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教師的影響力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2日
論文摘要:在當今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形勢下,教育必然越來越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和積極性。教師無論是把人類的認識成果轉化為學生的知識、智力,或是把知識轉化為學生的思想觀點、情感和意志,都要通過學生自己的思考和實踐活動,也都需要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參與。因而,大力增強教師的影響力,使教師成為點燃火把的火種,才能讓外界的教育影響成為學生自覺接受併為之內化的過程。
論文關鍵詞:影響力;業務素質修養;教師
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力來自於教師自身的業務素質修養,來自於教師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來自於教師對全體學生熱愛,來自於對學生的人格尊重,來自於學會善待與寬容學生,來自於會發揮好“紐帶”和“橋樑”的作用。
一、自身的業務素質修養
這是由教師勞動的主體性和示範性的特點決定的。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時刻都在用自已那雙敏銳的眼睛觀察著教師的言行舉止、思想品質,並不自覺地以教師作為自己模仿的榜樣。肩負如此重任,教師怎能不時刻提醒自己:學生是我的一面鏡子。
1.加強專業基礎知識和廣泛的文化修養。任何教師決不能限於在某一領域內對學生髮生影響,他的影響往往深入到學生活動的一切時間和空間。在教學實踐中,嗷嗷待哺的學生常常會提出一些讓你意想不到的問題,往往弄得你措手不及。如果此時教師能靈活應答,學生心中就會豁然開朗,並會在心中讚歎:“原來我們的老師什麼都會!”並能很信服地接受老師的一切影響。反之,你支支吾吾地迴避學生的問題,那種失望之情也是可以想見的,此後學生在上你的課時往往表現出心不在焉,甚至對你傳授的知識無端產生懷疑,因此我們教師必須具有廣博的知識結構。教師具有了一定的專業知識和各方面的文化修養千萬不能不思進取,在現今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資訊時代,學生接受資訊的渠道多,其所見所聞往往超出教師的所知領域,教師那現有的知識修養就像一鑑方塘,如果沒有源頭活水不斷注入,也會很快乾涸。
2.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使班級的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展開,必須具有多方面的能力。教師較強的組織能力是班級一切活動開展的有力保障。我們雖然重視學生的主體積極性,但不等於自由散漫。教師的知識技能要通過一定的教學過程才能傳授給學生,這都需要教師靈活地調節課堂。教師還要有良好的表達能力和自我調控能力。教師的表達可分為無聲的言語表達和有聲的表達。有聲表達通過口語來實現,教師語言要力求準確、清晰,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要注重把握批評性語句表達的尺度。所謂無聲的表達能力是教師藉助不動聲色自己的動作表情和姿勢來實現的。
二、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這是由學生向師性的特點決定的。“身教重於言傳。”教師和學生長期相處,無論是知識修養、言行舉止、思想觀念等都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無聲的教育契機,對學生加強各方面的教育影響。當然,這個得從教師的自我教育開始。
1.言行一致。教師的言行不一致往往是教師自然影響力逐步喪失的開始。言行一致不僅表現在對自我的要求上也表現在對學生的要求上,兩者對於教育學生來說是相輔相成的。佈置學生的任務,教師要做到佈置有檢查(包括評價),也許開始幾次,這個過程主要是依靠教師的權力影響來實現的。久而久之,學生“習慣成自然”,內化為一種自覺的行動,從而顯示了教師自然影響力的魅力。反之,教師言行不一致,學生受教師影響,存在著僥倖心理,即使你的“威力”再大也不能使個別學生“就範”。
2.品質高尚。如果你細心觀察會發現一個教師對自己班的學生看得較順眼,而其他幾個班學生也各有特點,這是因為學生身上已不自覺地打上了教師的烙印。教師的影響無時無刻不在發生作用。“身正為範”,其中教師高尚品質的影響至關重要。教師的品質不僅包括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也包括教師在言談、行動中所應表現出來的風度品質。有些教師在教育學生時,氣憤之餘出現了一些有損形象的言行、舉止,弄得學生莫名驚詫,往往事與願違。
三、熱愛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
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學生作為一個教育群體,它總有左、中、右之分,在當今較複雜的社會環境中教師應潔身自愛,保持清醒的頭腦,不受學生的成績、長相及其家庭地位的影響,清除偏見,以真摯而寬泛的情感熱愛全體學生。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學校裡的教育並不意味著簡單、機械地把知識和意識從一個頭腦移植到另一個頭腦裡去,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心靈接觸。”心靈的接觸與交往可縮短師生間的空間、心理距離,產生友好、親近,共鳴、信賴的效應,它是一種催化劑,誘發學生的內因,激起學生的自信心和上進心,有利於學生自覺接受教師的影響。相反,教師的不良情緒也會抑制學生的智力活動。
四、學會善待與寬容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對於學生的過錯,教師能夠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善待,其影響力是極大的。張老師上課時發現一位學生在寫字條、傳字條,內容是:“××我送你的筆好用嗎?如果不好用就扔了,下次我買兩支一樣的,你我一人一支。”旁邊還畫著一顆心,插上一支丘位元之箭。批評?責備?張老師在思忖的時候,有同學好奇要求老師念給大家聽。張老師靈機一動說是一首詩: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張老師還略帶責備的口氣說:“不惜花費課上的時間來告誡自己要努力學習,這難道不是一種矛盾嗎?”寫字條的學生感激不已,在交上的作業本里夾上給張老師的字條:“敬愛的張老師,您的詩我記住了,您說的話我聽明白了,我以後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讓您失望。張老師,您是我最尊敬的老師。”
五、發揮好“紐帶”和“橋樑”的作用
教師是學校、社會、家庭的聯絡紐帶和溝通橋樑,其中應特別注意處理好和家長的關係。可以說,教師和家長的立場、任務、心願是一致的,但因為所處的角度和已有的知識水平不同,看問題的尺度不盡相同,教師應擺正位置,慎待家長。教師和家長取得聯絡是必要的,但聯絡的動機應從效果出發。我們在與家長聯絡時應本著正確的心態,首先和家長交流孩子在學校和家裡的表現,然後分析原因找出對策,以至達到共同的教育目的。讓孩子在教師和家長接觸前後能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讓學生對教師產生敬意:“哦!原來老師沒有告我的狀!”從而從心理產生一種自我約束的需要,這時教師、家長再加以教育,肯定會事半功倍。
總之,教育是一門藝術。社會賦予教師一定的權力,也寄予了教師無限的期望。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固然許多事有賴於學校的一般規律,但最重要的東西永遠取決於跟學生面對面地交往的教師個性,教師的個性對年輕人的心靈的影響所形成的那種教育力量,是無論靠教科書、靠道德說教、靠獎懲制度都無法取代的。”我們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應先塑造自己光輝的形象,不斷實現權力影響到自然影響的轉變,不斷增強自身的影響力,讓自己成為一個光芒四射的太陽,把光和熱源源不斷地送給每一位學生。
初探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方式
書香濃郁滿校園無聲世界更精彩
論文關鍵詞:影響力;業務素質修養;教師
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力來自於教師自身的業務素質修養,來自於教師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來自於教師對全體學生熱愛,來自於對學生的人格尊重,來自於學會善待與寬容學生,來自於會發揮好“紐帶”和“橋樑”的作用。
一、自身的業務素質修養
這是由教師勞動的主體性和示範性的特點決定的。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時刻都在用自已那雙敏銳的眼睛觀察著教師的言行舉止、思想品質,並不自覺地以教師作為自己模仿的榜樣。肩負如此重任,教師怎能不時刻提醒自己:學生是我的一面鏡子。
二、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這是由學生向師性的特點決定的。“身教重於言傳。”教師和學生長期相處,無論是知識修養、言行舉止、思想觀念等都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無聲的教育契機,對學生加強各方面的教育影響。當然,這個得從教師的自我教育開始。
1.言行一致。教師的言行不一致往往是教師自然影響力逐步喪失的開始。言行一致不僅表現在對自我的要求上也表現在對學生的要求上,兩者對於教育學生來說是相輔相成的。佈置學生的任務,教師要做到佈置有檢查(包括評價),也許開始幾次,這個過程主要是依靠教師的權力影響來實現的。久而久之,學生“習慣成自然”,內化為一種自覺的行動,從而顯示了教師自然影響力的魅力。反之,教師言行不一致,學生受教師影響,存在著僥倖心理,即使你的“威力”再大也不能使個別學生“就範”。
2.品質高尚。如果你細心觀察會發現一個教師對自己班的學生看得較順眼,而其他幾個班學生也各有特點,這是因為學生身上已不自覺地打上了教師的烙印。教師的影響無時無刻不在發生作用。“身正為範”,其中教師高尚品質的影響至關重要。教師的品質不僅包括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也包括教師在言談、行動中所應表現出來的風度品質。有些教師在教育學生時,氣憤之餘出現了一些有損形象的言行、舉止,弄得學生莫名驚詫,往往事與願違。
三、熱愛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
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學生作為一個教育群體,它總有左、中、右之分,在當今較複雜的社會環境中教師應潔身自愛,保持清醒的頭腦,不受學生的成績、長相及其家庭地位的影響,清除偏見,以真摯而寬泛的情感熱愛全體學生。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學校裡的教育並不意味著簡單、機械地把知識和意識從一個頭腦移植到另一個頭腦裡去,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心靈接觸。”心靈的接觸與交往可縮短師生間的空間、心理距離,產生友好、親近,共鳴、信賴的效應,它是一種催化劑,誘發學生的內因,激起學生的自信心和上進心,有利於學生自覺接受教師的影響。相反,教師的不良情緒也會抑制學生的智力活動。
四、學會善待與寬容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對於學生的過錯,教師能夠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善待,其影響力是極大的。張老師上課時發現一位學生在寫字條、傳字條,內容是:“××我送你的筆好用嗎?如果不好用就扔了,下次我買兩支一樣的,你我一人一支。”旁邊還畫著一顆心,插上一支丘位元之箭。批評?責備?張老師在思忖的時候,有同學好奇要求老師念給大家聽。張老師靈機一動說是一首詩: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張老師還略帶責備的口氣說:“不惜花費課上的時間來告誡自己要努力學習,這難道不是一種矛盾嗎?”寫字條的學生感激不已,在交上的作業本里夾上給張老師的字條:“敬愛的張老師,您的詩我記住了,您說的話我聽明白了,我以後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讓您失望。張老師,您是我最尊敬的老師。”
五、發揮好“紐帶”和“橋樑”的作用
教師是學校、社會、家庭的聯絡紐帶和溝通橋樑,其中應特別注意處理好和家長的關係。可以說,教師和家長的立場、任務、心願是一致的,但因為所處的角度和已有的知識水平不同,看問題的尺度不盡相同,教師應擺正位置,慎待家長。教師和家長取得聯絡是必要的,但聯絡的動機應從效果出發。我們在與家長聯絡時應本著正確的心態,首先和家長交流孩子在學校和家裡的表現,然後分析原因找出對策,以至達到共同的教育目的。讓孩子在教師和家長接觸前後能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讓學生對教師產生敬意:“哦!原來老師沒有告我的狀!”從而從心理產生一種自我約束的需要,這時教師、家長再加以教育,肯定會事半功倍。
總之,教育是一門藝術。社會賦予教師一定的權力,也寄予了教師無限的期望。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固然許多事有賴於學校的一般規律,但最重要的東西永遠取決於跟學生面對面地交往的教師個性,教師的個性對年輕人的心靈的影響所形成的那種教育力量,是無論靠教科書、靠道德說教、靠獎懲制度都無法取代的。”我們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應先塑造自己光輝的形象,不斷實現權力影響到自然影響的轉變,不斷增強自身的影響力,讓自己成為一個光芒四射的太陽,把光和熱源源不斷地送給每一位學生。
書香濃郁滿校園無聲世界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