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會計問題論文優秀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3日

  環境會計是計量、記錄並披露環境汙染、汙染防治、開發及利用的成本費用,評估環境績效及環境活動對企業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影響的一門學科。隨著社會工業的發展,環境問題日益嚴重。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環境會計若干問題

  摘要:近年來,經濟快速發展帶來了環境汙染的負面影響,使得環境問題已經成為世界發展的重要課題,可持續發展、綠色經濟已引起社會上各國的廣泛關注。本文首先闡述了我國建立環境會計的必要性,然後重點來分析我國環境會計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最後提出了加強我國環境會計建設的建議。

  關鍵詞:環境問題;可持續發展;環境會計

  在我國,改革30多年期間,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環境的問題也日益突出,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日益成為制約中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絆腳石,已將可持續發展戰略作為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戰略方針。建立和實施環境會計,則是可持續發展整體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可持續發展基本戰略條件下,企業在進行日常經濟活動時,必須正確、及時、合理地對企業環境資源進行核算,環境會計便應運而生了。

  一、我國建立環境會計在的必要性

  環境保護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社會問題。現如今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製造業國家,環境汙染是不可避免的,汙染當然要治理,環境也要保護,經濟也要發展,使得它們之間有了相互的矛盾。經濟發展與環境惡化就像一個雙面鏡,一面顯現出現代社會經濟繁榮景象,另一面卻可能反映出了人類文明的醜態。這時就要必須要合理運用環境會計這一個有力工具,進行企業、國家和社會的與環境有關的經濟監督,以保證國家、人民、企業之間的各自利益。

  1.全方面衡量國民生產總值需要

  隨著全球經濟的高速發展,使得資源、能源日趨短缺,環境日益惡化,給人類生存帶來很大的挑戰。目前,世界各國和企業用於治理環境汙染的費用是十分的驚人,據統計,西方國家每年用於治理環境汙染的費用約佔國民生產總值的3%至8%,而我國用於治理環境汙染的費用約佔國民生產總值的1.5%至4%,這部分花費應該記入相應的成本費用中的,它將直接影響國家、企業的收入和稅後利潤。使得一些經濟學家和職能機構漸漸意識到使用傳統的國民生產總值核算方式計算出來的結果,來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與社會的發展程度,已經存在著明顯的缺陷和不全面。綠色GDP已成為衡量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一個衡量指標。

  2.我國會計改革和發展的需要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現代會計核算不僅要考慮企業的自身利益,而且要兼顧社會效益,環境會計正好可以反映社會效益,它不僅能反映與企業有關的直接會計資訊,而且對企業有關的資源環境進行全面的反映和控制。它所提供的資訊不僅僅具有經濟性,而且還具有社會性;一方面可以為企業自身利益服務,另一方面還可以為社會大眾提供服務。

  3.企業發展壯大的需要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髮展,人們環保意識在逐步增強,對企業生產過程及最終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倡綠色環保產品。追求環境、經濟、社會三大效益的統一,是現代企業存在和發展基礎。建立環保化、現代化、可持續化、技術化相統一的新型企業,是現代企業發展的最終目標,環境會計可以清楚明瞭地表現出企業的資源利用率和環境治理所付出的費用,從而引導企業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從企業長遠發展看,只有加大環保投入,重視環境會計,降低能源消耗,細化環保投入和產出的計量,計量取得的環境資源,才能始終保持企業的市場競爭優勢。

  4.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需要

  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是建立在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的,而環境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條件之一。可持續發展要求考慮環境問題,將整個社會生產、消費和生態迴圈納入會計核算之中,以經濟活動是否給社會、環境帶來經濟影響,防止透支未來,濫用社會各類有限的資源。環境會計目標在於要求企業在對經濟業務活動進行會計核算時,一定要考慮到與這些經濟業務活動有關的環境因素,以便從會計角度來監督企業提高資源利用率,合理利用有限的資源,以便在實現經濟增長的同時達到環境保護的目的。

  5.正確核算企業生產成本的需要

  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的各種耗費構成了產品的生產成本,現行的成本計算一般包含產品的直接材料成本、人工費用和一些必要的費用,而忽略了產品生產過程中對各類資源的耗用及對環境的破壞,結果導致資源的不斷枯竭及生態環境的惡性迴圈,而企業所造成的環境成本是企業沒有注意到的,其花費是驚人的巨大,一些行業的環境成本比其生產總值還要大。使得現在必須不斷完善現有的企業成本體系。

  二、我國環境會計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中國,環境會計是一個新的研究領域,環境會計的研究不僅具有極其重要的理論意義與現實意義,而且環境會計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外在研究環境會計方面已經建立比較完善的環境會計準則與制度,我國在環境會計研究領域基本上還處於起步階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與完備的實務模式。

  1.環境會計理論研究處於起步階段,還沒有形成科學的理論體系

  我國現行的各類會計和實務的法規主要是由國家財政部和證監會制定的,包括會計法、會計準則、財務通則、財務制度以及行業會計制度等。總體看來,這些法規、制度和相應的會計與實務對於環境問題基本上沒有涉及。

  在環境會計理論方面,我國會計理論界對於環境會計問題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缺乏系統、全面的研究,特別是真正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從會計實務方面看,我國企業還沒有建立完整的環境會計資訊系統,尤其在企業環境報告資訊披露上,缺乏可比性和可靠性。

  從我國現有的環境會計研究成果來看,大多數只注重環境會計理論某一方面的研究,而將環境會計理論作為一個系統、一個整體來研究的成果較少。大多數學者在對環境會計進行研究時,只是表面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不能對某一方面深入研究或系統分析,因此,很難有一套比較完整的理論出現。在研究上,片面性的研究文章較多,實踐操作性的文章和理論不多。

  2.未形成專門的環境會計準則等相關規定

  目前我國環境會計的研究還處於初級階段,還沒有專門的環境會計準則及相關規定,環境會計操作不規範,指標不統一,在企業會計制度及資訊披露的相關法規中也很少涉及環境問題。有的企業根本不知道環境會計是什麼,更談不上有關環境會計資訊的披露了。

  在會計實務中,還沒有系統的形成環境會計和資訊披露的制度化和規範化。由於缺乏強制性的準則規範,企業各方利益關係者對企業披露環境資訊的要求還不是很強烈,企業在環境資訊披露上很不規範,可有可無的現狀。多數企業在環境會計的確認、計量、核算等方面很混亂,對公佈環境資料態度不積極,公佈的環境資料不全面且缺乏可比性。

  在環境會計中,環境成本的確認和核算是難點,合理利用環境成本計算的方式是環境會計研究與推廣應用環境會計的關鍵點。我國目前尚無環境成本核算的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企業內部也尚未建立與環境成本核算相配套的會計核算體系,大部分企業只是將排汙費、各種收取社會規定的費用作為管理費用,用一般會計的核算方法來計算,這是不符合現代會計核算制度的,就目前也只能如此而已。

  3.環境會計在核算方面存在的問題

  企業作為生產主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會計核算的主體。就現階段會計核算的情況而言,我國企業在具體操作上仍存在較多問題。

  1企業設立相關環境會計科目少,並且對環境負債和成本的估值不準

  企業對已經發生的環境支出和環境收入,會計資訊反映明顯不足。就以突發性環保支出為例,其實際發生率約為62%,但企業實際賬率僅為13%。企業對構成環境負債和成本的或有事項存在僥倖心理,對環境成本核算確認和計量不明確,或多或少。因此對環境負債和成本的估值不準,會大大增加企業的財務風險和意外風險,同時成本的或高或低將影響企業的利潤和國家的稅收,不能分清企業的社會責任和承擔相應地費用。

  2環境會計核算披露上不夠規範

  造成環境資訊披露缺乏可比性和規範性,這點與相關環境會計法規的不明確有很大聯絡。環境會計應披露的資訊有:環境負債、環境成本、與環境資產等相關的會計政策。而目前我國在環境因素的確認和計量等方面會計法規還沒有完全合理的定論,尚處於探索階段。

  4.環境會計缺乏整體意識

  就目前我國會計界對環境會計的研究大多侷限於微觀層面,將環境會計只侷限於企業環境會計,而忽略了巨集觀層面的環境會計,將巨集觀環境會計看作是經濟學家和國家會計管理機構的事情,對巨集觀環境會計研究略顯不足。企業對環境問題的認識也不夠全面,沒有認識到環境是一項公用東西,對環境的有效合理的控制是需要從巨集觀與微觀兩方面來制定一個整體的核算體系。目前的我國的環境會計核算管理只是片面的強調某一個方面,缺乏從巨集觀環境會計核算與微觀環境會計核算的有效銜接,實質上缺少統一地整體標準核算。

  5.全體社會重視程式不夠

  與國外相比我國對環境的關注程度是有很大差距,如我們鄰國日本就有很多節能方法:公共廁所分部分沖和全部衝,水箱是用節水節能的,居民日常生活垃圾採取分類回收利用,塑料用品都可回收利用,人人都有環保觀念,國家制定的環保法規人人自覺執行。差距的形成主要原因就是我國人民的環境意識沒有真正的形成,思想上沒有重視,尤其是企業在環境致力上更是缺乏責任感和整體發展觀。

  6.環境會計專業人員儲備缺少

  人是任何社會活動和企業經營活動的執行者,人的因素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中國環境會計的出現和實施不是很長時間,環境會計的研究目前主要是專業經濟學者在進行探討,由於缺乏相應的環境會計理論指導和社會沒有開設環境會計有關方面的培訓,直接導致環境會計的專業人才匱乏,將來這可能會影響我國環境會計實施的一道障礙。

  我們可以從環境會計的性質來看,可知環境會計是一門涉及多學科交叉的應用性學科,這在客觀上要求環境會計的執行者不但要具有廣博的本專業知識,而且還要掌握多學科知識技能。而從我國目前財會人員的整體素質來看,明顯達不到要求。

  三、加強我國環境會計建設的對策

  要改變我國環境會計的目前現狀,不斷完善環境會計體系,需要從理論方面和實務方面予以推動,同時還要有一套措施來予以保證。

  1.加強、加快環境會計理論和方法的研究

  從現如今中國企業對環境會計的處理上可以看出,環境會計的實務操作上存在問題,具體表現出來的是環境會計理論和核算方法的不完整和不合理。大家都知道,環境會計實務的推廣應以完善理論為前提條件。由於環境會計所依賴的理論和方法體系具有多元化和難確定性,尤其是在環境成本計量這一個環節上沒有實質性突破,一直用著現代會計通用的核算方法來進行,使得當前環境會計缺乏與實務相結合的理論基礎。因此,儘快加強環境會計理論和方法的研究,需藉助於適當的理論指導,才有可能突破實務操作方面的各類障礙。在這方面政府或相關部門如果能時時地引導會計理論界在環境會計方面做些研究,成立環境會計理論專題組來提高我國現有的環境會計理論水平,促使環境會計理論與實務更好結合。

  在實際會計工作中,一定要促進環境會計理論和實務同步進行。我們決不能等到環境會計理論完全的成熟起來再來開始利用環境會計,應該一邊工作、一邊探索研究、一邊不斷的總結成果來完善現有的會計體系,成熟的環境會計理論體系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形成,只有彼此同步,才能在實踐中得到不斷的發展和完善。

  同時需要對原有的企業會計核算的原則、組織結構、賬戶設定、資訊披露方式等都要進行必要的修改和充實完善增設與環境會計有關地會計科目、會計報表等企業環境資訊。具體核算可以由現有的會計人員和財務機構共同承擔,在實施環境會計時不必要設立專門的會計機構,在資訊披露中必要時可以用一些文字來說明企業對環境所做的貢獻和造成的損失。

  基於我國環境會計資訊披露的現實狀況,應當將環境會計資訊儘可能與現行的會計體系相匹配,不改變現行的會計報告體系,在財務報告附註中增加單獨一項,即企業環境會計資訊。同時,要考慮到環境會計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原則,這一項可以以獨立形式披露。

  2.健全現有的會計法規、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

  首先要以法律、法規來確定環境會計的地位和作用,使環境會計實行起來有法可依、有理可查,統一標準,增強實務的可操作性,避免各行其是,各自為事,其具體做法是:先要修改現有的《會計法》。《會計法》是會計工作最高層次的規範,再將環境會計列入《會計法》中,形成一個完善的整體會計體系,以法律形式來確定環境會計的地位作用,作為環境會計理論實踐最有力的手段和保障;再完善會計準則。會計準則是對會計核算工作具有約束力的規範,將所有涉及環境的內容一一列入,成為必須披露的內容和核算物件,有效地防止有關部門和單位的短期經營行為和投機行為時時發生,要用強制和自願相結合的方法來規定企業環境資訊披露的內容,使其更加的規範和準確;最後建立環境會計制度,環境會計制度是對有關環境原則和相關規定來進行設計和執行的標準,使環境會計具有可操作性,便於廣大會計人員掌握和運用。

  3.加強環境會計監督和獎懲

  首先必須強化環境審計制度,原因在於環境審計是對環境會計的監督的重要保證,加強環境審計有助於環境會計的不斷完善。環境審計是環境監督的有效工具,是對與環境有關的組織、管理等進行系統的、客觀的估價,並有效地對環境進行管理和控制,還有助於對企業有關環境規範方面的政策制定提供必要手段,來達到環境保護的目標。在我國通常把環境審計看作為國家審計機關開展的一種專項審計工作來抓,環境審計的有效有序地開展,可以在實踐操作上處理好發展與環境的關係、區域性利益與整體利益的關係、目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係,杜絕企業短期投資行為的出現。使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逐步納入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上來。

  一方面加大環保宣傳教育,另一方面還要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執法機構必須做到獎懲分明,對於一些重汙染的企業要時時宣傳教育和時時跟蹤調查,無視環境大勢生產的企業要從嚴從重的懲罰和法律責任,狠抓汙染源頭。要重重獎勵和全國通報表揚研究環境會計、治理汙染有功的人員。現實中企業往往從自身的利益考慮,不能全面、真實的反映實際情況,因此,必須合理建立綜合配套措施,社會上的各行政管理部門要與環境會計、審計工作密切配合,在事前控制和事後控制方面發揮作用。

  當前,我國的環境會計完整的理論體系還未建立起來,環境會計實踐中還沒有一套切實可行的標準體系。但是隨著人類社會和文明的不斷髮展,人類和環境的關係越來越密切,環境會計存在的空間會越來越大,環境會計一定會有很多的發展前途,環境成本制度的建立和實施將會取得豐碩的成果。

  參考文獻:

  [1]李永臣:《企業環境會計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

  [2]許家林:《環境會計》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年

  [3]張 英:《構建我國環境會計體系的研究》 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年.

  [4]張以寬:《可持續發展戰略與環境會計研究》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9年.

  [5]許磊財會月刊,2006年4期.

  [6]張亞連、田冠軍 《論環境會計的理論基礎》 會計之友,2006年6期.

  篇2

  淺析環境會計問題研究

  一、環境會計的基本內容及發展現狀

  1.環境會計的概念

  環境會計又叫綠色會計,是計量、記錄並披露環境汙染、汙染防治、開發及利用的成本費用,評估環境績效及環境活動對企業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影響的一門新興會計學科,為企業內外部有關的會計資訊使用者進行決策提供數量化和其他形式的資訊的一種管理資訊系統。

  2.環境會計的性質與職能

  由於環境汙染的加劇、政府及社會公眾對環境問題的日益重視,迫使企業在實現其產權利益的生產經營過程中關注並採取各種措施來減少它們對環境所形成的“負外部性”,這本身就是產權制度變遷所導致的產權關係的變化,是新形勢下企業對其產權的權利與義務的一種平衡或“配比”,因此環境會計的性質就是要反映與監督企業等單位對這種產權關係及其變化的處理過程與結果。

  環境會計的基本職能應是:一方面要真實地反映企業為減少其對環境的“負外部性效應”所實施的活動及其投入的成本,並據此對該過程進行控制與監督;另一方面應客觀地反映企業的環境管理中實現的“環境績效”並對此進行評價,以便於其後的環境管理活動的控制與監督。前一個職能主要是“環境的財務會計”職責,而後一個職能主要是“環境的管理會計”的職責,它們相互分工與協作地構成環境會計的基本體系。

  3.我國環境會計的發展現狀

  目前,我國環境會計的研究尚處於起步階段,雖然現有的會計準則體現了環境會計的處理思想,但我國還未制定獨立的環境會計準則,導致環境會計無法充分發揮有效的職能。企業環境會計資訊的披露也只限於披露一些簡單地與環境保護相關的會計資訊,完善的企業環境會計資訊披露,需要更具體、合理、有效的環境會計理論體系及配套的實踐模式相支援。

  二、我國環境會計存在的主要問題

  1.環境會計理論體系不完善

  現階段,我國還沒有建立完善的環境會計理論體系,環境會計實務操作沒有可遵循的理論依據,環境會計事項的核算比較混亂,具體表現在同一事項所用的會計科目不統一,導致會計資訊缺乏可比性。近幾年,雖然我國已經頒佈了《大氣汙染防治法》、《水汙染防治法》、《環境保護法》等法規,但許多企業都在想方設法逃避和降低治理環境所付出的成本,不願意將環境會計資訊披露出來,原因所在就是因為我國法律對環境汙染的犯罪沒有明確和較重的處罰條款,導致環境汙染違法行為處罰沒有較強的威懾力。

  2.缺乏對環境會計的整體意識

  我國對環境保護意識不強,一直以“重經濟輕環境、先汙染後治理”思想為主導,多數企業只顧利益最大化,不願意增加治理環境成本來降低利潤,有些企業甚至不採用環境會計核算,導致環境會計不能順利實施。地方政府官員的政績觀大大影響環境保護建設的發展,官員都想在任職期間將經濟發展上去,環境汙染問題卻視而不見,環境會計得不到有效的重視,這些都影響環境會計核算工作的有效發揮。

  3.環境會計理論與實務脫節

  我國的環境會計理論在實務操作上運用的很不充分,具體操作遇到的問題不能及時反饋給理論研究者,理論研究只能停留在假設和模型之間,而沒有根據適合我國國情的需要來設計環境會計理論。同時,實務中環境會計要素界定模糊、環境會計要素計量模式多樣化、環境會計披露無明確規定等問題不斷顯現,沒有統一的可執行參照標準。

  4.缺乏環境會計的專業人員

  環境會計是一門涉及環境學、環境經濟學、會計學等多學科交叉的應用型學科,從事環境會計核算的人員應具備環境學、會計學等學科的知識技能,同時還能幫助企業操作環境會計的專業複合型人才,但我國會計人員對環境會計專業知識掌握很少,因為會計學科裡沒有設定環境會計專業,因此從事環境會計的專業會計人員非常匱乏,這就很大程度上阻礙了環境會計的有效發展。

  三、完善我國環境會計的對策

  1.建立健全環境會計準則及相關法律法規

  目前,我國應儘快建立健全環境會計準則,明確規定環境會計的會計要素、確認計量方法、披露方式,使得環境會計的核算操作更加統一化、規範化,提高企業對外披露的環境資訊的質量,使得各個企業所披露的環境資訊具有可比性。同時,環境會計準則的執行需要國家出臺更加細緻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加大執法處罰力度,充分發揮法律應有的效力,從國家強制力方面迫使企業意識到環境問題的重要性和嚴重性,迫使企業改變自身對環境問題的消極態度,積極進行環境保護、披露環境資訊,從實踐方面促進環境會計的發展。

  2.加強政府、企業、公眾的環保意識

  政府要加強環境保護意識的宣傳與引導,培養公眾的環保理念,使公眾意識到,環保應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政府官員應杜絕一味強調經濟發展而忽視環境的政績觀,樹立科學的政績觀和科學發展觀的理念。建立企業績效與環境績效相掛鉤的長效機制,使企業意識到造成環境汙染就要受到處罰,加大處罰力度,使企業望而生畏,同時利用公眾輿論,樹立環保企業典型,在公眾心中留下良好的形象,有利企業長遠的發展,不利的企業典型,則影響其銷售業績,被公眾所排斥,必將退出市場。

  3.加強環境會計理論體系研究

  我國環境會計的研究起步較晚,政府應邀請環境學、環境經濟學、發展經濟學、會計學等方面專家,組建環境會計理論研究小組,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借鑑國外先進理論與經驗,研究出適合我國國情的環境會計理論,尤其在計量、記錄、披露等環節要有所突破,成為當前環境會計理論與實務運用相結合的理論支點。

  4.培養環境會計專業人才

  由於會計人員在環境會計有效實施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應該大力加強環境會計人員知識水平、技術能力的培養,開展環境會計專業繼續教育培訓,使會計人員全面、系統地學習環境會計理論及實務操作。同時,應該邀請外國專家現場傳授國外先進的環境會計理論和經驗,培養出更加優秀的環境會計適用性人才。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

人力資源規劃論文
法務會計論文
相關知識
有關環境會計問題論文
環境會計問題論文優秀範文
環境會計問題相關論文參考
環境衛生倡議書的優秀範文
會計工作總結優秀範文
財務會計實習報告優秀範文
會計實習週記優秀範文精選
環境衛生管理制度優秀範文
財務會計自我鑑定優秀範文
財務會計自我鑑定優秀範文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