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公司規章流程的內容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6日

  你知道房地產公司規章流程麼。你知道房地產公司規章流程中有多少不為人知的祕密麼。下面由小編為你分享房地產公司規章流程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房地產企業制度流程,如何避免不折騰?

  管理是企業發展的靈魂。制度是企業戰略和管理有效執行的基本保障即“制度保障”,制度的生命力也在於執行。就房地產企業而言,企業管理體系及制度流程必定要隨著市場環境、企業規模、專案數量,甚至關鍵人員變動,等多種因素的變化而調整。加之業績壓力大,對制度流程建設重視程度不夠,因此幾乎所有企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並困擾著企業高層和管理人員,進而影響到企業發展。部分企業在改進完善的過程中,也遇到多樣的問題,甚至出現反覆。

  本文基於企業實際個案為研究案例,並進行鍼對性分析,力求為仍然受困於制度流程建設和執行,併為此而苦惱的房地產企業及管理人員,提供一個“不再折騰”的路徑。

  一、案例:一家上市房企制度流程建設的“四個輪迴”

  LH集團是一家上市房地產公司。在上市前半年,為滿足投資機構提出的“建立規範化的內控制度和流程體系”的要求,更是為了確保上市後“進一步加快週轉、確保業績快速穩健增長”,LH集團確定與蘭德諮詢合作。合作內容包括兩項:一是產品標準化戰略,二是制度流程體系優化。

  在合作過程中,我們瞭解到,LH集團之前在制度流程體系建設方面已經有過多次合作,也走了一些彎路,歸納起來有過“四個輪迴”。

  最早一次是在2008年。彼時,LH還是一家年銷售額不到10億元、主要在上海及周邊城市開發的中小房地產公司。與很多企業一樣,在多專案、多業態、多城市簡稱“三多”開發初期,LH也遇到了諸如權責不清晰、制度流程精細度不夠等問題。於是,LH啟動了首次“建章立制”工作:由企業管理部門牽頭,各個職能部門分別編制相應業務模組的制度流程,並形成了《管理制度與開發流程彙編》。頒佈施行一段時間後,效果不太理想。主要原因是,各個部門所編制的制度流程幾乎就是對既有工作的檔案化。其中也不免有一些複製貼上的“拿來主義”。但深層次原因是,各部門本位主義嚴重,站在部門及個人角度擬定檔案;稽核、審定檔案時,也未交圈兒會審——落地效果可想而知。

  LH聘請了一家管理諮詢公司,協助其“建立一套全面、系統的制度流程體系”。但依然出現瞭如LH公司評價所說“過於籠統,像教科書”的問題。

  已變更為集團的LH公司,又聘請了一家專業房地產諮詢公司。但新的流程體系在歸納LH各級人員看來,好像就是某標杆企業流程體系的瘦身版,並未體現出專門針對企業的“量身定做”。

  LH 啟動了與蘭德諮詢的合作,進入了企業制度流程優化的第四個階段。

  二、追問:房企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制度流程

  制度流程的作用無需多言。在長達14年的諮詢實踐中,我們也在經常思考,房企究竟需要什麼樣的制度流程?為什麼借鑑標杆企業的流程體系,並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甚至可能降低績效?相對固化的制度流程檔案,又如何適應不同業態專案和不同產品線?

  為此,我們建議:

  1.企業制度流程一定要“量身定做”。一定要結合企業自身特點、專案型別和產品線特點來建立自己的制度流程,儘量不簡單參照借鑑其他企業的制度流程檔案。企業管理要儘量標準化,但不能用其他企業的標準來“標準化”自己。

  2.企業制度流程要導向明確。每個制度流程的出發點是什麼?目的是什麼?都必須明確。制度流程不是為管理而管理,而是為了完成具體業務事項,達到具體目標。比如,《方案設計管理規程》是為了實現在具體時限內完成方案;《成本目標控制預警流程》是為了在出現不同偏差後及時亮起黃燈、紅燈,及時採取預案措施。因此,實現目的是終極目標。有助於實現目標的,對於實現目標有重要作用的,要突出,要精細;沒有明顯作用的文字、圖表,要大膽捨棄。

  3.企業制度流程根本是要解決人的問題。人的問題,並非是個別高層管理者們常說的“執行層的問題”,而是高層管理者,特別是董事長、總經理的管理理念和領導風格、領導水平的問題。要改變企業的管理現狀,先要努力改變領導。領導的風格、領導對制度流程的把握有水平,可以直接帶動執行力的上升。

  應該說,很多企業的制度流程之所以執行效果差,根本原因是存在原則性、針對性和方法論偏差。如果在指導思想、導向、著力點上,以及在企管人員較為熟悉和重視的技術層面上真正實現突破,就可以說找到了建立有效制度流程、避免折騰的快速路。

  三、關鍵:企業制度流程的導向設計

  通常,制度流程檔案的第一條就是“目的”。文初提到的對LH公司在各階段也是這樣。但如果重新審視一下,就會發現這開宗明義的一條中存在導向性偏差。

  例如,某諮詢公司為LH集團所提供的《供應商管理流程》,第一條“目的”是這樣的:“建立承包商管理體系,規範承包商管理,不斷提高公司招標採購質量。”供應商管理的目的是什麼?是根據企業產業鏈、價值鏈戰略及經營模式外包範圍、方式,找到能承接專業任務的優秀供應商,並爭取結成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實現既降低採購成本、又確保外包質量、縮短採購時間的目的——也就是要滿足專案成本控制目標和計劃節點目標的要求,而不是為了走“招標”形式。試想,如果嚴格執行編標書、發標、評標等流程環節,時間可能需要30天,而且未必能選到滿足企業需求的優秀供應商。而這30天,對於負債率較高的開發公司來說,每天的資金成本可能高達幾十萬元——對比細算,這賬合適嗎?

  這就引申出了制度流程的關鍵,即導向問題,也就是制度流程的戰略邏輯。

  房地產開發工作無論多麼複雜,最終目的都是通過開發投資,實現收益最大化。那麼,如何實現收益最大化呢?房地產開發的投資收益率f = f1×f2×f3 ,其中f1是利潤率,f2是週轉率,f3是財務槓桿率。要提高f,就要提高 f1、f2和f3。 提高開發利潤率有兩種方式,一是“控”,即控制成本費用;二是“提”,即提高附加值、溢價率。但事實上,隨著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f1越來越呈現出平均化趨勢20%左右。而且,利潤率f1其實是沒有時間概念的,即有可能是三年,也可能是五年。有時間概念的是週轉率。如果A企業是三年,週轉率f2等於0.33,;B企業是五年,則是0.2。假設專案利潤率都是20%、槓桿率f3都是3的情況下,因為開發效率不同,最終投資收益率f分別是19.8%和12%。這意味著,如果專案銷售額都是20億元,走轉快的A企業淨收益是3.96億元,週轉慢的B企業是2.4億元——相差1.56億元。

  實際結果通常相差更大。因為只要週轉率提高了,槓桿率f3也會隨之提高;因為A企業的管理水平較高,可能其利潤率f1是25%,B企業可能是18%,則最終投資收益率f可能會相差一兩倍。

  蘭德諮詢對全部176家上市房企的淨利率對標研究結果顯示,淨利率“優秀值”是“平均值”的2.4倍。這部分起始需要更豐富一下,“優秀”“平均”分別是什麼水平,多少家企業夠優秀,等等

  通過優化制度流程,提高效率,提高收益率,這就是近年來一線主流企業都通過產品標準化、管理標準化等措施來提高週轉率的主要目的。

  制度流程的目的也是提高效率。通過提每個事項的效率,來間接保證“三率”目標,最終目的是提高專案的投資收益率。

  所以,類似《供應商管理流程》的“目的”其實是為了管理而管理的目的,與真正目的是脫離的。真正的制度流程的目的邏輯是:基於戰略導向,先設定投資收益率目標,再分解出“三率”目標,再進一步分解出成本費用目標、溢價率目標、節點計劃目標等,進而建立起相應的制度流程來確保實現相應的分解目標。

  因此,制度流程的邏輯關係應是:戰略思維>財務思維>管理思維>流程思維。
 

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職責
房地產廣告文案如何寫
相關知識
房地產公司規章流程的內容
房地產公司增資流程
房地產公司銷售經理的崗位職責精選範本
房地產公司銷售經理的崗位職責及注意事項
房地產公司銷售經理的崗位職責及注意事項
房地產公司交房流程應該注意的問題
房地產公司年會主持詞
房地產公司領導講話
房地產公司組織架構
房地產公司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