各作業模組中不同作業活動的具體情況及成本動因,將作業成本具體細化至各作業成本中心和工作崗位。這就要求在各責任成本中心及工作員工的共同努力下,構建企業作業成本會計“模組-作業-崗位”有效管理模式,有機結合實施作業模組自我監控及相互牽制,嚴格執行“誰控制+考核誰”,構建企業內部成本管理各模組、各作業相互交錯、相互監控的成本管理網路。

  五、結論

  成本管理不僅是企業會計工作員工構建的財務管理體系,更是企業經營管理重要內容。在系統性的成本管理框架下,指出企業成本管理是結合各作業模組開展的,重新設計了作業成本會計導向下成本管理體系,明確生產作業模組設計作業+採購作業+生產作業+物流作業+銷售作業、直接輔助作業模組場地建設作業+裝置檢修作業+物資供應作業和生產保障作業模組材料後勤保障+車間人工保障三大模組,對間接費用進行明確分攤,從成本管理全新理念出發,提出建立責任中心的控制標準和完善成本管理績效考評機制,最終實現企業作業成本精細化管理。

  [參考文獻]

  [1]郭秀慧.作業成本管理會計在企業的應用研究[J].財經界,20157

  [2]趙思怡.作業成本法在管理會計中的應用[J].時代金融,20156

  [3]桂高山.作業成本管理理念下組織內部成本會計探究[J].現代商業,20112

有關推薦:

成本會計研究本科生畢業論文範文
成本會計研究畢業論文範文
相關知識
淺談成本會計畢業論文
淺談成本會計畢業論文範文
成本會計畢業論文參考文獻
探討成本會計畢業論文範文
淺談財務會計畢業論文範文
會計成本會計畢業論文
成本會計畢業論文參考
關於成本會計畢業論文
成本會計畢業論文
有關成本會計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