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非會計學專業基礎會計課程教學策略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2日

  基礎會計課程按照在一定的理論知識基礎上,注重實踐技能培養的原則,系統地介紹了會計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並通過例項對會計核算方法和基本經濟業務進行了重點介紹,體現了任務驅動和專案導向的職業教育理念,並將會計領域最新政策、準則和制度適度體現在教材中。 以下是今天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淺談非會計學專業基礎會計課程教學策略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閱讀!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淺談非會計學專業基礎會計課程教學策略全文如下:
 

  “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的觀點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我國著名會計學家楊紀琬生前就曾指出:“在現代,不懂得會計知識、不理解和不善於利用會計資訊的人,是很難從事經濟工作的”。因此,對於從事與經濟相關職業的人而言,都需要了解並且掌握一定的會計知識,並且具備能依據其所掌握的會計資訊進行科學決策的能力。現在我國各個高校的經濟學和管理學相關專業的學生都要學習基礎會計知識,會計教育已經轉變為一種大眾化的普及性教育。《基礎會計學》作為會計類知識的基礎課程,它不僅是會計學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也是其他經管類專業的專業必修基礎課。但是根據眾多的調查資料我們發現:非會計專業學生在學習該門課程時存在很多的問題,例如學生們學習效果不太明顯、學習時反映比較吃力、課程重視程度不夠等。那麼,怎麼加強非會計學專業的學生去學習會計的入門課程逐漸受到會計學教育界的關注。本文根據筆者五年來講授非會計學專業的《基礎會計》課程的經驗,針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自己的一點拙見,以便於提高非會計學專業會計課程的教學質量。

 

  一.非會計學專業《基礎會計》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缺乏學習的動機並且課時量較少

  在經過這五年的教學生涯,我發現學生認為學好自身的專業課才是最主要的,對其它與專業不相關的課程則抱著無所謂的態度進行學習。而且課時相對來說較少,一般都只有48-54個學時,要麼只能泛泛而讀,重要知識點講不透徹、講不清晰,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要麼常會出現虎頭蛇尾,前面基礎知識部分重點講解了,而到後面會計報表部分只能一帶而過,甚至不做講解。

  2.沒有合適的教材

  《基礎會計》是非會計學專業的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它是給初學者掌握會計學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術打好基礎的一門課程,因此它是一門專業入門課程。但是,目前適用於非會計專業的教材非常有限。甚至有的學校使用的《基礎會計》教材和會計類專業的學生使用的教材是一樣的。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賬戶設定、複式記賬及其運用、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等內容的講解非常詳細,但由於內容非常多,並且非會計專業課時又有限,最後的會計報表環節往往都是一帶而過,甚至連會計報表得分析這一部分內容根本就未涉及。對於非會計學專業的學生來說,需要學到的是能看得懂會計報表,能得出相對有用的會計資訊,並且會對其進行簡要的分析,可是在《基礎會計》這門課程的學習過程中他們並沒有學到系統、完整的知識,這就導致了許多非會計學專業的學生學完該課程後認為會計工作就是編會計分錄、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

  3.缺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機會

  在給非會計學專業的學生講授《基礎會計》這門課程時,教師通常採用與給會計學專業的學生講課時一樣的教學方法,即順序法。從會計學的基本理論開始入手,依次學習會計要素與會計等式、會計核算基礎、賬戶與複式記賬、企業主要經濟業務的核算、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等內容。對初學者而言,會計學理論的概念繁多且枯燥無味。此外,由於課時安排的比較緊張,大多數會計學老師在講課的過程中採用的都是“滿堂灌”、“填鴨式”的授課方法。授課老師為了完成教學大綱規定的內容,根本不顧及學生的反應,更談不上和學生交流與互動,學生越學覺得越困難,基礎會計學又是一門連貫性很強的課程,如果前面知識點沒有掌握好,後面的就很難跟上。這使得學生感覺會計高深莫測,致使許多學生產生厭學情緒。
 

  二.改進《基礎會計》課程的教學策略

  1.培養學生的興趣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就是說一個人如果一旦對某個事物有了很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探索、實踐,並且在求知、探索、實踐的過程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會計知識來源於實踐又服務於實踐,它與實際生活的聯絡是非常密切的。而且現在各個專業的學生考試會計證的相對來說比較多,某獨立學院10級國貿專業三個班共82個學生,其中考過會計從業資格證的有21個,比例達到21.6%。因此我在上第一節課的時候,會把所有的有關會計的考試,包括考試時間、科目,以及取得該證之後會拿到的大概年薪都告訴學生,以便使本來都感興趣的學生有個更清晰的瞭解,使本來沒興趣的學生對此有所瞭解。

  2.明確教學目標

  對於非會計學專業的學生來說,他們將來成為會計資訊的使用者的可能性很大,而不是製造者。因此,我們在制定非會計學專業的《基礎會計》這一課程的教學目標時,應該充分考慮到這一點,不要把重點放在讓學生會做賬,而是要著重於讓學生能夠看得懂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尤其是會計報表所反映的會計資訊。要使學生能夠讀得懂會計報表,能夠分析及運用會計報表所提供的會計資訊,使我們培養的非會計專業學生能夠成為合格的資訊使用者。因此,我認為,非會計專業《基礎會計》課程的教學目標應定位為:通過對該課程的學習,學生要能掌握會計核算的基本原理與基本方法,瞭解會計資訊的生成過程,對會計工作及職能有一個比較全面的理解和認識,能夠閱讀、分析會計報表,並能夠根據會計報表所反映的資訊進行財務分析及決策,提高管理和決策的能力。

  3.採用靈活的教學手段、方法,活躍課堂氣氛

  現在的教學手段大多都是多媒體教學。如果能夠很好的運用多媒體教學,定能在教學過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體教學能極大的拉近教學與現實的距離,通過感觀來加強知識的構建和記憶。例如在講述會計報表的編制及分析這一部分時,在黑板上畫出會計報表是不可能的,因此可以預先做好會計報表的多媒體課件,結合螢幕上的會計報表,來講解三大基本報表的概念、結構及組成,這樣一來,老師教得輕鬆學生也學得容易。

  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以此來活躍課堂氣氛,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例如可以適當的使用案例教學法來授課。如在講授企業主要經濟業務的核算時,可以先給出一個企業的經濟核算業務,讓學生自己對這個企業的日常活動進行完整的會計核算,並且對其經營狀況進行分析;在講授會計報表分析的時候,可以給出企業的三張會計報表,要求學生分組討論這個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指出其存在的問題並給出解決對策。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也增強了學生的思考能力,這樣一來可以使學生成為一個合格的會計資訊使用者。此外,我們在教學方法上還可以採用啟發式、圖解式、參與式、案例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注重加強與學生的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4.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用於實際操作

  引導學生將所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於實際操作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必不可少的途徑。我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每個學期都會留出8個學時的時間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主要操作的內容是會計憑證和會計賬簿。把班裡的同學每五個人分一個小組,分別承擔不同的角色,根據提供的會計實驗資料,來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通過實驗操作,使學生能夠根據不同的經濟業務編制並稽核不同的會計憑證,並以此來登記會計賬簿。通過實驗課,學生們都反映對會計憑證和賬簿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對管理人員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管理人員對會計學知識的需求也越來越高。會計是一門商業語言,對於管理人員來說是必不可少的知識。據對有關企業和已畢業學生進行的調查,全部都認為他們應該掌握一些相關的會計學知識。因此,非會計學專業的會計教育已成為會計教育的重要內容。所以,各高校更應該注重非會計專業的會計教育,採用適合的教學手段、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學校就可掌握社會要求的應具備的會計知識的能力!

會計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方法論文
翻轉課堂在會計電算化專業崗前實訓教學的實證研究論文
相關知識
淺談非會計學專業基礎會計課程教學策略論文
新時期高職機電專業人才培養課程設定探究論文
市場營銷專業課程實施策略論文
中專生心理健康現狀分析及教育策略論文
關於高職會計學專業稅法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
淺談電子商務專業實訓全真化經營實踐與應用
淺談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模式的優化對策論文
淺談機械製造專業畢業論文範文
淺談構建政府成本會計存在問題及發展策略論文
淺談中職學校計算機理論課程教學的改革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