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現象的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19日

  社會現象是指所有與同物種共同體有關的活動----產生、存在和發展密切聯絡的現象。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社會冷漠現象

  【摘 要】從幾年前的彭宇案到近幾年的小悅悅事件,社會科技在不斷進步,中國的經濟正以正增長的速度不斷攀升,國民素質也隨著義務教育制度的開展取得不錯提升,然而日新月異的今天,人們的群體意識在淡薄,冷漠程度在上升,這真不能說是什麼好現象。但是這又是如何發生的呢?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

  【關鍵詞】社會冷漠;根源;社會公德;社會工作

  一、社會冷漠現象的闡述

  幾年前的“彭宇案”,大概有不少人已經失去了印象。一位熱心幫助被車撞到的老太太並將其送至醫院的好心人,沒有等來一聲感謝,卻等來了一張意料之外的法院傳票。社會輿論的轟動,人們的熱議,質疑終究敵不過目擊者的集體失語。在現代法治社會,目擊者可謂是重要的見證人,可他們的漠視冷淡導致了“彭宇案”這一意料之外的案件發生。是我們的常識錯了麼,難道助人為樂錯了麼,為何幫助人卻換來質疑?如果我們的肇事者能主動承擔責任,賠付醫療費用;如果目擊者能協助交警找到肇事者,那麼也許這一悲劇就不會發生。“彭宇案”的發生是個出人常識能意料之外的話,那麼由“彭宇案”引發的一系列經驗之談可謂是極大的笑話。近兩年來,很多人或鑑於“彭宇案”事件的教訓,或因為有類似於好心卻招來訛詐的經歷,路邊的老人摔倒就很難再見到有好心人的攙扶慰問。這是因為常識出錯帶來的後果還是說我們公民的道德心在集體缺失呢?

  在2011年,發生了一件更為令人心寒的“小悅悅”事件,在廣東一條菜市場街上,可憐的弱小的身軀先後經過了幾輛車的碾壓,卻無一肇事者跳下車檢視,經過的數幾十位路人竟無一人發現,就是有看到的也沒有多關注幾眼,還以為是一團什麼東西,如今好奇害死貓的道理已經逐漸被人們意識到甚至奉為真理,所以這樣一個生命在遭受傷害時,沒有一個路人關注到似乎也不足為奇,連在街邊的商店店主也聲稱生意忙沒關注。聽聽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他們把這樣一個軟弱的生命當作了什麼,如此視而不見。最後還是一位七十多歲的撿垃圾的老太太發現了這可憐的孩兒。可弱小的生命終究還是經不起這般的摧殘啊。小悅悅的逝世也算是對那些自私冷漠不願伸出援助之手的人的一種控訴,想必對他們也造成了心理及靈魂上的撞擊。

  二、社會冷漠的根源——道德信仰的缺失

  一個民族如果總是很難達到一個核心的價值共識,那就很難不發生問題了。老人倒地了,沒有人上前救助;小孩子被汽車碾過了,路人揚長而去。也許我們該譴責這些冷漠的人,可是,我們本身就是冷漠的人。

  2011年10月19日,中國政府溫家寶主持了國務院的常務會議,指出“誠信缺失,不僅危害經濟社會發展,破壞市場和社會秩序,而且損害社會公平,損害群眾利益,妨礙民族和社會文明進步”。此話指點出了事實;可是,人們該捫心自問,為什麼誠信會缺失?為什麼冷漠會產生?

  康德曾有過這樣一句名言:世上最使我們震撼的是頭頂的星空和我們心中的道德。這就是典型的道德信仰。一旦有了這種道德信仰,就有了堅定的道德信念,能按照道德信念堅定地進行道德行為選擇和是非善惡的判斷。在建國初期,全國人民為了共同的富強願望,對集體主義思想和共產主義的道德理想堅定不移,有了共同信仰基礎,自然人們就能團結起來,這種信仰當然也包括道德信仰,這種信仰成為團結和凝聚,使人們積極投身新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建設當中。然而市場經濟利益機制的衝擊下,教育式的道德說教難以激起人們內心的強烈認同,無法形成堅定的道德信仰。

  舊的道德信念已經瓦解,而新的道德信念在人們心中還沒有真正建立。在這樣的文化環境中,人們怎麼能不冷漠呢?什麼是冷漠?冷漠就是一種罪惡的明哲保身的處世哲學;就是一種沒有是非的狀態;就是一種什麼都不信,只信謠言的愚昧;就是生活政治化,然後政治商業化;就是把教育政治化,同時把教育“去人性化”;就是把禮儀禮貌當成是弱者的示弱表現;就是用炫富來抵禦世俗的鄙視;就是用極權來飲鴆止渴;就是把腐敗當成勝利;就是把正義當成無能;就是把正直當成失敗;就是懷疑一切的同時鄙視一切。

  榮獲1986年諾貝爾和平獎的韋塞爾於1999年為冷漠下過定義。他說,冷漠的社會中只有三種人,即凶手,死者,旁觀者the killers, the victims, and the bystanders;冷漠是一種奇怪而不自然的狀態,人們分不清黑暗和光明,分不清早晨和黃昏,分不清罪與罰,分不清殘酷與同情,分不清好與壞。這位出生於羅馬尼亞,受盡納粹折磨的猶太人把冷漠看得通通透透。 的確,道德信仰的缺失使社會公德缺失,誠信缺失,直逼我們走上了冷漠的道路。社會冷漠的根源就是道德信仰缺失造成的。

  三、對策

  對於近來頻頻出現的各大高校校長的“撐腰體”,可謂是猶如一陣春風吹入人心,人們似乎漸漸找回了曾有的那股信心及熱情。可惜啊,春風就是春風,不穩定,不深入,實際上在付出行動的又有多少呢?

  對此,我想我們的政府應儘快出臺相關政策法律來維護好心人的合法權益,讓助人為樂的風尚繼續發揮其應有的鼓舞作用,並大力提倡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當然,最重要的也是解決問題關鍵的是要找到正確的方向,不要迷失了方向,要在思想上先入為主,認識到道德信仰的可貴,分析曾經迷失的錯誤,吸取教訓,黨、政府應該發揮應有的帶頭作用,滿懷信心地去解決這一嚴肅問題。

  社會工作是以利他主義為利益出發點,以幫助他人為事業的中心,並通過專業的知識、技巧,幫助案主解決問題,促進社會和諧的一個專業。所以對於社會冷漠現象,社會工作者也應該積極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努力做好榜樣,在服務案主同時滲透相關內容,使社會能處於溫馨和諧的氛圍之中。

  社會傳媒作為社會輿論的關鍵,應積極提倡中華優良傳統美德,宣傳黨中央政府的先進思想理念,監督公民的行為,督促政府加快社會和諧建設程序,對不良行為加以批評 。

  總之,對於社會公德心的缺失,我們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應該有責任去找到它並完善它。希望類似於“小悅悅”、“彭宇案”的事件不再發生。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力發展的今天,我們不能被金錢迷失了雙眼,更不能讓冷漠矇蔽了我們的公德心。

  >>>下頁帶來更多的

社會現象論文範文
社會小事論文
相關知識
社會現象的論文
關於社會現象的論文
社會現象小論文
關於社會現象小論文
社會現象議論文
社會現象議論文
反映社會現象的好文欣賞
反映社會現象的好文欣賞
社會實踐的論文
關於大學生社會實踐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