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資訊科技家鄉的地域特色教學設計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4日

  資訊科技學科作為資訊科技時代教育的一部分受到教育界的極大重視。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義務教育教科書山東省小學資訊科技第三冊上冊第七課的內容。它是學生能夠順利、快捷操作、使用幻燈片製作的基礎之一,也是形成學生“瞭解熟悉──技巧掌握──綜合運用”這一合理知識鏈的重要環節。

  二、教學物件分析及學法

  就教學內容而言,對已學習了一定幻燈片製作技能的六年級學生來說並不難,而且也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東西,但學生在做返回的超連結這一教學難點時,容易思維混亂,不知如何操作。因此在課堂上堅持精講多練的原則,重難點知識則通過學生自學教材內容、小組學習交流討論以及教師適當點撥等方式,幫助學生理解掌握。重在促進學生相互的交流和分享,實現共同學習。

  三、設計理念

  1.學科滲透的問題。本課有機滲透了愛國主義教育,同時注意了資訊科技教育知識的內部遷移。

  2.注重思維方式和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師講授少,學生探究多。

  3.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並且通過多種學習方式如自主學習、協作學習、自我創新等,獲取資訊,掌握操作。

  4.實施分層教學,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照顧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使得每一位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都獲得個體的發展,儘量不讓一個孩子認為自己是失敗者。

  四、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能熟練使用PowerPoint;初步感知“超連結”的作用,並能利用“超連結”的功能實現簡單的互動。

  過程與方法:能對採集的素材進行編輯加工,來表達自己的主題;學會聯想和類推;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主動探究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經歷使用超連結的過程,形成積極主動學習和利用PowerPoint展示自己的態度,培養學生處理和表達資訊的能力,通過學習過程獲取快樂的感受和體驗。

  五、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為什麼要使用“超連結”,掌握“超連結”的方法,能利用“超連結”的功能實現簡單的互動。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髮現問題、設定返回的超連結。

  六、課時安排:一課時

  七、教學過程

  1.情境匯入

  從我們的家鄉德州入手,展示課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頁面的跳轉中讓學生感受超連結的神奇。揭示課題:學習超連結。

  2.新授

  1在學生迫切想學習超連結的時候,教師演示“插入超連結”的操作,連結到相應的幻燈片。演示完畢,出示任務一,讓學生自己練習建立超連結。教師巡視指導。然後找學生演示。同時提示:還有其他的方法嗎?引出第二種建立超連結的方法──右擊,在彈出的快捷選單中選擇“超連結”命令。再找第二個學生演示。通過兩位同學的演示,可以對建立超連結的方法進行總結。這樣就完成了任務一。2通過同學做的超連結進入任務二,剛才只是連結到了相關頁面,但是還沒有辦法返回,你們可以完成嗎?完成之後馬上舉手。找出完成最快的同學演示,最後強調一下返回應注意的地方。3剩下的時間完成其他的連結,附加要求,使幻燈片切合自如。提示:切換自如用到哪些知識?引出幻燈片的切換。展示學生作品,重點講解切換。所有知識講完以後,大顯身手,讓學生完成練習,進一步鞏固知識。4完成之後展示作品。渲染課堂氣氛,讓學生體驗自我創作和團體力量的價值,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團結互助的精神。

  3.總結本課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學到了哪些內容?

  組織學生對本節課學習經驗進行交流討論,回顧學習內容,從而達到對知識點的進一步加深理解與鞏固。

  4.作業:課後自己獨立完成一幅作品傳送到老師的郵箱裡,出示郵箱地址。

  小學資訊科技教學反思

  學生最愛上什麼課,就是我所教學的:資訊科技。學生愛上資訊科技課,這種愛好往往表現在愛玩遊戲,或者上網聊天、看Flash動畫。而對一些基本的知識、技能卻不願認真地學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精心設計匯入,誘發學生學習動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我的教學內容中,既注重傳授知識,又注重讓學生理解電腦獨特的思維;不僅要會使用電腦,還時常想一想,為什麼要這樣設計,這樣做有什麼好處,這個程式有沒有更好的設計思路。

  在課堂上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激發學生的積極思維,尤其是創造性思維,鼓勵學生大膽地質疑,作出別出心裁的答案。學生智慧的啟用,會反作用於教師和其他學生,使其能在更高層次上積極思維,從而在師生、學生間積極思維的互動中,不斷閃耀出智慧的光芒。師生可從中盡情地去體驗教學創造美的樂趣,並可獲得教案目標之處的收穫。在課堂教學中,我們關注知識的結構和學習學習的認知結構,使學生學到的知識和獲得的能力的遷移,使這些結構具有適度的靈活性。讓學生成為主角。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進入主體角色,主動地去發現學習從而成為知識的主動探索者。

  這就要求在一節課中,讓學生充分體驗到自由,賦予學生自主選擇的權力,選擇方法是自由的。建立多向的交流環境,學生可以問教師,也可以互討論,還可以查資料來解決。我們可以明確地告訴學生:教室是你們的,電腦是你們的,老師只是你們的學習夥伴,能學到多少知識,全看你自己的了這樣在課堂上,學生始終處在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每堂課下來,學生都能根據自身的狀況,根據自己的選擇到自己感興趣的知識,真正成課堂的主角。學期末我還讓學生嘗試,自己給自己的作品打分,學生的誠實、信心也是我所教學的體現。

  教學的確是一門藝術,而且這門藝術又要跟現實結合起來,即教師又要趕進度,又要儘量把課上得生動,的確很不容易。你可以嘗試著課前先告訴他們通過本堂課的學習可以解決哪些問題,把這個結果通過例項的方式呈現給學生,調足他們的胃口,然後再上課,這樣他們也許會更有興趣,同時,聽課時也更有方向感。還有,可能的話課下跟學生多交流,可能會更知道他們的想法。其實,有時候學生對資訊課不重視,也不完全是課業負擔的問題。

  總之,我覺得只要付出總是有回報,看到學生獲獎的高興,也是我的成績的認可,當然還有很多的事情需要我去做,有更多的學生正渴望老師用知識去澆灌。
 

看地圖找家鄉教學設計
鄂教版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上冊我的家鄉在哪裡教學設計
相關知識
小學資訊科技家鄉的地域特色教學設計
小學資訊科技介紹我自己教學設計
中小學資訊科技教研工作隨筆
小學資訊科技課程教學反思
小學資訊科技的教師教學反思
小學資訊科技教學計劃精選
小學資訊科技教學工作計劃精選
小學資訊科技教育教學工作總結
小學資訊科技教師總結範文
小學資訊科技教師工作總結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