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關於民用住宅樓工程樓板的探討與研究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1日
【摘 要】住宅樓澆樓板裂縫問題”成為居民住宅質量投拆熱點。在處理投訴中,我們發現大部分裂縫表現為:表面龜裂,縱向、橫向裂縫以及斜向裂縫。雖然,這些裂縫一般被認為對使用無多大危害,但在實際施工中仍有必要對其進行有效控制。
【關鍵詞】裂縫;混凝土;措施
隨著我國住房制度的改革,經濟適用住房和商品住宅發展迅猛,住宅樓面大多為現澆結構。這次在實習中參觀的幾個工地大多也都是高層現澆結構的。而現澆混凝土後期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隨著鋼筋混凝土強度等級的提高,現澆板出現裂縫機率增大,給業主和物業管理部門帶來矛盾。“住宅樓澆樓板裂縫問題”成為居民住宅質量投拆熱點。在處理投訴中,我們發現大部分裂縫表現為:表面龜裂,縱向、橫向裂縫以及斜向裂縫。雖然,這些裂縫一般被認為對使用無多大危害,但在實際施工中仍有必要對其進行有效控制。
1.住宅樓裂縫部位分析
從住宅樓工程現澆樓板裂縫發生的部位分析,最常見、最普遍和數量最多的是房屋四周陽角處(含平面形狀突變的凹口房屋陽角處)的房間在離開陽角1米左右,即在樓板的分離式配筋的負彎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未端或外側發生45度左右的樓地面斜角裂縫,此通病在現澆樓板的任何一種型別的建築中都普遍存在。其原因主要是混凝土的收縮特性和溫差雙重作用所引起的,並且愈靠近屋面處的樓層裂縫往往愈大。從設計角度看,現行設計規範側重於按強度考慮,未充分按溫差和混凝土收縮特性等多種因素作綜合考慮,配筋量因而達不到要求。而房屋的四周陽角由於受到縱、橫二個方向剪力牆或剛度相對較大的樓面樑約束,限制了樓面板混凝土的自由變形,因此在溫差和混凝土收縮變化時,板面在配筋薄弱處(即在分離式配筋的負彎矩筋和放射筋的未端結束處)首先開裂,產生45度左右的斜角裂縫。雖然樓地面斜角裂縫對結構安全使用沒有影響,但在有水源等特殊情況下會發生滲漏缺陷,容易引起住戶投訴,是裂縫防治的重點。根據上面的原因分析,近幾年的圖紙會審中,十分注意建議業主和設計單位對四周的陽角處樓面板配筋進行加強,負筋不採用分離式切斷,改為沿房間(每個陽角僅限一個房間)全長配置,並且適當加密加粗。多年來的實踐充分證明,凡採納或按上述設計的房屋,基本上不再發生45度斜角裂縫,已能較滿意地解決好樓板裂縫中數量最多的主要矛盾,效果顯著。
裂縫的預控重點在設計,關鍵在施工,而使用階段的合理使用也至關重要。設計人員必須儘可能考慮各種影響因素,根據不同的結構部位,採取相應的合理配筋和分縫。在設計時嚴格執行規範和強制性條文要求,做到既能滿足結構案例,又儘可能地減少結構出現裂縫的可能。
2.混凝土質量對裂縫的影響
混凝土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裂縫的產生。
混凝土水灰比、塌落度過大,或使用過量粉砂等方面都直接影響混凝土的質量。混凝土強度值對水灰比的變化十分敏感,基本上是水和水泥計量變動對強度影響的疊加。因此,水、水泥、外摻混合材料、外加劑溶液的計量偏差,將直接影響混凝土的強度。而採用含泥量大的粉砂配製的混凝土收縮大,抗拉強度低,容易因塑性收縮而產生裂縫。泵送砼為了滿足泵送條件:坍落度大,流動性好,易產生區域性粗骨料少、砂漿多的現象,此時,砼脫水乾縮時,就會產生表面裂縫。混凝土質量的主要指標之一是抗壓強度,從混凝土強度表示式不難看出,混凝土抗壓強度與混凝土用水水泥的強度成正比,按公式計算,當水灰比相等時,高標號水泥比低標號水泥配製出的混凝土抗壓強度高許多。所以混凝土施工時切勿用錯了水泥標號。另外,水灰比也與混凝土強度成正比,水灰比大,混凝土強度高3水灰比小,混凝土強度低,因此,當水灰比不變時,企圖用增加水泥用量來提高溫凝土強度是錯誤的,此時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縮和變形。影響混凝土抗壓強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強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質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兩個主要環節。此外,影響混凝土強度還有其它不可忽視的因素。例如,環境溼度越大,收縮越小,越乾燥收縮越大。早期養護時間越長,收縮越小,混凝土收縮和環境降溫同時發生,收縮和裂縫產生加劇。所以各個環節的細微控制都是必不可少的。
3.其他原因
由於各種原因仍可能有少量的樓面裂縫發生。當這些樓面裂縫發生後,應在樓地面和天棚粉刷之前預先作好妥善的裂縫處理工作,然後再進行裝修。住宅樓地面上部的粉刷找平層較厚,可以通過在找平層中增設鋼絲網、鋼板網或抗裂短鋼筋進行加強,並且上部常被木地板等裝飾層所遮蓋,問題相對較小。但板底則粉刷層較薄,並且通常無吊頂遮蓋,更易暴露裂縫,影響美觀並引起投訴,所以板底更應妥善處理。板底襲縫宜委託專業加固單位採用複合增強纖維等材料對裂縫作貼上加強處理(注:當遇到裂縫較寬、受力較大等特殊情況時,建議採用碳纖維貼上加強)。複合增強纖維的貼上寬度以350-400毫米為宜,既能起到良好的抗拉裂補強作用,又不影響粉刷和裝飾效果,是目前較理想的裂縫彌補措施。
綜上,我們在嚴格控制好施工質量和安全施工的同時,要在施工過程中,把能夠預見的完工後使用中會發生的問題,進行前期控制。從而減少後期使用中,像混凝土裂縫等問題。所以在施工過程中要很好的進行全面的控制。最終達到工程質量最優化的水平。
淺論發展地域性民居建築的必要性
淺談後現代主義建築風格的發展和衰落
【關鍵詞】裂縫;混凝土;措施
隨著我國住房制度的改革,經濟適用住房和商品住宅發展迅猛,住宅樓面大多為現澆結構。這次在實習中參觀的幾個工地大多也都是高層現澆結構的。而現澆混凝土後期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隨著鋼筋混凝土強度等級的提高,現澆板出現裂縫機率增大,給業主和物業管理部門帶來矛盾。“住宅樓澆樓板裂縫問題”成為居民住宅質量投拆熱點。在處理投訴中,我們發現大部分裂縫表現為:表面龜裂,縱向、橫向裂縫以及斜向裂縫。雖然,這些裂縫一般被認為對使用無多大危害,但在實際施工中仍有必要對其進行有效控制。
從住宅樓工程現澆樓板裂縫發生的部位分析,最常見、最普遍和數量最多的是房屋四周陽角處(含平面形狀突變的凹口房屋陽角處)的房間在離開陽角1米左右,即在樓板的分離式配筋的負彎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未端或外側發生45度左右的樓地面斜角裂縫,此通病在現澆樓板的任何一種型別的建築中都普遍存在。其原因主要是混凝土的收縮特性和溫差雙重作用所引起的,並且愈靠近屋面處的樓層裂縫往往愈大。從設計角度看,現行設計規範側重於按強度考慮,未充分按溫差和混凝土收縮特性等多種因素作綜合考慮,配筋量因而達不到要求。而房屋的四周陽角由於受到縱、橫二個方向剪力牆或剛度相對較大的樓面樑約束,限制了樓面板混凝土的自由變形,因此在溫差和混凝土收縮變化時,板面在配筋薄弱處(即在分離式配筋的負彎矩筋和放射筋的未端結束處)首先開裂,產生45度左右的斜角裂縫。雖然樓地面斜角裂縫對結構安全使用沒有影響,但在有水源等特殊情況下會發生滲漏缺陷,容易引起住戶投訴,是裂縫防治的重點。根據上面的原因分析,近幾年的圖紙會審中,十分注意建議業主和設計單位對四周的陽角處樓面板配筋進行加強,負筋不採用分離式切斷,改為沿房間(每個陽角僅限一個房間)全長配置,並且適當加密加粗。多年來的實踐充分證明,凡採納或按上述設計的房屋,基本上不再發生45度斜角裂縫,已能較滿意地解決好樓板裂縫中數量最多的主要矛盾,效果顯著。
2.混凝土質量對裂縫的影響
混凝土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裂縫的產生。
混凝土水灰比、塌落度過大,或使用過量粉砂等方面都直接影響混凝土的質量。混凝土強度值對水灰比的變化十分敏感,基本上是水和水泥計量變動對強度影響的疊加。因此,水、水泥、外摻混合材料、外加劑溶液的計量偏差,將直接影響混凝土的強度。而採用含泥量大的粉砂配製的混凝土收縮大,抗拉強度低,容易因塑性收縮而產生裂縫。泵送砼為了滿足泵送條件:坍落度大,流動性好,易產生區域性粗骨料少、砂漿多的現象,此時,砼脫水乾縮時,就會產生表面裂縫。混凝土質量的主要指標之一是抗壓強度,從混凝土強度表示式不難看出,混凝土抗壓強度與混凝土用水水泥的強度成正比,按公式計算,當水灰比相等時,高標號水泥比低標號水泥配製出的混凝土抗壓強度高許多。所以混凝土施工時切勿用錯了水泥標號。另外,水灰比也與混凝土強度成正比,水灰比大,混凝土強度高3水灰比小,混凝土強度低,因此,當水灰比不變時,企圖用增加水泥用量來提高溫凝土強度是錯誤的,此時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縮和變形。影響混凝土抗壓強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強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質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兩個主要環節。此外,影響混凝土強度還有其它不可忽視的因素。例如,環境溼度越大,收縮越小,越乾燥收縮越大。早期養護時間越長,收縮越小,混凝土收縮和環境降溫同時發生,收縮和裂縫產生加劇。所以各個環節的細微控制都是必不可少的。
3.其他原因
由於各種原因仍可能有少量的樓面裂縫發生。當這些樓面裂縫發生後,應在樓地面和天棚粉刷之前預先作好妥善的裂縫處理工作,然後再進行裝修。住宅樓地面上部的粉刷找平層較厚,可以通過在找平層中增設鋼絲網、鋼板網或抗裂短鋼筋進行加強,並且上部常被木地板等裝飾層所遮蓋,問題相對較小。但板底則粉刷層較薄,並且通常無吊頂遮蓋,更易暴露裂縫,影響美觀並引起投訴,所以板底更應妥善處理。板底襲縫宜委託專業加固單位採用複合增強纖維等材料對裂縫作貼上加強處理(注:當遇到裂縫較寬、受力較大等特殊情況時,建議採用碳纖維貼上加強)。複合增強纖維的貼上寬度以350-400毫米為宜,既能起到良好的抗拉裂補強作用,又不影響粉刷和裝飾效果,是目前較理想的裂縫彌補措施。
綜上,我們在嚴格控制好施工質量和安全施工的同時,要在施工過程中,把能夠預見的完工後使用中會發生的問題,進行前期控制。從而減少後期使用中,像混凝土裂縫等問題。所以在施工過程中要很好的進行全面的控制。最終達到工程質量最優化的水平。
淺談後現代主義建築風格的發展和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