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道德社會責任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8日

  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過程中,企業對社會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論企業在構建和諧社會過程中的道德責任

  【摘要】 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企業是除政府外最有力量的組織,具有僅次於政府組織的影響力和作用力。因此,在當前構建和諧社會的程序中,必須充分發揮企業的作用,大力提倡和正確引導企業承擔相應的道德責任。本文在闡述企業道德責任內涵的基礎上,提出企業履行道德責任的必要性,然後指出履行道德責任的原則,最後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保障措施。

  【關鍵詞】 道德責任;企業;和諧社會

  一、企業道德責任的內涵

  要談企業的道德責任,首先應該界定企業的社會責任概念。弗裡德曼最早提出了企業的社會責任理論,他將企業的社會責任表述為:在法律和規章制度許可的範圍之內,利用他的資源和從事旨在於增加它的利潤的活動,從事公開的和自由的競爭,而沒有欺騙或虛假之處。

  目前,較為流行的觀點是把企業社會責任看作一個涵蓋各種企業責任的概念,認為企業社會責任就是企業責任。以美國佐治亞大學的阿奇·B·卡羅爾為代表的學者認為,企業社會責任是社會寄希望於企業履行的義務,社會不僅要求企業實現其經濟上的使命,而且期望其能夠“遵法度,重倫理,行公益”。因此,完整的企業社會責任是企業的經濟責任、法律責任、倫理責任和慈善責任之和。

  由此可以看出,理論界是從法律和道德兩個角度來論述社會責任的。企業的社會責任是企業在利潤之外所應承擔的責任,它是以企業活動為圓心、以利益相關者為半徑而形成的法律和道德的責任圈。相應地,企業的社會責任分為企業的法律責任和企業的道德責任。企業的道德責任的特徵就在於與企業的法律責任的區別上:

  一企業的法律責任和道德責任的要求層次不同

  企業的法律責任是國家明文規定的,要求具體且為最低限度。企業的道德責任主要是社會成員及其一定的社會組織基於人道經濟的價值理念和對美好社會的嚮往而對企業的一種道德期待,這種道德期待除了要滿足不施害的最低的法律要求外,還包括自願行善的較高道德要求。

  二法律責任和道德責任賦予企業履行的意志自由空間不同

  企業的法律責任,彰顯的是法律的必行性,是企業不可推卸的義務,是不可逾越的行為邊界,即企業沒有不遵守的選擇權;而企業的道德責任,是一種道義性的使命和義務,加之道德是以提倡、勸誡、建議為特徵的價值導向,它賦予了行為主體的自主選擇權,即道德主體具有意志自由,可以依據自身意願選擇遵守或者是背離。因此,企業的道德責任是企業的一種自願、自覺的道德追求,不具有強制性。

  三法律責任和道德責任的約束方式不同

  企業法律責任的實施靠國家的強制,一旦企業的法律責任出現缺位,就會招致社會力量的強有力的打擊和制裁;而企業道德責任的實施主要是靠社會輿論的規勸和褒貶。一旦企業的道德責任出現缺位,主要是來自於社會輿論的譴責,或一定的民間組織的抗議等一系列的軟約束。

  根據企業道德責任和企業法律責任的區別,我們可以得出企業道德責任的內涵,即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在履行法律責任、遵紀守法之外,還應該承擔和履行遵守道德規範,協調自身利益使之與社會整體利益相統一、自覺維護和追求社會利益最大化的責任。

  二、企業履行道德責任的必要性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和諧社會不僅僅只是一個富裕的社會,更是一個經濟秩序與道德秩序和諧統一、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高度統一的社會。”由此可見,社會的和諧主要包括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秩序的有序。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企業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企業是當今社會除政府外最有力量的組織,它掌握著巨大的人力資源和物質財富,具有僅次於政府組織的影響力和作用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要充分發揮企業的作用,提倡和引導企業承擔應該承擔的道德責任。企業承擔道德責任的必要性就在於:

  一企業具有明顯的社會性

  企業的社會性是決定企業能夠自覺主動承擔道德責任的理論基礎。1.從企業的本質上講,它是現代社會中從事生產、流通、服務和社會生活環境改善等一系列活動的社會經濟組織。任何企業的經濟行為無不時時刻刻與社會、與其他企業、與消費者發生著重要的聯絡和互動,其活動並不是絕對獨立的。2.從生產經營的客觀因素上講,一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總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進行的。企業的生存是在社會中的生存,企業的發展是在社會中的發展。並且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必須適應社會環境的變化和發展。現代企業是生活在社會大環境中的,企業同外部環境之間的關係日益密切,任何企業都不能孤立存在,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都離不開一定的環境條件。因此,企業的社會性為企業承擔道德責任、自覺將自身利益與社會利益協調統一提供了理論基礎。

  二權責一致原則要求企業必須承擔道德責任,自覺維護社會利益

  市場經濟原則規定了企業具有自由參與市場競爭、自主實施經營行為、在社會中獲利的權利,根據權利和責任相對應的原則,企業也必須利用一定的方式來回報社會。這種回報不僅是經濟利益上的,同時還包括維護社會整體利益的增加,促進社會的和諧,維護社會的安定有序,這就要求企業保證自身經營行為的道德性,自覺地調整自身經濟利益,使之與社會利益保持統一。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擁有獨立的經營自主權;與之相對應,企業在擁有獨立經營自主權的同時,也負有相應的責任和義務。並且企業擁有受法律保護的經營自主權,並不代表企業在法律的範圍內可以為所欲為,因為合法並不一定合理,法律的正當性、時代性和適宜性都是值得思考和商榷的重要問題。在現實中,法律往往落後於時代和社會的發展,有時是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很多情況的;而道德正是對法律這種缺陷的有益補充,在法律規定的範圍之外,道德的約束和調節作用應該是重要的。鑑於此,企業履行道德責任是應該的。

  三履行道德責任是企業維護自身利益的需要

  1.企業處理自身利益與社會利益的關係關係到企業員工處理自身利益與企業利益的關係。人才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資源。企業能否積極承擔道德責任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著企業在優秀人才的佔有上是否具有競爭優勢。2.企業履行道德責任是企業樹立品牌形象的必然要求。消費者對產品的認知不僅包括專業技術層次上的認知,同時還包括對企業的認知,主要體現在該企業是不是因為違法或不道德行為被輿論曝光。所以,企業在生產產品和提供服務的過程中,還必須積極履行道德責任,樹立良好的社會公眾形象。3.企業履行道德責任是企業增強生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是,中國的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比較短命,企業的生命力不足困擾著很多企業家和創業者。而解決這個難題的途徑之一就是企業積極承擔對於社會、消費者以及其他利益相關者的道德責任,調整個體利益與社會利益一致,實現企業與社會的協調發展。

  三、企業履行道德責任的原則

  企業履行其道德責任,並不是要求企業要無限度地犧牲自身利益,一味地增加社會福利,在其承擔道德責任的過程中,應遵循一定的原則:

  一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的總原則

  1. 肯定對自身經濟利益的合理追求。傳統的道德觀念往往存在一個缺陷,即片面地呼籲和要求行為主體承擔義務和責任,但是卻很少對主體的權利和自由加以認可和保護。新時期的企業在履行道德責任的過程中,必須正視和肯定對自身合法利益的大膽追求,這是企業積極履行道德責任的前提。2. 企業應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協調統一起來,並把社會效益作為企業的最高準則之一。企業追求自身經濟利益的過程,並不只是一個經濟數量關係的組合過程,而且包含著價值取向,有一個合理追求的價值審視問題,企業利潤最大化追求要有利於社會的發展。正如鄧小平指出的:“企業要講求經濟效益和總的社會效益。”企業既要對企業自身的微觀經濟利益負責,更要對社會的巨集觀利益負責;企業既要重視自身經濟效益,更要重視社會整體效益。

  二企業的道德責任是有邊界的,不能把與社會整體利益有關的所有道德願望和期待都加到企業身上

  企業承擔道德責任,應該首先消除一個誤區,即企業承擔道德責任就是回到“企業辦社會”,企業的道德責任不同於“企業辦社會”。企業的道德責任是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調整個體利益與社會利益相協調,在實現自身經濟利益的同時,不危害並促進社會整體利益的增加。

  三守住道德底線:不危害社會利益,積極履行

  企業承擔道德責任,面臨定性分析和定量衡量的兩難境地。企業應該承擔道德責任,作為基本的價值判斷,得出結論是容易的。但是企業到底應該承擔多少道德責任,卻面臨著定量分析的困難。企業在承擔道德責任的過程中應該以不危害社會的整體利益為底線。企業在這個前提下的所有經營行為都是可以被接受的。

  四、企業承擔道德責任的保障措施

  在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企業承擔道德責任的積極性不高,部分企業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惜犧牲社會整體利益,這是我國企業目前存在的一個現實問題。如何保證企業能自覺地履行道德責任,將自身利益和社會利益協調起來?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一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出路

  一種社會制度的產生既需要生產力的發展為之創造物質條件,同時也必須進行價值體系的建設為其提供價值支援和合理性證明。因此,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並不是單一體現在物質財富的增長上,還體現在要生成自己的內在精神、形成自己的核心價值體系上。企業忽視承擔道德責任、片面追求自身經濟利益的最大化而損害社會利益的行為,其根本原因在於社會核心價值體系的缺失。人的行為以及由人組成的組織的行為總是在一定的價值判斷的前提下實施的。企業的所有行為就是在企業進行價值判斷之後而進行的。關鍵問題是這種價值判斷的標準是什麼?價值判斷標準符合社會利益最大化原則時,企業行為就會以社會利益的最大化為選擇行為的出發點;若這種標準缺失或與社會利益最大化原則相悖時,企業做出損害社會利益的行為就是有原因的了。這種價值判斷的標準就孕育於社會核心價值體系中。

  二建立與社會經濟形式發展相適應的企業倫理體系是實現企業積極承擔道德責任的有效途徑

  傳統道德理論存在一個先天性的缺陷,即更多的是要求和期待主體承擔責任和履行義務,但是對於主體的權利和自由卻很少關注和支援,這是傳統的道德理論以及企業倫理體系與現在社會經濟發展形式之間存在的最大矛盾。道德作為上層建築層面的範疇,產生於生產實踐,受生產實踐的決定,其自身也必然隨著生產實踐的發展變化而發展變化。但是實際上,道德的發展卻往往落後於社會生產實踐的發展,由此對社會經濟的發展產生或大或小的負面影響。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建構與社會經濟形勢發展相適應的道德體系,適合生產現狀的企業倫理體系的建構是其中的應有之義。新的企業倫理體系的建立包含兩方面的內容:1. 必須保障企業對合理合法的自身利益的追求;2. 對於企業承擔道德責任提出期待和要求。

  三加強法律和制度的建設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步驟

  法律和制度因其強制性,是現行的社會管理工具中最具有效力的工具,重要的是這種法律和制度的建設必須體現出倫理道德性。1.針對企業道德責任的底線進行立法。將企業最低限度的道德責任要求採用強行性規範加以規定,不盡義務,企業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接受法律和社會的懲罰。2.在制度上形成激勵機制。對於積極的道德責任,並不能作為法律規範的內容,只能是企業根據自身能力進行的自主選擇。顯然,強化和落實企業道德責任要寄希望於一種正式的制度安排。因為從根本上說,人類的道德要求和動機並不是來自道德的魅力,而是源於經濟關係和物質利益。當各種利益矛盾充分暴露、相互衝突時,個體的道德理性和道德意志往往難以抵禦和剋制利益的誘惑。特別在經濟轉型時期,更需要社會以制度化的形式提供一種激勵機制。

  【主要參考文獻】

  [1] 弗裡德曼.資本主義與自由[M].商務印書館,1986,128.

  [2] 王淑芹.企業道德責任論. 倫理學研究,2006,4.

  [3] 王玉珍.道德秩序的經濟學分析——對利他行為的一個分析角度.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3.

  [4]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143.

  [5] Archie B Carroll. Stakeholder Thinking in Three Models of Management Morality: A Perspective with Strategic Implications [A].The Corporation and Its Stakeholders: Classic and Contemporary Readings[C].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98,139 -170.

  範文二:淺析企業社會道德責任財務政策研究

  【論文關鍵詞】:企業社會責任 法律責任 道德責任 財務政策

  【論文摘要】:在21世紀複雜的社會經濟環境下,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企業需要樹立科學發展的財務觀念,以人為本,履行社會責任,實現可持續發展,提升企業價值。本文從企業社會道德責任財務政策的涵義入手,研究了企業社會道德責任財務政策的意義及內容,從企業籌資、投資以及收益分配方面進行理論探討,並提出了相關問題的後續研究方向。

  一、企業社會道德責任財務政策的涵義

  1、企業社會責任

  美國企業社會責任專家、佐治亞大學教授阿爾奇·卡羅爾對企業社會責任給出了具有代表性定義:“企業社會責任意指某一特定時期社會對組織寄託的經濟、法律、倫理和自由決定 慈善的期望。”

  我國學者在此基礎之上,將企業的社會責任分六大內容。它們分別是:經濟責任—企業維持日常的生產經營所應承擔的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的責任;法律責任—企業遵守法律法規、照章納稅、公平競爭所應承擔的責任;維權責任—企業應規範履行勞動合同、維護勞動者權益的責任;環保責任—企業自覺履行保護生態環境、不違法排放汙染物的責任;社群責任—企業自願參與社群的建設,為社群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援和幫助的責任;慈善責任—企業支援慈善公益事業進行志願服務的責任。

  2、企業社會道德責任

  對於企業社會道德責任財務政策的研究,筆者更傾向於我國學者對於企業社會責任更為細緻的闡釋和劃分,並將其六大內容界定為兩大層次,以便更好的進行理論探討。

  第一個層次是企業法律責任,企業的經濟責任、法律責任、維權責任、環保責任這四方面的社會責任歸結為第一層次,為企業的“法律責任”。這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礎,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一個企業作為社會的一份子對於社會基本責任的承擔,是不論企業是否情願都應該去做甚至做好的事情,是帶有“剛”性的對企業的硬性約束要求。第二個層次是企業社會道德責任,社群責任以及慈善責任,表現為企業的社會道德責任,是我們研究的重點。企業承擔社會道德責任是企業的形象之本,是提升企業社會價值的重要載體。一個優秀的企業不僅要實現經濟效益、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更要懂得回饋社會,能夠更好的為企業可持續發展贏得良好的外部環境。這也是研究本問題的出發點和歸宿所在。

  3、企業社會道德責任財務政策

  財務政策是指政策主體制定的用以規範、引導、激勵和約束財務行為的一套指南和規則。企業則務政策是企業用來調整和控制企業財務行為的重要工具。

  企業社會道德責任財務政策,是指企業在配置經濟資源時充分考慮承擔社會道德責任,構建的用來調整和控制企業有關承擔社會道德責任財務行為的依據和手段。它決定著企業在進行財務資源配置的基本方向和經營理念、具體行為和處理方式,它是企業在承擔社會道德責任方面的指向燈和風向標,是企業有意願承擔社會道德責任的經濟基礎。它的具體內容包括對企業社會道德責任的具體經濟活動進行籌資管理、投資管理以及收益分配管理,它解決的是企業中誰來承擔、承擔什麼、怎樣承擔社會道德責任的具體問題。

  二、研究企業社會道德責任財務政策的意義

  1、產生正的外部效應性

  企業承擔的社會道德責任是企業回饋社會的重要表現形式。對於企業外部環境而言,一方面,眾多企業根據社會道德責任財務政策所做的各項努力對整個社會而言能夠帶來良勝效益;另一方面,企業會給其利益相關者正面良好的發展前景,包括與企業有關聯交易的相關企業、消費者、債權人、所在社群等。

  2、有助於提高企業績效

  企業承擔社會道德責任必將獲得政府和消費者的關注和讚許,而政府的支援可以為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消費者的信任有利於提高企業的市場開拓能力,這都有利於樹立企業形象,增強企業競爭力,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贏得良好的外部環境;同時企業承擔社會道德責任也為員工及管理層創造更多的工作條件和工作機會,提高他們的工作倖福感及成就感,增強其對企業的忠誠度,為企業創造更大的效益。

  3、提供製度依據和保障

  企業社會責任道德財務政策可以為企業實施相關專案提供製度依據和實現保障。在企業承擔社會道德責任具體專案的可行性分析、方案選擇、實施形式、風險控制方面,財務政策能夠幫助企業做出符合社會道德責任的正確決策以及制度保障,可以高效地承擔社會道德責任,同時為企業處理後續相關問題提供依據和方法。

  4、確定資金的流轉運用

  企業承擔社會道德責任專案的實施,必將牽涉到該專案的資金來源、運用及流轉等問題。而企業社會道德責任財務政策可以為相關的會計核算及監督打下堅實的基礎,能夠更好的為企業的後續決策和投資提供有效的資訊。

  5、推動企業的文化建設

  企業社會道德責任財務政策使企業的文化建設有了與時俱進的內容,可以助其完善建立企業規章制度,在加大了宣傳和實施力度的同時,可以讓承擔社會道德責任深入每一位員工以及管理者的工作理念中,推動企業自上而下的文化宣傳和文化建設。

  三、企業社會道德責任財務政策的內容

  1、籌資管理

  籌資管理是指企業根據其生產經營、對外投資和調整資本結構的需要,通過籌資渠道和資本市場,運用籌資方式,經濟有效地籌集為企業所需的資本的財務行為。籌資管理解決的是企業的資金來源問題。 企業承擔社會道德責任的資金有以下幾個來源:企業、個人員工及其他有意願與企業合作的企業法人和自然人。企業社會道德責任的籌資管理,應當充分考慮專案的個性差異,據其不同性質和類別,用差異化方案進行各有側重的籌資,並遵照持續、穩定、合法、自願的原則。

  企業為了籌措長期的“責任基金”,首先可以由企業列支與員工捐贈共同構建。第一,企業可以在完成一個會計年度的運營取得銷售收入後,以適當、合理的比例提取列支,作為企業履行社會道德責任的專項基金,留待以後備用,這是一項相對持續及穩定的資金來源;第二,企業該專項“責任基金”可以在各級各部門進行廣泛宣傳,明確資金用途及資金安全保障後,號召呼籲廣大的員工及相關工作人員共同加入到該基金的構建當中來,同時遵守員工自願原則,形成“責任基金”的第二大主要資金來源:員工捐贈。企業和員工共同構築的“責任基金”是企業履行社會道德責任長期、持續、穩定的資金來源,為企業相關的經濟行為提供基礎保障。

  同時,資金需求規模大小、期限長短則根據企業相關具體經濟活動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因此企業需要根據具體經濟活動的大小及投資規模來決定是否需要臨時籌措來填補資金空缺。一般來講,如果企業的“責任基金”處於起步階段,相關資金積累不足,或者數個專案同時開展導致資金短缺時,臨時籌措就更顯必要。此時企業可以尋找有意願共同承擔社會道德責任的贊助商或投資商注入資金,共同合作,造福一方。另外,臨時籌措的功能也體現在當社會遇到突發災害性事件時,企業可成立專門的專案小組,臨時捐款捐物,隨同企業積累的“責任基金”一起送往最需要的地方。

  2、投資管理

  投資管理是指企業對為獲取收益而向一定物件投放資金的經濟行為的籌劃管理活動。按照投資方向的不同,它包括對內投資和對外投資。投資管理解決的是企業的資金應用問題。

  隨著企業“責任基金”相關資金數目的積累,如何對該項資金進行保值增值,以達到可持續性、收效良好的投資的目的,成為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一方面,企業可以對履行社會道德責任日常活動進行投資。以下以“人力資本投資”為例進行簡單說明。對內,企業對員工進行人力資本投資。企業可以為員工以及管理者提供更多進修及培訓、學習的機會,提升其業務水平,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同時,企業應對困難職工提供適當幫助,體現人文關懷;對外,企業對社會進行人力資本投資。企業可以通過為社會失業、待業人員、下崗職工開展技能培訓班,為應屆畢業大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參與提供勤工助學崗位等具體形式進行投資。這樣不但能為企業履行社會道德責任提供很好的實踐途徑、為企業的人力資源提供足夠的後備軍,還為企業做了大量無形的宣傳,同時為解決一定的社會問題提供了很好的榜樣。大多數時候,這種投資所獲得的收益雖隱於無形,但從長遠來看有百利而無一害,這是因為人力資源是一切生產要素中最重要的資源,企業不容小視。

  另一方面,企業對“責任基金”進行專項投資管理。企業可以通過購買國家及其它企業發行的有價證券或其它金融產品包括期貨與期權、信託、保險等,或以貨幣資金、實物資產、無形資產向其它企業如聯營企業、子公司等注資的方式進行投資,以達到為“責任基金”資金保值增值的目的。關於此方面的具體操作可以借鑑各投資公司的投資經驗,這裡不再贅述。

  3、收益分配管理

  收益分配管理指分配主體對分配物件在各個分配參與者之間進行的分割和平衡的管理活動。也就是指企業將所獲得的淨利潤在其利益相關者之間進行合理、有效的分配活動。在本文中,收益分配管理解決的是資金的使用問題。

  由於企業社會道德責任基金的資金主要來源於企業的利潤提取列支、員工的自願捐贈以及相關專案合作者的投資注入,根據“責任基金”的這一特點,收益分配管理也有其必然的特殊性。這體現在對“責任基金”專案的投資運營後所產生的淨利潤在利益相關者之間進行分配的結果是資金多數重新迴歸“責任基金”,所以本文著重探討資金在重新分配後的去向及使用問題,包括對日常活動的資金使用、專項活動的資金劃撥、特殊活動的資金墊付。

  對日常使用資金的分配,是一項長期、持續的分配活動,它確定的是其在“責任基金”所佔比例以及在各日常具體專案中的資金分配比例,合理分配於公益事業、社群幫扶、助學工作等。專項活動的資金分配,是企業以貨幣資金、實物資產或無形資產形式,向承擔社會道德責任所進行的具體經濟活動進行的分配活動。特殊資金的分配活動,是企業對特定條件下出現的偶發、突發的特殊事件由專人負責的資金分配活動。例如地震、洪災、旱災等,企業可成立專門的應急小組,建立突發事件的應急機制,進行收益分配管理。

企業如何經營與發展分析論文
企業改革黨建工作論文
相關知識
企業道德社會責任論文
關於企業社會責任論文
代發食品企業社會責任論文
食品企業社會責任論文
企業文化社會責任論文
企業社會責任論文
社會責任論文
公司的社會責任論文範文參考
公司社會責任論文優秀範文
公司社會責任論文範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