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成本會計畢業論文範文
現行成本會計是通貨膨脹的產物,它消除了歷史成本下會計資訊的失真,提高了與決策的相關性,同時,它解決了在現代社會中,經濟資源內容擴充套件給傳統歷史成本會計帶來的困擾。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作業成本會計導向下成本管理體系構建分析 》
[摘要]
在系統性的成本管理框架下,企業成本管理是結合各作業模組開展的,重新設計了作業成本會計導向下成本管理體系,明確生產作業模組設計作業+採購作業+生產作業+物流作業+銷售作業、直接輔助作業模組場地建設作業+裝置檢修作業+物資供應作業和生產保障作業模組材料後勤保障+車間人工保障三大模組,對間接費用進行明確分攤。為保障成本管理體系的實施,應從成本管理全新理念出發,建立責任中心的控制標準和完善成本管理績效考評機制,最終實現企業作業成本精細化管理。
[關鍵詞]作業成本;成本管理;體系構建
一、引言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國內外市場逐步融合,給我國企業發展帶來全新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極大挑戰。各企業為有效應對市場環境的變化,不僅要加強自身經營管理,還要注重企業成本管理,深入挖掘整合企業管理資源,降耗節能,控制企業成本,力求實現最大化經濟效益。基於此背景,各企業需要結合自身經營管理特點和實際市場環境情況,不斷嘗試構建企業生產管理模式,改進並完善企業成本管理體系。但是,當前我國成本管理理論尚未構成完整體系,難以有效應用於企業成本管理工作,亟待改進。筆者以作業成本會計為導向,從企業作業模組精細化工序管理出發,研究企業成本管理體系新設計,優化企業成本管理體系理論參考,全面提升企業成本管理水平,不斷優化企業成本結構,消除企業無效作業成本,發揮企業市場競爭中成本戰略積極作用。
二、理論概述
一作業成本法
作業成本法作為一種科學合理的成本管理決策方法和手段而出現。作業成本法在成本動因理論指導下,基於企業基本作業活動對作業工作量進行確認、計量,進而以作業工作量為基礎分配間接費用,計算成本的有效方法。作業成本法依據企業生產實際工序,嚴格劃分企業獨立運作的生產實際工序,明確企業作業模組,結合成本動因理論,明確各工序作業的成本動因,制定各作業模組的目標成本,深度挖掘各項作業模組的成本潛力,為企業成本管理提供精準資訊。
二成本管理體系
成本管理體系作為企業管理體系中的子體系,通過制定成本管理目標,在成本指揮、控制的基礎上,對企業成本進行指揮、控制的管理體系,成本管理體系的基本職能為成本指揮和控制。成本管理體系是以系統管理為導向考慮研究企業成本管理,基於企業成本系統管理規律,對企業成本進行系統性控制,在法律法規適用性要求之上,滿足企業管理者、客戶等相關方的使用要求,以降低企業成本,持續不斷的改進企業成本管理活動,為企業成本管理提供內在保證,也為企業外部證實成本管理水平。有效的成本管理體系利於實施企業成本管理,增強員工成本意識,降低企業成本,節約企業資源,實現企業經營管理目標,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促進企業持續發展。
三、作業成本會計導向下成本管理體系設計
作業成本會計給成本管理帶來的啟示為:企業成本管理必須結合企業設計階段、採購階段、生產階段、物流階段、銷售階段的整體過程成本實施全面管理,並且要將各階段工作目標具體分解至各工作崗位。因此,作業成本會計導向下成本管理體系設計應以企業管理全過程為基礎,結合作業成本會計理論,對各階段作業活動進行確定後實施的成本會計核算、管理的活動,在成本動因基礎上進行各作業成本分配、歸集。因此,企業成本管理體系的重新設計應以作業成本會計為導向進行重新設計和構建。結合企業生產實際工序的真實情況,將企業生產作業分割為不同的生產作業工序,明確為生產作業模組設計作業+採購作業+生產作業+物流作業+銷售作業、直接輔助作業模組場地建設作業+裝置檢修作業+物資供應作業和生產保障作業模組材料後勤保障+車間人工保障三大模組,三大模組下又劃分為十個作業活動子模組,對間接費用進行明確分攤後,實現作業費用精細化管理,直接反映了企業各生產工序中作業成本的基本資訊,為企業成本管理奠定基礎,是企業成本考核的依據。作業成本會計導向下成本管理體系設計圖。
四、作業成本會計導向下成本管理體系實施保障
一更新成本管理理念
作業成本會計導向下成本管理體系的實施需要具備全新成本管理理念,在作業成本會計導向下,企業成本管理物件涵括了作業、產品、成本中心、過程、客戶等,多元化的成本管理物件思想,大大豐富了企業成本管理內涵,延伸了成本管理範疇,突破傳統企業成本核算、管理的內部視角,延伸至企業內部和外部結合的成本管理內涵。傳統成本管理理念認為企業作業是為了滿足客戶需求而開展的活動集合體,而作業成本會計導向下成本管理理念則提出企業作業活動不僅僅是滿足客戶需求,在作業活動中是以資源的消耗創造更多的價值,那麼成本管理目標就不僅僅是降低和控制產品成本,而是基於一定成本消耗水平,實現最大化的綜合效益,實現最大化客戶價值。作業成本會計導向成本管理理念,要求立足企業作業層面,深入分析作業成本,消除企業不增值作業,降低企業成本消耗,提高作業活動增值效率,力求實現最大化客戶價值,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有價值的成本資訊。
二建立責任中心的控制標準
作業成本會計導向下成本管理體系設計中,作業和成本是對應關係,那麼實施成本管理體系就需要結合企業不同作業模組,制定各作業模組的成本責任中心,並制定基於成本責任中心的成本考核標準。在作業成本會計和標準成本有機結合下,實施成本控制管理。第一,在企業各作業模組工序中,作業勢必帶來資源消耗,那麼可以結合作業成本消耗分別從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間接費用角度,對不同作業模組的作業成本進行標準成本管理;第二,企業生產產品的消耗作業工序,決定企業各作業模組工作能力,可叫做“約定作業能力”,相應成本為“約定作業能力成本”。那麼可以有機結合成本預算管理和作業成本會計,設定成本管理標準。其中,成本預算管理是在企業制定生產計劃時,對作業成本消耗進行的數量描述,是實施企業經營有效管理的依據。企業成本預算管理需要綜合考慮生產預算、財務預算和銷售預算,在作業成本會計導向下制定作業彈性成本預算標準,如流程屬性標準、時間標準、質量標準和效率標準,其中流程屬性標準是以作業成本會計為企業作業流程導向,制定作業流程標準;時間標準是企業各作業執行時間的考察指標;質量標準是在執行各作業模組時,嚴格按照質量標準進行生產作業,杜絕因質量問題重複執行作業造成資源浪費;效率標準是衡量企業作業投入和產出關係的最佳標準。作業成本會計導向下企業成本管理目標是管控企業作業成本管理,指明瞭企業成本管理方向。
三完善成本管理績效考評機制
企業成本管理考核主體包括在企業各作業模組和作業活動成本發生時,具有制定、執行預算成本、目標成本的各工作部門及成本管理中心。企業成本管理過程涉及到企業各作業模組的工序環節、各作業活動中心以及工作員工,因此要考慮企業成本預算管理全方位、整體、全面的實施,進而明確成本管理績效考核許可權,完善企業成本管理績效考評機制。第一,從企業作業模組看,企業成本管理實施精細化管理,企業成本管理主要針對企業生產作業各模組的實際工序開展的,那麼成本管理考核的第一責任主體應該是各作業模組下實際工序的崗位負責人,企業應重點關注和考核各作業工序崗位責任人的成本管理執行情況,確保第一道成本管理的有效管控和實施;第二,從企業作業活動看,要嚴格把握各作業模組中不同作業活動的具體情況及成本動因,將作業成本具體細化至各作業成本中心和工作崗位。這就要求在各責任成本中心及工作員工的共同努力下,構建企業作業成本會計“模組-作業-崗位”有效管理模式,有機結合實施作業模組自我監控及相互牽制,嚴格執行“誰控制+考核誰”,構建企業內部成本管理各模組、各作業相互交錯、相互監控的成本管理網路。
五、結論
成本管理不僅是企業會計工作員工構建的財務管理體系,更是企業經營管理重要內容。在系統性的成本管理框架下,指出企業成本管理是結合各作業模組開展的,重新設計了作業成本會計導向下成本管理體系,明確生產作業模組設計作業+採購作業+生產作業+物流作業+銷售作業、直接輔助作業模組場地建設作業+裝置檢修作業+物資供應作業和生產保障作業模組材料後勤保障+車間人工保障三大模組,對間接費用進行明確分攤,從成本管理全新理念出發,提出建立責任中心的控制標準和完善成本管理績效考評機制,最終實現企業作業成本精細化管理。
[參考文獻]
[1]郭秀慧.作業成本管理會計在企業的應用研究[J].財經界,20157
[2]趙思怡.作業成本法在管理會計中的應用[J].時代金融,20156
[3]桂高山.作業成本管理理念下組織內部成本會計探究[J].現代商業,20112
篇二
《 成本會計模擬實驗教學研究 》
成本會計是高校會計、財務管理等專業的必修課程之一,其研究物件是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資金耗費。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和服務都會發生耗費,隨著經濟環境的改變和新技術的開發應用,成本外延不斷擴大,因而成本會計理論與實踐都面臨極大的挑戰。從會計教育的角度講,如何提高成本會計的教學與社會實踐緊密相聯、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是高校當前亟待解決的熱點問題之一。通過對高校成本會計實踐教學中的模擬實驗教學進行探討,以期改進現行成本會計教學模式,培養高素質的會計管理人才。
1成本會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幾乎所有高校都設有會計專業,各校都制定了各自的人才培養方案,成本會計是其必修課程之一。成本會計是從財務會計中分立出來的,除了具備財務會計的基本特徵外,有其自身獨特的規律,因而在教學過程中也應採取不同於中級財務會計的教學方法與體系。然而,我國現行的成本會計教學中卻存在定位不準、偏重於課堂教學、實踐性環節匱乏等諸多問題。
1.1成本會計定位不夠準確
成本會計在整個會計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問題一直備受爭議,由於成本會計是從財務會計中分離出來的,因此許多高校將成本會計定位於財務會計的組成部分,忽視其管理職能。成本會計固然與財務會計緊密相聯,但與財務會計相比,成本會計研究物件只涉及到費用這一會計要素,其所提供的成本資訊是企業對外財務報告中必不可少的資訊。另外,成本會計著眼於為企業管理服務,即算管結合、算為管用。因此,成本會計與管理會計緊密相聯,為企業的成本管理、定額管理、績效管理等多方面提供相關的成本資訊與分析,參與企業的成本預測與決策,它更多地體現出會計的管理職能。而現行高校將其定位於財務會計必將削弱其管理職能,不利於發揮成本會計應有的作用。
1.2課堂教學占主導地位
高校會計教學改革多年,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就成本會計而言,傳統教學模式仍然占主導地位,大多數高校都是採用課堂式教學,不利於提高成本會計教學效率,更不利於提高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2.1教學內容過於狹窄
現行成本會計以工業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為基礎進行資金耗費的研究,其他行業涉及較少。成本會計教學內容是根據各校制定的教學大綱而定的,因此成本會計教學內容多是工業企業的成本核算與管理,很少涉及到其他行業。而現實情況是迅速崛起的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電子商務、資訊傳輸等新興行業已經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企業成本管理要求發生鉅變,其成本資訊已成為不可缺少的決策依據。而且,現行成本會計教學內容大多是介紹成本計算的基本方法和輔助方法,忽略了比較先進的作業成本法、標準成本法等方法,且偏向於財務會計範疇,忽略成本會計的管理職能。
1.2.2教學方法單一
目前,高校成本會計教學大多采用傳統的“滿堂灌”教學模式,雖然也有一些案例教學、多媒體教學、小組討論等教學形式,但是基本上還是“教師講學生聽”,照本宣科現象嚴重,有的甚至與實際脫節,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多數高校成本會計教學方法體系過於陳舊,教學改革創新不足,嚴重製約了教學質量的提高,未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1.2.3實踐性教學環節匱乏
成本會計針對的是企事業單位發生的資金耗費,可操作性很強,僅依靠課堂教學無法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而現實情況是,多數院校都不太重視成本會計實踐性教學環節,一般是與初級會計學、中級會計學一起進行模擬實驗或實習,沒有單獨開設成本會計的實踐性教學環節。這樣學生只能從書本上了解成本會計的核算程式、核算方法和成本分析等重要環節,沒有直接接觸實際,通常會一知半解。另外,多數會計教師沒有實踐經驗,缺乏會計實務處理的工作經歷,在教學中難免出現脫離實際與現實的情況,特別是社會經濟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教學過程中還在傳授以前的知識和技能,與當前經濟狀況嚴重脫節,阻礙了會計教育的健康發展,制約了學生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2強化成本會計模擬實驗教學的重要性
成本會計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會計學科,它貫穿始終的是企事業單位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耗費,即使是醫院、學校等事業單位也存在資金耗費的問題,以儘可能少的耗費生產更多的合格產品或提供更好的服務,是任何組織應達到的終極目標。因此,在成本會計教學過程中應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特別是模擬實驗教學,它既能改善成本會計教學現狀,又能緩解高校建立實習基地的壓力。
2.1加強模擬實驗教學可以增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成本會計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結合緊密的專業課程,可操作性強。對於學生而言,由於他們缺乏社會實踐經驗,不熟悉生產流程及經營管理,對於成本的理解也是一知半解,單純地從課堂上無法掌握成本會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因此,在實習基地有限、實習單位難找的情況下,通過模擬實驗可以很好地解決成本會計的實務操作問題,讓學生在模擬企業生產經營環境中學會如何進行成本核算、成本分析與成本管理,充分了解成本會計與管理會計、財務管理之間的關係,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2.2加強模擬實驗教學可以彌補實地實習的不足
會計學與社會實踐緊密相聯,因而在校會計專業學生一般都會參與社會實習,以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並將其運用於社會實踐,所以高校一般都會建立實習基地,以滿足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需要。但是受人員、經費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高校建立的會計實習基地非常有限,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會計專業學生人數的需要,加上很多企業並不喜歡接受實習生,有的以種種藉口阻擾學生的專業實習,使得學生的實習流於形式,根本達不到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提高學生專業能力的目的。而通過構建會計模擬實驗體系,可以彌補學生實習不足、質量難以保證的缺陷。
2.3加強模擬實驗教學可以提高教學質量
成本會計是研究資金耗費的一門專業學科,它著重探討的是社會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耗費與補償問題。就在校會計專業的學生而言,基本上都沒有社會實踐的經歷,更談不上了解企事業單位的經營過程和資金運作情況,因而在學習成本會計時常常會出現理解上的錯誤,而現有的課堂教學受學時等方面因素的限制,難以真正達到學以致用、融會貫通的教學效果。通過模擬實驗教學,可以很好地彌補學生對成本會計實踐的不足,強化學生的會計實踐操作技能,提高學生處理成本會計實務問題的能力,極大地提高成本會計的教學質量。
3構建完善的成本會計模擬實驗教學體系
當前,高校會計專業模擬實驗教學存在較多問題,很多高校沒有設定會計模擬實驗室,單獨的成本會計模擬實驗室更是鳳毛麟角。從現有的模擬實驗來看,大多數院校採用的是會計綜合模擬實驗,即將《初級會計學》、《中級會計學》和《成本會計學》、《高階會計學》等結合在一起而進行的模擬實驗,且實驗內容陳舊,實驗軟體不完整、針對性不強,不利於學生掌握成本會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體系,更不能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因此,必須構建完善的成本會計模擬實驗體系,加大實踐環節教學的力度,提高學生的會計實踐能力。
3.1建立全新的成本會計模擬實驗體系
建立健全成本會計模擬實驗體系是解決學生會計專業能力弱的重要保證,高校應加大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投入,構建完善的成本會計模擬實驗教學體系。
3.1.1建設專門的成本會計模擬實驗室
根據成本會計的教學特點和要求,結合在校學生的實踐需要,高效應建立單獨的成本會計模擬實驗室,配備先進的、齊全的電子計算機及網路系統,實現“一人一機”模式,配備必要的辦公用品、教學裝置以及憑證、賬簿、報表等基礎資料,構建模擬實驗室必需的各種環境和裝置等。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使企業生產的自動化、智慧化程度大幅提高,成本會計管理手段越來越先進。因此,高校應結合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購置最新的成本會計模擬實驗軟體。現行會計屬於軟體只限於工業企業,其成本核算程式比較單一,成本核算方法僅限於傳統的基本方法和輔助方法。為改變現狀,高效應配備專門的成本會計模擬實驗軟體,該軟體應既包括工業企業又包括其他新興行業如物流、建築安裝、資訊傳輸、電子商務等多個行業的成本核算流程、方法體系、分析系統等,特別是應涉及作業成本法、標準成本法等先進的成本計算方法。
3.1.2專任教師提前進行社會實踐
從事成本會計教學的教師應提前進行社會實踐,至少要在企業單位掛職鍛鍊一年以上,這樣可以汲取足夠多的會計實踐經驗,熟悉並掌握企業成本核算體系,以便於在成本會計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展開教學活動。同時,教師可根據自身所接觸、瞭解的社會實際情況,引導學校購置新的、符合社會實際要求的成本會計模擬實驗軟體。由於經濟環境的變化,企業生產經營方式也會發生較大改變,適時制、全面質量管理的實施都將影響企業的成本核算。高校教師應隨時掌握成本會計實務的最新動態,深入分析研究生產的智慧化、高科技的引進對企業成本結構的影響,積極探索作業成本法、標準成本法在實際中的應用。另外,資金耗費是社會問題,除了生產型企業外,非生產型單位也會發生成本耗費,這些都需要高校教師深入到社會經濟生活中去挖掘,掌握最新的成本會計處理方法,並及時反饋到成本會計的教學中去,不斷完善成本會計模擬實驗教學環節,提升成本會計的教學水平和效率。
3.1.3與科研單位合作開發新軟體
模擬實驗軟體通常是由科研院所開發的,由於條件的限制,這種型別的軟體一般都只涉及某個行業或某個領域,不全面也不完善,加上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較快,使得現有的模擬實驗軟體明顯滯後。因此,高校應多於科研單位和生產經營單位溝通,構建“三方”協調機制,共同開發研究新的、與現實吻合度高的成本會計模擬實驗軟體,只有三方協調一致才能開發出好的、適用的的成本會計模擬實驗軟體,才能使模擬實驗更具實際意義。
3.2科學合理地進行成本會計模擬實驗教學
完善的成本會計模擬實驗室是改革成本會計實踐性教學的基礎和前提條件,最重要的是科學合理地進行模擬實驗教學活動。
3.2.1修改教學大綱,加大實踐教學比例
現行成本會計教學大綱中多數沒有實踐性教學環節,這對於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極為不利。因此,高校應修改現行成本會計教學大綱,增加成本會計實踐性教學環節,特別是加大模擬實驗教學環節,增加模擬實驗時數。與此同時,還要單獨擬定成本會計模擬實驗教學大綱,具體規定實驗目的及要求、實驗內容、實驗時數、實驗時間及地點、實驗報告撰寫要求、實驗結果評估、實驗輔助教學管理等,這樣可以規範成本會計模擬實驗,使得模擬實驗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
3.2.2落實成本會計模擬實驗
成本會計模擬實驗是會計實踐性教學的重要一環,因此在完成成本會計的課堂教學後就應按計劃進行模擬實驗教學。模擬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和教輔人員共同指導並參與學生的模擬實驗,利用現有的模擬實驗環境與設施,使學生身處“現實的經濟環境”中,採用“情景教學法”,讓學生自行選擇角色如出納、會計、核算員、倉庫保管員等,進行原始資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及會計處理,從中瞭解、熟悉、掌握成本的形成、成本的計算與結轉、成本報表的編制與分析等成本核算流程,使學生理解成本會計與成本預測、成本決策之間的關係。這樣既可以鞏固所學成本會計理論知識,同時通過實驗可以掌握成本會計的具體操作流程和方法,實現教學改革與創新。
3.2.3科學評價成本會計模擬實驗結果
成本會計模擬實驗的效果如何,可以通過設定科學的評價體系,對成本會計模擬實驗教學評估,評價體系的設定應結合模擬實驗的具體內容及要求,從參與實驗的人數、實驗過程、實驗報告的提交等多層面、多角度地對實驗教學分析和評價。這樣一方面可以總結成本會計模擬實驗的經驗和教訓;另一方面可以為成本會計模擬實驗的建設與完善提供有力的依據,對於不斷推進和改進成本會計模擬實驗體系的構建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從而推動成本會計教學的改革與創新,提高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
篇三
《 人力資源成本會計運用 》
現階段,人已經逐漸成為置身於市場競爭不可或缺的武器,由此大大推動了人力資源的蓬勃發展。簡單的來說,人力資源是一類能夠創造出價值的資本,因而在其使用的過程當中勢必會有不同的成本產生,在投資支出中會計進行人力資源的計量,由此人力資源會計成本形成。在人力資源會計當中,人力資源成本會計是其中的一個基本組成內容,探討人力資源成本會計就是為了能夠更好的掌握企業人力資源在培訓、辭退、招聘以及使用等相關方面所帶來的成本影響,繼而更好地滿足經濟發展需求。
一、人力資源成本會計模式
一確認人力資源成本
具體而言,人力資源成本確認即對人力資源投資成本的相關專案進行確認的一個範圍。根據相關研究學者所賦予的任務,但凡是關係到人力資源使用、人力資源開發、人力資源取得、人力資源離職和人力資源使用等方面的投入成本均需要予以反映,作為人力資源會計尤為關鍵的反映物件,人力資源投資依附於人力資源進入企業直至退出企業的時間順序,並且還涉及到投資人力資源的不同目的。大體上可以將該投訴劃分為以下專案:其一,人力資源保障成本;其二,人力資源開發成本;其三,人力資源取得成本;其四,人力資源損失;其五,人力資源維持成本。
二計量人力資源成本
當確認人力資源成本專案的基本概念和含義後,則需要選擇適當的計量方法,確定所需的計量基礎,以此量化人力資源成本。按照不同的人力資源成本專案具備的特點,將專案所涉及到的相關費用經過計算相加,也可以直接相加。正是因為與其他物質資源相比,人力資源在投資形式方面有著顯著差異,同時考慮到人力資源成本特點,可以採取重置成本法、歷史成本法和應付成本法等方法。
二、人力資源成本的構成
一取得成本
企業在員工錄用和員工招募中會產生人力資源取得成本,該成本應當由被企業所錄用的員工予以承擔,在員工的服務年限以內進行分期攤銷,具體涉及到招募、選拔、錄用與安置成本。第一,招募成本是由企業用於人力資源招募的間接管理費、直接業務費、預付費用和直接勞務費組成,涉及到招聘洽談會議費、宣傳資料費、臨時場地使用費、廣告費、水電費、代理費和辦公費等。第二,選拔成本即企業為了能夠選擇到所需的員工所發生的一系列費用,包括選拔各個環節諸如面試、評價、調查以及體檢等過程當中產生的於決定是否錄用相關的費用。其三,錄用成本即企業在諸多的應聘人員當中將合格者選拔出來,並且正式將其錄取為企業員工過程當中產生的費用,比如錄用手續費。其四,安置成本即企業把已錄用的員工安排到相應的崗位上而形成的費用,具體包括為安置錄用員工產生的交通費用、行政管理費用和臨時生活費用等。
二開發成本
人力資源開發成本指的是企業對已經錄用的員工開展崗位培訓,使這些新員工能夠進一步的熟悉和了解企業,繼而真正達到所應聘崗位所需的能力亦或是提高其技能水平所形成的費用,比如脫產培訓成本、上崗前培訓成本等。第一,脫產培訓成本即企業按照工作需求與生產需要,准許員工離開工作崗位進行長時間或者短時間培訓所產生的費用。第二,上崗前培訓成本又被稱之為定向成本,是企業對已錄用員工在其上崗之前進行業務技能、業務知識、企業文化、思想政治、制度規章等教育而產生的一系列支出。
三使用成本
企業的人力資源使用成本指的是為了恢復員工或者補償員工在工作中腦力消耗、體力消耗所間接、直接向勞動人員支付的相關費用。具體包括調劑成本、維持成本與獎勵成本三部分。第一,調劑成本即調劑員工生活節奏和工作節奏,使員工能夠消除疲勞,使員工隊伍得以穩定,同時吸引外部員工進入企業任職而支出的費用。第二,維持成本即確保人力資源能夠維持自身的勞動力進行生產、再生產所發生的費用,簡單的說也就是勞動報酬,涉及到津貼、工資、年終分紅以及各項福利等。其三,獎勵成本即為了更好的激勵員工充分發揮自身的職能作用,由此對員工的特別貢獻或者超額勞動而給予的獎金,是對企業人力資源主體自身的能力超常支付的補償費用。
四替代成本
替代成本指的是企業人力資源重置所作的犧牲,包括為開發替代者或者取得替代者所產生的成本。替代成本具備著職務替代成本與個人替代成本的雙重概念,其中,個人替代成本是採用可以提供一組同等服務的人員將目前企業僱傭的人員代替而產生的成本,是另一個人向企業提供同等服務而產生的替代成本。
三、人力資源成本會計使用中的常見問題
一人力資源成本核算及報告非標準化導致資訊失真
在理論方面,人力資源成本會計的相關報告及核算近年來日趨完善,為了能夠進一步滿足會計資訊使用人員對企業人力資源資訊方面的需求,在傳統的財務報表中納入人力資源會計資訊已經達成共識。然而,迄今為止,仍然沒有真正的形成規範或標準,由此給企業管理人員粉飾財務報表,繼而在人力資產方面做文章留下漏洞。
二相關理論有待完善
以往人們置身於人力資源價值會計及成本會計方面的研究,人力資源開發成本、人力資源取得成本被列為人力資產,列示於資產負債表中長期資產專案,而人力資源使用成本則是被劃分到當期損益中,對於這一理論相關研究學者已經達成了一致肯定,人力資源成本會計隨之得以逐步完善。即便是在以往的人力資源價值確認方法的前提下相關學者又提出了許多新模式,但是這些模式仍然存在非常之多的缺陷和漏洞,需要進行更深一步的探討與分析,這是現階段人力資源會計的研?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斃枰?】旖餼齙奈侍狻?/p>
三賬務處理存在弊端
人力資源無論因何種原因也無論在何時退出企業,也不管是幾個人或者某個人退出企業,此類狀況下所涉及到的會計賬目非常清晰明瞭,在人力資本與人力資產的賬務處理上也相對較為簡單易行,僅僅需要做相反的會計分錄,若退出企業時仍然還有未分攤完的人力資源開發成本與人力資源取得成本,那麼便需要將其列入當期損益中。顯然,就會計核算而言看似不存在任何問題,而實際上問題就在於數額確定方面。一般在人力資源投入的過程中,人們常常根據整體價值進行估算,但是在員工退出企業時則是對個體價值的確定,人力資源個體的價值並非能與群體價值劃等號。由此可見,人力資源會計的實施有著較強的不可操作性。
四、加強人力資源成本會計運用及推廣的建議
一深化及創新人力資本理念
要想將人力資本理念予以深化及創新,就需要從轉變以往傳統的觀念著手。如今,在人力資源成本會計方面有兩個思想轉變,首先是將非人力資源和人力資源同等看待,並且將兩者均劃分為一類資產。對於該轉變切勿過度糾結於人力資源本身的特性,因為企業每年的人力資本均有顯著差異,並且經常以變動的方式存在,這便使人力資本確定帶有一定的不可操作性及隨意性,所以應當儘可能避免該問題獨闢蹊徑。其次是讓重要的人力資源與普通的人力資源共同參與到企業剩餘價值分配中來。雖然重要人力資源為企業創造出的價值必然遠遠大於普通人力資源,但如果普通人力資源缺位,企業也無法順利運營。
二加強人力資源成本會計核算及報告的規範性
在人力資源成本核算中,人力資源的開發成本與取得成本實際上屬於本性支出的範疇,因而可以將其劃分到人力資產中,同時在有效的人力資源合同期以內進行分期攤銷。除此之外,人力資源使用成本是收益性支出,所以應當將其當作是當期費用加以處理,這樣就能夠和傳統會計大體上保持同一。其區別就在於,需要對“使用成本”總賬科目加以設定,下設“調劑成本”、“維持成本”和“保障成本”等明細科目。
三建立健全人力資源成本會計理論體系
在實踐中人力資源成本會計無法得以順利應用和推廣的關鍵因素就是相關理論仍然十分稚嫩,在實務中缺乏必要的理論支撐。因此,建立健全的人力資源成本理論體系顯得至關重要。要想使該理論在實務中得到一致認可,則離不開實踐的檢驗,因而在人力資源成本會計理論研究中,並非是簡單的理論界使命,同時還需要會計工作者的緊密配合,應當儘快將各個理論分支之間的嫌隙予以摒棄,將完善的人力資源成本會計理論體系塑造起來。
五、結語
綜上所述,作為會計學科嶄新的一個分支,人力資源會計是計量以及鑑別人力資源資料的重要會計方法,其主要目標就在於及時的向企業提供人力資源變化的諸多資訊資料,向相關外界人員提供不斷變化的人力資源資訊資料。人力資源會計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就是人力資源成本會計,它不僅是成本會計的專項之一,同時還是人力資源會計的一個重要分支。人力資源成本會計所具備的這種雙重性質對於成本會計內容的健全和完善,對於財務會計體系的豐富和充實,均有著尤為重要的價值。雖然在人力資源成本今後的發展中仍然難以避免的會遇到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所以,理論研究學者及廣大會計工作者應當共同攜手,不斷地創新、改革,從正確的方向引動會計體系的革新,從而推動我國企業乃至國民經濟的蓬勃發展。
有關推薦:
成本會計發展相關畢業論文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