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0日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把知識機械地傳授給學生,不如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教會學生自己學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自己積極主動地去觀察,實驗、分析,自己探索知識,發現知識.掌握知識,形成一定的數學技能.自己能力不是先天的,而是後天培養的.離開了學生的自學、思考,教師傳授的知識是死板的,零星的,學生不會應用,這與沒學沒什麼兩樣,說以在數學教學中自學能力更顯得十分必要.
        一、利用學案在預習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通過課前預習,學生可以初步瞭解新知識,認識新知識,做到心中有數.課堂上聽老師講課就進一步強化了這種認識,全面掌握新知識,從而提高了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同時,預習還可以高清新知識的重點和難點,產生渴望解決這些疑難的動機,帶著問題學習就會聚精會神,全神貫注地聽老師講課,從而提高聽課效率.
        預習是主動探索,獲取知識的過程.在做學案的預習過程中,需要學生主動地運用學過的知識、反法去分析理解將要學習的內容,並在此過程中,認識新舊知識的聯絡和差別,增大思維量,鍛鍊自己把知識進行比較、歸納、綜合的能力.因此,在做學案預習中,學生一定要自己獨立閱讀,獨立思考,找出要學的新知識與他們已有的那些只是聯絡緊密,把握住要學的新知識重點、難點與關鍵,因該怎麼去理解.經過長期的血案預習訓練,就會加快閱讀的速度,提高思維的敏捷性,培養分析、綜合、歸納、演繹、抽象、概括的能力.
        二、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多合作、交流、討論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注意多讓學生合作、交流、討論.首先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應注意培養學生尊重他人,以誠相見,同學之間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他們之間 樂於合作交流,從而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因為語言是思維的工具,一個人用語言把思維內容表達得越完善,越精煉,那麼思維本身也就越清晰,越合乎邏輯.學生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 ,就要合乎邏輯,知識理解掌握的就更好.另外,學生在自學過程中,有些學生對知識理解不清,通過討論交流,再聯絡實踐操作,也能弄清楚不懂的地方,補充知識的不足,這比教師講解更好理解掌握.讓學生交流發言,也可以把學生的表現欲激發出來,便每一位學生都想發言,藉以表現自己,也為以後學習新知識創設更好的基礎.
        三、放手讓學生自學
        自學提示的方式佈置自學任務,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學.如:分式一節的教學,教師首先出示自學目標:能說出分式的意義;能判斷一個代數式是不是分式;能說出一個分式有意義的條件.
     四、正確處理自學關係於探究的關係
        自學和探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融為一體的.對自己的認識要有明確的界定,自學不只是看書,學生自己對知識的猜想、頓悟、交流、反思、創造的過程都可以看作是自學的過程.也就是說,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可以看成是自學的過程.課堂教學中,最為主要的還是要把握好探究的時機,自學應該為探究服務.數學學習過程中,許多問題 因該從探究開始,探究遇到困難再開始自學課本.如“可化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是正學生的已有知識“可化為一元一次的分式方程”是正學生的已有知識“可化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礎上學習的,這樣的課千萬不能從自學開始,因為學生完全可以在已有知識的 基礎上通過自主探究解決新問題.而有些課型如:統計初步中如何畫“直方圖”、如何計算“方差”就沒有先探究的必要,可直接通過看書自學.
        五、重視模型演示,培養學生多觀察勤思考的習慣
        數學課比較抽象、難學,但巧妙的利用一些數學模型中自制模型及所能看到的實物當堂演示,學生自會豁然開朗.也可讓學生試著去做一些數學模型,培養他們多觀察思考的習慣,從而透漏地理解所學結論,激發學習學習興趣,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習慣.
        六、反饋質疑,排除思維障礙
        可以採用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互相彙報自學結果、同時提出疑難問題互相解決.教師不能輕易的對問題進行灌輸式講解,教師只講學生經過探索解決不了的問題,同時教師要為學生提供繼續學習的心理支援,要讓學生感受到教室就在“你的 身邊”,可以睡時對你的學習提供幫助.
        七、練習,引用說學知識解決問題
        練習的設計要有針對性,同時要有一定的技巧,為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開放性,增加課堂容量,教師要根據授課內容的需要設定一定量的“已知條件不變探索不同的結論、已知條件變化結論不變和已知條件和結論都發生變化”的變式聯絡.練習的結果要及時反饋,練習中發生的問題要及時糾正.
        八、小結,納入知識系統
        小結是對本科內容的概括總結.小結可以由學生來做,也可以由教師來做,其目的是使學生將學會的新知識納入自己的認識系統,形成良好知識結構.小節的時機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來把握,它不一定就是課堂教學的最後一環,有時可以在學生自學之後進行,也可以在“質疑”後進行,有時一節課要進行兩次或三次小節.小結也可以由教師進行精闢講解.

讓學生在質疑中自主探索
讓學生的主動性推動課改的發展
相關知識
父母該怎麼樣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怎樣培養孩子的溝通能力
怎樣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怎樣培養孩子的自信心_培養兒童自信心的方法
怎麼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父母該怎樣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
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的方法有哪些
怎樣鍛鍊孩子的自主能力
怎樣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談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